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宗教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也是一种特殊的意识形态.它的本质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歪曲反映,是颠倒的世界观.宗教的社会作用无论在历史还是现代社会总的是消极的,是剥削阶级麻痹人民的工具.但是宗教也有其积极的社会作用,即被剥削阶级曾利用它作为反抗剥削阶级统治的斗争的旗帜,而且宗教对惩恶扬善、社会救济和援助等也起着一定的作用.我国社会主义时期宗教仍然有其存在的原因与作用.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思想在他的整个思想中占有核心的地位。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思想摆脱了传统的实体论思维方式的束缚,是从可能性与现实性的双重维度来理解人的本质的。可能性与现实性这双重维度是对立统一的,不能单独从任何一方的逻辑出发来理解人的本质。  相似文献   

3.
试论宗教的本质和社会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宗教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也是一种特殊的意识形态,它的本质人们对客观世界的歪曲反映、是颠倒的世界观,宗教的社会作用无论在历史还是现代社会总的是消极的,是剥削阶段麻痹人民的工具。但是宗教也有其积极的社会作用,即被剥削阶段曾利用它作为反抗剥削阶级统治的斗争的旗帜,而且宗教对惩恶扬善、社会救济和援助等也起着一定作用,我国社会主义时期宗教仍然有其存在的原因与作用。  相似文献   

4.
张蘋一  车恩利  王华 《文教资料》2008,23(17):79-80
马克思对技术本质的认识始于对"现代社会的经济运动规律"的研究.他通过分析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研究社会发展规律等问题,从不同角度阐述了技术的本质.  相似文献   

5.
李欣 《教师》2010,(17):109-109
宗教は人间生活におぃて多大な役割な果たしてぃゐ。あゐ民族,或ぃはあゐ地域の住民にとつては、なくてはならぬ存在とでも言えゐ.さて、宗教存在の意味は何だろぅ.ここで、简单に分析してみぃ.  相似文献   

6.
在总结19世纪以来的宗教理论研究的基础上,马克思主义以唯物史观为根本方法,揭示了宗教与人类现实生活的关系,从而深刻地揭示出宗教的本质和作用.在当代社会中,马克思主义关于宗教本质和作用的理论,呈现出新的形式和内容.  相似文献   

7.
青年马克思对待宗教问题的研究视域逐步经历了伦理性、自我意识性、现实性和实践性等几个阶段的视角转变,最终走向了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殿堂。文章将就青年马克思时期的宗教批判思想的发展、演变轨迹进行初步的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8.
文章运用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结合我国社会主义实际,辩證地考察了宗教的本质作用,并进一步指出:社会主义时期宗教可与社会主义相协调。  相似文献   

9.
宗教经验是宗教信仰的核心要素之一,同时它也是宗教心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不同的理论对宗教经验的概念和本质有着不同的理解。宗教经验的研究需要结合不同群体的宗教传统和文化。宗教经验应该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宗教经验包括非宗教徒的超自然体验,而狭义的宗教经验仅指宗教徒在宗教信仰中的体验。  相似文献   

10.
论中西方宗教的本质差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是中西宗教思想比较研究的结论部分。文章认为中国宗教是人本宗教,西方宗教是神学宗教。文章从中西宗教的理论体系、神学论证方式、僧侣集团的职能、信徒的态度四个方面说明中国的儒释道是以人为中心构建的宗教体系,基督教是以神为中心构建的宗教体系。宗教思想上的巨大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中西方社会的特性和历史的走向。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宗教暧昧现象的社会学解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开放的扩大、交流的增多,当前大学生对宗教普遍持宽容态度,甚至还主动接受宗教的影响,这既是宗教本身具有的积极功能使然,也是因为社会转型带来的价值迷茫和原有社会整合的解体而新的整合又未建立的缘故,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异化”则是另一重要原因。文章在这四个层面上进行社会学解析,并在此基础上就引导大学生正确对待宗教问题提出一些可行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浅析宗教世俗化的性质和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宗教的世俗化从本质上来讲是社会的理性化和理智化过程。从宗教的基本要素方面来分析,宗教世俗化的特征主要表现在宗教意识观念的现世化、宗教组织的现代化和宗教行为的简化三方面。  相似文献   

13.
作为一门人文学科的宗教学,首先必须明确其研究规范的理智性和科学性的含义、作用和限度.在宗教研究中,各种宗教定义者之间极易产生敌意,因此,讨宗教问题时必须抛弃独断的知识立场.正确理解宗教学的"科学性",必须正视宗教研究中的人的"主观性"问题.  相似文献   

14.
针对国内学者普遍将“实践”视作马克思人的本质的本体论蕴涵这一研究现状,笔者经过考察认为,对马克思人的本质问题的学术研究在研究方法、逻辑结构以及认识目的三个方面存有局限,通过综观原著得出结论:《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同《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的两处论断均非本质论,前者处在人类学层次,后者处在社会学层次。  相似文献   

15.
作为当代著名的社会学家,贝拉的思想主要围绕着现代性议题中宗教的意义和功能而展开。从其宗教社会学大致可分为求学阶段的学术积累、哈佛大学时期的悲观的乐观主义、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的乐观的悲观主义和70年代后的后新教徒问题四个时期,他分别对宗教的本质、宗教研究的路径、宗教与现代化、宗教进化、美国公民宗教和美国道德生态重建等具体议题进行了分析。但我国学界对贝拉的介绍和研究多具碎片化。贝拉宗教社会学的基石是其宗教观,而这种宗教观又主要扎根于西方特别是美国社会之中。为此,我们对贝拉理论的接受和批判都必须以此为逻辑起点;同时,我们更不应仅拘囿于他的某个论说,而应对其学说有着整体的把握。  相似文献   

16.
以宗教的本质、根源、消亡为具体切入点进行剖析,可以发现,马克思之所以能够完成对费尔巴哈宗教哲学思想的扬弃和超越,根本原因在于哲学方法上的超越。这种扬弃、超越是用科学的实践的唯物主义取代抽象的直观的人本主义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17.
宗教人类学是一门边缘性学科,是宗教学与文化人类学相结合而形成的交叉性学科。宗教人类学根据其研究重点和走向的变化大体分成三个时期,在其发展历程中,许多著名学者都对宗教进行了深刘的阐释。本文主要对宗教人类学对于教育领域中的多学科研究。研究方法的多元化,民族教育政策,无神论教育,师生关系。偶像崇拜等问题的启示与影响进行了思索。  相似文献   

18.
马丁·路德是德国宗教改革运动的发轫者,他的宗教思想是他所处时代的产物,具有鲜明的反封建倾向及强烈的为信仰而斗争的特点。他力主摆脱罗马教会对德意志教会的控制,建立廉俭教会的主张受到德国广大人民群众的欢迎,并为以后新教运动的发展打下了基础,但同时也表现出了软弱性和不彻底性。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恩格斯论人与自然发展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与自然发展关系的思想的要点是:人在自然界中的位置;自然界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人与自然之间的交互作用和协调发展;人与自然的关系同人与人的关系的内在关联性。从中我们可以得到一些重要启示:人在自然界中要准确定位;牢固地确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协调好人们的利益关系,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20.
原始宗教是巫术、图腾制度、祖先崇拜、自然崇拜的产物。由于原始先民们求生能力的薄弱,将自然力量本身看成具有意志的对象而加以崇拜,并由此产生了宗教和宗教艺术。宗教在宣扬自身教义的时候,通过绘画雕塑等审美主体将宗教教义镶嵌其中,在这个语义结构下,宗教艺术使人对神性的宗教意识顶礼膜拜,在宗教艺术里蕴涵着深刻的宗教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