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英语中的实义动词根据其词汇意义大致可分为两大类,即持续性和瞬时性动词,本文就这两种动词在不同的时态和语境中所表达的含义进行区别与对比。  相似文献   

2.
英语短语动词是由动词和小品词(副词或介词)构成的一种习语结构[1],是英语词汇中词块的一种类型,是英语词汇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英语词汇教学至关重要的内容。  相似文献   

3.
胡亚兰 《教师》2008,(12):74-75
现代英语动词绝大多数都属于规则变化,其过去式和过去分词采用增添后缀ed构成。凡不依上述规则构成过去式和过去分词的动词叫不规则动词。这类动词牵涉的词数并不多,常见英语词典附录表中所列出的不规则动词为270~360个。但由于它们的使用频率相当高,所以常给学生带来学习上的困难——感到它们难掌握,易混淆。为了帮助学生克服这一困难,我采用归类法将不规则动词分类排队,引导学生探索不规则动词的变化规则,使他们了解到:不规则动词也有变化规则可循,可以分类记忆,触类旁通。  相似文献   

4.
郑颖  罗思明 《海外英语》2022,(16):69-71
文章采用词源理据,通过词典语料,探索英语不规则动词的第一词词源分布,并总结相关规律。经研究发现:1)不规则动词第一词源主要来自15类不同语言来源。2)最主要来源为古弗里斯兰语,其次为古英语、古撒克逊语、西弗里斯兰语。3)英语动词“不规则性”主要是其在语言演变发展中遵循“简洁原则”,直接基础来源语动词的强变化而来。  相似文献   

5.
时态是英语动词的重要语法范畴 ,从时态体系的角度讨论非谓语动词的运作规律。对英语动词的非限定动词短语 (间接时态 )与谓语形式 (直接时态 )之间的时间、语义关系进行研析 ,通过分类研究 ,揭示其与说话时刻的关系 ,概括语义和句法特征 ,将非谓语动词纳入时态范围进行研究 ,使英语动词时态语法范围具有更大的概括力  相似文献   

6.
英语动词时态是英语语法教学过程中的重点与难点。如何记忆、运用好英语动词时态一直是困扰学生的难题。本文借助图解的方式,讲述动词时态的不同形式与所发生时间的关系,从而发现各时态之间的内在区别与联系。在教学过程中提供了讲解英语动词时态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7.
英语动词时态是语法课教学的重点、难点和易混点。本文介绍一种新的教学方法——运用时间线对时态进行教学,它能够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使复杂抽象的动词时态变得简单、具体、直观,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戴燕 《中学教学参考》2010,(19):126-126
英语有16种动词时态形式,高考英语考试大纲中要求掌握的有10种。在此我就高考英语时态中的特殊用法作一些分析。  相似文献   

9.
人们在交际中,言语的表达不仅负载语义信息,而且还载有一定的感情色彩.英语动词时态在这方面具有特殊功能,使说话人的言语生动、具体,语气委婉,富有感情.  相似文献   

10.
郑维 《考试周刊》2011,(77):91-93
广告英语是一种使用广泛的实用性文体,有其独特的风格和特点:动词是增加广告语言表现力的一种有效手段。本文着重探究广告英语中的高频动词及其时态特征.并且试图为两个问题提供实证依据:(1)广告英语中最常见的动词有何特点?(2)为什么广告英语中的动词多以一般现在时出现?这一分析结果不仅可以给英语广告的创作者及英语学习者增进知识水平.而且有助于增强他们对语言的认知和运用能力。  相似文献   

11.
曹刿生 《怀化学院学报》2006,25(11):139-141
试图根据认知语言学、语法学和系统功能语言学的经验理论,从隐喻认知的角度探讨英语动词过去时的非过去时间用法,并从虚拟和礼貌两个层面论述过去时从时间距离映射到现实距离继而映射到心理距离的语用含义,进一步认识到隐喻认知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以及它在话语中的信息建构意义。  相似文献   

12.
体验哲学认为语言具有体验性,强调意义不是来自与外在客观世界的对应,而是来源于人类的身体经验和社会经验的多重互动认知理解。空间隐喻的体验性表现在三个方面,即系统性、多维性和与文化的一致性。体验哲学和认知语言学为我们认识世界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3.
名词动词化出现的隐喻意义是语言使用过程中人们不断创新的产物,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志之一。文章从隐喻认知的角度着重探讨名词动词化的特点;同时提出,掌握语言的一词多义现象,可以促进语言学习者对词汇更深层次的理解,在此基础上提高外语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14.
本在语篇范围内讨论英语动词体形式,探讨自由间接引语对小说作品中的人物、心理活动、暴露人物主观世界的重要性,体现了动词体形式在语篇中的衔接作用。  相似文献   

15.
英语动词的过去时的实质是距离性,或表逆时针的时间距离,或表虚假意义的真实距离,或表客气委婉的心理距离。这是隐喻化的机制在起作用,是英语语言表达者将其原来认识两点间的距离的意向图式投射到事物或事件的真假域再投射到认知心理域的过程。  相似文献   

16.
虚拟结构一直是学生的难点,仅结构的罗列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过去时的基本用法表现为时间方面的距离,由时间距离映射到现实距离,并进一步映射到心理距离。虚拟结构是动词过去时隐喻化的结果。因此,语法的讲解与理据分析的结合、隐喻认知与语法教学的结合是值得探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在传统语法书里,英语动词过去时被定义为一种指称性的时态,主要用于表述以说话的时间为参照点过去发生的事情或存在的状态。然而动词的过去时态还有非过去时间用法。本文从认知的角度探讨英语动词的过去时态的用法,揭示动词过去时态的本质特征,即距离性,包括时间距离、现实距离和心理距离。  相似文献   

18.
张婧 《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12,33(1):125-128,140
演说辞作为一种鼓动性的语言是西方文化宝库中的瑰宝。互文性与隐喻在演说辞中被广泛使用,本文从一个新角度,把两者结合起来,研究作为一种修辞手段和认知模式的隐喻出现在互文性话语中的语篇功能。通过研究,我们发现演说辞中的互文性所体现隐喻的语篇功能包括隐喻的衔接、连贯功能,隐喻的意识形态功能和游说功能,这些功能语篇价值体现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从功能语法的角度探讨汉诗英译过程中的时态处理。汉英两种语言中的时态存在差异,这种差异影响了汉诗英译的表达效果。作者主要从三个方面探讨译者需注意的问题:现在时和过去时两者皆可用时的效果区别,诗中有明确时态限制时如何处理以及诗句中的引述语的时态处理。作者最后提出结论:汉诗英译中时态处理的主要出发点是语言形式和修辞方面对语言表达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俄语动词"时"的定义和用法相当复杂,同一个时间形式在不同上下文、不同语言环境中,表示不同意义,这对学习者来说,造成了极大困扰。本文以俄语动词现在时为例,运用对立统一的辩证理念解析其直义与转义,旨在寻找时间形式和时间意义的切合点,揭示其规律性,使俄语动词现在时直义与转义这对矛盾体得以完善统一,从而消除学习者的心理障碍,提升其学习兴趣,达到和谐交际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