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生命化教学提出“完善生命”,“完善人格和心灵”等很高的目标,但只关注生活、情感体验和师生交往互动等措施是远远不够的.我国提出的“素质教育”的口号,特别是“MM教育方式”,对“生命化教学”是很好的解读.这种学说对我国数学教育有着深刻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体验教育理论”旨在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探索更佳的学习方法和途径,力求形成“体验教育”理论指导下的课程教材体系与教育模式。   一、问题的提出   传统的教育存在着诸多弊端,它以教师为主角进行单一的说教和训导。“体验教育”理论的提出,正是针对这一问题。因为“体验教育”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改革了传统的教学方法,它是教育者按照预定的教育内容和目标,科学、有效地创设一种达到“身临其境”或“心临其境”的体验氛围,使受教育者能在这种环境氛围的影响下,主动、自觉地通过“体验”和“内省”来实现“自我教育”和“自我…  相似文献   

3.
“以情激趣,以趣陶情,以情润德,以趣导学,情趣交融”是情趣教育的指导思想。情趣教育的主旨则是让孩子在世界观、人生观构建的初期有着更多真、善、美的“初始体验”;让教师享受更多的职业认同感、事业成就感和人生幸福感;让师生和谐发展,共同成长。  相似文献   

4.
清华同方近日高调提出了“无忧教育”和“绿色体验”的全新应用理念,致力于将教育行业的IT应用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由此,同方也将再度联手AMD,在北京隆重拉开主题为“源于教育,服务教育――清华同方、AMD教育行业全国巡展”的序幕。此次巡展将途经全国20多个省会城市,将给教育  相似文献   

5.
陶峰 《文教资料》2012,(12):46-47
教学过程是以心理活动为基础的情感过程和认知过程的统一,学生只有先“通情”才有望“达理”。教育要从积极的情感入手,尤其是语文课更应该使学生在掌握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同时,产生极为丰富和深刻的情感体验,让情感教育进学生的心里。  相似文献   

6.
教育民族志是把人类学的民族志方法应用于教育研究领域所形成和发展的术语,是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之一。通过比较分析两位作者的田野经历和反思,主张将研究者“感同身受”式的情感体验作为理解教育民族志的重要维度。具体而言,研究者的情感体验包括三个层面:日常性、讽刺性和生成性。即便都是研究“教育”问题,都以“学校”为田野地点,研究者也常常因遇到文化氛围迥异的学校而有极为不同的情感体验。研究者的这种情感体验和反思对于探究研究对象的日常生活及其价值意义系统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小学生命教育面临教育内容单一片面和“填鸭式”教学灌输等问题。体验式教学作为一种富有生命性的教学方式,其充满个性和创造性的体验过程是生命教育内化的关键。本文分析了体验式教学在小学生命教育中的意义,同时提出在小学生命教育中运用体验式教学的策略。  相似文献   

8.
陈宇祝 《江苏教育》2022,(82):21-23+30
“整个教育”是龚家骃提出的教育思想。20世纪30年代,龚家骃发表的《整个教育的理论与实际》等系列文章,对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进行了继承发扬和生动实践,同时又有着创新与积淀。梳理和解读龚家骃的教育思想,对当代学校办学仍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9.
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本质上就是体验式教育,枯燥乏味的说教并不具有实质性的教育意义。实践是体验的过程,时间是实践的要素;感悟是体验的结果.空间是感悟的要素。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体验”可以从瞬间体验和反省体验、“课外”体验和“课堂”体验、有体验和无体验、真体验和伪体验来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0.
教育现象学为教育智慧的养成提供了方法论。生活世界中的生活体验是教育现象学的方法论核心,是教育现象学研究的起点和归宿。教育智慧的养成有赖于对生活体验的探寻。教育现象学视域下教师的教育智慧养成机制包含通过“悬置”的现象学态度和诗化的语言追忆、描述“此刻”的教育生活体验,通过对教育生活体验的惊奇、教育现象学主题意义分析和洞见创造进行教育现象学“反思—还原”,教师智慧成长共同体等维度。基于教育现象学的教育智慧养成,应当成为新时代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1.
在阐述“市场教育”与“计划教育”两者间的利弊关系的基础上,提出了开拓建设和发展规范“教育市场”的主线,同时指出发展人才市场对发展“教育市场”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2.
谭绵胜  谭海红 《教师》2024,(4):48-50
英语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英语教学与劳动教育在教学内容和方式上存在许多共通之处。为了实现劳动教育的总体目标并提升英语教学质量,文章结合当前劳动教育与英语教学融合的现状,有针对性地提出互融策略,通过构建劳动教育英语素材库,发现不同学段劳动教育与英语教学互融切入点的差异性,找准合适的时机,开展英语应用和劳动实践“双体验”活动。同时,把劳动教育融入英语阅读教学,可以在教学中设计使用英语的劳动游戏,以“玩中学”“学中玩”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旨在让学生在英语应用和劳动实践中真正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同时提升劳动教育融入英语教学的效果,在实现学科教学目标的同时,提升学生的劳动素养。  相似文献   

13.
面对社会对学校教育的新要求和新期盼,综合分析小学教育的主要任务和学校发展实际,山东省莱城工业区吐丝口小学确立了“五年影响一生”的办学理念。为了将这一理念渗透到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学校提出了全面实施“体验教育”这一策略。通过师生的亲身体验,使学校的教育教学理念得到内化,从而规范师生的行为,促进学生优秀品质的形成。  相似文献   

14.
温婷 《中国德育》2008,(2):17-19
幸福是个体在对真善美的追求中所获得的一种体验。人获得幸福体验最有效的途径是教育。幸福教育可视为在知识上科学“求真”、在品德上积极“扬善”,两者完美统一,最终达到“唯美”境界的教育。只有达到真善美和谐统一的幸福教育才能使受教育者实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从高职教育的特点及高职学生的实际出发实施体验教育,意图通过个体在亲历体验中因内心的触动而获得的道德认同,来唤醒道德成长主体的内在自觉,其所遵循的是“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是以职业体验、劳动体验、环保体验和挫折体验为主的思想道德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16.
教育现象学的特点是“以生活体验为教育的起始点”“关注学生和教师的种种生活体验,并从中获取有益的反思,从而形成一种特有的教育机智和对具体教育情境的敏感性”,它是“能看得见、摸得着的”,反对“将教育的活动理论化、抽象化”,正因为它更加关注人的本身,具有很强的人文精神,所以范梅南又把现象学方法称作“人文科学的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17.
中国有句古训“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学生在体验教育中获得的情感、知识、能力体验远比坐而论道得到的更直接、更深刻,也更能领会其教育意义。这里的“体验”至少应包括行为体验和内心体验两层含义。  相似文献   

18.
钱学森根据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要求,提出了必须进行教育改革的主张,其改革内容包括教育观念的转变,教学方法的改革,他提倡在重视现代教学工具应用的同时,普及计算机教育,针对各国教育理论中“通才”和“专才”的争论,钱学森提出我国的教育也须重视“博”与“专”的结合,并在此基础上,具体强调了素质教育的六个方面内容要求,主张建立“大成智慧学”教育。  相似文献   

19.
体验式教育是以参与体验的学生为主体,以“体验”为主要行为模式,强调参与者的亲历性和情感性以及体验后进行反思而成为自觉行为的一种教育形式。在高校课堂教育教学活动、专业教育活动、就业教育活动等各项活动中融入体验式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将体验式教育应用于“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可以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渠道,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20.
当前专业教育中的创业教育模式存在以下弊端:“以教师或学校为中心”作为指导思想;创业教育与学习者的专业知识和课程相脱离;强调“教学环境”设计,忽视“学习环境”设计;以“教师传授”为主要教学方法,使学习者对创业知识的意义建构发生困难。本文提出以建构理论为指导,构建在“以学生为中心”指导思想下,制定适合创业教育的专业教育培养方案;设计以专业课程为基础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注重建立配套的创业教育学习生态系统环境;注重在协作互动式学习体验中实现创业知识的意义建构的专业教育实施创业教育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