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前段时间,笔者有幸听了大邑县敦义小学戴金艳老师上的《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的应用题教学观摩课,听了颇有感受。现就这节课课堂教学情况和感受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3.
4.
分数应用题包括“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和“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三类问题,这些内容历来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点与难点。本文试结合个人长期教学教研工作中的体会,主要对前两类分数应用题的教学谈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5.
前面,我们学习了“数的整除”有关知识,同学们还记得这部分内容有哪些概念吗?  相似文献   

6.
7.
耿玉兰 《教育现代化》2005,(11):106-106
昨晚在家备课时,我认真研究了今天所要上课的内容。本节课的主要目标是使学生掌握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应用题。这是百分数应用的最基本的一类,也是生活中利用最多的一类.它还是后面学习“求百分率”的基础。教材先是复习了“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应用题,接着引发学生思考:百分数应用题的解法和以前学过的分数应用题相同,想一想,这是为什么。紧跟着教材提供了两个例题,一个是简单的“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应用题,一个是稍复杂的“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  相似文献   

8.
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小学数学里所讲的平均数一般是指求平均数,也就是一组数的和除以这组数量的个数所得的商。它是统计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在统计中,算术平均数常用于表示统计对象的一般水平。它既可以反映出一组数量的一般情况,也可以用来进行不同组数量的比较,以看出组与组之间的差别,具有直观、简明的特点。所以在日常生活,特别是工农业生产中,要经常用到。如汽车的平均速度,全班同学的平均身高,农作物的平均产量,人们的平均收入等等。  相似文献   

9.
祝欣 《云南教育》2005,(13):24-25
教学内容:人教版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八册第105页例1及相应习题。  相似文献   

10.
一、说教材1 说课的内容 :浙江省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课本第十一册第89—93页 ,“稍复杂的分数(百分数)乘法应用题”第一课时“求一个数与它的几(百)分之几的差是多少”的应用题例及练一练第1—8题。2 教学内容的地位作用和意义稍复杂的“求一个数与它的几(百)分之几的差是多少”的应用题 ,是全册及本单元的教学重点之一 ,是前面简单的分数和乘法应用题的发展 ,是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的应用 ,也是进一步学习相应的分数除法应用题的基础。掌握这一类应用题的解答方法 ,不仅可以使学生加深对分数乘法意义的理解 ,而且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抽象…  相似文献   

11.
12.
本节教学内容为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的应用题(教材第90~92页),第1课时,新授课。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学习并掌握了总数与部分数的基本关系应用题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关于两数相差关系的应用题。这类应用题一直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难点。虽然教材所采取的教学策略一再改变,但目的要求仍是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数量关系,这是今后学习的基础。这类基本数量关系的核心是研究较大数、较小数和相差数三者之间的关系。研究的方法是,  相似文献   

13.
数学源于现实、寓于现实、用于现实,数学既要生活化,也要数学化。基于这一思想,这三份案例贴近现实,接近生活,触及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尽量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真正实现“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这三份预案虽都以方法作为着力点和立足点,但其侧重点各异:第一份预案从学习数学最难能可贵的一种精神——“追根究法”出发进行引导,立足学生熟悉的生活和已有的经验,生长新的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信心;第二份预案采取对比探究法,针对不同的班情进行对比教学,因地制宜地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和教学策略,突出学习的自主性和小组合作;第三份预案则采取观察法,把一组不同的近似数放在一起,让学生根据不同的精确度要求进行观察,然后得出不同的近似数。[编按]  相似文献   

14.
战玉香 《山东教育》2004,(28):46-47
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上册这部分内容进行了改进,用一幅直形象的情景图代替了文字说明,学可以清楚地看到三头大象在运木,每头大象运2根,从而产生疑问:共运了多少根木头呢?这样呈现形式的改进,符合儿童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既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又有利于帮助学生解决实际中的数学问题———求相同加数和的乘法应用题从而使学生看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解答这种应用题的关键是弄清几个几,也就是弄清哪个已知条件是相同加数,哪个已知条件是相同加数的个数。虽然学生已经初步建立了乘法概念,但由于初学及叙述形式的变化掌握起来有一定…  相似文献   

15.
【案例背景】本节课内容是在学生理解并掌握了分数乘法的意义以及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是分数乘法应用题中最基本的,不仅分数除法应用题以它为基础,很多复合的分数应用题  相似文献   

16.
1 教材分析1.1 教材的地位与作用“函数的单调性”反映了函数值变化的趋势,是函数的重要性质之一,它是在学生学习了函数概念、函数的三要素、以及一次、二次、反比例函数的基础上,学习和研究的,也是后续将研究指数函数、对数函数、三角函数等的基本工具之一;利用函数的单调性,在比较大小、解、证不  相似文献   

17.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应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也是向学生提供充分的教学活动和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往互动与交流机会共同发展的过程,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教学知识和技能、基本的教学思想和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教学活动经验。  相似文献   

18.
一、说教材本节课是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第十二册第三单元中的一节课 ,它是在学生认识了圆柱 ,学习了圆、长方体的基础上进行的。本节课包括了以下教学内容 :1 圆柱体体积公式的推导 ;2 圆柱体体积公式的应用。根据大纲和教材的要求 ,确定本节课教学重点是圆柱体体积计算 ,教学难点是圆柱体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本节课教学成功与否 ,直接关系到圆锥的教学 ,因此这节课又是第三单元教学的重点。通过本节课要达到以下教学目的 :1 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精神和严谨的治学态度 ,认识数学的严密性。就本节课来说 ,圆柱体的体积是推导出来的 ,是…  相似文献   

19.
李艳  顾荣 《河北教育》2004,(4):21-22
“万以内数的乘法”这部分内容,在以往的教学中,一直被视作教学的重点,也是教学的难点。难在哪里呢?难在计算的过程中,在列竖式计算的算式里(乘数是两位数)有两个部分积。这两个部分积.一个是表示多少个“一”,另一个是表示若干个“十”.学生往往在第二个部分积的书写位置上出现差错。《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  相似文献   

20.
一、说教材吨的认识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认识了重量单位“克”和“千克”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对于“吨”这个重量单位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很少接触 ,所以教材通过装货物的卡车、火车皮这样一组图画 ,让学生初步感知这些物品都很重 ,不能用以前学过的重量单位来表示 ,自然地引出了更大的重量单位“吨”。接着通过计算10袋大米的重量 ,教学1000千克是1吨一例 ,让学生实际感受到这个很大的重量单位。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掌握1吨=1000千克 ,教学难点是建立1吨重的概念。二、说教学目标1 使学生认识重量单位吨 ,知道吨在实际中的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