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美国科学家在实验中发现,除去老鼠胚胎内的一种基因,可以使生下来的老鼠性别改变。这是人类发现的第一种与性染色体无关但对性别有影响的基因。 该项成果刊登在新一期美国《细胞》杂志上。负责这项研究的是华盛顿大学医药学院的分子生物和药理学教授戴维, 实验在杜克大学医学中心的实验室完成。 老鼠和人一样,性别一般由性染色体决定。如果是XX染色体,则为雌性;如果是XY染色体,则是雄性。而研究人员在实验中除去老鼠胚胎中一种名为“纤维原细胞生长素9(Fgf9)”的基因后,制造出了拥有Y染色体、却生长着雌性性器官的老鼠。奥涅兹认为,Fgf9基因可能在许多动物生殖器官的发育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此前科学家们知道,Fgf9这种基因负责制造细胞和运输细胞,对动物器官发育有重大作用。研究小组培育没有该基因的老鼠,原计划研究该基因对老鼠器官例如肺的影响,因此老鼠出生后立即就被解剖以检查内部器官。但当研究人员最终检查实验鼠性别时,得到的结果使他们感到震惊。 检查老鼠的基因后,奥涅兹及其同伴发现,有半数的老鼠在基因上是雄性,但它们的雄性性器官却没有发育。奥涅兹说:“我们得出的结论是,Fgf9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帮助决定雄性性别。”  相似文献   

2.
2007年11月,日本和美国科学家分别成功地将人的皮肤细胞转化为干细胞。这一成果被认为有可能替代涉及伦理道德问题的胚胎干细胞研究。大约一个月后,科学家宣布,他们成功地利用从皮肤上获取的干细胞治愈了老鼠身上的镰状细胞血症,证明从皮肤中而不是从胚胎中获取的干细胞可以用于疾病的治疗。而这正是科学家在干细胞研究中一直苦苦追求的目标。  相似文献   

3.
《生物学教学》2011,(5):79-80
据2010年12月3日《参考消息》援引美联社纽约2010年11月29日电,在过去的一年里,科学家成功地将老鼠的皮肤细胞转变为神经细胞和心肌细胞;而在本月科学家成功地实现了人类细胞类型的转变,即将人类皮肤细胞转变为早期血细胞。  相似文献   

4.
据生物通网2011年9月6日报道,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在对卵细胞重编程的机制研究中揭示了DNA双加氧酶Tet3在卵细胞重编程中的作用,相关研究成果于9月5日在线发表在《自然》杂志上。受精是精子和卵细胞融合为一个合子(受精卵)的过程,是动物个体发育的起点。然而,受精并不是简单的精卵结合。为了形成一个具有发育全能性的早期胚胎,卵细胞需  相似文献   

5.
我们人类和多数动物都会呕吐和打嗝,只是表现不一样。但是,老鼠既不会呕吐也不会打嗝,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原来啊,在老鼠的两个胃之间有一层隔膜,它们无法控制隔膜肌作出打嗝的动作。兔子和几内亚猪都像  相似文献   

6.
今年3月份,英国媒体报道称美国科学家已经创造出了含人类细胞的"人兽羊"。接着又报道,英国人类生育与胚胎研究管理局(HFEA)原则上批准允许将人的遗传物质(DNA)放入牛的卵细胞中制造种间杂交胚胎。一时间,这二则消息借助互联网在世界范围内迅速传播,全球一片哗然。有人认为这有违伦理的研究将给人类带来梦魇,而乐观者更是充满期待:人类闻到了长生不老的气息。其实这是人类干细胞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的重要标志事件一这将使长期受困于器官来源匮乏  相似文献   

7.
世界上第一条克隆狗韩国科学家在今年8月宣布,他们成功克隆出两只阿富汗猎犬,其中一只已经死亡,另一只健康状况良好,被命名为“Snuppy”。自从1996年第一只克隆羊“多利”在英国诞生后,各国接连克隆出了老鼠、猫、猪、马、鹿等,但成功克隆出狗还是第一次。专家认为克隆狗是最困难的,因为狗与其他动物不同,它们在卵细胞尚未成熟的阶段排卵,很难得到高质量的犬卵,而且犬卵非常脆弱。这次韩国科学家在一只母犬正在排卵的输卵管中成功找到了成熟的卵细胞,然后又从三岁的阿富汗猎犬的耳朵上提取了体细胞。与克隆其他动物一样,这次克隆狗也采用了…  相似文献   

8.
胚胎干细胞又称“百变细胞”,它的 为像胚胎干细胞那样“魔力”在于可以变成身体的各个部分:心 的“百变细胞”。现在,脏、大脑、皮肤、肝脏等各种各样的器官 这个愿望已经在老鼠和组织。 身上实现了。科学家 胚胎干细胞怎么会有如此神奇的变 从老鼠的骨髓中找到术呢?原来,它是胚胎的早期细胞,也就 了一种干细胞,并成是极其年轻的细胞。 功地培育出了老鼠身 受精卵的分裂初期,由1个细胞分裂 体的一些器官。成 2 个,进一步分裂成 4 个、8个……逐 将来有一…  相似文献   

9.
和人类一样,老鼠也会后悔;植入人类干细胞令老鼠更聪明;医学科研离不开小白鼠。人类灭鼠没有结果在用来纪年的十二生肖中,老鼠排名第一;虽然"老鼠过街人人喊打",但多少年来,人类消灭老鼠的努力一直都没有结果。有人将失败归咎于老鼠不断增强的对毒药的抵抗力,但科学家却认为,这是由于老鼠的智商特别高。  相似文献   

10.
曾经参与培育克隆羊多莉的英国PPL公司的科学家成功地将牛的皮肤细胞转化为干细胞,然后用这些干细胞培育出了心肌细胞。 PPL公司总经理罗恩*詹姆斯近日在伦敦举行的英国生育学会会议上宣布了干细胞研究的这项重要进展。如果这项技术在人体细胞试验中也取得成功,就意味着将来有可能直接用成熟的人体细胞来生成干细胞,进而培育出供移植用的各种细胞和组织,而不需要经过胚胎发育阶段。这将有助于解决有关研究中的伦理问题。 干细胞是生物体内未分化的原始细胞,能够分化发育成皮肤、血液、肌肉、神经等不同的细胞。如果能在实验室中大量培养分化能力强的干细胞,并与基因改造技术相结合,将有可能培育出移植手术所需的各种细胞和组织,以治疗白血病、帕金森氏症、心脏病和器官衰竭等疾病,并且不会引起病人机体的排异反应。 但科学界以前一直认为,成年动物体内的干细胞分化能力有限,只有早期胚胎里的干细胞才具备发育成各种细胞和组织的潜能。目前科学家一般使用流产的胚胎或者克隆人类早期胚胎然后中止发育,以从中提取干细胞进行研究。但这存在着不少伦理问题。英国去年年底通过法律允许克隆人类早期胚胎进行科学研究,曾引起很大争议。 皮肤细胞已经完全分化成熟。一般认为,如果不通过胚胎培育阶段,就无法使成熟细胞“返老还童"、重新变为具备较强分化能力的干细胞。但是PPL公司的科学家做到了这一点。他们在牛的皮肤细胞群里加入一个标记基因,结果在生成的干细胞和心肌细胞中都发现了这个基因,这表明这些干细胞和心肌细胞确实是从这些皮肤细胞生成的。 科学家说,目前所取得的还只是初步进展,下一步他们准备用人体细胞进行重复试验,并提高细胞转化效率。如果成功,他们将首先尝试用这种方法培育用于治疗糖尿病的胰岛细胞。  相似文献   

11.
现代基因技术将使两个女人也能孕育出生命的天方夜谭变为现实。美国马萨诸塞州生物技术研究所的耶尼斯博士领导的一个科学小组,目前正在实验鼠身上进行研究。他们的目的是用雌性动物未受精的卵细胞培育后代,开创哺乳动物“单性繁殖”的先例。他们将取自处理过的未受精卵细胞的DNA植入另一个卵细胞的细胞核,形成可发育的胚胎细胞并将其植入子宫。这项技术与当前红极一时的细胞“克隆”技术有本质区别,它涉及的是细胞核转移技术,更深入生命体本身。社会学家对这项实验所带来的社会问题表示担忧。这种新的繁殖技术,可能使两名女子或两…  相似文献   

12.
医生已经能够用骨髓移植的方法恢复病人的免疫系统,但必须要骨髓相匹配,并且需要好几个月才能生成数量很少的细胞,这使衰弱的病人仍会有被病毒攻击的危险……最近,科学家发现一种能够大量培养抗病毒细胞的新方法,这可能会给癌症和艾滋病治疗带来新的希望。动物和人的抗病毒细胞叫做T细胞,能在体内巡逻,吞噬已经感染和发生癌变的细胞,但是化疗和放射性疗法却破坏了这种细胞。而新的方法能够培养病人恢复正常免疫力所需要的大量T细胞。实验中的T细胞是由老鼠胚胎干细胞培养的,胚胎干细胞能够形成胚胎生长的各种组织。研究人员已经能够把老鼠…  相似文献   

13.
一、克隆羊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997年2月27日,英国爱丁堡ROSLIN研究所宣布:他们在世界上第一个克隆出高等动物个体,即克隆出了一头绵羊,取名多利(DOLLY)。“多利”的克隆过程是,从一只成年的白面绵羊乳腺组织中取出一些细胞,选出某个细胞取出细胞核,再从另一只黑面绵羊体内取出卵细胞,利用显微操作技术剔除卵细胞中的细胞核,然后将取出的乳腺细胞的细胞核注入到去核的卵细胞中成为重组细胞,在培养基上将重组细胞发育成胚胎,再把胚胎移植到第三只绵羊的子宫中受孕,胚胎在第三只绵羊的子宫中继续发育成小羔羊,几个月后分娩产生的小羊就是…  相似文献   

14.
人类非常讨厌老鼠,因为它们不但偷吃食物。还破坏人们的物品。它们总是将木头箱子和衣服啃得破破烂烂的,人们对老鼠真是痛。限不已。老鼠为什么喜欢啃东西呢?原来老鼠的门牙和其他动物的门牙不一样,它会永无休止地长下去。为了阻止门牙长得太长,老鼠只有经常啃一些硬东西,把门牙磨短一些。  相似文献   

15.
《生物学教学》2010,(7):80-80
据中国军网2010年2月17日援引新华社东京2月16日电,日本北海道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基因重组培育出了青光眼老鼠。这种老鼠体内没有Vav2和Vav3这两种基因。这两种基因一般存在于眼球角膜和虹膜中,若缺如,老鼠的眼压会随着身体的生长自然升高,出生10周后眼压会达到正常老鼠的1.5倍。研究人员证实,这种老鼠与人类青光眼患者一样,眼房水流出的通道闭塞,网膜细胞减少。  相似文献   

16.
老鼠敢死队     
据联合国统计,全世界每20分钟就有一人因触雷致死或者受重伤。这一问题在非洲尤其突出,因为那里总是冲突不断。比利时小伙子将老鼠搬上扫雷战场用老鼠排除地雷,这是一个极其有创意的壮举!这一壮举是比利时的巴特·威金斯想出来的,他从小就很喜欢老鼠,他一直都认为老鼠是一种非常聪明的动物,具有其他动物没有的特质。锁定身材硕大的冈比亚巨鼠由于自己对老鼠的热爱,威金斯知道,世界上有近两千多种老鼠,然而并不是每一种老鼠都可以用于扫雷。经过一番长期而细致的研究,他将训练目标锁定在身材和猫一样大的冈比亚巨鼠身上。首先,这种老鼠的寿命…  相似文献   

17.
[基因技术 ]台湾育出世界首例转双基因克隆猪据东方网 2 0 0 2年 4月 2 0日消息 ,台湾大学畜产系与台湾动物科技研究所自 2 0 0 1年 8月开始进行克隆猪研究 ,第一只克隆猪于 2 0 0 2年 2月 15日诞生 ,并成为世界首例带有人类第 9凝血因子和猪乳铁蛋白基因的转双基因克隆猪。目前 ,这只克隆猪已经产下第二代共 4只克隆猪 (其中一只已于日前死亡 )。这些仔猪由克隆母猪本身耳朵细胞作“供核细胞” ,再移植至该母猪的去核卵细胞而培育成 ,是自体细胞“核移植”的产物 ,因此不会产生排斥现象 ,且仔猪都带有母猪的转双基因。台大郑登贵教授强调 ,…  相似文献   

18.
新的研究表明父母如何对待孩子会影响孩子遗传基因的表现由于人类和人类家庭都过于复杂 ,研究人员先从研究老鼠开始。小老鼠一降生 ,鼠妈妈就开始爱抚和舔它们 ,但是和其他同类动物一样 ,鼠妈妈对子女的关心程度并不一样。一些母亲把孩子像棒糖一样整天舔来舔去 ,另一些母亲对子女却不太负责 ,它们的子女长大后有很大不同。如果鼠妈妈非常称职 ,幼鼠大脑中某些特定的基因就会被激发显现出来 ,这些基因对行为起着关键作用。在这些基因的作用下 ,幼鼠分泌较少的压力激素 ,成年后更能承受压力。研究人员发现这些老鼠不易受惊 ,面对陌生环境更加…  相似文献   

19.
人们都知道猫会捉老鼠,可不知道猫头鹰比猫更会捉老鼠。猫头鹰的头象猫,两只大眼睛朝前长着,不象一般鸟那样长在头的两边。白天,它们总是闭着眼睛,停在树上休息;一到天黑,就飞出去寻找食物。它们的食物主要是老鼠,每年捕食的老鼠比猫捕的多。所以猫头鹰是益鸟,是人类的好朋友。猫头鹰为什么能在黑夜里捉老鼠呢?因为它有象猫一样能在黑暗中看清东西的眼睛,视力确实大大超过人类。在黑暗中,它还能依靠敏锐的听觉猎  相似文献   

20.
中山医科大学陈系古教授等2001年1月以来先后使用“核移植”技术将人类皮肤细胞核移植到家兔卵母细胞中,经过2000多次实验,成功克隆出100多个人类胚胎,其中部分发育到“桑葚胚”阶段.这是国际上首次用该技术克隆出人类胚胎,标志着中国在治疗性克隆领域获得重大突破并走在国际最前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