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铁凝书写女性的独特方式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从铁凝书女性的独特角度--躯体、欲望、生存三方面切入,探讨了铁凝小说对女性生存状态和生存方式的价值。  相似文献   

2.
当代作家铁凝小说以女性意识的潜伏、显露和成熟为切入点,形象地表现出女性鲜明的成长姿态。我们可以将铁凝的小说创作分为早期、成长期和成熟期三个阶段。对其小说中女性意识由潜伏、显露到成熟的透视,体现出铁凝对女性生命价值的真挚思考与理性关怀。  相似文献   

3.
铁凝的长篇代表作———《玫瑰门》,是反思“文革”的一部敢于直面惨淡人生和丑恶人性的成功之作。作者以独特的女性视角,通过对女性躯体的纯净赞美,对女性欲望的坦然承认以及女性生存状态的清醒理解,全面深入地呈现了女性生存的百态图。由此,铁凝的写作风格也由清新、纯净转向深沉厚重,在拷问社会、“反省自我”的路上有了重大突破。  相似文献   

4.
车轶 《林区教学》2011,(10):20-22
铁凝的小说散发着浓郁的女性意识,她一直以其无限的同情和理解关注着女性世界。通过解读铁凝的小说,剖析探究了小说作品中的女性意识。从笔下对女性的悲剧命运和批判性自省的描写,到客观审视男性形象,铁凝小说中的女性意识迈向了一个更高的阶段。  相似文献   

5.
陈莹莹 《文教资料》2012,(33):72-74
铁凝是当代作家中很有特色的一位,她的日常生活叙事是由点点滴滴的生活细节构成的生活之流,这些生活细节具体体现在衣食住行上,铁凝尤其会选择在“食”中感受人间的烟火与暖意,体悟人的生存状态和内在心理,彰显日常生活的本真意义。“吃”乃人生存之本,我们从铁凝的小说中捕捉到一种美食情结,即作家在小说中对美食的一种反复书写。本文将阐述铁凝小说美食情结的具体表现,同时简析铁凝小说美食情结形成的原因及其对作家创作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八十年代以降,女作家从性别角度来反对“男性霸权”,书写女性心理、女性主体意识,以及试图建立女性话语的“女性主义”小说有不断深化的趋势。最初有张洁、张辛欣小说体现的对男性压抑的反抗及对女性自身价值的呼唤;八十年代中期铁凝、王安忆小说中出现了女性的性意识、性心理,女主人公开始以一个女人的面目亮相;九十年代至今则出现了一大批更典型的“女性写作”的本,如陈染、林白、海男、徐坤等的作品与前两个阶段大异其趣,这些女作家力图颠覆男性话语及权力,夺取应该属于女性的一切权利,所以小说中常书写女性的心理体验、意识、欲望及女性的生命状态等,书写话语也区别于男性话语的理性与条理化,有很强的情绪化、感官化、零散化特征,有评论家称之为“躯体修辞学”。  相似文献   

7.
铁凝小说以“第三性”写作的视角,构建了色彩斑斓的女性世界。透过对女性躯体的赞美、爱欲认同、心灵拷问、生存解读展示女性的生命状态和精神家园。  相似文献   

8.
《玫瑰门》是铁凝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它的发表标志着铁凝写作风格的转变:由原来的清新、纯情转向了对人性的弱点、丑陋的拷问和批判;然而,由于铁凝骨子里的传统文化思想使得这种拷问和批判是无奈的、柔软的。在这部长篇小说中,铁凝以“文革”为虚的背景,大胆地触及到人,尤其是女人作为一个个体生命存在的欲望诉求下的生存状态以及女性意识的觉醒和代际之间的成长。  相似文献   

9.
对铁凝的长篇小说<玫瑰门>进行了解读.苏眉在艰难的成长过程中产生了自我分裂,企图凭借自我对话与自我审视弥合裂痕,完成心灵的成长.借助苏眉的自我分裂与自我对话,小说对时代社会以及性别秩序进行了深刻的批判,渴望为在痛楚中挣扎的女性寻找出路.小说试图以自然与母性作为女性重获力量的源泉.然而,小说中女性欲望与生殖的紧张对立与双重否定,却也让这种对母性的顺服表现出诸多裂隙.  相似文献   

10.
对铁凝小说的自然观和悲剧意蕴的扫描,实质上就是对铁凝小说的两点哲学思考.丹纳在《艺术哲学》中讲到:“一个科学家如果没有了哲学思想.便只是个供人玩乐的艺人.” 因此,一部真正的文学作品应该充溢着浓厚的哲理意蕴,应该是哲学思想的艺术化、情感化.衡量一部作  相似文献   

11.
铁凝的小说中看作家女性意识的朦胧到觉醒由一个初期的"女儿形象"成长为"女人形象",铁凝对女性三个阶段的理解,随着时代的变化在女性身上的影响和反抗试图建立起一种理想的女性生命形式。但是女人的天空是低矮的,历史对女人的压迫也是步步紧逼,铁凝在探讨女性成长的同时也在思考女性是否真正逃出了男权的世界。  相似文献   

12.
铁凝的文艺观念涉及生活与创作、小说和散文、作家与读者的关系等问题。其中,挖掘生活中“属于文学的东西”;“散文的不可制作性”;创作要表现“人类心灵能够共同感受到的东西”等,是铁凝文艺观念中的闪光点。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女性小说的创作主要呈现出两种新的走向,即以林白、卫慧等为代表的“逍遥”式写作和以铁凝、方方等为代表的“拯救”式写作。尽管持这两种写作姿态的代表作家的创作风格不尽相同,但这两个创作群体对以往女性小说写作的冲击以及对当下女性小说的拓新是不容抹煞的。这两种走向对女性小说的创作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铁凝的创作没有回避社会政治叙事立场.但社会政治叙事不是铁凝的创作目的,她擅长日常叙事,她的小说始终以体贴、理解各种社会历史境遇中的“人”为宗旨.对铁凝而言,社会政治叙事只是她小说人物生存的某个具体境遇,也是她与主流话语和谐共处的一种方式.  相似文献   

15.
走进内心深处的花园--评铁凝长篇小说《大浴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铁凝小说《大浴女》是一部充满着清澄透明的人性魅力的佳作。小说主人公尹小跳因为“小荃之死”而一直处于沉重压抑的罪恶感中不能自拔,于是她对自己进行了不失严酷的自我审视,同时用一种近乎自虐的方式来自我救赎,最终走进了内心深处宁静的大花园,“大浴女”的灵魂形象的塑造也在这种过程中完成了。这显示了作对人性美的追求,为这个充斥欲望和躁动的时代里仍执着于人性的高尚的人们注入一贴精神振奋剂。  相似文献   

16.
铁凝的小说表现了鲜明的忏悔意识.铁凝认为女人的罪孽源于女性的人伦关系中,包括姐妹关系、两性关系和母女关系.铁凝的作品多是透过这几组人物关系展现女性的原罪之源,女性只有通过忏悔和自省才能达到自身的救赎.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文本阅读阐述了铁凝小说独特的叙事话语。主要从解构传统的母亲形象、展示女性“阴暗”的人性、讲述女性爱欲的渴求及对女性躯体的认同等方面进行分析 ,突出其女性话语的特色。  相似文献   

18.
铁凝的小说自觉地关注女性的生存境遇及女性命运,体现出始终如一的女性中心格局,塑造了形形色色具有鲜明文化底蕴的系列女性人物形象.本文试图以女性意识为切入口来阐释铁凝小说.  相似文献   

19.
立足于充分数据和具体分析之上,金西在调查报告《人类女性性行为》中提出了一系列性科学方面的重大发现,如女性性反应速度,质疑“阴道高潮”理论,.两性性衰老比较,女性“性冷淡”问题,女性婚前获得性高潮的意义,性行为中个体变异的重要性,在解剖学、生理学、心理学、神经机能、激素因素等方面两性性反应和性行为方式之异同等,得出了许多重要结论。  相似文献   

20.
铁凝是以《哦,香雪》为标志正式登上中国新时期文坛的。小说在作家主体审美心理与审美意识的追求上,表现出“五四”时期以冰心、丁玲等为代表的女性作家群体在女性审美意识追求上所具有的典型特点。然而,铁凝的这一审美追求在时代文化语境的制约和作家主体审美意识自觉追求的互动作用下,最终实现了从对“少女时代”审美风格的向往到逐步走向女性文学个性化追求的审美嬗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