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郑霄阳 《学会》2011,(9):59-63
科普大师高士其、贾祖璋为福建省留下了弥足珍贵的科普创作遗产、丰厚的科普创作理论与实践成果。本文通过回顾、追思高士其、贾祖璋的科普创作历程,研究、学习高士其、贾祖璋科普创作思想、科普编辑艺术,探讨高士其、贾祖璋科普作品的生态意识、创新意识、环保意识,缅怀高士其、贾祖璋对科普事业的敬业精神,并为在新形势下如何弘扬两位科普大师的科普创作精神,开创福建科普创作新天地,更好地为福建科学发展、跨越发展服务,提出了有效、可行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科普图书作为公民获取科技信息的主要渠道之一,在大众科学传播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随着我国对公民科学素养的日益关注和重视,科普图书创作和出版得到不断发展,渐趋繁荣。然而在繁荣光环的笼罩下,良莠不齐的泡沫同样充斥着科普图书的市场。本文选取若干优秀科普图书,分析其畅销原因所在,以期对科普图书出版者及关注这一领域的人们有所启发和借鉴。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网络时代背景下科普创新的意义、优势、内容、途径的阐述,认为网络时代科普创新前景广阔,只有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发挥网络科普创新的优势,创作出更好的科普作品,才能实现网络科普创新,推进我国科普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4.
新科技在科普中占重要地位,重视新科技科普编辑具有多方面的意义,能使科普适应时代和科技的发展;有利于宏扬科学精神,提高公众的科学素质和创新意识.做好新科技科普编辑应关注新技术发展;探索新颖表达方法,力求创新;在传播新技术的同时为推广新技术尽一份力量.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科普的内涵和外延随着时间的推移、时代的进步而不断发展,尤其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与世界的交流融通越发广泛、深入、频繁和紧密,在科普领域也出现了公众理解科学、科学传播和公众参与科学等新提法和新理念.文章综述了科普在国内外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在科学传播与科普的争论中,作者建议中国科普在国际交流中应直接使用"Kepu"一词取代其它译文,并进一步在国家发展的总体布局下提出新时代科普内涵及科普外延拓展应体现的价值要求,以便我们更好地了解中国科普,实现科普的价值与功能拓展.  相似文献   

6.
随着党和政府对科普工作的高度重视及大众科普素养的提升,科普的发展形势有了新的变化,科技人员对科普的创作意愿和兴趣等也有了较大的提高.科普作协应在充分调研、深入分析的基础上,顺势而为,精准应对,创新发展,探索出新时代背景下科普创作的发展策略和路径,为发挥科技人员参与科普创作的积极性、繁荣科普创作、培育科普创作人才、建设创新型国家作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7.
科普期刊如何达到传播科技知识的最佳效果,是传播主体必须面对的一个主要问题.要处理好这个问题,就要认识和解决传播主体与受众、科学性与艺术性、模仿与创新等具体问题.  相似文献   

8.
李正兴 《科协论坛》2007,(11):39-41
科普创作队伍老龄化,科普创作人才青黄不接,青年人不愿跨进科普创作之门,青年人也雉以跨进科普创作之门,这是缠绕着上海市科普作家协会20多年来一直未能解开的结。科普创作是科学传播与科学普及的源头,它的繁荣与否直接影响着我国科普事业的发展和全民科学素质的提高。[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从编辑意识的内涵和具体内容分别论述了对科普期刊编辑的要求以及提升期刊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性,同时结合编辑实务中的具体运用,阐述了将人文精神引入科普创作,科学应与艺术相结合等观点,为创新科普期刊的主题策划与栏目设置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科普讲解是科学普及的一种方式,广泛应用于科普场馆的科学教育过程.在推进科普社会化和创新科普形式的背景下,各地科技组织、传播机构积极创新,引入现场比赛、技能比武等形式,旨在提升科普讲解员的基本技能,提高科学传播成效,提升公众兴趣和媒体关注度.本文以科普讲解大赛为研究对象,分析其主要特点、传播作用及存在的不足,提出促进其有序发展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1.
《科学生活》2010,(10):90-91
为积极创建全国科普示范区,加强虹口区科普能力建设,创新科普载体和传播手段,繁荣科普创作,丰富科普资源,让更多的人成为科普的创作者和传播者,扩大科普传播的覆盖面和有效率,进一步提升市民的科学文化素养,虹口区科学技术协会等单位以"精彩世博,科学生活"为主题,举办了虹口区科普PPS传播大行动活动,共征集科普PPS作品200余件,并将优秀科普PPS作品刻录成光盘,向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社区居民、在校学生、企业职工、科技工作者以及科普志愿者进行免费发放,另外,还通过虹口有线电视台开展科普PPS作品展映活动以及利用"虹口科技网"、"上海科普网"、个人电子信箱、QQ、MSN等传播手段进行有效广泛的传播。该活动已被中国科协列入"2010年百县百项科普示范特色建设专项"。  相似文献   

12.
李正兴 《学会》2011,(3):57-58
上海市科普作家协会美术专业委员会的科普创作活动很活跃,尤其是科普漫画创作。最近几年来,先后举办了《警钟长鸣》、《珍爱生命,远离毒品》、《环境保护—生态建设—科学发展》、《精彩世博,文明先行》等漫画展览,有的还成为上海国际科学与艺术展览中的精品,有的还赴外埠巡展。在这些活动中有一人功不可没,他就是被誉为"科普漫画人"的漫画家顾世鸿。  相似文献   

13.
《学会》2019,(11)
科普剧不仅是科学传播的载体,也应该是具有独特魅力的一种戏剧形式。只有真正符合戏剧的表现规律,科普剧才能从科学传播载体上升为"优秀"的科学传播载体,成为连接科学教育与艺术教育的纽带。因此,我们应该用辩证的方式看待科普剧的发展,方能向受众呈现科学与艺术并举的好作品。我们应该以"戏剧创作规律"为参照,以"科学普及"为中心,去设置每一个制作环节以及各环节间相互衔接、合作的"规定动作",也就是梳理和规范科普剧制作流程。如同设立科学公式,将千头万绪的相关事由规范在编、排、演的步骤里,层层推进,以提高制作效率,保证制作质量。  相似文献   

14.
国外不同类型网站科普内容的比重差异较大,门户网站科普内容占总信息量比重很低,新闻媒体的科学新闻是重要版块,英国等欧洲国家学术机构网站的科学传播内容丰富,政府部门网站为获公众支持而重视科学传播功能展现。国外网络科普注重受众细分;网络科普供给由政府部门和学术机构主导,网络资源以集成为主;传播方式充分利用Web2.0的参与性和体验性;科学媒介中心网站对公众科学意识的增强和对待社会热点焦点事件理性态度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建议将建设优质的网络科学传播资源平台作为我国网络科普工作的重心;大力促进学校科学课程与网络科普资源的相互匹配;创建中国科学媒介中心网站,为科学新闻深度报道提供权威来源;开展网络科普内容的监测与评估,促进网络科普的纵深发展。  相似文献   

15.
在科普信息化不断推进的当下,为探究我国微信科普的发展现状,从科学计量的视角对我国典型科普微信公众号进行量化研究,通过对其科普信息在推送频次、传播内容和传播效果等方面的特点分析,探究社交媒体时代科普信息在微信平台的传播路径。研究表明,微信公众号在科普信息推送方面有较高的活跃度,且不同公众号有各自的运营模式;在科普内容方面信息更加多元化,除注重知识的科普外,还传播文化、新闻等类型的相关科普信息;在科普效果方面,受众关注度与参与性逐步提高,整体积极向好,但还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16.
《学会》2019,(11)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的传播,科学文化已融入人们的生活中,并逐渐转变为人们认识世界、处理身边事务的思维基础。纵览中国科技发展史以及科学文化传播的相关论著,可以看出,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然要进一步解放人们的观念、思想和提升全民科学文化素质。作为基层科普前沿阵地的科普场馆,必须从做好实体场馆品牌、扩大基层科普宣传效果、提高科普创作能力等方面更新自身定位,助力科学文化传播。  相似文献   

17.
新媒体时代,传统的科普方式已经不能满足人们对科普的需求,在此背景下,本文首次提出"微科普"的概念,并对"微科普"的特征、"微科普"的创作与传播进行了分析,最后给出了如何推动"微科普"发展的几点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200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的颁布,2006年《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的启动,我国科普工作的地位已经从法律高度得到真正的确立,科普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在不断深化,在此推动下,我国掀起了科技传播与普及的热潮。随着科普工作的全面展开,当代大学生的科普教育进入人们的视野,如何有效的开展大学生科普,探  相似文献   

19.
黎明 《大众科技》2014,(7):275-277
作为国家4A级景区,广西科技馆在立足公益和科普教育的基础上,也承担着拉动区域旅游吸引力的责任,这对其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为了在传播知识的同时,给观众美的享受,广西科技馆尝试将各种艺术形式融入科普展教工作中。科技辅导员参与的展品讲解、科普实验和科普剧中,有魔术表演、剪纸手工、童话故事、知识竞赛、化妆剧、布偶剧、话剧和歌舞剧等形式,任何一种形式都考虑到了和观众的互动。  相似文献   

20.
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公众接受信息的途径和手段也随之发生变化。以抖音为代表的短视频平台正逐步成为科普的又一媒介。该文首先介绍利用抖音平台进行科普的优势,指出抖音平台科普视频现存的问题,提出抖音平台科普短视频的创作及传播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