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前,我国高校存在过分趋同的倾向,这给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带来了一系列负面影响.社会组织运行受到效率机制和合法性机制的制约.高校的趋同性正是合法性机制作用的结果.高校作为行动者,在目标模糊、环境不确定时,很容易模仿成功高校,从而出现高校趋同.  相似文献   

2.
高等教育趋同现象探析:新制度学派理论的视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等教育趋同与分化相伴而生,可以分为合理趋同和盲目趋同。根据新制度学派的理论,高等教育趋同的原因是由强意义或弱意义上的合法性机制所引起的。本文认为通过改变制度环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盲目趋同。  相似文献   

3.
我国大学组织结构趋同政府,表现在机构设置、组织运行两个方面.大学趋同政府是在强制机制、模仿机制作用下形成的,文章最后对趋同带来的大学目标异化、内生功能弱化、组织文化冲突、应变能力下降等弊端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
组织社会学新制度主义拓展了制度的内涵与结构,将组织视为一个开放的社会系统,强调制度环境,尤其是文化—认知层面的制度环境对组织的影响。制度环境要求组织追求合法性。组织趋同的制度变迁就是组织在制度环境中遵循合法性机制,追求合法性的结果。新制度主义社会学的这些理论核心对于制度环境下学校组织的发展带来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5.
论大学趋同现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纵观世界大学史,个性、特色成就了许多世界知名大学,而中国的许多大学却正在日益走向趋同。大学趋同具有历史必然性,适度趋同具有一定合理性,而过度趋同必将产生许多不良后果。从短时期来看,结构性大学生就业问题将逐渐显现,本已严峻的就业问题将雪上加霜;从长远来看,大学个性缺失,将难以跻身于世界一流大学行列。大学趋同是模仿机制、强迫性机制、社会规范机制、市场诱导机制共同作用的结果。面对趋同,政府应加强对大学的引导,大学应准确定位。惟其如此。我国才能从高等教育大国发展为高等教育强国。  相似文献   

6.
大学组织趋同的现象与机制——以师范院校为分析单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师范院校的趋同主要表现在办学定位、学科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师管理上的趋同化.由于院校间资源来源的单一化、专业设置政策的同一化,以及评价政策缺乏针对性的分类等问题, 导致存在着简化对象的倾向, 这都在客观上造成了院校的趋同.  相似文献   

7.
办学历史悠久并在某些领域形成学科品牌的学校,其大学形象易与学科形象混淆,出现形象趋同现象。就该现象进行分析,并找出对策,对于大学形象的塑造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新建本科院校组织趋同已经成为地方院校转型中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本研究以东、中、西部15所新建本科院校为样本,对其组织目标、组织结构、组织行为的样本进行了统计分析,并运用新制度主义理论对其趋同的动力机制进行了理论解释:地方院校的组织趋同现象是由于其对政府资源过度依赖所导致的强制性趋同、办学目标模糊所形成的组织间的模仿性趋同、以及组织专业化进程中产生的规范性同形。  相似文献   

9.
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引发的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新会计准则颁布后,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笔者从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含义出发,在阐述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发展历程的基础之上,结合趋同中的特点和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差异,分析了应对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策略。  相似文献   

10.
在评估活动盛行的背景下, 高等院校自觉或不自觉地在办学行为上出现某种程度的趋同现象。根据新制度主义的观点,高等院校为制度化组织需要不断适应外部组织环境,然而对此需 要具体分析。在外部评估传导的压力下,一些高校在强制性力量、模仿性力量和规范性力量的驱动下,以综合性研究型大学为标杆,出现了盲目模仿的行为;另一些高校则不断优化组织策略,遵循高等教育规律,实现了良性发展。面对趋同化现象的消极影响,政府应该完善宏观管理,创造宽松的环境,促进第三方评估机构发展,高等院校自身则应该合理定位,走特色化、内涵式的发展道路,如此才能优化高等教育组织系统的结构。  相似文献   

11.
《我们夫妇之间》作为一篇在政治漩涡中久经沉浮的文本,在埋没了数十年之后,终于在新的文学史的叙事上取得了它应有的地位。文章采用封闭式阅读的思路并结合文学史实,对文本中的一些富有意义的符号加以分析,从而对作品中的一些趋同现象做出解释。  相似文献   

12.
大学组织为了生存并取得合法性,其组织形态就必须适应大学市场环境。以新建、改制、合并等院校调整方式进行的高等院校内部组织重构,呈现给社会公众的是大学组织的更名和升格。基于组织社会学的视角,这种更名现象是由于组织交易成本波动、组织面对的制度环境、组织的社会关系共同导致的,其最终结果是为组织提供合法性的生存地位。  相似文献   

13.
大学组织变革成本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桂荣 《教育研究》2006,27(2):33-40
大学组织变革成本是大学组织因发起变革、组织变革、确保变革顺利进行以及巩固变革成果所发生的价值总和,其属性表现为:它是客观存在的成本、以间接成本为主、基本属于交易成本性质、是一种不断追加的边际成本、具有与收益的动态对称性、与正常的学校管理成本相融、是一种自然变革进程中的成本。大学组织变革成本影响着变革动机的形成、变革方式的选择、变革过程的推进和变革绩效的评价。大学组织变革之所以有成本发生是因为大学组织变革过程的生产性,变革主体的经济理性,变革资产的专用性,变革信息的不完全性,变革路径的依赖性和变革权力结构的失衡性。在具体大学组织变革实践中,为追求变革成本最小化,必须采取一些相应的控制策略。  相似文献   

14.
学科特色化发展是实现高校分类管理的必然要求。受现行学科管理体制和资源分配政策掣肘,不同类别高校的学科布局、发展目标、投入体制存在丧失自身特点的同化现象。本文运用新制度主义理论剖析学科发展趋同化的机制,进而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高校学科发展困境的策略。  相似文献   

15.
中国大学办学特色的缺失:组织社会学的透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常态下,大学的发展是一种趋同与趋异的双向运动。趋同运动塑造大学的共性,趋异运动造就大学的个性与特色。中国大学趋ig力量的强大、趋异力量的衰弱导致了中国大学办学特色的缺失。要改变这种现状,关键在于处理好趋同和趋异问题,根本在于完善大学的市场竞争机制。  相似文献   

16.
17.
我国当代大学组织变革的理论研究主要包括大学组织制度和组织文化变革研究。大学外部制度变革研究涉及大学领导体制和治理结构,内部制度变革研究则包含大学行政组织和学术组织及其之间权力平衡的变革研究。我国当代大学组织变革的理论研究走向呈现出多学科视角、多维层面融合的趋势。同时也存在诸多问题,如理论研究有待深化、应急式发展研究路径的转变、面临理性选择和制度约束难题以及研究方法亟需多样化等问题。  相似文献   

18.
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成功改组为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标志着会计准则国际趋同进入实质阶段。会计准则国际趋同顺应了20世纪90年代以后,世界经济全球化,国际贸易、国际投资以及跨国公司迅猛发展,资本市场日益壮大,跨国兼并活动日益频繁,资本流动日渐迅速等诸多经济环境趋势。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实质是发达国家对准则制定权的争夺及利益较量。本章回顾和分析了我国会计准则的发展历程,提出了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19.
由于语言、文化和校外管理体制的差异,中国高校留学生工作趋同管理改革必须遵循同中有异的原则。而只有合理解决语言培训、文化导引和体制顺应等三大问题,趋同管理才能真正实现并产生预期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独立学院制度化构建之动力机制——组织社会学的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组织社会学的视角看,推动独立学院制度化构建之动力机制有三个,即理性选择机制、认知与合法性机制、社会关系网络机制。这些机制在某种程度上规定和调整着独立学院制度化构建的方式与进程。对这些机制进行深入分析有助于了解独立学院组织如何被嵌入中国高等教育组织场域,并寻求独立学院制度化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