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抽象性、概括性是数学学科的特点之一,因此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及概括能力,是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而要达到这一目标,教学中的“发现法”是行之有效的方法。所谓“发现法”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思维火花和求知欲望,引导他们独立发现问题、掌握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其实质就是“观察———分析、综合———抽象、概括———证明”这么一个认识过程,它自然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下面结合幂函数图像教学,谈谈“发现法”的运用。从具体到抽象,熟悉图像的位置关系在教学中经常会发现,学生在同一…  相似文献   

2.
逻辑推理是一种用既得的知识推出新知识的方法。在自然教学中,运用逻辑推理方法,指导逻辑推理课的教学,有助于教师引导学生获得在教室里难以直接获得的自然知识,从而使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得到发展。 一、运用类比法,指导学生由此及彼地  相似文献   

3.
重视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宁大附中张伯玲运用知识的范畴掌握知识是运用知识的前提启发学生发现问题、认真推敲培养创造性思维学生掌握知识的目的.最终是为了从事工作,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为达此目的,教师应该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把教会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作为主...  相似文献   

4.
自然教学中归纳推理方法初探思维能力是学生能力的核心,是才能的突出体现。学生的学习过程就是通过思维去获取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根据教材内容,恰当运用归纳推理方法是培养学生初步逻辑思维能力不可忽视的途径。一、运用归纳推理,形成概念,发现规律。归纳推...  相似文献   

5.
中学化学教学中的实验习题,主要是要求学生运用化学知识和技能,去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实验习题的设计、操作、记录和填写实验报告,不仅是训练学生实验技能、技巧的重要手段,更重要的是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对实验事实的分析概括,培养学生从宏观现象到微观结构的观察、判断、想象等能力;并在运用知识、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中锻炼探索真理的自学能力.在探索真理的乐趣中调动学习的内在动机。要达到上述目的,必须在实验习题教学中运用发现法方能凑效。 运用发现法进行实验习题教学,是在教师  相似文献   

6.
正在教学过程中,单纯传授知识是不可取的;一味侧重能力发展,也是较为片面的。最有效的做法,就是兼顾知识与能力,在知识教学中关注过程,渗透方法,培养学生能力。而要实现上述目标,教师需要从灌输式教育中解脱出来,运用现代化教学方法,如启发式教学法、合作式教学法、问题式教学法等,提升高中生语文知识习取能力。一、启发式教学,激活学生思维,自我发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需要打破灌输式教育,优选方法,尽可能地引导学生自主探索、自主发现。其中,启发  相似文献   

7.
现行的人教版中学英语课本注重对学生语用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在口头上和书面上初步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为达到这一教学目的,要求教师为学生提供大量的交际活动机会,使他们把语言运用于交际中。教师增强了交际教学的意识,课堂教学的效果也得到逐步的提高。然而另一方面,教师中出现了两种相对立的观点:一是“在课堂上只要采取交际法,多让学生参与各种交际活动,学生自然也就掌握英语了”;另一种是“学生掌握了各种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则一定会运用所学的东西,自然也就培养了他们的交际能力”。这两种观点各有各的道理,但忽略了语言知识与…  相似文献   

8.
小学自然是对学生进行科学启蒙教育的一门主要学科.它不仅表现为交给学生一定的自然科学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自然学科教学,激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志趣,养成实事求是、勇于探索的科学态度,进而培养其创造能力(主要包括创新精神、观察能力、求异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在自然教学中,应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通过适时营造探求氛围,逐步培养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按照新的猜想和构思,去分析和解决新问题的能力,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营造探索氛围 培养创造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学自然是对学生进行科学启蒙教育的一门主要学科。它不仅表现为交给学生一定的自然科学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自然学科教学,激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志趣,养成实事求是、勇于探索的科学态度,进而培养其创造能力(主要包括创新精神、观察能力、求异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在自然教学中,应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通过适时营造探求氛围,逐步培养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按照新的猜想和构思,去分析和解决新问题的能力,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现代的知识教学观不再强调把确定的事实、系统的概念当作教学目的,而是更强调它们的手段、意义,即把知识的教学作为认识事物的本质、训练思维能力、掌握学习方法的手段,强调的是“发现”知识的过程、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探究的精神。基于这种观念。我们在自然教学中,以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为核心,以实验探究活动为主线,引导学生学会发现问题,学会探究方法,增强创造能力。  相似文献   

11.
高中数学教学更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研究性学习是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充分体现。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运用自己的已有知识通过同学间的合作互助发现、掌握新知识。这样的教学过程,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而且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及对知识的运用能力。本文结合教学实际谈谈高中数学教学中关于研究性学习的运用。  相似文献   

12.
教师讲、学生听、听完课做作业的“对号入座”的教学方式,很难达到数学教学的目的。数学教学的目的是要教会学生思考,通过解题实践、掌握知识、发展智力、培养能力。因此,数学教学中,注意训练学生思维,发展他们的智力,培养他们解题的基本技能,实践能力尤为重要。如果在课堂教学中能实行讲练结合,启发学生思维,有的放矢,多次反馈,重视让学生思考和实践,引导学生学会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从中及时了解学生学习知识和运用知识的实际能力,并正确加以引导和指点。这样的教学形式自然能使师生共同参与,活跃课堂气氛,讲练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13.
“发现法”亦称问题教学法。运用“发现法”进行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逐步培养学生探索知识的能力。例如,我在讲“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就是运用“发现法”的精神进行教学的。因为“小数点位置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是以小数的计数单位和小数中相邻的两个数位间都是十进关系的知识为基础的,因此,我为了引导学生发  相似文献   

14.
中学物理是一门自然学科,在教学中我们应该努力培养学生的联想能力,运用联想学习法,让学生们摆脱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用科学的方法去学习。运用联想学习法不仅让学生摆脱枯燥的学习,更能让学生更多的思考问题,探究学习物理知识,开拓思路,培养他们的发散性思维。  相似文献   

15.
为了促进自然学科教学有效地实施素质教育,根据自然学科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目的和要求,本着知识与能力、期末考试与平时考查、学生学习的结果与知识能力形成的过程相结合的原则,我们制定了小学自然教学的评价标准和方法。 一、评价标准 自然学科的教学目的可概括为四个方面:即知识、志趣、能力、思想品德教育。制定小学自然教学的评价标准,也要从这四个方面考虑。 (一)知识。 让学生掌握一定的自然科学知识是自然学科的教学目的之一,能力的培养也是以知识为载体的。正如教育学中所说的:“知识是认识能力发展的必要条件,认识能力的…  相似文献   

16.
一、内容的设计要体现自然学科的特点我们知道 ,小学自然是一门科学启蒙教育学科 ,它的任务不仅仅是教给学生一些浅显的科学知识 ,还要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和科学能力 ,科学的自然观和科学态度。这“一举多得”的教学目标 ,决定了学生运用知识的过程是一个实践的锻炼过程。学生只有在实践活动中 ,运用所学的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才能巩固知识 ,发展兴趣和能力 ,靠单一的练习题形式 ,不能完成自然学科运用知识的任务。因此 ,我们设计运用知识的内容必须以学生的观察、实验、制作、种植、饲养等实践活动为主 ,这样才能体现自然学科的特点…  相似文献   

17.
在我国的高中英语教学中,阅读课的教学一直是最受重视的教学环节.原因很简单,阅读有助于巩固和扩大词汇、丰富语言知识、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阅读可以训练思维能力、理解能力、概括能力与判断能力."侧重培养阅读能力"是教学大纲规定的高中英语教学目的之一.是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英语技能的一个基本方法.加强阅读训练可以为学生创造大量获取语言知识和大量运用语言的机会和条件.在课内外的阅读中既可培养学生对语篇进行分析、综合并从中获得信息的能力,也能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学会欣赏英语文学作品的美感,通过自然渗透,陶冶学生良好的情操.  相似文献   

18.
引导发现是一种让学生在教师引导下,独立学习,自己发现问题,自己动脑获得知识的教学方法。实践证明,历史教学中运用引导发现法,有利于学生在掌握历史知识的过程中,进行思考、探讨和创造,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自学、思维能力。 一、严格把握教材的重心,引导学生运用旧知识促成新知识的发现。 学生对新知识的发现,离不开对已有知识的牢固掌握。在历史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新旧  相似文献   

19.
所谓学生探究,指的是学生在对自然事物的性质、特征、运动、变化和联系的认识过程中,自己发现问题,积极思维,动手操作,学习像科学家那样自行获取知识,通过一系列有效的研究活动,获得并创造性运用结论,使各方面能力得到协调发展的过程。小学自然《教学大纲》指出:“自然教学的基本  相似文献   

20.
本节课是在学生进行综合实践活动基础上的写作导写,学生已完成了观察、体验、成文的过程。开课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把已形成的对写景散文写法的粗浅认识上升为理性知识,再反过来指导写作。因此,本节课的教学总目标为:认识自然——欣赏自然——描绘自然——感悟自然。确定这样的教学目标,目的是让学生在秋天里感受自然界的色彩、味道、神韵,体现新课标所规定的作文课培养学生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以及捕捉事物特征的要求。使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本节课中都得到较好的体现。教学方法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运用自主探究的方法建构新的作文教学。学习策略有:搜集、积累、质疑、小组讨论、比较研究、拓展强化与感悟思索。重点是描绘自然:难点是感悟自然。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本人就以下几点作了认真反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