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出台。说明了我国的体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性。反映了我国目前的体育教学现状及与外国先进教学之间的差距,以往的体育课中,教学态度是教师形象生硬、语言呆板.作风专制。你让学生学什么.学生必须学。教学模式承袭了军事式、运动训练式教学.一味以运动量的大小来评定教学效果。教师与学生之间缺少心灵上的共鸣与呼应。我们面临严峻的问题,要改变其现状,使学生真正在健康成长基础上,学会体育保健知识,达到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的决定和培养学生终身体育及锻炼体力,塑造人格的要求,笔者认为应按照以下方面开展体育教学:  相似文献   

2.
对阜新高等专科学校2010级、2011级、2012级高职学生进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经分析得出2012年阜新高等专科学校高职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总体处于及格水平。其中反映呼吸系统机能的肺活量体重指数成绩最好;耐力素质项目成绩不容乐观,特别是1000米跑(男)和800米跑(女)优秀率不足5%。总体评价2012级学生体质状况较2010级、2011级学生有差距,其原因与缺乏体育锻炼关系密切。应在今后的体育教学过程中有针对性地开展形式多样的体育健身活动,培养学生养成良好自觉参加体育健身的习惯。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阜新高等专科学校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结果的统计分析,探讨了当前高职院校学生体质健康日趋下降的原因。通过实效性体育教学与传统体育教学的对比发现,实效性体育教学干预后,学生体重指数较干预前明显改善,血压、脉搏、肺活量较干预前差异显著,身体素质得到改善。说明实效性体育教学在高职体育教学的应用是可行并有效的。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我国大学生体质持续下降,已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本文以体育教学改革为视角,提出由体育选项推荐、个性化选项教学和运动处方组成的大学生个性化体质健康促进计划。结果表明:相较于实施传统选项教学和仅实施个性化选项教学的学生而言,实施个性化选项教学和运动处方的学生不仅身体素质获得大幅提高,而且技能学习效果非常显著。  相似文献   

5.
目的:调查2015-2021届初三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变化特点、趋势和不足,为厦门市体育工作决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2015-2021届厦门市初三学生的身体形态、生理机能和身体素质指标测试数据进行动态观察和分析。结果:2015-2021届厦门市初三学生身高和肺活量呈稳定上升趋势,速度、力量、柔韧、耐力素质均呈波浪式上升趋势;与2015届相比,2016届初三男女生身高、肺活量、50m、立定跳远、坐位体前屈、男生1000m、女生800m跑指标测试成绩显著提升(P<0.05),男生体重显著降低(P<0.05);与2016届相比,2017届初三女生50m成绩显著提升(P<0.05);与2017届相比,2018届初三男女生体重均显著增加(P<0.05);与2020届相比,2021届初三男女生身高、体重、肺活量、50m、立定跳远、坐位体前屈、男生1000m、女生800m跑指标测试成绩显著提升(P<0.05)。结论:厦门市初三学生身高逐年增长,生理机能不断加强,身体素质水平稳步提升,体育中考分值提高对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具有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6.
体育健康知识是体育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保护和维护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知识技能,能保护学生避免意外事故的发生,促进学生全面的健康发展。本文将从体育教学中的四个方面进行探索与研究,从运动技能、运动参与、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这些内容中的健康知识进行展开和合理渗透,让学生掌握科学的、完善的、合理的体育健康知识。  相似文献   

7.
确立“健康第一”思想 培养终身体育习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培养身心健康的、可持续发展的人,确立“健康第一”思想。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是21世纪我国学校体育发展的趋势。教学中要贯彻“健康第一”思想,实施多元化教学,满足学生运动需要,培养学生自我锻炼能力,关怀学生情感,进行积极地课堂评价;同时运用体育与健康资源,培养学生的体育文化素养,最终落实新课标。  相似文献   

8.
本文全面地分析了影响我国学生健康的主要因素,试图为我国学校教育开展完整意义的健康教育提供参考.并从大体育健康教育的视角,建设性地提出了改进学校体育,提高学生健康水平的发展性和补救性对策,为新的体育与健康教育提供思路和参考.  相似文献   

9.
文章运用综合体育教学干预的方法对肥胖大学生进行干预。研究结果显示:综合体育教学干预对减少肥胖学生体重、体脂,促进身体成分的合理化;降低血压;增强肺活量和心肺功能水平;提高肥胖学生的爆发力、上下肢及腰腹力量,特别是学生耐力素质水平有良好的作用。教学干预前后运用SF-36量表对肥胖学生健康状况进行测试,实验组所测健康状况各维度分数都有所提高,除活力维度外,其他维度分数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相似文献   

10.
我国的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已经进行了多年,据教育部近几年对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的结果显示和专家们调查研究,发现我国大学生的体质正在全面下降,大学生体质健康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部分身体素质指标水平,尤其肺活量继续呈下降趋势,超重及肥胖学生明显增多等,通过对这一系列问题的研究,分析了上述问题存在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为高校体育教学提供新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1.
教育是充满情感、充满爱的事业.如何读懂学生、读懂教育、读懂体育、读懂教材、读懂课堂,使体育面向学生终身发展,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奉献出既“好吃”又“有营养”的体育,让学生热爱体育,更加喜爱体育课,是新时期体育与健康教学对体育教师提出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2.
课程学习评价是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点,如何科学合理地评价学生的体育与健康成绩,使评价成为促进学生更好地进行体育学习和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有效手段,是我国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亟待解决的问题。体育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应充分体现现代体育教学的特点,注重心理健康教育在体育教学评价中的运用,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在加大对学生评价力度的同时,选择多元化的评价主体,公正、客观、准确的反映我们学校的教学,准确地反映出我们学生的实际,使学生能够在体育课上不断地进步、提高。  相似文献   

13.
体育教师要转变备课理念,熟悉和精通教学大纲和教材,认真处理好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关系,要结合备教学环境,根据需要写出实用教案。这样在新的学校体育理念和体育教学思想指导下,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运动技能、运动知识,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习惯。  相似文献   

14.
小学体育与健康教育是我国新时期背景下重要的教学内容之一,关系着小学生的心身健康发展。体育与健康教育是一种提升学生身体素质、加强心理健康的一种重要手段,更是我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就目前来说,尽管我国农村小学体育与健康教育课程正在有序地进行,但是真正重视和关注小学生体育与健康教育的程度却不够,不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身体锻炼,从而限制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也阻碍了小学体育与心理健康课程的有效开展。因此,本篇文章主要针对农村小学体育与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相应的探究,并通过制定相应的对策加以优化,不断增强农村小学体育与健康教育的质量。  相似文献   

15.
在高中体育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健康教育的指导,可以让学生正确认识生活习惯和健康之间的关系,从而纠正他们的一些不良认识和习惯,提高学生在生活和学习活动中的正确认识。教师在教学中要发挥体育学科的特长,让健康教育更充分地在学生的学校生活和社会生活中发挥作用,提高他们的自我掌控力。  相似文献   

16.
根据终身体育和全民健身赋予高校的历史使命,结合当前我国高校体育与健康的发展现状以及对社会产生的影响,对高校开展健康教育进行了分析与思考。高校普及和加强健康教育,提高学生的健康意识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7.
实施分层教学,对学生的主动性、参与意识、主体意识等有着积极的作用;对提高学生的体育精神、合作能力、知识技能和方法、组织能力有着较好的效果;学生的体质健康得到明显的改善,使学生更加有效形成兴趣——爱好——特长——习惯的发展趋势,在原有基础上可持续地终身发展,真正为学生终身体育奠基。  相似文献   

18.
金立新 《甘肃教育》2020,(6):139-139
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是国家为加强学校体育工作,促进学生体质健康而采取的一项全国性健康普查工作,是国家针对学生身体健康状况而进行的指标性评价。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中小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有机结合,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一、兰州市城关区学生体质测试的现状1.身高标准体重。身高标准体重测试,男生正常率75.30%,肥胖率8.05%,超重率11.07%,低体重率5.80%;女生正常率77.98%,肥胖率5.47%,超重率9.88%,低体重率6.76%。  相似文献   

19.
李栋 《西江大学学报》2003,24(2):83-87,92
就我国目前大中小学体育课程体系、效果评价标准的构建进行理性思考,旨在构建“健康第一”体育课程目标体系及其评价标准;对目前大中小学实施体育与健康教材提供咨询;对大中小学体育教材、体育教学效果评价、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对大中小学传育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2019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结果显示,我国青少年体质方面出现了不少问题,包括肥胖率增长、心肺功能不强、运动能力下降、视力不良检出率上升等。在学生身体健康情况不容乐观的背景下,党中央、国务院、教育部呼吁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和提升学生的健康生活水平,以体育教学作为学生养成健康生活习惯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