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是先哲孟子在《齐桓晋文之事》中留给后人的醒世名言。该文记述了孟子与齐宣王的一次谈话,阐述了他“保民而王”的仁政思想。文章汪洋恣肆的行文风格,缜密谨严的行文结构,长于譬喻的艺术手法,锐不可当的磅礴气势,晓畅而寓意深远的论辩语言,这些独具个性的论证艺术,无不展示着孟子散文长于思辨,震憾人心的艺术魅力。首先,行文结构严谨,思维缜密。孟子开篇便提出了“保民而王”的仁政主张,指出齐王有着施行仁政的仁心。“舍之!吾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就是最好的证明,正因如此孟子认为“是心足…  相似文献   

2.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是先哲孟子在《齐桓晋文之事》(选入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科书必修本第五册第六单元)中留给后人的醒世名言。该文记述了孟子与齐宣王的一次谈话,阐述了他“保民而王”的仁政思想。文章汪洋恣肆的行文风格,缜密谨严的行文结构,长于譬喻的艺术手法,锐不可当的磅礴气势。晓畅而寓意深远的论辩语言,其独具个性的论证艺术,无不展示着孟子散文长于思辩、震憾人心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3.
浅论《孟子》的论辩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孟子》是记录孟子及其门人言行的一部散文集。孟子是我国战国时代的一位杰出的雄辩家,以好辩著称,所以具有雄辩力量是其文章最突出的特色。 《孟子》中的文章,不管是论辩性的,还是陈说性的,都灌注一种不可阻遏的气势,或居高临下,咄咄逼人,或充畅条达,意盛理足。苏洵称“其锋不可犯”,苏辙称其“宽厚宏博,充乎天地之间”。这一点,为诸子作品皆所不及。《孟子》文章的这种气势是由作者的主体精神和采用的语言表达形式相融合而形成的。孟子自称“我善养吾浩然之气”,这种“气”,是其人格自信和自尊、理论自信和自负的个性气质化  相似文献   

4.
《庄暴见孟子》节迭自《孟子·梁惠王》,题目是抽取了原文第一句。通过孟子与齐宣王关于“好乐”的谈话,反映了孟子“与民同乐”的仁政思想和高超的论辩艺术。文章开头先用庄暴见孟子一事作为引子。齐王向庄暴  相似文献   

5.
《庄暴见孟子》记叙了孟子拿为王者要能够与民同乐的道理来开导齐宣王一事。是孟子宣扬其“仁政”的文章.即统治者要使国家长治久安,必须关心人民的疾苦,能与民同乐。文章是对话体议论文,充分显示了孟子高超的语言论辩艺术。  相似文献   

6.
《齐弄桓晋文之事》节选自《孟子·梁惠王(上)》,记叙的是孟子晚年第二次到齐国时同齐宣王的一次关于“王道”问题的谈话。这是一次非常成功和精彩的游说。在孟子的层层诱导之下,齐宣王侧耳恭听了孟子的“仁政”学说。其中“保民而王”和“制民恒产”的思想,显得尤为完整而闪亮。今天,我们应该如何看文章中“保民而王”和“制民恒产”这两个亮点呢?  相似文献   

7.
一、课文悟读孟子长于言辞,在辩论中经常设譬,以小喻大,逻辑性很强,有极强的说服力;其文气势磅礴,笔带锋芒,又富于鼓动性,对后世散文有很大的影响。本文选自《孟子·梁惠王下》第一章,可以作为一篇对话体的议论文来学习。文章由叙入议,先通过庄暴和孟子的问答引出话题:“好乐何如”,然后叙述孟子如何就这个话题因势利导地劝说齐王要“与民同乐”。全文围绕着“音乐”这一话题,阐明不“与民同乐”就会失去民心,而“与民同乐”就会得到民心、统一天下的“王道”思想。文章从一个侧面体现了孟子的政治思想,故学习本文时,可让学…  相似文献   

8.
《庄暴见孟子》是一篇宣扬“仁政说”的文章,文章采用对话的形式,阐明了统治者要想使天下大治,必须关心人民疾苦,必须与民同乐的观点。为了阐明这一观点,孟子可谓循循善诱,欲擒故纵;迂回包抄,引人入彀。文章一开始通过庄暴和孟子的对话,提出论题——“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叙述比较简约,没有说明是什么理由,这是因为倘若先要说出个所以然来,势必与后文正面开  相似文献   

9.
孟子论说文的特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先秦诸子散文中,从文章角度看,有很多家的成就是超过孟子的.但是,孟子的文章对以后的文章写作的影响却比他们大.唐宋古文家如韩愈、苏洵、苏轼等,不独思想方面受其影响,在文章方面也努力向他学习.刘熙载《艺概》中说,“韩文出于孟子”,“东坡文,亦孟子,亦贾长沙”,“王介甫文取法孟、韩”,是有道理的.诸子散文,主要是议论文章,最早的是《论语》.《论语》是语录体,片断而不成篇,从文章形式来看,成就不算很高.比孔子晚出的墨子,他的《墨子》一书,比《论语》成书晚,但比《孟子》早,在论说文的形式和文章理论上,也比孔、孟有更大成就,象墨子提出的“三表法”和逻辑证明方法,不仅在当时是出类拔萃的,现在看来,也符合唯物主义的认识路线;从文章形式来看,墨子的文章已经向有组织有结构的论说文发展.所以,有人推崇墨子是论说文的创立者.晚出的孟子,只完成一种对话体,也无明确的文章理论,其成就当在墨子之下.至于同孟子同时的庄子、苟子,某些方面的成就也是在孟子之上的.如庄子之用寓言说理,荀子之讲究逻辑结构,都比孟子为高.他们的文章也发生过重大影响,但影响不如孟子.  相似文献   

10.
翻开《孟子》书,一上来就是一段脍炙人口的文章: 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 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  相似文献   

11.
[定位 ]鉴赏孟子思想中“保民而王”的仁政思想。[切入 ]1 课前布置“我所知道的孟子及其作品”资料搜集 ,课上交流切入。要求学生能说出已学过的《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寡人之于国也》等篇孟子作品 ,通过这些文章的学习 ,学生对《孟子》一书的思想内容和主要特色已有一定的了解。2 关于孟子与《孟子》。 (从介绍作家切入 )课前布置搜集 ,课上学生交流 ,教师补充。孟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之一 ,人们常把他和孔子并称。古人认为《孟子》是“拟圣人作” ,因而也常把它和《论语》相提并论。[探究 ]文言文的教学…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三个方而对《孟子·滕文公》五种版本的译文中有较大出入的句子进行了比较分析,评论各自的得失,探求古文今译的一般规律。《滕文公》是《孟子》的第三篇,它通过孟子与滕文公“道性善”,细致而深刻地阐述了孟子的性善沦、仁政学说、民本思想、教育思想及伦理道德观,同时提出了“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等著名沦点。展示了孟子思想的博大精深。多年来,我国出  相似文献   

13.
一、课文悟读孟子是继孔子之后活动于战国中期的一位儒学大师,他也曾周游列国兜售儒家学说,但和孔子一样,他的学说也百不一售。本文记叙的是孟子晚年第二次到齐国时和齐宣王的一次关于“王道”问题的谈话。这是一次非常成功和精彩的游说。在孟子的层层诱导之下,齐宣王侧耳恭听了儒家“保民而王”的“仁政”学说,虽然事后齐宣王并没有付诸实施,但这恐怕要归因于当时的社会发展大趋势。在以兼并战争为主要形式的动乱社会中,只有兼并才能实现社会的统一,才能结束战乱,因此孟子所说的“王道”和“仁政”在当时是行不通的。可文章却写得…  相似文献   

14.
孟子是战国时代的散文大家,也是一位有名的雄辩家.其门人公子都对他说:“外人皆称夫子好辩。”孟子回答:“我岂好辩哉?不得已也!”,郭沫若在《苟子的批判》(《十批判书》)中说:“孟文的犀利。庄文的恣肆,苟文的浑厚,韩文的峻峭.单拿文章来讲,实在各有千秋。”孟子的雄辩才能.犀利的笔锋。由此可见一斑。[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释“捆”     
对于《孟子》中“捆屦”之“捆”的解释,存有三种不同的观点:一种释为“叩椽”,一种释为“编织”,第三种将“叩椽”与“编织”合流。文章认为“捆”当释为“编织”义。  相似文献   

16.
《孟子见梁襄王》是孟子转述自己和梁襄王的一次对话 ,围绕“定于一”的问题展开讨论 ,阐述了“天下定于一”的王道思想。孟子所处的时代正当战国中期 ,诸王侯为争夺霸权逐鹿中原 ,政治一片混乱。面对天下滔滔、江海横流的局面 ,身为没落贵族的孟子感到了失落的悲哀 ;另一方面 ,又产生了拯救天下的愿望。他来到魏国 ,向梁惠王阐明了“与民同乐”和实行“仁政”的道理 ,试图为这位被功利迷了心窍的君王指点迷津 ,但孟子的努力失败了。梁惠王死后 ,梁襄王即位 ,第一次召见孟子 ,孟子出来即语人曰 :“望之不似人君” ,“就之而不见所畏”。在孟…  相似文献   

17.
孟子是我国古代有名的辩论家。他的七篇辞锋犀利的著作,对我国的散文有着深远的影响。柳宗元认为要从孟子的文章中学习支条畅茂的写作特色①。苏洵则评论孟子的文章是:“语约而意尽,不为(?)刻斩绝之言,而其锋不可犯”②。仍是能够道出孟子文章的辩论特色的是叶适,他说:“孟子出而说齐梁之君,几得改于齐,具见此十余章。大抵逆来顺往,无问其所从,必得吾之所以言而后止③。”用今天的话说,就是,孟子善于针对一些反命题提出自己的正命题给予驳诘,不论这些反命题是怎样提出来的,他都能酣畅地进行辩论,直至把话说完为止。  相似文献   

18.
“气”是中国古代哲学中的一个重要范畴。在先秦诸家体系中,“气”指构成天地万物及人体的原始质料。但由于把“养气”当作达到“不动心”的道德修养境界的途径,并在“气”之前加以“浩然”字,《孟子》文章中的“气”在现在的哲学史著作中往往被认为是一种精神力量或道德境界,这也影响到对孟子哲学的理解和评价。针对这种观点,本文从四个方面论证了《孟子》中“气”的含义是指构成天地及万物的物质基质。  相似文献   

19.
比喻在孟子散文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比喻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法,是人类哲理思维与形象思维相结合的产物。它是作者为了说明一种道理或事物,而引用人们所熟知的另一相似的道理或事物来打比方,使深奥的道理浅显化,抽象的事物形象化,以启发人们的联想和想象,便于理解和认识某种事物。 孟子的散文以其磅礴的气势,热情奔放的感情,在先秦散文中独树一帜,而比喻的运用是其文章突出的艺术特点。赵岐在《孟子题辞》中曾说:“孟子长于譬喻,辞不迫切,而意以独至。”据有人统计,《孟子》全书二百六十一章中,就有九十三章总共使用着一百五十九种比喻。”(李炳英《孟子文选》)我们首先看一看孟子的文章是采取怎样的形式进行比喻的。 一、赋诗喻志 这是一种特殊的比喻方法。春秋时一些士大夫在从事政治或学术辩论时,常常引用《诗经》的章句。但这种引用大都不根据诗的原意,而是断章取义,截取《诗经》的部分章节,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这种方法实质上就是将诗作为一种比喻的工具,能够深入浅出地表述某种道理。 有一次,孟子游说到齐国,劝齐宣王实行仁政。王曰:“寡人有疾,寡人好货。”孟子对曰:“昔者公刘好货,诗云:  相似文献   

20.
诸子争鸣的战国时期,孟子论孝贯穿于他推行“仁政”、“王道”政治主张的始终,他是当时论孝最多、最充分的思想家。文章以《孟子》为依据,全面分析、归纳了孟子从哲学、历史、政治、经济、教育、伦理等多维度建树孝道的思想,充分肯定了孟子在孝文化建设史上的独特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