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利益"关系"切入,运用博弈的理论和分析范式,沿着价值、结构、权力政治三个视角中的动态路径,对大学组织变革中的博弈现象进行深入的解读。充分把握价值选择层面、组织内部各利益实体、利益相关者之间所采取的策略选择,利用理论推演或模型分析求得博弈的均衡所在,并在期望"纳什均衡"的引导下,调整各利益主体的行为策略和行动规则,从而为重构大学组织秩序形成思路,也开拓了用博弈理论研究大学组织的崭新领域。  相似文献   

2.
利益博弈时代的大学是一个由政府、大学、市场和社会共同参与的利益相关者的共同体,各主体都拥有评价的话语权。各主体价值取向的不同必然导致大学评价实践中的冲突和矛盾。矛盾和冲突本质上是利益博弈,利益争夺的主观动因是各主体的"为我"倾向,客观原因是高等教育资源的有效供给不足。厘清各主体的利益观、明确高等教育质量观、树立科学的评价观、构建利益相关者共同参与的评价模式,有助于缓和矛盾与冲突,实现各主体间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3.
大学内部治理结构是大学内外多元利益相关者博弈后处于均衡状态的结果,一直处于一种动态平衡与缓慢变革当中。从变革模式的维度来看,可以将大学内部治理结构变革的模式分为内部革命型、内部演化型、外部渗透型和模式移植型四种类型;从变革动因的维度来看,影响大学内部治理结构变革的动因包括内部动因和外部动因,内部动因往往起到量的积累作用,而外部动因则起到质的飞跃作用;从变革内容的维度来看,寻找大学内部纵向权力分配的"平衡点"、横向权力的分工合作机制和最高权力主体的权限是大学内部治理结构变革的三个重点内容。研究大学内部治理结构变革的特征对于我国建设现代大学制度、更好地推进大学内部治理结构改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活动中存在着多个利益相关者,其中政府、社会、高校和学生是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核心利益相关者。不同的利益相关者对高等教育质量有不同的价值判断和诉求,在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活动中进行着质量观和质量保障权力的博弈。为了实现利益相关者整体利益的最大化,应当重视利益相关者对高等教育质量的价值诉求和质量保障权力、完善学生利益表达机制、加强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合作博弈,以促进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多元主体参与机制的建立和完善。  相似文献   

5.
旅游景区门票价格调整是不同利益相关者博弈的结果,通过对黄山风景区门票价格变动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分析,探究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博弈关系.研究表明,在这一博弈过程中相关者利益博弈目标分离、博弈方式扭曲,缺乏博弈约束机制,各利益相关者之间博弈失衡是黄山风景区门票价格不断上涨的根本原因.黄山风景区在价格变动的管理决策中,必须综合考虑诸多利益相关者之间相互冲突的利益索取权,以形成合理的门票价格变动机制,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卓越工程师培养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离不开大学各个利益相关者协同作用。卓越工程师培养质量是大学利益相关者责权利三者博弈均衡、协同保障的结果,卓越工程师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的建立应立足大学利益相关者多元协同的视角。结合卓越工程师成长的特点与规律、卓越计划实施的背景分析了建立卓越工程师培养质量协同保障体系的必要性与现实性以及各利益相关主体的构成,并提出了基于利益相关者的卓越工程师培养质量协同保障体系的运行策略。  相似文献   

7.
现代大学课程知识选择活动已发展成为一个社会各利益相关者共同关注和参与的社会实践场域,且主要在国家层次的大学课程政策、大学层次的课程设计以及课堂层次的教学活动三个层面展开。不同层次的利益主体凭借其所拥有的资本数量和质量,在不同层次的场域中占据不同位置,获取不同的参与知识选择活动的权力,由此展开以各自所持资本和权力为基础的知识价值观及其背后的利益博弈。通过这种博弈,将隐匿于知识背后的价值显现化、过程化、教育化和经验化,使外在于受教育者的客观知识逐渐演化成为个体知识结构的一部分,并与个体的物质和精神生活融为一体,从而完成知识价值增值、减值或保值的演变过程。这个过程揭示了大学课程与教学活动及其人才培养质量的本质。  相似文献   

8.
大学是利益相关者组织。大学的产生是为了满足教师和学生的利益。利益主体所拥有资源对于大学的重要性,决定其在利益结构中的地位。近代以前的大学,教授拥有"知识"这一大学最重要的资源,因此形成了以教授为单边优势主导的利益相关者模式。现代大学需要的资源是多元的,这些资源掌握在不同的主体手中,这些主体的利益交织在一起,形成了大学复合多边依赖型的利益相关者模式。在利益相关者视野下,单纯由教授这一利益主体进行大学事务的决策是不可行的,教授治校是行不通的。  相似文献   

9.
为加强教师教育过程中理论与实践的联系,提升教师专业性,英国政府以行政命令的形式推行大学与中小学“合作伙伴”模式。英国职前教师教育“合作伙伴”由多方利益相关者组成,如何在各方价值的诉求与博弈过程中发挥协同效应、实现共赢,成为合作模式推进的重点与难点。基于利益相关者的视角,对英国“合作伙伴”所涉及的利益主体进行识别,确定包含合作大学、合作中小学、政府、师范生等在内的11个利益相关者,并根据其属性划分为确定型、期望型和潜在型三种类型。通过考察不同类型参与主体的利益诉求及其在该模式中获取目标利益的形式,进而分析得出“合作伙伴”模式运行可能面临着教育公益性与资源竞争性间的冲突,教师教育权力转移造成大学职能的淡化,地位不对等导致各方合作意愿的消解以及利益相关者的异质性所带来的合作价值偏移等一系列潜在风险。  相似文献   

10.
大学战略:利益相关者的影响与管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大学战略管理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进行利益相关者分析。根据利益相关者对大学战略的影响程度,可以将其分为外部利益相关者和内部利益相关者。外部利益相关者通过是否与大学合作、是否为其提供社会或政策支持从而改变大学的竞争环境、竞争优势和竞争标的来影响大学战略,内部利益相关者从大学战略的实施为各自价值最大化提供基础出发对大学战略进行影响。利益相关者通过政策法规、供求关系、参与学校决策三种形式影响大学战略管理过程。对利益相关者定位通常采用权力-动力矩阵和权力-利益矩阵法。根据利益相关者对大学战略的威胁和支持程度的高低,可以分别采取维持型、摇摆型、进攻型和防御性四种不同的管理策略来进行应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