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左传》,即《春秋左氏传》,相传是左丘明所作。左丘明,春秋鲁国人,曾任鲁太史。司马迁在《史记·十二诸候年表序》中叙述了孔子作《春秋》,接着说:“鲁君子左丘明惧弟子人人异端,各安其意、失其真,故因孔子史记具论其语,成《左氏春秋》”。刘向、刘歆、桓谭、班固等汉儒也认为《左传》是左丘明所作,并以为左丘明受经于孔子。从唐宋以来,许多学者对此表示怀疑,认为孔子没有左丘明这样一个弟子,甚至否定左丘明其人。但是,《左传》成书于春秋战国之间,基本上还是有定论的。《左传》与《春秋》关系极大。《左传》在《汉书·艺  相似文献   

2.
本文选自《左传·隐公元年》。《左传》是《春秋左氏传》的简称,又名《左氏春秋》。相传为春秋时鲁国左丘明所撰。它是配合《春秋》的编年史,记事至鲁哀公二十七年。比《春秋》多十三年。《春秋》仅仅是最简括的历史大事记,《左传》则详载其本末及有关侠闻琐事,也保存了一些古代传说。汉初研究《春秋》的只有“公羊”、“谷梁”两家,立于学官。东汉时逐渐通行《左传》。它与《公羊》、《谷梁》并称《春秋》三传。作者左丘明,姓左,名丘明,一说左丘为复性,明为名。相传曾为鲁太史,为《春秋》作传.成《春秋左氏传》。因目盲,后人称  相似文献   

3.
笔者《春秋考论》一书提出“孔子所作《春秋》,非《春秋经》,而是《左传》蓝本,即左丘明编纂《左氏传》时所依据的“孔子史记”。有人却将笔者的观点称为“前人的陈词滥调”,并彻底否定孔子作《春秋》的论点,本文略作申辩。  相似文献   

4.
《左传》先于《春秋》说最早当出于万历二十七年(1599)黄洪宪所撰《春秋左传释附序》。黄洪宪称“左史”记事繁详、非有意释经、经传各自单行以及左丘明年世早于孔子,认为“左史在先,圣人之笔削在后”。1932年,张纯甫《是左十说》再次独立而明确地提出此说,认为《春秋》须待《左传》而明,《左传》为左丘明“少年之作”,孔门弟子后有补修,《春秋》为《左传》“提纲挈领”的“目录”,论证颇为系统详细。章太炎则提出“《经》《传》同作具修”说,认为孔子作《春秋》和左丘明作《左传》都同时兼得二人修撰。20世纪80年代后,关于这一问题的相关讨论仍在继续,有的学者不知黄洪宪、张纯甫诸人已着先鞭。  相似文献   

5.
左传解题     
一“左传”是“春秋左氏传”的简称。“汉书艺文志”说这部书是和孔子同时的鲁太史左丘明为注解“春秋”而作的“传”.“史记”“十二诸侯年表”序中,在叙述孔子作春秋以后,也说:“鲁君子左丘明懼弟子人人异端,各安其意、失其真,故因孔子史记,具论其语,成左氏春秋。”可见自汉代马、班诸家(?)把左传看成和公羊传、穀梁传同样性质的作品,是传春秋的,并且是与春秋同时先后成书的。  相似文献   

6.
高中语文第五册中的《殽之战》,选自《左传》鲁僖公三十二年至三十三年。《左传》的全称是《春秋左氏传》(或作《左氏春秋》),它是配合《春秋》的一部编年体历史著作,它的作者相传是与孔子同时代的鲁国史官左丘明。孔子著《春秋》,“笔则笔,削则削”,记载十分简略,同一事件,在《春秋》里,往往只有事件的结果和评论;《左传》则对它补充了比较多的历史材料,象《殽之战》这样一件大事,《春秋》中的记载只有寥寥数语,到《左传》里,则成了一个首尾完整的故事。《左传》和《春秋》一样,记年都是用鲁国国君的年号,《左传》记载春秋时期各国的政治、军事、  相似文献   

7.
培心 《现代语文》2004,(6):47-47
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原奉称为《诗》或《诗三百》,共306篇,分“风”、“雅”、“颂”三部分,是我国文化史的光辉起点和诗歌现实主义的源头。第一部叙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左传》,又名《左氏春秋》、《春秋左氏传》,相传为春秋时鲁国史官左丘明所著。第一部国别体史书《国语》,相传为左丘明所著,以记言为主。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楚辞》,主要是屈原的作品,也是我国第一部文人创作诗歌集。第一部理论散文总集:《吕氏春秋》,又名《吕览》,是先秦杂家的代表著作,由战国末期吕不韦的门客编成。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又名《太史公…  相似文献   

8.
《左传》作者是否为左丘明至今仍有争议,争议的主要原因是左丘明生活年代与孔子同时而《左传》却成书在公元前403年之后。本文借助一些史料推理分析,认为左丘明当是《左传》的始撰写者,撰写内容传授给弟子,其弟子据自己亲眼所见对预言及某些内容按照左丘明的思维轨迹进行了调整增删,最后的定稿人至少活到了公元前403年。关于左丘明与《国语》的关系,本文通过对写作过程的逻辑推理,认为编撰《国语》是撰写《左传》的必经步骤,但是左丘明编撰之《国语》今已不传了。  相似文献   

9.
《左传》、《国语》、《史记》、《汉书》和《论语》、《穆天子传》、《韩诗外传》、《论衡》、《吴越春秋》等先秦及两汉古籍,普遍记载了有关太伯、仲雍奔吴事件,并为历代学者所尊信。近代以来始有人对上述古籍特别是《史记》的记载表示怀疑。我们的看法,对古籍记载过于迷信固然不妥,但也不宜轻易否定。尤其是对待先秦古籍和《史记》这样的史学名著,需要特别慎重。《左传》相传是鲁国太史左丘明所作,近人考证为战国初期魏国的作品。不管作者为谁,《左传》本身确是先秦最重要的史部著作,其史料价值极高,在史学史上也有卓越的地位。梁启超称之为“商周以来史界之革命”,“秦汉以降史界不祧之大宗”。这话一点也不夸张。《左传》闵公元年、僖公五年、  相似文献   

10.
刘书芳 《现代语文》2008,(12):42-42
《烛之武退秦师》选自《左传·僖公三十年》。一般认为,《左传》《公羊传》《谷梁传》都是为解说孔子的《春秋》而作,它们合称“春秋三传”。《左传》以记事为纲,以时间先后为序,详细地记述了春秋时期各国内政外交等大小事实。《春秋》和《左传》原本各自成书,到晋代杜预作《春秋经传集解》,始把两书合在一起。尽管《左传》在描写和评论中带有左丘明自己的褒贬和爱憎,但正如孔子在《论语·公冶长》中所说,“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也耻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两人在评判事理上有着相似的标准。因此,《左传》中对人物、事件的评判必然体现孔子儒家思想的特点,《烛之武退秦师》就是鲜明一例。  相似文献   

11.
冯梦龙在明代文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他的本色当行说,博采众长,并且能够切合当时戏曲创作的实际,做出了超越前人的明确界定,具有可操作性,应引起我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12.
历史唯物主义的存在概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历史唯物主义的出发点是“现实的个人”及其实践活动,因此必须从人及其实践活动出发揭示历史唯物主义的存在概念。历史唯物主义的存在概念是指彻底属人意义上的存在,其结构表现为个人能力所作用着的世界、个人需要所展示的世界及个人意识和个人价值观念所展现的世界。历史唯物主义还从人的发展揭示了存在的历史形态,即存在经历了存在的自然状态、存在的社会无序状态并且必然达到有计划调节和控制下的社会有序状态。  相似文献   

13.
关汉卿、马致远均为元杂剧大家,成就斐然,然两人杂剧创作异态纷呈。本试以“铜豌豆“和“马神仙“概括两人杂剧创作倾向之不同,并从直面现实人生与追步神仙逍遥、女性主义情结与男权封建色彩、酣畅淋漓激切与委婉曲折平淡和关注普通百姓与聚焦风流名士四个层面来具体比较。  相似文献   

14.
"先富"与"共富"是两个含义不同而又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范畴;这两个范畴同效率与公平存在相互交叉的多维的复杂关系;在这种复杂关系中,收入差距必须相对合理是焦点和统一点;统一是相对的,不统一是绝对的,共同富裕就是在这种统一与不统一的矛盾运动中逐步实现的;当前我国收入差距存在明显的不合理,实现合理的措施主要有"提低、调高、保困"以及"打非"和完善体制机制等。  相似文献   

15.
慎言教育家     
教育家作为对教育本质有深刻体悟、对教育信念有执着追求、对教育事业卓有建树的教育及文化大师,是教育精神和品格的活的标本和示范。在教育家的称号中聚集了社会对纯洁、高尚、正义、良知、文明等美德和理性的期待和寄托,对其指称应该谨慎而恰当,切奠误用和滥用,以维护教育家称号必须的纯洁性和珍贵性。  相似文献   

16.
梁启超的"流质易变"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启超是我国近代著名的资产阶级思想家、政治家和学者。他的一生都在为中国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而奔波。在他的政治生涯中,“变”是其一大特色。但他的“变”又包含了许多不变的因素。他的多变体现了转型时期许多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共同特征。  相似文献   

17.
好新闻“问”出来——试谈电视采访提问技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电视采访提问是电视记者为调查了解新闻事实并发挥其内部联系而进行的职业活动,记者要注意采访技巧,以达到人与人之间更好的沟通交流,采制出更加丰富生动的报道;许许多多优秀的电视节目告诉我们,现场采访提问能力的高低,往往是决定节目成败的关键的一环,作为一名记者,掌握采访提问的技巧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18.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以来,课程改革者一直主张教师 应该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教育教学的研究者、课程的建 设者和开发者、整个社区教育、科学、文化事业建设的共建者 等等(以下简称“五者”)。并要求教师具体怎样做才能适应基 础教育课程改革等等。教师到底是什么?教师在短时间内能 不能成为“五者”以适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笔者妄揣浅陋, 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9.
从幼儿园到大学,教育界一直强调教育的目的就是教学生"做人".本文认为,简单地讲"做人"是不够的,关键是"做"什么样的人.在迈向民主化与法治化的今日中国,所谓"做人",应该是做一个现代化国家的合格的公民,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成为一个合格的现代公民.  相似文献   

20.
在中国古代美术史上,真正名副其实的疯狂艺术家应以明代徐渭最为出名。根据历史献中徐渭患“疯狂症”的叙述,结合分析对徐渭身心产生影响的胡宗宪事件和坎坷的个人生活,并运用精神病学的原理对病因、症状进行梳理和论证,可以得出,徐渭患有精神病之癔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