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圆是每年中考必考内容,随着课程改革的进一步实施,近年中考试题中出现了不少新面孔.这些试题贴近学生生活,其情景具体、生动、鲜活,形式多样,具有浓郁的时代气息.这些问题不仅增强了试题的真实性、趣味性和挑战性,使学生感知数学就在身边以及数学的魅力,而且倡导学生关注生活,学以致用.现将2006年各地中考中与圆有关的新题型加以归类.供赏析.  相似文献   

2.
数学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又指导生活. 新课程强调在考试内容方面加强与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重视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近几年在各地中考中也大量出现与学生生活和社会实际紧密联系的试题.  相似文献   

3.
张斌 《考试周刊》2011,(39):75-75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我们要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学习体验,捕捉贴近学生的生活素材,选取学生生活中熟悉的人、事、物,采撷生活数学实例,挖掘生活中的数学原型,让学生体会到生动有趣与丰富多彩,以唤起学生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4.
曾听过某小学校长的报告,颇有感想.这位校长讲到一个具有数学学习障碍的学生.显然,这个学生并不存在智力问题,他只是无意之间在数学与生活中画上了一条鸿沟,将数学与生活完全隔离开来了.相反的,他是一个普通的学生,甚至可能是一个相当聪明的孩子,并且相信也是在我们教学生涯中会经常碰到的一类学生.对于此类学生,作为教师的我们如果能及时对症下药,在教学中帮助他们跨越这道鸿沟,那么他们的思维定然会豁然开朗.  相似文献   

5.
曾几何时,我们的数学开始提倡要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但过分的生活化,甚至是伪生活化,却使我们的数学迷失了自己。  相似文献   

6.
王琴 《生活教育》2013,(8):96-97
教育本就来源于生活,又回归于生活,生活和教育这两者是相互交织、相互渗透的。数学活动中要实现这样的目标,活动选材要贴近生活;活动过程可模拟生活;活动材料应集于生活;活动结果需归于生活。从而真正做到数学教育与幼儿生活紧密融合,达到源于生活归于生活的生活化数学教育。  相似文献   

7.
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从生活实际中引出数学问题,让学生熟知的、现实生活中的数学走进学生视野,进入数学课堂,使学生感悟、发现数学的作用与意义,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价值,体验到数学的魅力,让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周围的客观世界,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8.
一切数学都来源于生活,来源于现实。《课标》中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事实上,正是由于日常的生活工作中有计算的需求,才逐步产生了计算教学,因此,计算教学必须创设一个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情景,用情景激发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主动性,让学生在熟悉而具体的情景中产生计算的内在渴求。  相似文献   

9.
数学教学必须结合生活实际,合理组织教材,使教学内容呈现生活化。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生活和生产实践中的数学问题,认识现实中的问题和数学问题之间的联系和区别,让数学"生活化"。  相似文献   

10.
数学源于生活,数学中的公式、法则、定理反映了生活中的规律,学好数学离不开对我们周围遇到的事物的认识。有许多数学的问题都是我们身边常发生的事情。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我们海南省政治科中考采取了开卷考试的形式.综合这几年开卷考试的试卷。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重视基础与综合相结合:二是关注社会热点.具有浓厚的时代气息:三是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重视实践。针对开卷考试的这几个特点.我觉得在政治科中考开卷考试中.主要要做好以下几占.  相似文献   

12.
数学源于生活.届于生活.应用于生活。因此.数学教学一定要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在生活中体会数学。教师要改变以往的“复习→示例→模拟→训练”这种单调枯燥的数学教学模式。这样的教学常常是只动口不动手.只计算不应用.学生一用就闹笑话.  相似文献   

13.
娄亚丽 《小学生》2011,(2):18-18
我们到底要培养孩子什么?我认为,归根结底是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而数学能力的核心是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想让学生获得这种能力,关键要让他们体会到数学的应用价值,培养他们的应用意识和欲望。因此,数学学习要回归于儿童的生活,要在学习中时时关注儿童关心什么?对什么感兴趣?经历了什么?在生活中发现了什么?创造性地挖掘课程资源,让数学学习与儿童自己的生活充分地融合起来,将数学学习纳入他们的生活背景之中,进而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4.
杨丽波 《中学文科》2007,(10):43-43
美国教育家杜威强调指出:“学校的最大浪费是学生在接受一种脱离生活的教育!”这种教育使学生学习时缺乏兴趣和激情,使学生进入社会后发现所学的知识和生活脱节,不能解决实际问题,感到不能学以致用。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是地理“新课标”最基本的理念。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足新一轮课程改革大力倡导的学习方法.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学应尽量还原生活,并尽量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随着社会的进步,生产的发展,电器的应用越来越普及,电学知识在实际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生活越来越离不开电学知识.平时我们吃饭、饮水、出行、穿衣、睡觉、娱乐……样样都离不开电学知识.让学生多接触一些电学知识在实际中的应用问题,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电学知识重要性的认识,而且还可以激发他们学习电学知识的积极性.本文收集一些电学知识在吃、穿、住、行中的应用问题,通过解析说明如何用学过的电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16.
数学是从现实生活世界中抽象出来的,让学生紧密联系日常生活中熟悉的景和物、人和事、学习和生活的实际,借助现实生活场景或经验去学习知识。本文从创设生活情境,借助生活经验,还原生活原型,应用数学知识四个方面阐述了数学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不断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7.
生活是数学的发源地,我们都能在生活中找到数学踪迹.《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既然数学来源于生活,那么我们的数学学习就不应该只是单纯的知识领悟.而应遵循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的理念,通过题目体会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  相似文献   

18.
数学是一门与生活息息相关的科目,在我们所使用的新版教材中有不少源于生活的内容,这些内容的出现不仅拉近了学生与数学的距离,还可以调动起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促使学生主动利用生活经验解决数学问题。所以,教师在组织小学数学教学活动的时候不妨从生活角度入手,利用生活化的手段降低教学难度,激发学生的数学探究兴趣。  相似文献   

19.
生活是数学知识的具体再现,是数学产生的根源,是学习数学的乐土、也是学习的良方。而数学则是把生活具体化、逻辑化、知识化。二者相互依存、相互协作、互相促进。  相似文献   

20.
“科学与技术”课程的产生原因:整合课程资源,减轻学生学习压力,提高学生技术素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