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的日益丰富,社会上人们收藏的热情日渐高涨,老报纸因其独有的思想性、艺术性、史料性和权威性,成为收藏界的新宠。2010年7月,一次偶然的机会,笔者收藏到32份1949年6月的《解放日报》,原本以为这类老报纸在世面上并不罕见,收藏价值也不会太大。但经过仔细研究发现,  相似文献   

2.
4月23日,有“中国老报刊收藏第一人”之称的北京平谷居民李润波将30年来收藏的五万份老报纸全部捐献给平谷区档案馆,并向公众开放。平谷区政府为肯定其义举,特地拨出100万元人民币作为奖励。据介绍,李润波1979年开始收藏旧报旧刊,至今已经有30年的收藏历程。在其收藏馆内,收集了清代康熙以来五万多件老报刊和珍贵文献。其中,“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等一些在国家档案馆都很难找到的历史大事件报,在李润波创办的世纪阅报馆内可觅到踪迹。  相似文献   

3.
近日,“老报刊及外文图书展销”在中国书店报刊资料部拉开帷幕。三千余册精品期刊、老报纸,万余种极具收藏价值的外文原版图书与读者见面。据悉,民国六年手写报纸《消夏日报》也亮相此次展销。此报主编程树仁毕业于清华大学,是我国最早赴美攻读电影  相似文献   

4.
中国是世界上有集报活动最早的国家。1000多年前的五代十国,就有人为修史而收集报纸。明末的著名学者黄宗羲、王元美也收藏报纸。用于文学创作。清末民初,集报的人数逐步增多。报纸收藏家冯翰飞,自清光绪年间至30年代,收藏了数量可观的报纸。1933年,蒋介石为得到冯的报纸而聘其为国家图书馆馆长,被冯拒绝。著有《报坛逸话》的藏报家胡道静,收藏报纸几十箱,后归公家。著名历史掌故家郑逸梅以及许多知名人士,如鲁迅、戈公振、阿英、方汉奇、邓拓等,在集报  相似文献   

5.
在欢庆香港回归祖国这一民族盛事的大喜日子里,全国各地的集报活动再度升温,数以万计的集报者纷纷致电致函中国青年报社,要求收藏7月1日的《中国青年报》作为历史性纪念,一批幸运者得到了中国青年报社社长兼总编辑徐庆祝签名的这期报纸.这一现象表明,报纸新闻宣传的收藏价值越来越受到读者关注.所谓报纸新闻宣传的收藏价值,即报纸具有能够收集保存,使其继续存在的功能.不言而喻,在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今天,人们越来越注重新闻信息的收集和储存,以丰富自己的信息库.因此,报纸的收藏价值就成为新闻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实践证明,哪家报纸的收藏价值越高,哪家报纸的市场竞争力就越强.同时,增强收藏价值也是报纸扬长避短,增强新闻媒体竟争力的需要.广播最大的优势是时效快捷,电视最大的优点是声图并茂,杂志最大的长处是内容丰富,而报纸最大的特点是便于收藏,反复阅读,长期使用.报纸欲在新闻媒体的竞争中取胜,必须扬其保藏价值之长.增强新闻宣传的收藏价值,已成为报纸提高宣传水平的重要课题之一.报纸新闻宣传的收藏价值的大与小体现在哪些方面?我认为,主要取决于报纸新闻作品的“五性”,即重要性、权威性、实用性、史料性和独特性.重要性.报纸记录的是今天的新闻,明天的历史.越是重大的新  相似文献   

6.
诚如方汉奇先生所言:“在中国新闻学研究的历史上,开其端绪的,还是新闻史的研究。”①新闻史历来是新闻学研究不可或缺的三大领域之一。新闻史的研究历来重视史料分析,民间老报纸收藏对新闻史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相关链接】上海收藏爱好者张剑明先生多年来悉心收藏老上海·老世博的实物和档案资料,他说自己生活在新上海,对老上海的了解,更多的就是通过见识老上海文物开始的。多年来,他乐此不疲,且不时从中收获惊喜。如他珍藏的一份印制于1936年的中国上海的宣传单,就让他兴奋了许久。这份收藏告示世人,上海曾于1936年七八月间拟举办世界博览会,还出台了规划图,后因抗战爆发而流产。张剑明说,这些老文物、老物件,都是组成上海的基因。所以他觉得除了收藏,还要珍惜、传承、发扬这样的基因。这里发表的是他有关老上海世博内容的部分藏品。  相似文献   

8.
让报纸有用     
曾经有人说:"报纸如果能被读者收藏,而不是看一眼就丢掉,便是一份成功的报纸."细细分析一下,报纸之所以能被读者收藏,是因为报纸有用.报纸有用,是因为报纸所提供的信息有用.信息的有用性主要是通过报纸的服务功能体现出来的.  相似文献   

9.
《档案与史学》2010,(7):63-64
【相关链接】上海收藏爱好者张剑明先生多年来悉心收藏老上海·老世博的实物和档案资料,他说自己生活在新上海,对老上海的了解,更多的就是通过见识老上海文物开始的。多年来,他乐此不疲,且不时从中收获惊喜。如他珍藏的一份印制于1936年的中国上海的宣传单,就让他兴奋了许久。这份收藏告示世人,上海曾于1936年七八月间拟举办世界博览会,还出台了规划图,后因抗战爆发而流产。张剑明说,这些老文物、老物件,都是组成上海的"基因"。所以他觉得除了收藏,还要珍惜、传承、发扬这样的"基因"。这里发表的是他有关老上海世博内容的部分藏品。  相似文献   

10.
边振玉 《河北科技图苑》2011,24(6):33-34,28
对公共图书馆报纸收藏如何进行创新进行了研究。公共图书馆在报纸收藏管理方面,存在着思想观念上的不适应和管理体制上的错位;只有与时俱进,不断注入创新元素、超越自我,才能更好地为社会和读者服务。  相似文献   

11.
国家图书馆已经有百年历史,在其丰富的馆藏文献中,国内出版的中文报纸占据相当重要的位置.通过对1949年建国前后国内出版的中文报纸馆藏情况的分析发现,国家图书馆收藏的国内出版的中文报纸品种仅占全国公开发行报纸品种的一半,形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包括无法掌握报纸的全部出版信息及受采选条例的制约等.限于各方面条件的制约,全面收藏国内正式出版发行的中文报纸难度很大,国家图书馆应将其作为一项长远目标循序渐进地实现,并有条不紊地推进国内出版的中文报纸的馆藏建设.  相似文献   

12.
(本刊讯) 山西左权县旅游局副局长苗世明,自幼从借报、抄报到集报,30年苦心专注报刊收藏,现已收藏古今中外报纸30611种368712份,杂志10221种55154册,图书3266册,其藏品引起国内外普遍关注。5月21日,上海吉尼斯总部为苗世明同志颁发了“报刊收藏吉尼斯之最”证书。 苗世明出生在山西省左权县原庄村一个农民家庭。1970年,他15岁因家贫辍学,借报、抄报是他求学求知的唯一途径,因而与报刊结下了不解之缘。他收藏的珍品报纸主要有:清朝时期的《申报》、《京  相似文献   

13.
李烨 《兰台世界》2013,(28):152-153
报纸是对历史的直接记录者,其文献价值在于它承载着记录历史的使命,本文论述了报纸的概念,报纸的文献价值、源流、收藏以及开发与利用。  相似文献   

14.
《新闻实践》2005,(10):21-21
近日,在合肥礼品市场中,一种被称为“生日报”的生日礼品亮相。这些老报纸内容大多关系到当天的政治、经济形势甚至天气情况。“生日报”的价格因年代不同而异,年代越久价格越高。据悉,由于“生日报”收藏价值、文化品味高,作为生日礼品送人很有意义,深受市民欢迎。  相似文献   

15.
王珂 《新闻知识》2005,(10):48-49,47
在媒体激烈竞争的态势下,新老媒体的交流与融合不可避免。电视,具有传播符号多样、直观、视觉冲击力大的特点,而报纸具有冷静、理性、深刻的特点。电视读报节目的开设,便是电视媒体与报纸媒体相互融合的生动体现。2003年1月23日,凤凰卫视《有报天天读》开播:同年10月20日,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第一时间?读报》开播;3天后,东方卫视《早报早知道》开播;陕西电视台也在2004年推出了《早间播报》。同一时期,  相似文献   

16.
为了创新“三贴近”的报道形式,进一步提升报纸亲和力,从2009年下半年起,《南阳晚报》在《速读南阳》版开设了“寻找南阳老地名”栏目,至2010年4月共发稿43篇。通过系统报道南阳人身边的老地名,挖掘与之相关的元素,全方位展示了南阳曾经的辉煌——历史悠久,文化厚重;交通要道,经济繁荣;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军事要塞,兵家必争,让读者在轻松愉快的阅报中翻开了南阳的历史,  相似文献   

17.
人们早就认识报纸的重要性和它形成舆论的力量,但却不愿承认报纸发表的新闻、评论和文章对历史学等学科是一种珍贵史料。 1880年匈牙利著名的书志学家辛聂伊写道,报纸资料是当代文明的客观标志,是估价民族发展水平的一个依据。他认为,必须对报纸及时地进行评定并收集成套以流传后人。匈牙利政府十分重视在匈牙利谢契尼国家图书馆建立的报纸收藏。  相似文献   

18.
刘满闪 《图书馆》2007,(4):142-143
报纸创刊号的收藏长期以来在图书馆处于“弱势群体”的地位。基于此,本文探讨了创刊号的形式、特征及发展趋势,提出了图书馆应重视、收藏创刊号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她是一位退休女职工,没有任何显赫的社会背景,一个偶然的机缘使她与百名共和国老将军结下书画缘。仅仅6年时间,就收藏到这些当年驰骋疆场、指挥千军万马的老将军们的书画作品160余幅。为了展示共和国老将军们的风采,她又将自己所收藏的160多幅老将军书画作品公之于众,供大家欣赏,  相似文献   

20.
刊中报     
报缘在驻豫某师,我是一名小有名气的“报过”。或许是职业的缘故吧,我爱剪贴报纸,收藏报纸,完全是一个“报向”。目前已收藏的80本报纸合订本和120本剪贴本便是最好的证明。我与报纸相伴,至少要从1985年算起。我那时不过是一名刚刚步入中学的少年,那年秋季,我以优异的成绩由老家农村学校考入县城重点中学,因跟在山东省东平县广播电台当记者的哥哥住在一起,于是每天都有机会同报纸见面。由于所在广括电台订阅的报纸多,每次清理报纸,我都要跟负责卫生的刘大娘说一声,给我日下以往的旧报看。于是,随着时光的推移,我的新闻知识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