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迈向"世界工厂"过程中的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回顾了世界经济史上三个"世界工厂"与职业技术教育的关系,结合其经验,对迈向"世界工厂"过程中的中国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思路作以探讨.认为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应始终坚持实施型人才的培养方向,重视对学生的创新教育,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为中国制造业的大发展提供人力和技术支持.同时,鉴于中国制造业的现状,特别阐明了中国改进装备制造业的必要性和职业技术教育所应发挥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前中国的制造业虽获得巨大发展,但还远没有达到世界经济重心的地位.中国要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工厂",还需要不断地努力."世界工厂"的建设对职业技术人才培养提出了要求,对人力资源提出了要求,也满足了人力资源由追求"量"转化为追求"质"的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制造业日益凸显在世界市场地位的今天,中国能否成为“世界工厂”或“世界制造中心”已经成为各界人士关注的焦点。历史上几代“世界工厂’’应该具备四个基本条件。中国目前仍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工厂”,中国要打造世界制造中心必须采取相应的对篡。  相似文献   

4.
谈"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当前,我国已成为世界制造业大国,但要跻身世界制造业强国,生产一线高质量的技术工人和熟练劳动者的匮缺,就成了制约瓶颈之一。要打破这一瓶颈,出路在教育。具体地说,出路在职业技术教育,而关键又在教师——高质量的职业技术教师。这种高质量的职业技术教师在20世纪90年代初,以“双师型”教师的概念,进入了我们的视野。一、“双师”含义的解读1997年召开的首次全国职教师资队伍建设工作座谈会明确提出,师资工作以建立“双师型”师资队伍为重点。教育部办公厅拟定的《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若干意见(讨论稿)》规定,到2005年,高职…  相似文献   

5.
我国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小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职业技术教育是一个国家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它也为社会发展提供了大量的技术工人。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中国正在成为“世界工厂”。由于对一线工人的需求量骤增,而我们的职业技术教育却存在着和人才市场需要不一致的问题,导致我国的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遇到了一些阻力,本文就目前我国职业技术教育中的问题提出了一点个人的看法。希望通过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提高职业技术教育的层次等办法,希望能对解决我们现存的问题,促进我国职教的发展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6.
迈向"世界工厂"进程中的中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介绍了英国、美国、日本三国成为"世界工厂"发展过程中与其技术教育的发展呈正相关关系.提出了中国在迈向"世界工厂"进程中,高职教育发展的三点思路.  相似文献   

7.
目前中国的制造业虽获得巨大发展,但还远没有达到世界经济重心的地位。中国要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工厂,还需要不断地努力。世界工厂的建设对职业技术人才培养提出了要求,对人力资源提出了要求,也满足了人力资源由追求量转化为追求质的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8.
在国家提出让“中国创造”为实现中国制造业的腾飞插上创新翅膀的前提下,本文在分析中国制造业向“中国创造”的发展过程中对机械制造类职业技术教育提出的新挑战基础上,探索研究了适应“中国创造”的新型人才所必须具备的能力,提出了培养创新型专业人才的途径。  相似文献   

9.
中国制造业在发展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的制造业面对的是一个全球化的大市场,该文从经济全球化的双重影响、“世界工厂”类型、中国制造业的优势与不足、中国制造业面临的国际竞争压力、建成高端的“世界工厂”是长期的奋斗目标五个方面讨论了中国制造业需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2007年9月21日,受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委托,由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中国机械工业教育协会、《中国职业技术教育》杂志、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华中科技大学、北京机床研究所、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等单位的7位专家,对教育部杨进同志主持研究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职业教育与中国制造业发展研究"进行了鉴定。  相似文献   

11.
原始的雅、俗都和“礼”有着密切的关系。是否遵循礼的规范,是区分雅俗的重要标准。礼最初是俗的一种体现.经过贵族加工和发展后.礼更加规范。约束力更强。雅依从于这种规范后的礼.最早在音乐领域诞生,借以和未经规范的、不能体现礼的精神的“俗乐”相区分。雅的观念产生以后。雅俗之间才开始有了区分。  相似文献   

12.
这是在一所普通初中学校上的研讨课。该校一位教师上《社戏》第一课后 ,我承接她上第二课时———月下归航。这节课我安排了两个教学重点 :1、比喻的修辞手法 ;2、“偷”豆为何难忘。第一个教学重点 ,安排三个步骤实现教学 :步骤一 :让学生朗读这一部分 ,划出比喻句。学生很快找出比喻句“那航船 ,像一条大白鱼背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蹿”。本喻体、比喻词等名词术语学生似乎都懂 ,也就是说 ,若考试采用选择题形式 ,请他们选出是 (或非 )比喻句的一项 ,大部分同学能得分 ,若让他们造个生动形象的比喻句 ,恐怕十有八九就要失分了。为了让学生能…  相似文献   

13.
认为中学化学教材中关于元素周期表中"周期"和"族"的划分及定义存在自相矛盾的地方,又容易造成教师和学生理解上的偏差和表达上的不准确,建议在中学教材中取消对"短周期"、"长周期"、"不完全周期"等概念的要求,将"零族"、"Ⅷ族"分别称为"ⅧA族"、"ⅧB族".  相似文献   

14.
“去行政化”与“纪宝成难题”求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大学行政化趋势由来已久,典型地表现在行政等级越来越具有支配性地位,但要想立即去掉或完全去掉几乎是不可能的,但大学发展要求必须去行政化,这就构成了著名的"纪宝成难题"。通过对大学行政化形成过程分析后发现,大学去行政化就是要去掉行政特权,回归学术本位,而非简单地去掉行政级别。在去行政化过程中首先需要走行政与学术系统并立的过渡阶段,只有这样去行政化才是可能的,这说明纪宝成难题并非完全无解。  相似文献   

15.
苏华 《承德师专学报》2005,25(4):56-56,68
自由是对客观必然性的认识以及对必然性的利用,是主客观统一的过程;而实践也是同样包含着主客观统一的主客体的统一,即人们利用、改造客观必然性的活动:主体性也是在对客观必然性的认识、克服、改造中得以确立起来.自由、实践、主体性三者为同一概念的不同表述形态,各有侧重.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体性是从自由和实践引发开来的,作为自由和实践的主体在对客观对象的认识、作用和改造中达到的与客体世界的统一.  相似文献   

16.
《围城》通过方鸿渐的漂泊,借助看似"开放"实则"封闭"的空间转移对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中国及中国知识分子作了入木三分的描绘,多侧面地对所谓文明社会的各种弊端作了无情揭露和嘲讽,使方鸿渐们在不同的世情背景下,呈现出既复杂又真实的人性、人情和人生。  相似文献   

17.
福柯探索"凝视"与哲思的关联,体认"知识-权力",洞察"知识"和"权力"的内在生成,并在哲学、文学、历史学、经济学、法学、生物学等多元学科的"凝视"之中关注微观问题的性质与机制。  相似文献   

18.
汉语句子主语是受体的句子中,以"被、受、挨"句最易混淆,本文分析了三句易混淆之因素,并对词性、词义、词语搭配以及动词的语法作用等方面对"被、受、挨"句加以分辨,以期在教学中帮助留学生准确应用三种句式.  相似文献   

19.
在继承前人对符号意义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任何符号都有符号层、逻辑层、学科层、存在层这四个层面的意义。据此,从符号学与集合论这两个视角来看,空符号与空集合虽有着的不同意义,但其相互问存在既相异相通,又相互支撑的微妙关系。事实上,在逻辑层面、学科层面和存在层面上“任何符号系统都离不开空符号”。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80年代,拉美爆发了有史以来最大的一场债务危机。这场危机持续时问特别长,涉及范围特别广,债务数额特别大,对世界金融体系造成了巨大的冲击。作为西方金融中心和支柱的美国对这场危机给予了充分的关注,分别提出了解决债务危机的“贝克计划”和“布雷迪计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