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民族教育是指在多民族国家中,对人口居于少数的民族实施的教育。旨在提升民族教育质量的民族教育政策具有"民族性"、"发展性"和"文化性"等特点。它们集中地反映为民族教育政策的"文化性质"。一方面,民族教育政策在存在形式、目的、对象等方面,表现出显著的文化特征,对文化产生深刻的影响;另一方面,文化也对民族教育政策整个过程产生"显性"和"隐性"的影响。民族教育政策的这种特征决定了民族教育政策的研究应该要从文化和政策相关利益群体的需求和实际出发,体现和尊重少数民族的教育特点,因而是"价值相关",而不是"价值无涉"的。  相似文献   

2.
对"象征符号"和"象征意义"的全面解读是维克多·特纳仪式研究过程中的特点,同时运用"阈限"、"交融"、"结构-反结构"等概念阐释仪式的演进过程。透过特纳的仪式理论反观今天的少数民族教育,不难发现少数民族的传统仪式有助于建构良性的"文化认同"、维系民族认同感、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传承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3.
少数民族教育文化作为民族群体代代相传的观念和行为模式,是其教育活动的社会人文基础,对民族教育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文章从以下几方面对我国当今社会普遍存的少数民族教育文化进行思考:一、女性教育在少数民族教育文化中处于不利地位;二、少数民族传统教育文化重人文轻科技;三、少数民族教育文化受宗教观念影响深远;四、"工具理性"价值取向在当前少数民族教育文化中表现突出;五、和谐之道:少数民族教育文化的必然选择。希望对当前我国民族教育事业的进一步开展与实施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4.
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我国民族软实力的重要体现,在社区教育中传承优秀文化遗产对丰富民族传统文化有着重要的意义。电大教育具有快速、及时、系统等一系列的现代化优势,在广播电视大学推行社区教育是我国社区教育发展的一大趋势。  相似文献   

5.
教育是民族文化发展的根基,学校是继承民族文化的摇蓝,发展传统文化的基地。通过"民族文化进校园",传播和继承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提高民族素质,提升民族文化品质,加速发展民族经济,意义深远。  相似文献   

6.
借鉴吸收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挖掘其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等思想教育资源,创新和完善大学生思想组织教育体系,培养和增强大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振兴民族精神,是培养"四有"新人的百年大计.要重视和加强大学生的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努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调动和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以传统文化经典的阅读为先导.以校园环境建设为载体,发挥网络技术的优势,组织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使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传统美德深入人心.  相似文献   

7.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千百年来人民群众创造的精神财富的积累,是智慧与文明的经典,是民族共同体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条件,是民族精神教育的重要载体。我校重视民族精神教育,各类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活动更是伴随学生度过了欢乐而有意义的小学生活,使学生在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从而促进其全面发展。一、利用"快乐活动日",开设民族文化课程我校利用"快乐活动日"这一契机,在校内开设了各类具有民族文化特征的民间艺术课程,如麦秆画、纸艺、剪纸、中国结、腰鼓、戏曲、民乐等,深受学生  相似文献   

8.
通识教育作为大学教育的基础部分,深含着文化的信念与价值,肩负着培养具有民族文化的年轻一代,维护国家、民族认同与归属的使命,并坚守着传承民族文化的传统。构建与延续文化认同是通识教育的精神与动力,也是其生长、发展的根基。当前,我国通识教育必须转变"横向移植"的形式化取向,强调中国的文化认同;以本土文化资源为基础,建立自己的通识教育,担负起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责任。  相似文献   

9.
文化为教育之“土壤”,教育亦具有文化传承与拓展之功能和使命。在科技、经济等要素现代化的推动下,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发生了深刻的变迁,从而引发许多新的教育命题。本文基于人类学视野,对广西龙胜各族自治县侗、瑶民族聚居地区进行田野考察,描述了民族传统文化已发生和正在发生的变化,提出学校教育适应民族地区文化发展和民族成员精神需求的诉求,探讨了教育的应然选择。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现代性向民族社区持续嵌入,民族社区文化传统传承程式"骤然"消解,呈日趋式微之势。民族社区学校成为民族文化传承前沿阵地,然而因其触及"学校教育竞争",实践步履维艰。文章从"学习者"、"教育者"和"教育措施"等"教育三要素"这一原点追根溯源,并基于"教育三要素"视角,尝试提出几点对策与建议,旨在重构民族社区现代学校传统文化传承的"动力系统"。  相似文献   

11.
对大学生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思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针对当前大学生传统文化素养的现状,提出高校应加强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和宣传,同时在教育中应注重与时俱进,强调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对完成十六大提出的发扬民族文化、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任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在政府部门、专家学者和学校教育第一线的教师的不同视野中,"民族文化进校园"具有不同的文化意涵,各自基于不同的立场,做出了多元化的解读.民族教育与文化传承,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受到教育目的、社会需要、政策保障、师资力量等多种因素的制约,政府部门、专家学者、学校老师和学生需要密切配合,才能持续有效地促进"民族文化进校园"事业的健康发展,从根本上寻见民族教育革新和文化传承的源头活水.  相似文献   

13.
教师教育工作者的多元文化教育责任是民族地区高师院校教师发展的基本要求。民族地区教师教育工作者的多元文化教育责任指的是教师应当具有主动从事跨文化教育的价值取向,在教学实践中具有文化敏感性和相应教学实践能力。文章从"理解与澄清"多元文化教育理念,"使用与管理"多元文化教育专业知识,"评价-反思-回馈"多元文化教育效果等方面进一步澄清了民族地区教师教育工作者,多元文化教育责任的行动思路。  相似文献   

14.
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精神情感的载体,作为传统文化的结晶,传统节日凝结着一个民族的民族文化、民族精神和民族情感。我国在几千年的文明传承中形成了传统年节体系,其中蕴含了丰富的传统文化。因此,在班级教育中,利用传统节日,进行民族传统文化教育,对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维护社会公德和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等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学校教育视野中的民族传统文化传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校教育是传递文化知识的活动,它是一个民族文化传承的主要途径,同时对提升民族个体对本民族文化传统的认知具有决定作用.然而,学校教育并没有很好地发挥出其传承民族传统文化的作用.文章在深入分析民族传统文化在学校教育中的作用及传承现状的基础上,强调只有通过学校教育才能系统传承民族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16.
谈艺术设计教育与中国传统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传统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了解和热爱中国传统文化,把中国的艺术设计教育建立在本土民族文化资源基础上,关注和重视中国传统民族文化的教育,把传统文化艺术精髓自觉地、积极地融入到现代艺术设计教育中去,将现代化设计与传统文化的精华整合起来,探索和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艺术设计理论和教育。  相似文献   

17.
马凌 《教育与职业》2012,(12):182-183
古筝是民族器乐中最具代表性的传统乐器,是中华艺术文化中的瑰宝,受到了当代高校大学生的青睐。本文从《江苏省普通高校艺术教育"五个一"行动实施方案》精神和当代高校大学生的需求出发,探讨了高校民族传统文化艺术教育如何加强古筝教育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人口较少民族实施早期教育阶段的双语教育对民族文化传承发展、社会进步具有重要作用,民汉双语教育是在人口较少民族中发展教育和保存传统特色文化的重要手段。仡佬族语言与传统文化濒临失传,在其母语保存地区开展早期教育阶段的双语教学,有助于母语维持、文化传承。  相似文献   

19.
解惠惠 《文教资料》2020,(2):105-106
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文化根脉。其中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是民族的长久传承。民族地区社区教育的发展,不仅有利于学习型社会的构建,具有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不可比拟的作用,而且对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传承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现阶段,民族地区存在的文化伟承问题有:社区居民对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水平有限,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选择存在狭隘性,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存在断层现象。本文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20.
思想政治教育与中华传统文化融合的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华传统文化是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和重要资源。由于她与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及现代大学教育的契合,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中华传统文化的融合成为可能,具有很大的现实性和可行性。中华传统文化所蕴含的自强不息等民族精神和严于律己等道德原则都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资源,有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