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子星     
从理念中走出的中子星 同白矮星不同,中子星的发现过程并不是先被观测到然后再做出理论解释的,而是反其道而行之,先有人预言了中子星的存在,然后天文学家才通过观测找到了中子星。  相似文献   

2.
宇宙中的大质量恒星在临终之时会发生爆发,在短短几天内释放出相当于普通恒星几十亿年发出的能量,这就是天文学上的超新星爆发现象。虽然超新星转瞬即逝,不过留下的痕迹却可供人们追思它往日的辉煌。就拿超新星1054来说吧,它爆发抛出的气体残骸,形成了著名的蟹状星云,留下的核心部分则成为了一颗中子星,发射着稳定的射电脉冲,所以也被称为脉冲星。  相似文献   

3.
<正>从理论中走出的中子星同白矮星不同,中子星的发现过程并不是先被观测到然后再做出理论解释的,而是反其道而行之,先有人预言了中子星的存在,然后天文学家才通过观测找到了中子星。  相似文献   

4.
正中子星是一些恒星演化到末期经过超新星爆炸之后遗留下的致密天体,一颗典型的中子星质量介于太阳质量的1.35到2.1倍,半径则在10到20千米之间(质量越大半径收缩得越小)。中子星的密度非常高,其内部的物质形态极为特殊,在地球上是找不到这类物质的。这使得中子星成为我们在宇宙中发现的最为怪异的天体之一。尽管如此,中子星的内部其实与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很相似。其中最奇特的是,在中子星的内部  相似文献   

5.
胡德良 《知识窗》2008,(3):54-54
中子星是宇宙中密度最大的可观测物体。近日,科学家们在中子星周围发现了爱因斯坦所预测的时空扭曲。密歇根大学和美国国家航空航天管理局(NASA)的天文学家们说,这种扭曲表现为中子星周围含铁气体快速旋转所造成的模糊线路。这个发现可以用来测定中子星的体积限度。  相似文献   

6.
恒星质量越大,发生超新星爆发时就越剧烈?科学家说,恒星的终结情况不是这么简单的。恒星的死亡真复杂质量为几十到一百倍太阳质量的大质量恒星,会以超新星爆发的形式结束一生,留下一个塌缩的核——中子星或黑洞。而且,恒星的质量越大,最后死亡的时候越辉煌,爆发越剧烈。  相似文献   

7.
正快速射电暴这一全新的极端射电爆发现象,自2007年首次被美国科学家Lorimer等人发现并报道之后便很快成为当前天文物理领域的研究热点。然而,经过十几年的研究,快速射电暴的产生机制和物理起源至今仍是未解之谜。鉴于快速射电暴极短的爆发时标、极高的亮温度等特征,很多天文学家猜测磁陀星(magnetar)是产生快速射电暴的最佳候选体。磁陀星一般认为是磁场极强的中子星(也可能是奇异夸克星),其磁场可以达到十亿特斯拉,  相似文献   

8.
《大科技.科学之谜》2006,(11):F0002-F0002
太空中一颗中子星骤然变得明亮,光芒甚至照亮了地球的大气层外部,使环绕地球飞行的X射线卫星瞬间致盲。巨大的光芒来自中子星扭曲的磁场产生的巨大光球。这样的光球能够产生比地球的磁场强度大万亿倍的磁场。磁场如此强烈,甚至能够让中子星的表面产生强烈的震颤。恒星“地震”  相似文献   

9.
中子星     
乍看之下,中子星就是一个巨大的原子核。不同的只是,中子星是由引力来维持的,原子核则依靠核力。在中子星内,在只不过是几公里的距离上,引力是如此之强,它能把物质固定在非常确定的结构中。主要表现之一是表面上的所有不规则性都被消除,中子星上最高的山峰只有几厘米高。所有导致脉冲星电磁辐射的现象都发生在一个热到1000万度的薄薄外层。中子星的内部结构仍在猜测之中,一种可能的描述是这样的:星体由一层1公里厚的铁壳包着,其密度由每立方厘米1吨(正是白矮星的密度)向内增至每立方厘米40万吨。往下是“幔层”。这一层中越向内…  相似文献   

10.
<正>一个由美国高中生建成的"脉冲星搜寻合作实验室"最近发现了一颗新的脉冲星,位于某双中子星系统中。它的编号为PSR J1930-1852,运行轨道宽度是之前发现的所有双中子星系统的两倍以上,围绕伴星的运行周期是45天。目前人类已知的双中子星系统为数不多,而新发现的这颗脉冲星所在系统的运行轨道是至今发现的最宽的一个,为5150千米。  相似文献   

11.
<正>现在很多人的观点都是恒星的最终去处是白矮星或中子星。但是仔细一想,再过几亿十几亿年后,我们的宇宙不就成了白矮星和中子星的舞台了吗?那时的宇宙就死一般的寂静了。  相似文献   

12.
《大科技.科学之谜》2004,(7):i001-i003
~~老死恒星的精灵——中子星  相似文献   

13.
寻找夸克星     
大质量恒星死亡之后,可能形成比中子星更加致密的夸克星。  相似文献   

14.
谢懿 《百科知识》2010,(5):19-20
恒星就像普通人一样,有生老病死。当人质量的恒星走到其生命终点的时候,会以剧烈爆炸——超新星——的形式结束它“光辉”的一生。爆炸之后它会留下遗骸:一颗中子星或者一个黑洞。但如果这个遗骸比上质量太小无法成为黑洞,比下质量太火无法形成中子星,又会怎么样?  相似文献   

15.
天文学     
《科学中国人》2023,(11):14-14
微类星体中的亚秒级周期射电振荡武汉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天文学系王伟教授团队揭秘了黑洞新发现。相关成果发表于《自然》(Nature)。微类星体是银河系内由一颗中子星或黑洞与一颗普通恒星组成的双星系统,中子星或黑洞吸积恒星的物质产生高温的吸积盘及相对论性的喷流,  相似文献   

16.
Science     
正引力波Science封面:两颗中子星相互旋转。Science杂志第6370期封面文章报道了双中子星并合事件,这是2017年度十大突破之一。2017年8月17日,美国和意大利的探测器发现了来自这一事件的引力波。几秒钟后,一颗卫星发现了伽马射线暴,70多个天文台随后对每一个波长的后果进行了研究。该双星系统位于距离我们约40兆秒差距的地方,由两个质量分别为1.1和1.6个  相似文献   

17.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5):I0013-I0014
腾讯科学讯(Everett/编译)据国外媒体报道,科学家发现一场神秘的短伽马射线暴产生的高能辐射可能袭击了公元八世纪的地球,领导本项研究的科学家为瓦列里和拉尔夫,他们是德国耶拿大学天体物理学研究所的科学家,该研究论文将在英国皇家天文学会月刊上公布。图中显示的是艺术家绘制的两个中子星合并的情景,而伽马射线暴被认为源于白矮星、中子星或者黑洞等天体的合并事件,且伽马射线暴的持续时间一般都很短暂,理论上认为此类能量释放酷似“燃烧余晖”。  相似文献   

18.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3):I0002-I0003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1月10日消息,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美国宇航局的空间望远镜近期拍摄到一颗酷似《歌剧魅影》面罩形象的中子星.  相似文献   

19.
正2017年10月16日,全球多国科学家同步举行新闻发布会,宣布人类第一次直接探测到来自双中子星合并的引力波,并同时"看到"这一壮观宇宙事件发出的电磁信号。  相似文献   

20.
《金秋科苑》2012,(17):7-7
美国航天局近日宣布,新型高能X射线太空望远镜——“核分光望远镜阵列”计划于美吲东部时间13日发射升空,它将被用于观测黑洞、超高密度中子星和超新星残骸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