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前有一个国王,他是个秃子,这个秘密只有他的理发师知道。可怜的理发师,不敢对任何人讲,心里却叉憋得慌。有一天,他实在憋不住了,跑到屋后山坡上,在一棵梧桐树下挖了一个洞,对着洞里大喊一声:“国王是个秃子!”然后赶紧用土埋掉。过了一些日子,秘密传到了梧桐树上,风一吹来,所有的树叶都哗啦啦地响,响声里变调重复着:“国王是个秃子!”  相似文献   

2.
一八六七年九月三日,瑞典马拉伦湖上有只船突然爆发出一声巨响,船身晃动,浓烟滚滚。人们惊恐地喊道:“诺贝尔完了,诺贝尔完了!”正当人们要冲进去的时候,从硝烟里扑出来一个面孔乌黑、浑身是血的人,他狂呼着:“成功了!成功了!”这就是诺贝尔发明炸药的一段故事。在这之前的四年时间里,诺贝尔进行了四百多次试验。其中一次把实验室炸飞了,他弟弟和他的四名助手当场炸死。他父亲惊吓、伤  相似文献   

3.
书法家轶闻     
书圣王羲之,曾给东晋的明帝题写祭祀天地的“祝版”。后来,晋成帝登基,要更换“祝版”上的祝词,木匠用了半天工夫也没有把原来的字迹刮削干净。因为王羲之用笔刚劲有力,墨迹已入木三分。这“人木三分”的功夫,是他苦练多年的结果。他练起字来,全神贯注,一次边写字边吃饭,竟错把墨汁当作蒜泥吃了,还说:“今天做的蒜泥真好吃!”  相似文献   

4.
当个文艺出版社社长可真让人羡慕!甭管您是多大的文豪,尽管您可能满腹经纶、字字珠玑,可您的书的生杀予夺非得通过他不可!他若是不同意,您那说不定会成为名著的东西就可能“窒息”在摇篮里!当个文艺出版社社长可真威风!他可以经常自慰地巡视那经他手出版的、排列整整齐齐的成百上千本书,俨如一个威风凛凛  相似文献   

5.
智斗强盗     
有一次,卓别林带着一大笔现款走在路上。突然,从路旁草丛里跃出一个蒙面强盗。强盗威胁着要卓别林交出钱款。卓别林答应了,并对他说“:请在我帽子上开两枪吧,我好回去向主人交代!”强盗“叭叭”两声,照他的话做了“。再在我的衣襟上开两枪吧!”卓别林又说“。叭叭”两声,强盗又照做了“。最后,请您再在我的裤腿上打两个洞,拜托了!”强盗一听,不耐烦地提起枪,又在裤腿上给了两枪。卓别林知道强盗的手枪里再也没有子弹了,便一脚把他绊倒,飞也似地跑了。智斗强盗  相似文献   

6.
编辑的感慨     
一位年轻的编辑感慨地说:“没有稿子,没有稿子!”我奇怪了,问他:“每天收到的稿子不是很多吗?”他说:“每天收到的稿子是不少,但是相当大的一部分象是从一个模子里铸出来的:同样的主题,同样的情节,同样的结构,甚至是同样的词句。你知道,报上的文章,是不能象工业产品那样,用同一材料、同一规格型号源源不绝地生产的!”我说:“这就怪了,大量的稿子来  相似文献   

7.
90年代第一个春天的一个夜晚,被称为“舞蹈家摇篮”的上海市舞蹈学校,在庆祝建校30周年盛典上,把辛勤培育舞蹈幼苗的园丁们请上舞台,表彰他们的业绩。舞蹈学校校长凌桂明手持红花,戴在一位正在拍摄动人场面的摄影记者胸前,说:“他也是我们舞校的园丁!”这位并不担任舞蹈专业教学的“园丁”,却在他的镜头里纪录了上海几代芭蕾舞演员成长的历史。他就是新华通讯社高级记者、中国摄影家协会上海分会新任副主席夏道陵。  相似文献   

8.
阿福 《新闻世界》2006,(4):34-35
“都市柴门”里的布衣学 张中行出身河北香河农家,性格颇具幽燕之士的宽厚豪爽。一生博学多识,造诣深厚,与季羡林、金克木、邓广铭并称为“未名四老”。张中行生前与启功季羡林等“国宝”级大师过从甚密,启功称他为“老夫子”,他称启功为“元白上人”,季羡林评价他为:“高人、逸人、至人、超人!”大抵是指他的学识修养品格.已达到相当高的境界。  相似文献   

9.
“老邓来了!”“老邓回来了!”他不允许为他举行任何欢迎仪式。一到报社,就坐在简陋的平房的一个狭小的房间里,静悄悄地,伏案凝思,“笔走龙蛇”,在长河一般滚滚而来的稿件、文件、“小样”、“大样”上,一字字,一行行,倾注着他的心血。这是30年前的往事了。离他《留别人民日报同志》吟诵“笔走龙蛇二十年”的诗句的时候,大约9年光景。9年间亲聆教诲,音容笑貌至今犹在耳边眼前萦回。他在1958年所说的那个“二十年”,大约一半是在解放区的抗敌报、晋察冀日报度过的。1948年夏天,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晋察冀日报与晋冀鲁豫人民日报合并为华北人民日报的时候,邓拓同志调华北  相似文献   

10.
地产大亨潘石屹最近有点儿烦。11月10日,正逢大雪纷飞,北京已经提前进入供暖期。但潘石屹在他的微博上写道,“现在建外SOHO东区没有暖气,室内温度仅有3度,几万人在里面办公”,并称“这不是电话而是SOS的呼救!”在微博上拥有近20万粉丝的潘石屹随即得到一个新的称号——“最窝囊的房地产开发商”,因为他从来不曾想到会有这么一天——强大的地产商在自己建造的房子里受冻,冻到“实在不行就只有搬家了”。  相似文献   

11.
改稿中的两个“凡是” Z君自H市来,言及编辑改稿事。慨叹如今编辑改稿似乎成了习惯,不改成一个“大花脸”,好象就不舒服似的。因此他主张大声疾呼:“请尊重作者的劳动吧!不要乱改他人的稿子!”我赞同Z君的意见,主要赞同在那个“乱”字上。倘若删掉了那个“乱”字,恕我不敢苟同了。这些年来,在编辑队伍里,对于编辑要不要改稿的问题,有  相似文献   

12.
《经济日报》十二年,使詹国枢对什么都喜欢“经济”一番。最近他在中国新闻学院作报告时,开头就对台下的学子说:“我投入两个小时讲课,效益如何,心里可没底啊!”他那带着老家四川西昌腔的一个“包袱”,一下子逗乐了听讲的新闻学子。 詹国枢是和新中国一起长大的,他出生在1949年10月1日前夕,所以他常常开玩笑说“我是从旧社会里走过来的啊!”是的,他经历了新中国所经历的一场场风风雨雨。他经历过文革,当过红卫兵,串联到过北京,他计算起他这些“无形资  相似文献   

13.
最近,“博客第一案”的开庭重新引起人们对博客在网络上言论自由的质疑。一个名校的大学生在考试之前心里烦躁,在博客上发发牢骚。这原本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可是在短短300多字的文字里,他指名道姓地骂自己的老师为“烂人”、“猥琐人”、“流氓”、最后再带上了一句国骂。结果被老师看到了。老师生气了,便把他发表文字的博客网告上了法庭。  相似文献   

14.
漫画与幽默     
石宏 《档案管理》2006,(2):90-90
汽车在水塘里她:“车子坏了。化油器里进水了。”他:“化油器进水?简直荒谬可笑!”她:“我跟你说,车子的化油器里有水!”他:“你连化油器是什么都不知道!我要检查检查。车子在哪儿?”她“:在水塘里!”看病前天上班时,我觉得不太舒服。同事赶紧陪我去医院。为了能报销,同事让我用他爸爸的名字。我难受得要命,门诊挂号和填化验单都是同事帮我弄的。抽完血,护士交代:“你明天中午到医院的接待处取化验单。”第二天,我不是特难受了,就自己来到医院。接待处的护士问:“你是取化验单吗?”我说:“是。”护士就从抽屉里拿出一大摞化验报告问我:“你…  相似文献   

15.
报刊集萃     
智慧幽默《毒药》一次,邱吉尔的政治对手阿斯特夫人对他说: “如果你是我丈夫,我会把毒药放进你的咖啡里。”邱吉尔笑着说“夫人,如果我是你的丈夫, 我就会把那杯咖啡喝下去。”《让路》德国诗人歌德在公园散步,在一条仅能一个人通过的小道上,他遇到了一位曾经尖锐批评过他的批评家,两人越走越近。“我是从来不给蠢货让路的!”批评家傲慢地先开口道。“我却正好相反!”歌德说完,笑着退到路旁。  相似文献   

16.
笑一笑     
吉利话从前有个地主,雇了两个长工。因为他非常爱听吉利话,便特意给他俩重新取了两个好听的名字:一个叫“高升”,一个叫“发财”。正月初五早上,地主要迎财神,说吉庆话。天还没大亮,他就怪声怪气地喊:“高升!高升!”高升住在楼上,一听地主喊,便赶忙答道:“下来了!下来了!”地主一听,怒气填心,又不能说什么,只好再叫:“发财!发财!”发财住在马圈里,那儿没有窗子,  相似文献   

17.
说“气候”     
记得去年也是这个时候,我写了篇歌颂一位劳动模范大公无私舍己为人的短报告文学,面呈给某报编辑。那位编辑看了良久,惋惜地对我说:“哎呀,这篇稿子写得倒是挺不错的,事迹本身更是令人感动。只可惜现在不是‘气候’哟……”。看到他那诚恳的惋惜之情,我还能怪他么?是“气候”不对嘛!一年之后,我把那篇旧稿从故纸堆里拣了起来,在文字上稍作改动,加了一个“新闻由头”,又送给了那位编辑。这次,他当即拍了板,说:“好,正是‘气候’,马上发!”果然,我那篇“大作”很快在报上刊登了。我这篇稿子“死而复生”的遭遇,两次都碰上了一个“气候”问题。那到底什么叫“气候”?我说不太清楚。一  相似文献   

18.
《新闻前哨》2004,(2):63-63
张维斌、张继芳在《中华新闻报》上撰说,20世纪60年代末有这样一件事:一个农村青年经过体检、审查应征入伍。然而,刚到部队第二天就“复员”了。原因是他参军的思想动机有问题。据说,他到部队吃第一顿饭时,两眼盯着香喷喷的白面馒头,自言自语地说:“我就是为你来的!”一句话反映了他思想深处的从业观。这话传到部队首长耳朵里,他被责令脱下了刚刚穿上的军装。  相似文献   

19.
陕西省《三原报》青年记者冯麦诚两年来集报3000种。 貌不出众、语不惊人的冯麦诚自染上“集报”嗜好,人们发现他自行车上多挂了一个自制大布口袋,只要遇见“宠物”报纸即纳入囊中大布口袋;洗澡堂里别人丢弃的湿淋淋字迹清晰的报纸是他掌上明珠;破烂收购站,几百份创刊号报纸被他高价“返购”回来;  相似文献   

20.
乌萨 《新闻界》2001,(2):61
转眼间,30多年的人生历程就这样过了,同学们有的换了房子,有的换了位置,然而,萨古曲惹“涛声依旧”,房子依旧是租的,妻依旧在老家乡里,整天忙碌在田间地头,他自己仍行走在新闻“格子”里,为美姑的稳定与发展报喜。好心的朋友对他说,妻长期在乡里不是办法,年岁不让人,应该去“走走”,何必苦熬在“格子”里。可他总是笑着说,没事,乡里总是有人在,“格子”总是有人爬。他认为自己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儿子,党培养了他,如今,党和人民需要他当一名记者,无论有多大困难都该好好干。于是他树立了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思想上、言行上始终和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