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公式G=mg是同学们遇到的第一个物理公式。在学习时要着重弄清以下几个问题:问题1公式G=mg表示的是什么意思?该式表明了在同一地点物体的重量与它的质量之间的关系。在同一地点,g是一常量,所以G与m成正比。问题2g是怎样引入的?它的物理意义是什么?物体的质量和物体受到的重力虽然是两个不同的物理量,但就数值而言,物体的质量跟重力之间存在着正比关系。若用m表示物体的质量,G表示物体受到的重力,在数学上就有mG=k,式中k为比例常数。若m以千克为单位,G以牛为单位,则mG=9.8牛/千克,物理学上专门以符号g来代表,即g=9.8牛/千克。它表示的物理…  相似文献   

2.
现行的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中,对阿基米德原理,只介绍了内容而未列出公式,没有进一步阐述.这对于解决有关浮力问题会产生一定困难.为此特介绍下列内容,供同学们参考.一、阿基米德原理的公式阿基米德原理的内容:浸在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用公式表示:F浮=G排=ρ液gV排(因G排=m排g,m排=ρ液V排)上式中,ρ液表示这种液体的密度,V排表示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g是物体重与其质量的比值常数—9.8N/kg.通过上面的公式,可知F浮—浮力大小,跟排开液体的体积和液体密度有关;但是跟物体的形状、物…  相似文献   

3.
在高中物理学习中,我们知道重力是万有引力的一部分,且通常情况下重力约等于万有引力。地面上的物体肯定会受到地球施加的万有引力,但能说地面上的物体肯定受重力吗?且看这样一道题:假如地球自转速度达到赤道上的物体能“飘”起来,那么可估算出地球上的一天等于h。(地球半径R≈6.4×106m)学生的解法主要有两种:法一:由GRM2m=mR4Tπ22,T=4πG2MR3,代入R=6.4×106m,M=6.9×1024kg,得T≈1.4h。法二:由GRM2m≈mg,有mg=mR4Tπ22,T2=4π2Rg(g取9.8m/s2,R=6400km),仍可得得T≈1.4h。二者结论一致,但学生对方法二有疑问,我们不妨分析一下:…  相似文献   

4.
题目将一个实心物体先后投入到足量的水和酒精中,物体静止后,所受的浮力分别为6N和5N.则物体的密度是多少?(p酒精=0.8×103kg/m3,g取10N/kg) 分析根据p=m/V,要求物体的密度,应先求出物体的质量和体积.如果物体在液体中漂浮或悬浮,根据二力平衡:F浮=G,从浮力的大小可知道重力,根据m=G/g,便可求出物体的质量m;如果物体在液体中被浸没,V排=V物,物体的体积可转化为求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浮=P液 gV排,V排=F浮/P液g,若知道浮力的大小便可求出物体体积V.故关键是判别物体在水中和酒精中的状态.我们可以用假设筛选法分析.  相似文献   

5.
在高中《物理》第一册(必修)第5 4面中有一道习题,题目的内容是这样的:题目1 质量是2kg的物体,受到互成90°角的两个力的作用,这两个力都是1 4N ,这个物体产生的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是怎样的?图1在《教师教学用书》中对该题的解答过程值得商榷,其解答过程是这样的:原解析 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这两个力的合力为F =2×1 4×cos 45°N =1 9.8N ,物体产生的加速度的大小为a =Fm =9.9m/s2 .加速度的方向与合力的方向相同,与两个力的夹角都是45°,如图1所示.显然,编者是把这两个力的合力F当做物体受到的合外力F合了.然后,应用牛顿第二定律F合…  相似文献   

6.
一、疑难解读1.关于重力(1)重力的三要素:①重力的大小.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跟物体的质量成正比,即G=mg.公式中g=9.8N/kg,一般在计算时取g=10N/kg;②重力的方向:重力总是竖直向下的.竖直向下是指和物体所在的水平面垂直向  相似文献   

7.
在“浮力”一章中 ,阿基米德原理的公式表示形式是 :F浮 =G排 =ρ液 g V排 .在教学中 ,学生用这种形式的公式做作业 ,出错的很多 ,究其根源 ,是对阿基米德原理没有真正理解 .对此 ,笔者采用另一种表示形式 ,即 F浮 =G排 =ρ液V排 g,仅把 g和 V排 位置调换 ,易于加深学生对原理的理解 ,收到了好的效果 .其实两种表示形式本质相同 ,在教学中各有优缺点 .一、F浮 =G排 =ρ液 V排 g形式的优点1 .公式形式与内容的一致性语言是思维的直接表现 .物理公式是通过对原理内容的提炼后 ,用数学语言真实地表达出来的一种形式 .如果公式的形式与原理内容的语序一致 ,则表达式最完美 .阿基米德原理内容为 :“浸入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 ,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 .”用数学语言表示该内容 ,则是 :F液 =G排液重 =m液 g=ρ液 V排 g,简写成 F浮 =G排 =ρ液 V排 g,这种表达形式就与原理内容语序一致 .2 .注重直观形象思维 ,减轻初学浮力者的理解难度对于初学浮力者 ,若用 F浮 =ρ液 g V排 形式表达 ,学生在思维时要多转个弯 ,把 g和 V排 交换位置后才...  相似文献   

8.
《高中物理第一册(必修)》中有两个符号都是“g”的物理量。在第一章讲述重力时提出了关系式G=mg,g值取9.8牛/千克。这是重温初中物理知识,将初、高中物理知识衔接起来。在第二章讲述自由落体运动时,引出了重力加速度g,它通常取做9.8米/秒~2。同一本书出现两个都是g的物理量,它们究竟是同一个物理量的两种表述,还是有密切联系的两个不同物理量,课本未加具体说明。  相似文献   

9.
高中物理教材人教版必修②第六章第3节中对万有引力定律的表述是:自然界中任何两个物体都相互吸引,引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m1和m2的乘积成正比,与它们之间的距离r的二次方成反比,即F=Gm1m2/r2式中质量的单位用kg,距离的单位用m,力的单位用N.G是比例系数,叫引力常量,适用于任何两个物体.  相似文献   

10.
浮力题是初中物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同学解决这方面问题时,往往理解不够容易出错。为大家提高分析和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本文对一些典型浮力题的错误进行分析,并指出错误原因,从而采取相应的策略,走出误区。例1将一个体积为2am3重量为9.8N的物块,放在水中处于静止状态,求:物块在水中受到的浮力。错解F浮=ρ水gV排=1.0×103×9.8×2×10-3N=19.6N。正解ρ物=G/gV=9.8/9.8×2×10-3kg/m3=0.5×103kg/m3。因为ρ物<ρ水,所以物块在水中静止后处于漂浮状态,因此F浮=G物=9.8N。错误原因当题目中物体的浮沉情况不知道时,机械应用阿基米德原理,…  相似文献   

11.
一、从“g=9.8牛顿/千克”谈起 在新编的初中二年级物理课本中,新引入了“g=9.8牛顿/千克”这个常量。学生对这陌生的单位感到很不容易理解,难以接受。怎样才能使学生较易接受这个新的概念呢?我是这样来处  相似文献   

12.
《高中生》2004,(10)
解老师:您好!最近我碰到下面这样一道特“困”题,“困”得我茫然失措。物体通过两个连续相等的位移的平均速度分别为v1=10m/s和v2=15m/s,则物体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A.13.75m/sB.12.5m/sC.12m/sD.11.75m/s我的解法是:v=v粎1+v粎22=10+152m/s=12.5m/s,所以选B。但是,书后的参考答案是C。我错在哪里呢?您可要帮帮我哦。您的忠实读者戴一帆一帆同学:你好!来信收到。帮助同学们是我最大的快乐。解这道题的关键是要弄清求物体运动速度的几个公式的适用范围。公式v=v粎1+v粎22仅适用于匀变速直线运动,在没有断定运动是否为匀变速直线…  相似文献   

13.
人教版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物理》第一册第107页有一句话:“可以用测定地球表面物体重力加速度的方法,测定地球的质量”。这句话令人颇费思量,余三思不得其要领,兹就教于方家。一、中学阶段实验室测定重力加速度的一般方法1.用测力计测出物体的重量G,用天平测出它的质量m,再根据公式g=Gm计算重力加速度。2.将纸带固定在重物上,让纸带穿过电火花计时器,然后让重物做自由落体运动,计时器在纸带上打下一系列的小点,再根据g=△ST2计算重力加速度。3.测出单摆的摆长L和周期T,由公式g=4π2LT2可以求出重力加速度。二、高中…  相似文献   

14.
在高中《物理》(第一册·必修 )第三章“牛顿运动定律”的第三节“牛顿第二定律”中有这样一个例题 :“一个物体 ,质量是 2kg ,受到互成 1 2 0°角的两个力F1和F2 的作用 ,这两个力的大小都是 1 0N ,这个物体产生的加速度是多大 ?”下面是笔者与学生对此例题在课堂教学互动过程中的实录 :先让学生独立思考 ,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发现有的学生很快写出答案 .a =F合m =1 02 m/s2 =5m/s2 .但有的学生紧锁眉头 ,在底下窃窃私语 :F1、F2 方向怎么样 ?这时我觉得让学生讨论的机会到了 ,来到他们中间与他们一起讨论 .生 :F1、F2 方向怎么样 ?生 :…  相似文献   

15.
一个题目往往有多种解法,用不同的正确解法求出一题目的答案,可谓殊途同归。请看下面这道题目: 容积为2立方米,高为1米的容器,盛满某种液体,所盛液体重为15680牛。求容器底所受液体的压强,(不计容器厚度) 解法一 液体的质量 m=G/g=15680牛/9.8牛/千克=1600千克。 液体的密度 ρ=m/V=1600千克/2米~3=0.8×10~3千克/米~3。 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 P=ρgh =0.8×10~3千克/米~3×9.8牛/千克 ×1米 =7840帕。  相似文献   

16.
1.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地面附近的物体都受到重力。重力大小与物体质量的关系式为G=m g,式中g取9.8N/kg,有时也取10N/kg。重力方向竖直向下,即与水平地面垂直的方向。由于地球为椭圆球状,所以竖直方向实际是沿地球的半径方向。2.垂直压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做压力,其方向垂直于受力面并指向受力物体。压力的作用点在受力物体的受力面上,这在画力的图示或力的示意图时要特别注意。哪一个物体受到的力,作用点就在哪个物体上,但当物体受到重力在内的多个力时,常把所有力的作用点画在物体的重心上。3.相互接触且有压力的物体,在一定…  相似文献   

17.
有这样一道实验题:如图1,a、b、c、d、e、f、g、h 是在研究物体自由落下时,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上选取的8个连续计数点,每两个相邻计数点的时间隔为0.1秒,自由落下物体的质量是1千克,实验所在地的 g=9.8米/秒~2。试求:(1)物体通过 b 点和 g 的速度各是多少?(2)在 bg 这段距离内,物体的机械能损失了多少?(单位:厘米)  相似文献   

18.
对密度的理解,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一)对密度公式的理解密度公式ρ=mV中,能否认为物质的密度ρ与质量m成正比,与物体体积V成反比呢?不能。这是因为物质密度是由物体本身的材料决定的,它的大小与m、V都没有关系,ρ=mV只代表密度的量度公式,用这个公式可以计算出物质的密度来,但它不是密度的决定公式。根据ρ=mV的变形,有m=ρV或V=mρ,这两个式子可分别用来计算物体的质量或体积,但此时式中的ρ却是一个常数。ρ的单位由m的单位和V的单位共同决定,国际单位制中,ρ的单位是kg/m3。例1有一铜球,体积是20cm3质量为89g,问此球是空心还是实心…  相似文献   

19.
浮力问题是初中物理中学生较难掌握的知识。有些浮力问题,由于对过程的分析不清楚及诸多因素的影响致使学生感到无从下手。下面通过两个实例的解答来讨论这一方面的问题。例1:一个玻璃槽中装有两种液体,上层为煤油(ρ油=0.8×103kg/m3),下层为水。现在弹簧秤下面用细线系一个密度为0.95×103kg/m3的物体,如图(1)所示。弹簧秤的示数为2.94N,由此可知此物体的体积为dm3。然后将弹簧秤逐渐下移,当物块进入水中的体积达到dm3时,弹簧秤的示数为零。解:如图(1),物体全部浸在油中,则F浮=G-G'∵F浮=ρ油gV排,G=ρ物V物gG'=2.94N∴ρ油V排g=ρ物…  相似文献   

20.
【区别】 1.概念地面附近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到的力叫做重力,简称物重.用“G”来表示. 物体中含有物质的多少叫做质量.用“m”表示. 2.单位重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用“N”表示. 质量的单位是千克.用“kg”表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