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教师的内心世界是一个充满希望的世界,又是一个充满矛盾的世界。因此,能不能进入教师的内心世界是决定校长工作成败的关键之步。新的历史条件下校长应如何更新观念,提高工作艺术呢?一、校长稳妥艺术校长到一个新的单位任职伊始,对学校的情况不太熟悉,教师对校长也不太了解,多数  相似文献   

2.
作为校长的我们要求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要体现以"学生为本",要关心每个学生的内心世界,不要粗暴对待犯错误的学生,要以鼓励教育为主,那么我们给过每个教师足够的关心了吗?对于工作态度不是很好的教师,我们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了解他们生活中的困难,了解他们的需求了吗?作为校长,如果能够适时而动,经常与教师在一起聊聊生活,谈谈心,让他们把内心深处的东西吐露出来,能感受到学校的人文关怀,让他们感受到自己和学校是一个共同体,那么,老师凡事就会与校长同喜同忧,一些所谓的干群之间的鸿沟也会随之填平.  相似文献   

3.
新的课程改革,建立了新的评价体系。中小学教师评价工作是中小学教育评价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校长对教师评价的科学与否直接影响教师的工作态度和教学效果。在新的课程改革形势下,作为校长在评价教师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4.
教师是“上帝”,走近教师 教师是学校工作的主要承担,是学校办学理念的实践,是学校发展的推动,所以教师应该是校长心目中的“上帝”。校长要诚心对待教师,热情地服务于教师,就要积极走近教师,要尽可能地帮助教师解决生活或工作中的困难,让教师有一个积极、乐观、稳定、健康的心态去工作。  相似文献   

5.
一个人不能单单为了完成沉重的工作目标而努力地工作着,教师也是如此。作为承担着育人重担的教师,作为一名比较纯粹的知识分子,教师的工作动力不可能由比较微薄的物质收入支撑着,这微薄的物质收入根本支撑不了沉重的工作负担。但是现实就给校长那么多物质条件去作为教师沉重工作的报酬,校长还能用什么去支撑教师努力地工作去实现学校工作目标呢?那就是精神的引领,校长要成为教师精神领域的导师。  相似文献   

6.
校长读懂教师的三个境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第一境界:我是你的知音 第一境界的校长明白:要想让教师把校长视为知己,就要先知教师。(1)知教师之现状。包括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事业进取心,以及在生活中的角色等。这是校长走进教师内心世界的前提。(2)知教师之所需。每位教师都有自己的目标与愿望。有的教师希望教育艺术精湛,得到领导,同事的认可;  相似文献   

7.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们所从事的是一项神圣的事业,我们每天所面对的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他们有思想、有感情,有欢乐,有忧愁,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神奇的世界——一个完全独特、独一无二的世界,它需要我们去细心呵护、极力关爱,洞悉每个孩子的内心世界,了解他们的喜怒哀乐,使他们在明媚的阳光中追求真知,  相似文献   

8.
调动教师积极性是教育管理中的一项常规工作,也是衡量管理者领导水平的一个重要尺度。积极性的实质是一种能动状态的心理活动。因此,教育管理者只有深入到教师的内心世界之中,弄清教师积极性产生的心理原因,才能把调动教师积极性这项工作做好、做扎实。那么,教师积极性形成的心理原因有哪些呢?  相似文献   

9.
当前,"幸福教育"已经成为教育理论和实践讨论的热点话题,这也标志着教育开始真正关注人内心世界和人类终极价值。实施幸福教育,构建幸福校园,提高师生幸福指数,应该成为校长的教育理想和实践追求,因为校长在学校管理和发展中处于核心的地位,发挥着主导的作用。可以说校长是打造高效团队和成就幸福校园的关键,是学校幸福状态的标志。要实现上述目标,校长必须给人一种跟这样的校长在一起工作感到十分幸福的正能量,也只有一个拥有巨大正能量的校长,才会把工作的激情、工作的乐趣、工作的价值、工作的幸福传递给教师,也只有一个幸福工作着的正能量教师群体,才能真正构建一个为学生当下幸福和一生幸福的幸福校园。  相似文献   

10.
我是你的知音 校长明白:要想让教师把校长引为知己,校长要先知教师. 1.知教师之现状.包括对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事业进取心以及在生活中的角色等等,校长都应较为全面、深刻地了解,这是校长走进教师内心世界的前提.  相似文献   

11.
李世军 《教书育人》2008,(10):19-19
如何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最大限度地挖掘教师的潜能是每一个校长必须深思的问题. 第一,校长要尊重、信任教师.实践证明,教师对自己的形象、声誉、威信很重视,一方面比较注意自己的工作表现,注意规范自己的言行;另一方面也很关注外部世界对他们的评价,特别是当听到否定评价时,容易产生挫折感.这就要求校长在与教师交谈当中多用"请""谢谢""你的观点太好了"等礼貌用语交谈.这样一来.一方面让教师感受领导对他的尊重,另一方面又体现了领导的素质.在布置工作时用商量的语气向教师布置工作,尽可能避免行政命令.  相似文献   

12.
教师的逆反心理是一种内发的反向力量,是抵触不顺从的心理状态。它的主要特征是:你要我这样,我偏那样——具有明显的“对抗”、“反控制”情绪。其主要表现为:对校长的领导不以为然、消极对抗或公开“顶牛”;对校长感情冷漠、有隔阂;看问题偏激,易于煽动。对于有逆反心理的教师,是校长工作中遇到的一个棘手问题,如果处理不当,不仅仅影响工作,还会损害校长的威信。本文试从分析教师逆反心理产生的原因入手,然后对症下药,对于如何防止和消除教师的逆反心理谈几点看法。一、教师逆反心理产生的原因(一)教师主观原因1.个性原因…  相似文献   

13.
一、立足本位,抓住本质,掌握教育教学的科学艺术学校工作千头万绪。一个学校的校长,只有每天精益求精地提高自己的教育和教学技巧,只有把学校工作的最本质的东西———教学和教育,放在第一位,他才能成为一个好的领导者,他才能成为一个有威信,博学多识的“教师的教师”。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你想成为一个好的校长,那你就得努力成为一个好的教师,好的教学论专家和好的教育者,如果你占着一个校长的位子,认为凭着某种特殊的行政领导的天才就能取得成功,那还是打消这个想当一名好校长的念头。”校长要日复一日地钻研教学教…  相似文献   

14.
校长与教师工作在一个生态体系、一个整体环境中,教师队伍的建设关系到学校的存在与发展。因此,校长除了要在技术上投资外,还必须在精神层面上投资。这就是经常与教师谈话。成功的谈话。能激励教师与校长共襄盛举,达成学校、教师和校长三方皆赢的协议与目标,尴尬的谈话,不仅会拉大校长与教师的心理距离,给连系情感的桥梁添障碍,而且会由此降低校长的人格权威。因此,与教师谈话如同演出一本剧,必须在剧本、情节、台词、表演等方面讲究其艺术性。  相似文献   

15.
一个校长就是一所学校。校长的思想素质、能力水平,深深地影响学校教育事业的发展,更影响着教师的工作热情、工作态度、工作质量,对学校工作的影响是直接的、  相似文献   

16.
在学校工作中,我们看到不少校长“两眼一睁,忙到熄灯”,工作很忙,很累,简直成了“大办事员”、“会议专业户”,甚至成了“消防队长”。校长们的忙碌是辛勤工作的表现,令人尊敬。但是,校长工作应具有创造性,如果不知道自己到底在忙些什么,实质上表现了校长的角色错位。一个原本业务能力很强的教师,当了校长后,当问及在研究什么教育问题时,却苦笑着说:整天忙得很,不敢谈研究。这是非常悲哀的。如果校长真的陷人了忙乱之中,建议从以下六方面加以反思。  相似文献   

17.
如何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最大限度地挖掘教师的潜能是每一个校长必须深思的问题。第一,校长要尊重、信任教师。实践证明,教师对自己的形象、声誉、威信很重视,一方面比较注意自己的工作  相似文献   

18.
校长作为学校工作的组织者与管理者,如能在百忙之中抽出一定时间对教师进行家访,其意义不言而喻。笔者认为,校长家访的作用主要有三:1.有助于更多地了解教师信息,科学合理地安排其工作。一个学校,尤其是有一定规模的学校,教师人数较多,教师的有些情况校长往往难以掌握。教师的个人成长是动态的,校长仅从教师档案中或平时在校表现来了解教师是远远不够的。实地走访教师家庭,就可能捕捉到更多的教师个人信息,如家庭状况、兴趣爱好、性格特长等,就能更客观地认识一个教师的学识、修养、素质,这对于学校合理安排教师工作和调动教师积极性具有不…  相似文献   

19.
王晓菁 《宁夏教育》2010,(12):23-23
说起校长,我们首先给校长的定位是管理者。校长要依靠自己的组织能力调动全体教师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还要协调好家长、教师、社会各个方面的关系,将管理工作细化分解并落到实处,更要在工作过程中尽量坚持公正、公开、公平的原则,把学校发展推入良性发展的轨道。在江苏挂职的三个多月里,我通过与海安实验小学几位校长的相处,对校长的角色定位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作为校长,  相似文献   

20.
刘宏伟 《职教论坛》2001,(12):24-24
当一个优秀的校长,不仅要务虚,更要务实。不仅要抓各项规章制度的制订,更要抓落实。而落实的关键却在于教师,尤其在于校长的身体力行,率先垂范。到国瑾职专任校长两个月后的一天,教务主任送来了一份“听课记录检查情况表”。在“听课次数”一栏里,我发现多数教师平均每星期听不到一次课。我上下前后寻找自己的名字,没有。我问主任:“表上为啥没有我的名字?”,主任笑着说:“校长抓学校大事,工作太忙,不听也罢,学校向来不要求校长听课。可是,”主任严肃起来,“很多教师达不到听课次数,是没有理由的,应该在会上敲一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