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月18日,"2010和讯财经图书大奖颁奖盛典"在北京知钱俱乐部隆重举行。经济学家王连洲、党国英,经济观察报总编辑刘坚、华夏时报总编辑水皮、《财经》执行主编何刚等著名媒体人以及国内知名财经出版社代表共同见证了6项大奖的诞生。  相似文献   

2.
王方 《传媒》2009,(11)
2009年10月,<财经>杂志人事风波发生后,各界议论纷纷,猜测传闻不断,一度演变成极具眼球效应的"新闻事件".当然,作为中国最知名的财经媒体之一,备受公众关注是意料之中的事,但如何理性、客观地看待、评价"<财经>杂志离职事件"并非易事,要谈此事件对中国传媒业尤其是财经媒体的发展的影响、教训及借鉴意义就更难了.就事论事,笔者认为"<财经>杂志离职事件"的发生,除了金融危机、美国媒体寒冬、中国新闻出版体制改革及时下传媒人创业潮等外部原因外,关键在于杂志自身结构不合理.  相似文献   

3.
顾某是一家知名报社的专题部主任,还兼任多个部门主编。在任职期间,顾某利用职务便利将公关公司的版面费42.5万元占为己有。日前,丰台检察院以贪污罪对其提起公诉,法院一审判处顾某有期徒刑10年。顾某在一家知名报社任职,由于工作能力突出,他很快被升任专题部主任,同时还兼任汽车、财经等部门的主编。检察官透露,2012年,顾某经朋友介绍认识了做公关公司的隋某和殷某夫妇,隋某夫妇联系各大公司拿来宣传软文,顾某  相似文献   

4.
赵凌 《新闻战线》2012,(8):84-86
2010年10月27日,美国道琼斯公司旗下知名财经杂志《财智》选出了2010年"全球最具影响力人物"榜单,"中国工人"再次作为一个群体榜上有名。《财智》评价称,数以亿计的中国工人是世界经济最强大的力  相似文献   

5.
财经媒体每天都在向受众提供预测性报道,如"明日股市涨跌"、"高房价还能挺多久"等.然而,许多报道经受不住时间和市场的检验,所预测的事情并未发生或结果大相径庭,"失灵"成为一种常态.这种"失灵",轻则损害了媒体的声誉,重则误导受众造成投资和经营损失,甚至引起市场的波动和混乱.如何提高预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成为财经媒体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6.
财经类图片难出好照片.这是个难题,难在哪里?如何突破?如何打开新的思路?运用何种表达方式?通过梳理财经类图片的现状,或可从中谋求突破.作为知名财经媒体,<华尔街日报>百年间坚持"让报道比颜色更出彩":始终采用传统的黑白灰格调.但从2002年4月起,开始采用彩色照片、漫画和图表,结束了"黑白"历史,添加了更多色彩及图片元素,头版图片也越来越大.  相似文献   

7.
林行止(1940-),原名林山木,香港著名财经报人。他创办的《信报》是香港第一份专业财经报纸,林行止本人也是香港最早撰写财经评论的评论家之一。经过三十多年的努力,他一手创办起市值超过5亿港币的《信报》公司。多年来,林行止通过创办报刊、发表政经评论关注经济兴衰、指点社会民生,对香港舆论界产生过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8.
邓备  彭祝斌  杨露 《新闻界》2015,(3):31-34
本文采用内容分析和文本分析法,对两份西方主流财经报纸建构的成都形象及成都官方塑造的成都形象进行研究,发现成都从最初在国际上的默默无名,到越来越多地进入西方主流财经媒体的报道议程,但是西方主流财经媒体对成都的关注程度并不高;西方主流财经报纸提及"成都"时,主要采取中性立场;成都官方力推的"世界现代田园城市"形象,要获得国际主流财经媒体的认同,还需努力。  相似文献   

9.
现年22岁的黑人小伙子法拉·格雷是美国知名的"商界神童"。他6岁白手起家搞推销,14岁就成了百万富翁。如今,他的生意已经扩大到通讯、食品和出版等很多领域,他还主持广播和电视节目。他的创业经历成了美国商界的一则传奇。  相似文献   

10.
在<南方周末>做过财经人物报道和若干篇财富现象或人物群像报道,对如何采访财经人物这样一个特殊群体有些体会.  相似文献   

11.
陈明 《视听界》2009,(4):83-84
《头脑风暴》是第一财经频道于2003年底开办的大型互动式财经谈话类节目。节目由热门事件、现象等为导入,以PK为骨架,透视人物,在话语碰撞中对中国经济进行把脉。第一财经通过把《头脑风暴》打造成国内知名的财经节目,进而提升自己的品牌实力,同时希望为中外企业家及财经人士等提供有益的帮助。  相似文献   

12.
正袁也烈是一位鲜为人知的开国将领。他有过驰骋沙场的豪迈、战功显赫的辉煌,也有过退步转职的无奈、坐牢挨斗的厄运。他在湖南一师听过毛泽东的课,算得上"天子门生"。他只是一名少将,但他担任过元帅林彪的老师和上司;他入党的时候,元帅彭德怀、贺龙还没入党;他进军官学校时,元帅陈毅、罗荣桓还没参军;同时在黄埔军校任职,元帅徐向前没有他的名声  相似文献   

13.
卓玥 《出版史料》2012,(3):117-119
张明养(1906~1992)先生不仅是一位知名的国际问题研究专家、政治学教授,而且还是一位从事报刊编辑工作的著名编辑家。从1930年至1958年近三十年中,他先后在商务印书馆、开明书店、世界知识出版社和人民出版社任职,还担任过世界知识出版社副社长、总编辑,  相似文献   

14.
袁诚 《今传媒》2011,(6):46-47
近些年来,有关"国进民退"或"民进国退"的讨论很多,但反映在新闻传播领域的研究甚少。本文将视角放在财经类周刊的国企民企报道对比研究,通过对《财经》、《财经国家周刊》、《第一财经周刊》一年的国企民企报道进行研究,总结出财经类周刊国企报道的总体报道格局与议程规律。  相似文献   

15.
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迫切需要形成与之匹配的、有世界影响力的主流财经媒体, "中国制造"当然得南"中国声音"来阐释.而实际上,就期刊实力和影响力而言,中国的财经期刊与<财富>、<经济学家>等国际权威财经大刊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以经济总量居世界第一的美国为例,也是世界上财经期刊产业最发达的国家,其期刊的办刊和经营理念为中国财经期刊提供了学习和借鉴的模板.  相似文献   

16.
正2014年4月21日起,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电视经济生活频道《财经天天看》栏目在每晚直播的节目中新增一个版块"股市今日谈"。版块定位于以股市为落脚点的财经评论节目,每晚邀请一名券商分析做客演播间,接受主持人现场提问,解读两市大势。除了盘点当天股市具体的涨落情况,分析师还结合当天或近期发生的重大政治、经济或社会大事件,分析其对股票市场的影响,从更大的格局和更前瞻的高度上为观众把握市场脉动,洞察财富先机,  相似文献   

17.
郭世俊 《传媒》2016,(16):73-74
财经类谈话节目是邀请有影响力的经济人物或成功人士作为访谈对象,就近期发生的经济事件、热点、市场的变动或政策的发布进行评价的一种节目类别。这类节目尽量回避一些专业性强的话题,多选取与老百姓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话题进行探讨分析,为受众日常生活提供建议。《财经郎眼》是该类节目中的典型代表,由广东卫视和上海极视文化传播公司联合打造,王牧笛为主持人,郎咸平任固定嘉宾主席,节目邀请许多财经媒体人、专家、教授以及知名企业家担任嘉宾。《财经郎眼》别具一格的节目形式和内容,使其在众多同类节目中脱颖而出。  相似文献   

18.
记者、财经作家、蓝狮子出版人、EMBA教授…… 多种角色集于一身却应对自如. 吴晓波说,其实他从来没有离开过传媒行业,而是一直以观察者的身份活跃在出版写作领域.  相似文献   

19.
毕业于大连理工大学的刘瑞,来北京没几个月,但已经感到了进入职场的艰难。因为想进知名外企,刘瑞在努力提高自己专业能力的同时,还拼命地过了六级,然而令他没有想到的是,当真正面对主考官提问时,他整个人就木了。  相似文献   

20.
《俞颂华文集》近来由商务印书馆出版,这是我国新闻界的一部重要文献。下面对《文集》作概略介绍。俞颂华(1893~1947)是知名的新闻工作者,毕生从事新闻工作。他主编过许多报刊,如《时事新报》的副刊《学灯》、《解放与改造》半月刊、《申报周刊》、《申报周刊》以及《星州日报》、《光明报》、《广西日报》、《大刚报》、《国讯》等。他又是新闻教育家,担任过中央政治学校大学部新闻系教授、社会教育学院新闻系主任等。他还写过大量国际和国内的新闻通讯。1920年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