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还“新闻策划”的本来面目彭鹰近来,“新闻策划”一词频见于报刊杂志上。然而,究竟什么是新闻策划,它的内涵及外延是什么,即始终是众说纷纭。由于“新闻策划”一词在我国出现时间不长,而国外亦无与之相对应的概念,所以,有必要对它做出一个明确的界定。新闻策划不是...  相似文献   

2.
现代汉语词典这样解释策划一词:筹划、谋划。我的理解是,策划在新闻中是一种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的实践活动。一、策划的主题要准。主题这个概念,本是文学创作中的一个专用术语。清代学者王夫之在其所著《姜斋诗话》中谈到,“无论诗歌与长行文字,但以意为主。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其意思说,文章的主题好比军中统帅。新闻报道借用主题之说时日已久,不仅一篇稿子需要主题准确,一次策划,主题也必须十分准确,否则就成了“乌合之众”。那么准确的主题从何而来?从调查研究中来。也就是在策划一次报道前,要深入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3.
楚 汉之争时期的张良可谓一代谋略奇才 ,他“鸿门侍宴”、“明修栈道”、“运筹帷幄”、“借箸代筹”———为汉王朝的建立创下不朽的功勋。刘邦曾夸赞他“运筹帷幄之中 ,决胜千里之外”。像张良这样的谋士 ,也就是现在所说的策划型人才 ,正是当前我国地市县报所紧缺的。近年来 ,我国报业均进行了一些改革 ,对推动发展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但这些改革远远未能适应现代报业的需要 ,仍解决不了制约报业发展的人才“瓶颈”难题。目前 ,地市县报的人才难题尤为突出 ,高素质的新闻策划人才和经营策划型人才极度缺乏。新闻策划靠的是新闻策划人才 …  相似文献   

4.
走近新闻策划——“ ’96新闻业务编辑策划高级研讨班”研讨综述王建新,宋鸿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媒体繁荣发展,相互竞争日趋激烈。打破“千报一面”“千台一声”的陈旧局面,形成媒体各自的风格和特色,满足受众多方面的需要,不仅是新闻工作者主观的殷?..  相似文献   

5.
传媒人才应具备什么样的素养?“政治意识”、“责任意识”,“经营观念”、“市场观念”,“策划能力”、“交际能力”就是一些关键词。这些词汇透视着一种信息:具有复合型能力的人才是传媒最迫切需要的人才。  相似文献   

6.
于靖  马霆 《新闻传播》2004,(2):17-17,34
在当今报业竞争中,“策划”一词的分量越来越重,因为在独家新闻鲜有、同题竞争激烈的今天,惟有精心策划,抢占报道的“制高点”,才能做出“独家”特色。由此,很多人称报业竞争已进入“策划时代”。  相似文献   

7.
谢志林 《新闻前哨》2002,(10):18-18
近几年来,“新闻报道策划”一词在新闻界勃然兴起,在新闻报道实践中已经占有重要一席。新闻界对此争鸣也十分热烈。赞同者称:新闻报道可以策划,新闻报道应该策划,新闻报道需要策划。反对者曰:新闻  相似文献   

8.
县级电视台属最基层的地方台,在人员、设备及制作水平上均受到有很大的制约,因此在提高影响力和知名度方面更需要做一些思考。近年来,我台通过加强策划大型系列报道、借助一些名人和重大事件的影响、积极与上级台合作等途径提升本台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取得了一些成效。具体有以下三个方面:一、加强策划,组织大型系列报道。以前县级台在很大程度上处于无策划的状态,发生什么事就报道什么事,有什么稿件就编什么稿件,出现“稿荒”时,东凑一条西拼一项,结果是宣传没有中心,群众不喜欢看。近年来,我台在新闻宣传上不断创新,努力改变这种状况。首先…  相似文献   

9.
人们用“海量”一词来形容每日发生的新闻之多。报纸版面的增加,总是赶不上信息量的增长。不管怎么增加版面,报纸要想如同因特网那样无限量地容纳新闻信息,是不可能的。这样说起来,报纸似乎只能走向末路了,其实不然,报纸之所以能以有限对无限,很重要的一条在于:报纸含有编排策划,是信息有序的结晶。 编排策划在办报实践中的重要性,在现代报业中无论怎么强调也不为过。巴尔扎克老人说过:“智力贫乏的最大特征,就是堆砌事实。”在现代高度发达的通信手段条件下,信息的数量多得让人发愁,问题是面对信息如何处理。当我们拿到一张…  相似文献   

10.
赵振宇 《报刊之友》2008,(11):24-25
20世纪80年代,当我和同事们一起努力获得全国好新闻一等奖的时候,还很少听说“新闻策划”一词。上世纪90年代,当我们策划出一些好作品、好做法引起中宣部领导的肯定并向全国推广时,还没有形成一套科学系统的策划理论。而今,新闻报道策划在新闻单位不仅成了“口头禅”,而且不少单位还有了新闻报道策划的组织机构、行动方案、奖励措施,自然也策划出一大批好作品来。新闻学界也在关注、研究这一课题:上海和四川的新闻学杂志为此开辟专栏,组织了一年时间的学术讨论;有关学者在预测“21世纪抢手的十类新闻传播人才”时,将“具备新闻策划能力的人才”列为第二位。具有新闻策划能力者受到社会特别是新闻单位的青睐,这已成为不争的事实。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80年代,当我和同事们一起努力获得全国好新闻一等奖的时候,还很少听说“新闻策划”一词。上世纪90年代,当我们策划出一些好作品、好做法引起中宣部领导的肯定并向全国推广时,还没有形成一套科学系统的策划理论。而今,新闻报道策划在新闻单位不仅成了“口头禅”,而且不少单位还有了新闻报道策划的组织机构、行动方案、奖励措施,自然也策划出一大批好作品来。新闻学界也在关注、研究这一课题:上海和四川的新闻学杂志为此开辟专栏,组织了一年时间的学术讨论;有关学者在预测“21世纪抢手的十类新闻传播人才”时,将“具备新闻策划能力的人才”列为第二位。具有新闻策划能力者受到社会特别是新闻单位的青睐,这已成为不争的事实。  相似文献   

12.
新闻策划,已成为打破“千人一面”、“千台一声”陈旧局面,形成媒体各自风格和特色,满足受众多方面需要的必然选择。对任何一个媒体而言,曾经有过的无须策划、仅凭好运气就能碰到好新闻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要搞好新闻的策划,重点是搞好重大题材的策划,而重大题材策划又不外乎重点题材、难点题材和热点题材三个方面的策划。  相似文献   

13.
新闻策划是新闻改革的产物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5  
新闻策划的定义与争论近几年,“新闻策划”这个词组在我国新闻界使用频率颇高,争论也颇热烈。赞成者说一有新闻就会有新闻策划”、“有新闻竞争就会有新闻策划”(1);反对者说:“新闻根本就不能策划,凡策划出来的也不能称之为新闻”(2),“策划新闻只不过是披着新闻的外衣的广告和宣传”(3)。双方针锋相对,各有其理。这种分歧的产生,源自对新闻策划概念的不同理解,其核心是对“新闻”一词的不同理解。反对者的立论,理解为是对新闻本源即事实的策划;赞成者的立论,理解为组织报道的策划。双方没在概念的同一性上争论,看似热…  相似文献   

14.
不知从什么时候,“新闻策划”成为新闻界一个时髦的流行语。大到新闻单位的管理,小到一篇报道的定稿,往往冠以“策划”一词,好像如果不这样,新闻单位就搞不下去了,新闻媒介也没法办了。但是,在严格意义上讲,新闻不能策划。  相似文献   

15.
《新闻知识》杂志开辟专栏讨论“新闻策划”,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曾有人认为“新闻策划”是外来词,笔者认为有必要从词义上追根溯源,找到可以说明“新闻策划”并非新事物而是旧事物更新出现的证据,但这不是想用本本来限制、批判“新闻策划”这一新生物。从几部工具书(如《辞源》)上可以看到,“策划”是想办法、筹划诸般相近义.“新闻策划”不过是策划在媒介工作中的一个具体运用。笔者认为,新闻策划就是新闻工作者在新闻传播过程中,围绕一定的主题或目标对传播全过程进行决策和谋划,从而制定报道计划作为指导传播活动有效开…  相似文献   

16.
目前在一些出版社相继设立“项目策划编辑部”“市场策划部”,广纳八方信息,精研市场走向,于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随着图书发行体制改革的深化,强化策划发行已势在必行了。本文联系我国大学出版社的发行工作实际,对“策划发行”这一新概念作一些理论探讨。一、策划发行的功能策划发行是通过发行人员与编辑人员的密切配合、积极主动的活动,实现人员推销、营业推广、宣传广告、公共关系等多种手段的选择、组合与应用,是出版社营销管理的重要职能。(一)沟通信息。策划发行的主要功能是传递图书信息,沟通市场信息。出版社选题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知识林     
“新闻策划”的好处 1.有利于调动各种资源。当今社会正处于“信息大爆炸”时代,各种信息资源如潮水般涌现在人们眼前。令人目不暇接。以传播信息为主要职能的新闻媒介就必须从中选择出那些受众最为需要的信息资源,对它们进行优化组合、合理配置,及时传递给受众,满足他们的迫切要求。避免优材劣用,大材小用,这些,都是新闻策划的好处。 2.有利于促进记者深入采访。新闻策划不仅是坐在办公室里想点子,更重要的是深入生活、深入实际、深入群众中找点子。新闻策划需要策划者的“阅历”和丰厚的生活底蕴,不是拍拍脑袋凭空进行的。凡…  相似文献   

18.
柯骏 《视听界》2001,(1):21-21
在字典中,“策划”的意思是筹划、谋划等,近年来“策划”一词在新闻界的使用明显增多。“拿一个策划方案出来”,“这次的报道要好好策划,一炮打响”,“这档新闻节目很重要,一定要仔细运作”等语言,经常出现在编  相似文献   

19.
计算机教学近年来得到了蓬勃发展,从小学的信息技术课到大学的计算机专业教学,无一不体现出计算机在人们学习、工作、生活中的重要性。本文针对传统的教学模式无法适应未来社会对人才发展的需要,提出了计算机教学“引导探究法”模式的构建。本文对计算机技术教学“引导探究法”的目的要求、原则、实施环节等进行了阐述与思考。  相似文献   

20.
王崧  王岱 《声屏世界》2002,(9):24-26
当下的中国电视领域,“策划”一词已频繁地出现在许多电视节目的创作人员名单中,且常常放在显著的位置上。难怪电视界前辈感慨地说,电视制作已由“编导中心”转向了“策划中心”。具体到电视新闻节目,策划同样成为电视新闻工作者的经常实践,成为一种常态存在。在《新闻调查》《时空连线》节目组里,策划已成为一个固定工种。策划不仅在一期节目中负担先期“思维引擎”作用,而且成为贯穿该期新闻节目始终的“智慧线”。本文以《时空连线》为例探讨新闻节目的策划方法。应对新闻大战的策划创新是策划的核心。在今天这个鲜有独家新闻的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