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南亚、西亚和中亚地区,有许多后缀“斯坦”的国家名称,如南亚的巴基斯坦、西亚的巴勒斯坦、中亚的哈萨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等。那么,这儿的“斯坦”是什么意思呢?  相似文献   

2.
在南亚、西亚和中亚地区,有许多后缀“斯坦”的国家名称,如南亚的巴基斯坦、西亚的巴勒斯坦、中亚的哈萨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等。那么,这儿的“斯坦”是什么意思呢?  相似文献   

3.
如今酒吧很多,但酒吧“的吧”字你明白它的意思吗?英语中的酒吧只是一个词,就是“bar”,它原是“棒”和“条”的意思。在从前的外国小酒店里,每个座位的前面都横有一根长棒,“即吧”,这“个吧”多半是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孔雀东南飞》中“何意”当前的解释提出疑问,从语境、语义、句法三个层面对于“何意”在文章中可能表达的逻辑意义进行分析,试图做出新的诠释。  相似文献   

5.
《信陵君窃符救赵》一文中“举手视公子”一句,人教社教材本注,同册教参译作:举起手来望着公子。似不甚合情理。我们知道,兵符是古代调遣军马的凭证,是极其考究而机密的军事信物。据经验,将周p果发现所传兵符有诈,情急之中是完全可能举以示众的。然而课文中信陵君所传是真符,晋鄙当确信无疑。既如此,举手又有何意呢?此其一。其二.普鄙双手合符,即便是在惊疑之下,他又举哪一只手?抑或举起双手2是举一次还是一直举看7其三,这举手与视公子有什么必然联系呢?笔者猜想,“举手”当是“举首”,产近而误,“手”、‘首’相通。查…  相似文献   

6.
报刊上时常有“不尽人意”之词,如“高手表现不尽人意”,读来颇以为怪。所谓“不尽人意”,揣其意是“不尽如人意”,当从“尽如人意”一语化出。按:“尽”,完全,范围副词;“如”,符合,动词。不尽如人意,是说某人的表现不能完全符合大家的心愿,亦即不能完全令人满意。现在来个“不尽人意”,保留副词而抽去动词,就不知所云了。若勉强把“尽”当成动词(如“余意未尽”的“尽”),把“不尽人意”解作“不能完全表达大家的  相似文献   

7.
孙阳 《语文天地》2015,(10):19-20
《归去来兮辞》是陶渊明的代表作,也是最能表现他志向与操守的文章。在提到其写作背景时,许多资料都说,陶渊明任彭泽县令不久,因"不为五斗米折腰",弃官归隐,躬耕田园。而且普遍认为,五斗米为当时县令的俸禄,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是不因贪恋官位而向污浊的官场低头,有力地表现了他不慕权势的高贵气节。这有一定道理,但并不全面。我们有必要了解一下陶渊明隐居背后的政治隐情。陶渊明的曾祖父陶侃是东晋大将,要了解  相似文献   

8.
笔者听一位青年教师的观摩课时。一位学生对《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中“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一句,提出了异议:“‘生子’不应该是生个儿子。”课堂上老师对此没有做出合理的解释,查阅课下注释及相关的教参亦无明确的注释。对于“‘生子’就是生个儿子”的解释,笔者不敢苟同,遂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9.
在一些介绍信、证明信中经常有“请予办理为荷”之类的话,“为荷”是什么意思呢?  相似文献   

10.
在一些介绍信、证明信中经常有"请予办理为荷"之类的话,"为荷"是什么意思呢? 原来,"荷(hè)"在文言中除了表示"背" "扛"的意思(如"荷锄""荷枪实弹")外,还有"承受恩惠"的意思。这个意思口语里不用,只用在书信里表示客气,"为荷"就是  相似文献   

11.
现行高中语文第三册《孔雀东南飞》:‘女行无偏斜,何意致不厚?’课本注:‘何意,岂料。’另处:‘新妇谓府吏:‘何意出此言!同是被逼迫,君尔妾亦然。’‘课本未注。想是注者认为‘何意’意思同前。余冠英先生《乐府诗选》注:‘意,料也。’朱东润先生主编的《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和林庚、冯沅君先生主编的《中国历代诗歌选》对此诗‘何意’或同余注,或未注。细玩诗意,愚以为‘何意’当注为‘为什么’才更妥贴。  相似文献   

12.
口语中 ,人们往往说不讲礼貌、礼节的人为不懂礼数。那么“礼”和“数”为何组成一个词呢 ?原来我国先秦时期表达礼意是通过一定数量的礼物、礼仪来实现的。礼物、礼仪的数量变了 ,礼意随之而变。譬如 :按照周王朝礼制关于乐舞的规定 ,“天子八佾 ,诸侯六 ,卿大夫四。”鲁国大夫季氏本来只配用四佾舞于庭 ,可他偏偏用了八佾 ,竟敢僭用天子之礼。数量不同 ,发生了质变。仅此一端 ,就可以给季氏戴上个“犯上作乱 ,目无王纲”的帽子 ,难怪维护旧礼制的孔子不肯容忍“礼数”是何意@一言  相似文献   

13.
《中国古代史》(试验教材)在讲述隋唐商业繁荣时提到,唐高祖下令“废五铢钱,行开元通宝”。学生普遍认为开元为唐玄宗的年号,唐高祖时不可能铸开元通宝,其实,学生之所以出现上述疑问,关键是未能弄清此处“开元”的含义。那么,此处“开元”究竟为何意呢?  相似文献   

14.
明代学者姚福在《清溪暇笔》中记载:“三不知”一语,出自《左传》。《左传·哀公二十七年》中是这样记载的:晋荀瑶带领大军伐郑,文子认为,对敌情不了解,不可轻进。文子说:“君子之谋也,始衷终皆举之,而后入焉。今我三不知而入之,不亦难乎?”由此可知,“三不知”一语,意思是对事情的开始、经过、结局都不了解。但如今已用“三不知”指事事都不知道。“一问三不知”是何意@周亦婷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嘉年华”频频出现在报纸、杂志、网络媒体上。旅游业的繁荣更是使得“嘉年华”乐翻了天,不少旅游区都纷纷选择“嘉年华”作为他们的宣传亮点。先看几则消息:(1)节日期间,大连还推出了车行大连秋之旅、爱在大连秋之旅等系列旅游活动。在星海湾有嘉年华———欢乐总动员,也将为游客献上精彩的节日大餐。(《沈阳晚报》2004年9月30日)(2)9月26日,北京游乐园的一辆彩车在彩排。“十一”期间,这里将举办“2004年北京国际卡通嘉年华”和“秋天的童话”卡通彩灯艺术展。(《光明日报》2004年9月30日)(3)昨天下午,世纪公园内热闹非凡,即将从…  相似文献   

16.
“何施之为”注释究竟何意新疆/乔正明《之战》里有这么一个注释:[秦则无礼,何施之为]秦国就是无礼,为什么要报答它呢?为,表示疑问语气。何施,宾语,前置以加强语气。之,助词。这个注释对“何施之为”的说法实在令人不可理解。“为,表示疑问语气”,这是说,...  相似文献   

17.
18.
船的大小是用多少多少吨来称谓。有些人把表示船的容积的“吨”和表示重量的“吨”(1000公斤)混为一谈。其实,这两者并不是同一单位。 15世纪时,英国航海业已很发达。当时的英国是根据船的大小来决定纳税金的多寡,衡量的尺度是看一艘船上能装载多少个酒樽。一艘船能  相似文献   

19.
《拿来主义》中有个名喻:穷青年得了大宅子便‘拿来’。这里的大宅子指什么?一般认为是文化遗产,教学参考书便是这么写的,各种有关考试的答案也是这样定的。但我觉得,这种观点值得商榷。我认为,大宅子的本意跟‘遗产’并无关系。大宅子,文中是指别人原先住过的房子,里面有鱼翅、鸦片、烟枪烟灯、一群姨太太等。这显然是比较富贵的人家。那么,穷青年有机会得到了,怎么办?‘拿来’就是。至于这房子是不是合法继承的,  相似文献   

20.
儿时在一个大姓祠堂对面的照壁上见过“泰山石敢当”的石刻,后读柯焕德先生写的《戏公差》(暨南大学出版社的《趣味语文故事续集》)又有“徐文长正焦急,只见前面弄底竖着一块‘泰山石敢当’的石碑。”自知竖刻这样石碑的习俗别处亦有,但查遍可以查的字典词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