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前我国的信用现状不能令人满意,存在诸多信用失范现象,这导致了现时信用环境恶劣,也阻碍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法学界也对此予以关注,并试图以民法典立法确立信用权为人格权的路径进行规范,并且当前几个建议稿对信用权的规定有很大不同,皆有不完善之处。因此,应当进行整合,在未来民法典中对信用权作出完善的规制,构建我国的完整信用权制度,形成完善的信用体系。  相似文献   

2.
刍议信用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信用至关重要,将信用纳入到法律的调整范围之内使之成为信用权,是对信用进行保护的最佳途径。信用权是一个人信用之主要表现形式,它以实现交易中的信用利益为内容。在民法中,信用权是主体所享有的一项独立的人格权。这既是对公民人格权的保护,也是适用权保护信用活动正常进行的需要,  相似文献   

3.
文章结合我国信用权法律的实践,分析了信用权的法律特征,就信用权的人格权本质和无形财产权的基本属性这一混合特性展开了详细论述;并通过分析信用权的客体——资信利益的特性,明确了现代信用权立法的意义所在;最后阐述了信任权的保护范围。  相似文献   

4.
信用问题伴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日渐突出,缺乏诚信导致市场的失序与混乱.信用权作为人格权体系的一部分应当在立法中予以明确,并通过规范信用活动,建立信用评估标准和征信机构,确立信用服务体系,构建有效的信用信息运转机制,逐渐完善信用权制度,为市场经济的有序发展提供可靠保障.  相似文献   

5.
任军成 《天中学刊》2010,25(4):43-45
信用是市场交换得以发生的前提,也是整个市场经济体制得以运行的基石。由于诸多方面的原因,我国的信用环境比较恶劣,信用缺失现象遍布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信用权的确定和保护已成为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社会问题。为此,我国应加强这方面的立法工作,逐渐完善信用权法律保护制度,通过立法保证信息的公开性,进一步加强对信用服务业的管理和规范,明确失信和侵犯信用权的责任,使信用服务企业在法律规定的框架内合法地获得信用信息。  相似文献   

6.
7.
信用权是人格权的一种,要实现信用权,应从四个方面进行法律建设:将信用作为信息予以公示,以实现信用的价值;将信用与主体资格挂钩,信用度的高低将决定信用主体能否从事某些活动;建立健全信用风险机制;完善信用法律责任机制。  相似文献   

8.
信用是市场交换得以发生的前提,也是整个市场经济体制得以运行的基石。国外信用权保护立法很完善,而我国对信用权的保护还只刚刚起步,特别是目前我国正在着手建立社会信用系统,应该借鉴国外做法,进一步规范社会信用系统建设,加强信用权保护。  相似文献   

9.
在传统民法中,信用具有道德评价和经济评价的双重含义,而在现代民法中,信用与商誉均指他人对民商事主体经济方面的评价.信用侧重于对民事主体偿债能力的评价,商誉则泛指对商事主体综合经济素质的评价.在传统民法中信用权具有人格权的法律属性,而在现代民法中,信用权与商誉权则同属于无形财产权的范畴.我国未来民法典应当只规定信用权而不规定商誉权,以突出立法对全社会经济信用树立的倡导、指引与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从立法现象深入到其本质上,我们可以看到立法过程实质是一个法权的设定过程,这一过程反映着国家权力对各种法权的分配关系的干预,同时,这一过程也是个应有法权与法定法权之间的矛盾运动过程.该文着重探讨了立法的设权本质,立法与立法权的关系和立法中的内在矛盾.  相似文献   

11.
从立法现象深入到其本质上,我们可以看到立法过程实质是一个法权的设定过程,这一过程反映着国家权力对各种法权的分配关系的干预,同时,这一过程也是个应有法权与法定法权之间的矛盾运动过程.该文着重探讨了立法的设权本质,立法与立法权的关系和立法中的内在矛盾.  相似文献   

12.
从唯物史观出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征可以通过“市民社会”来理解。现代法权关系根源于市民社会,对市民社会的解剖是市场经济转变法权观念,构建现代法权制度的理论基础;契约性法权关系的确立实现了现代法权关系的转换,顺应了市场经济运行规则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现代社会结构日益复杂,人格权利受到侵害的各种危险无时不在。为了使遭受人格侵害但法律又没有明文列举受侵害的权利的受害人获得法律救济,民法应明确规定一般人格权。本文作者对一般人格权的产生、立法、含义、内容、功能及其民法保护等方面作了较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4.
人格的财产性价值随着商业社会的发展,愈加凸现。自然人的姓名、肖像等人格标识被广泛应用于商事活动中,自然人商事人格权观点的提出引发了的对传统民事人格权制度的挑战。本文基于民商分立立法模式,借鉴国外先进立法制度,试图构建我国的自然人商事人格权规则,以期引发人们对人格权当中经济利益内涵的重视并为人格权的商业利用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5.
康德在道德形而上学中论证了权利的道德基础以及权利对于道德的优先性,在法的形而上学中论证了国家和公民权利的演变。康德的法权哲学思想时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论信用及信用体系的现代构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华民族素来以诚信称。然而在历史的变迁中,今日中国却陷入了信用危机中。本面对这一现实,分析了信用危机产生的原因和信用危机造成的危害,并从建立信用机制、完善法律法规、强化企业自律和加强道德教育几个方面论述了信用体系的现代构建。认为只有建立起健全的信用体系,才能使社会朝着良性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7.
精神损害赔偿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保护公民、法人人格利益的必要手段。因而,建立完善精神损害赔偿制度,已势在必行,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8.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个人信用信息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但个人信用报告在使用过程中却常常由于各种原因出现错误并给当事人造成损失。为此,应该设立信用权制度对个人信用信息加以保护。对于个人信用报告错误给当事人造成损失的损害赔偿问题,为了充分保护受害人的利益,应该采用过错推定原则,由征信主体和信用信息提供者承担连带责任。在赔偿范围的确定上,由于信用权具有人身权和财产权的双重性质,应该既要包括精神损害赔偿,也要适当考虑由于机会利益丧失给受害人带来的损失。  相似文献   

19.
章论述了法权的两大构成要素,即理性和利益,并以历史分析的方法分析了中西法权观念的得失以及中国儒教思想在法治现代化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人身权和财产权是民法中两类基本权利。学界对于法人基于自身而产生的名誉、信用、形象等利益性质颇有争议。文章旨在通过对于法人人格权的客体法人的人格利益和无形财产权的客体也即无形资产的区分的角度来论证法人人格权的存在意义与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