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笔者在这里所说的“美”是一个美学概念,不单指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说的外貌之美,而是表现一定社会生活内容的情感形象,是对客观事物的忠实反映。人物通讯的特点是再现特定形象  相似文献   

2.
李欢 《新闻世界》2011,(4):108-109
范长江是历史贡献给那个时代的为数不多的最优秀的记者之一。他在《大公报》上发表的一系列的西北旅行通讯则是初期奠定他在中国现代新闻舞台上卓越地位的重要基石。本文以《中国的西北角》为切入点分析范长江西北通讯的特色。  相似文献   

3.
4.
在第9届“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中,《大众日报》记者于晓波、毕华德采写的《青岛14名下岗工竞得道路保洁权》(原载《大众日报》1998年3月30日)一稿,荣获消息二等奖。 一篇非时政大新闻而受到评委们的如此青睐是不多见的。那么,是什么使《青岛14名下岗工竞得道路保洁权》魅力独具? 大发明家爱因斯坦有一句名言:“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大艺术家罗丹曾经说过:“生活中并非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笔者曾听人讲过这样两个故事:一个是一块黑乎乎、油光光,村里人都嫌弃的石头,被一位科学家发现后,经鉴定…  相似文献   

5.
第十一届“北京新闻奖”评选于今年6月6日揭晓。参加这届新闻奖评选的文字作品和获奖作品数额与去年数量相同。参评稿件的质量有了新的提高,稿件报道的范围进一步扩大,特别是反映去年我国人民关注的几件大事、喜事的报道十分突出,涌现出了一批为改革发展、稳定大局服务的好作品。市属报刊、通讯社、新闻性期刊、市专业报系统、市企业  相似文献   

6.
什么样的新闻容易获奖?一位专家回答说:和时代的脉搏一起跳动的新闻。我理解,和时代的脉搏一起跳动,其中包括反映重大的、有影响的事件这一类,也包括能够反映出时代特征、时代精神、时代风貌这一类。《“金种子”下凡》(《邯郸日报》1999年12月28日第1版)能够评上河北新闻奖特等奖,随后又获中国新闻奖三等奖,我认为最重要的一条是它展示了当今农民的时代风貌,具有很强的时代感。 过去说我国十亿人口,八亿农民,现在数字增长了,但这个比例没有变。因此,看形势、看  相似文献   

7.
获2004年“湖北新闻奖”的通讯作品,能紧扣时代科学发展主题,紧紧贴近现实生活,更新新闻信息传播的观念,探索新的报道形式,探寻新闻创新之路,取得了明显的成绩与进步。本文从三个方面作评析。  相似文献   

8.
1999年5月28日《河北日报》一版“一线写真”栏目里刊出一则消息,全题为《高碑店下乡干部是怎样工作的?请看他们的——“庄户日记”》。该文曾获得河北新闻奖一等奖,不久前又获得了中国新闻奖二等奖。 这篇作品给人的启示自然是多方面的,但从我们新闻从业人员的业务方面论,我以为它给人的最主要的启示是:如何使得我们的新闻作品进一步求出“新”来?  相似文献   

9.
10.
在人物通讯中,“根”是一个不可忽视的要素。正确地把握和表现它,对于搞好人物通讯,有着重要的意义。一、何为人物通讯的根所谓人物通讯的根,就是作者在采写过程中,对被报道人物思想行为的心理依据的把握和表达。形象地说,如果把一件人物通讯作品比作一棵树,作品中对所报道人物“做了什么事”、“怎样做的”方面的表述,相当于树的枝干的话,那么对“为什么这样做”方面的把握和表述,则相当于树的根。根据作者对人物根的处理方式,可将根分为“明根”和“潜根”。所谓“明  相似文献   

11.
12.
在新闻报道中,短通讯占有一定的比重。在历届“中国新闻奖”的评选中,每届都有短通讯入选。有人说短通讯有“三多”,即通讯员、记者写的多,报纸、广播、电视采用的多,受众中喜欢的人多。  相似文献   

13.
50年新闻作品浩如烟海,50年通讯佳作成千上万。由穆青、李庄任顾问,冯健、李峰任主编,新华出版社新近出版的《通讯名作100篇(1949—1999)》(上下两册),从万千佳作中优中选优汇集名篇辑录成册,展现了全国新闻从业人员50年来孜孜取得的丰硕成果。捧读这一套被称作“重大事件集成,通讯名篇荟萃”的选集,眼前呈现出一幅新中国50年光辉绚烂的历史画卷,中华民族优秀儿女的飒爽英姿蕴含着催人向上的精神营养,在几个方面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题材重大,内容丰富,表现民族精神,记录时代变迁。展示广阔的时代、社会、历史背景,…  相似文献   

14.
在新闻报道中,短通讯占有一定的比重.在历届"中国新闻奖"的评选中,每届都有短通讯入选.有人说短通讯有"三多",即通讯员、记者写的多,报纸、广播、电视采用的多,受众中喜欢的人多.  相似文献   

15.
2002年9月4日刊登在《光明日报》上的《生命有限,笑声永恒——记曲艺艺术家夏雨田(下)》一稿,在第13届“中国新闻奖”的评选中,被评为通讯二等奖。有关夏雨田的长篇人物通讯《光明日报》分上、中、下三篇发表,从夏雨田的艺术人生和艺术理想深入到主人公夏雨田的心灵本质,体现了报道的层次感。正是《生命有限,笑声永恒》一这种深及心灵的披露,有以下三点采访写作上的特色值得学习和借鉴。  相似文献   

16.
17.
18.
河南是我国小麦主要产区之一。每年“龙口”夺粮,都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机力。本省的劳动力、收割机难以承受,由此引来了农机跨区作业。“农机跨区作业缓解了农户小规模经营与社会化大生产之间的矛盾,反映了依靠市场机制开发农业机械资源的巨大潜力,探索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农机服务社会化、规模化的道路,成为一件政府支持、社会认可、农民欢迎的事情。”记得20世纪90年代,当农机跨区作业刚露出地平线时,媒体就注意到了,把它视作一个新事物来报道。一年年过去了,今年麦收时节,又传来周边省市和远至甘肃、内蒙古的数万台机子前…  相似文献   

19.
20.
形式主义害死人。老百姓对形式主义深恶痛绝。3月8日《扬子晚报》“焦点新闻”版上《人大代表“会诊”形式主义》(作者慎海雄、潘海平)一稿,“穴位”找得准,“针”也扎得猛,读了让人拍案叫绝,大有吐了在喉骨鲠之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