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为《追忆》的撰稿人,要来说《追忆》的文字,总有王婆卖瓜的味道。古人云,家有敝帚,享之千金。一把破扫帚,尚有如许身价,偏爱点自己的文字,也是人之常情吧。《追忆》初稿出自好几位同人之手,笔者不过其中之一。说说它的文字,严格说来,恐怕还算不上自我吹嘘。 讲到《追忆》,要从上海市档案馆1994年举办的图片展览《旧上海掠影》说起。这个展览,搜罗馆藏的数百幅历史照片,以再现上海近代历史风貌。报纸上一报道,职业敏感性极强的几个出版社编辑闻风而来,抢着约稿,要把展览的图片编成画册出版。比较各家出版社的方案,  相似文献   

2.
3.
追忆何老     
尊敬的何微先生是我国杰出的无产阶级新闻事业家、著名的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家、卓越的社会主义新闻教育家。1999年4月6日,年届83岁高龄的何老因病辞世,驾鹤西去,这是新闻界和新闻教育界的重大损失,令人不胜悲痛和悼念!  相似文献   

4.
追忆董辅礽     
董辅礽临去美国时对我说,我会回来的。因为我俩还有一项宏大的研究计划没有讨论完。然而,他终究还是没回来  相似文献   

5.
追忆汪应祥     
我大概是编辑部应该较早知道而又是最晚知道汪应祥惨遭不幸消息的人。所以,当那天南京军区宣传部的新闻干事江伯友在电话里说要处理汪处长后事,我怒斥他胡说八道,想接班也不能这么咒人呀!谁能相信那么活生生的一个人就突然没有了呢?就在一个多月以前,他还给我打电话,盛情邀我到他的新单位上海警备区作客。噩耗得到证实。他遇到了突如其来的车祸!我就像被抽了筋一样,两条腿软得抬不起来,浑身没有一点力气。人世间竟是如此的险恶无常,人的生命竟是如此不堪一击。应祥老弟,你走得太急、走得太惨了啊!大概是10多年前,我认识了汪应…  相似文献   

6.
追忆赵一曼     
正1932年9月,我由《东三省商报》社转到哈尔滨《国际协报》社担任副刊编辑。一天,同我单线联系的中共满洲省委委员金伯阳向我传达了党的指示,要我很好地利用副刊,来作为宣传革命和团结进步人士的阵地。我那时刚参加党的工作,没有读过马列主义著作,对于党内文件和宣传品也读得不多,对党当时的方针政策理解得也不深。选用来稿和自己写稿,都无人讨论,也不经谁审批,完全由自己决定,有时这个可利用的阵地也就不能完全合乎党的  相似文献   

7.
追忆知己     
人生奇妙。冷暖无常。倘有三五知己,咫尺天涯,灵犀相通,当为平生快事。而黄公甚幸,知己者不止三五。 黄公谁人?兼容并包的杂家黄宗江先生。性情中人,多半辈子的时间置身于民间官方天堂庙堂地狱炼狱的交叉地带,进进出出,见怪不怪,热眼向洋,笑口常开;大讲人性、个性,也没敢忘了阶级性,兼具书生意气、战士情怀、才子并顽童作风。因而在旧友新朋之中颇有惺惺相惜者,彼此或拔刀于危难,或相忘于江湖,留下不少一唱三叹复又一波三折的悲喜故事。  相似文献   

8.
追忆丽尼     
一、分别竟成永诀时序超忽 ,迄今与良师益友丽尼 (郭安仁笔名 )分手正好整整五十周年 ,追思之忱与日弥增。 194 8年秋 ,南京政府国防部长易人 ,我从丽尼主管的秘书室调往武汉华中军政长官公署长官办公室时 ,向他告别 ,他情诚意挚给我致别言说 :“人生的历程就象长途旅行一样 ,只能踏着正确的道路前进 ,一脚之误 ,常常会使人一生陷在臭泥坑中 ,不可不审慎……”。当时尚不知此话深刻的内涵 ,一直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中共广东省委机关报《南方日报》公布党政部门为他平反昭雪事宜后 ,才悟出一些道理 ,却不料那次分手之后竟成永诀 ,但昔日…  相似文献   

9.
夜半时分,我被冻醒,捂着凉薄的被子,看着灯下的一只飞蛾。隔墙50米处,就是鲁迅家的老宅了。在绍兴,老式的高门大院被称为老台门。我住在他家西侧胡同里一家老台门改造的青年客栈里。  相似文献   

10.
2013年的清明节似乎比往年来的要早。其实季节的更替只是自然界的正常变迁,或许是心境的原因,这种悲凉的感觉早已袭来,这时总让我们想起本刊的前任主编张赫玲老师。去年的此时,她还常常出现在眼前,或与我们在楼梯偶遇,虽然病魔缠身,仍然一脸的微笑,一样的坚强。而如今,却与我们阴阳相隔,春天已来I临,不知她的墓上是否长起了青草。世事的变幻,令人感叹。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深情的笔触追忆了杨伟光同志对作者的业务培育和教诲,生动细腻地表达了作者对杨伟光同志的缅怀之情。  相似文献   

12.
前几天参加图书馆学会成立三十周年纪念活动,在会上遇见金泯先生的夫人余葭生女士,这使我想起了金泯先生。金泯先生在世时尽管学会还没成立,但他当时所在的辅导部其实是承担着学会的一部分工作和职能的,除了举办干部培训班外,还配合中心图书馆举办业余大学和北大函授班。下面我将我和金泯先生的点点滴滴回忆出来,以追忆金泯先生。  相似文献   

13.
记者:第一次看见她的时候,她是什么样子? 王元化:她很朴素的,剪一个不长不短的齐肩发,穿一个旗袍吧,也不是很考究的布料。她一生不大修饰的,从我认识她到结婚到后来,她都是不喜欢修饰的,擦粉啦,口红啦,都不大弄的,偶尔把头发梳成个辫子盘在头上,就算很时髦了,那张照片我画传(《王元化画传》,上海古籍出版社)里有。衣服的料子、剪裁她不赶时髦,但都弄得很整洁。  相似文献   

14.
在纽约只有我和老公两个人,我们闷坏了就絮絮叨叨地聊天。两个在纽约连车都没有打过、没花自己的钱吃过一顿超过30美元的饭的人总是讨论:我们到底算不算失败者?他考了4年才考上北大的研究生,这4年中,几度入不敷出,穷途末路地去做律师,接一些诉讼费不超过3000块的离婚案,而且当事人都热爱倾诉,不爱付钱。  相似文献   

15.
第一次被夏青老师的声音打动,是43年前的事。当时我在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学习,兼做学院广播台的播音员。  相似文献   

16.
追忆张赫玲     
张赫玲于2012年9月11日因病在湖北宜昌逝世,享年78岁。人们用这样一幅挽联评价她:上联为"献身新闻勤恳劳作耗毕生心血",下联为"真诚待人肝胆相照显人格魅力"。张赫玲曾担任中国地市报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地市报人》杂志主编、原宜昌日报社党委书记、总编辑。她一生痴迷于党的新闻事业,尤其是在1986年到2004年长达近20年的时间里,为中国地市报研究  相似文献   

17.
1949年7月23日,国民党一二二军被迫从石门撤退在慈利、大庸一带布防.我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四十七军139师于7月31日解放慈利县城后,奉命继续进军湘西,对外称"绥远一支队".这个师是四十七军的主力师,大部分老战士是当年战斗在湘鄂边苏区的红二、六军团的.  相似文献   

18.
《中国新闻周刊》2006,(37):79-79
在掩体一般的电影放映厅里,银幕上红色的电子时钟闪烁,旁自在倒计时读秒:“10、9、8……”,伴随着剧烈的爆炸声,气浪滚滚,蘑菇云腾空而起。这是位于美国内华达州核试验博物馆中的一个场景。  相似文献   

19.
刚从国外回来,惊悉黄宗忠导师辞世,深感悲痛。这时又收到了《山东图书馆学刊》编辑部撰写纪念文章的约稿信。由于在黄老师的诸多学生中,我是成绩平平的一位,而且许多师兄弟姐妹的文笔都比我好;又由于黄老师担任武汉大学图书情报学院院系领导长达三十多年。  相似文献   

20.
西安晚报的赵发元同志托刘斌给我转来了他们举办的“今日老三届”征文的全部文章,并送了一本《外向型城市·西安人》征文结集成册的书。刘斌简要给我讲述了这两个征文在陕西的影响,要我为即将出版的《情结老三届》一书写篇序文。“今日老三届”这命题首先引起了我的兴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