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清末女子留学虽是清末留学热潮中的一小部分,但也是清末留学热潮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组成部分。清末女子留学的人数虽然少、时间也较短,然而其对当时的思想界产生了重大影响,并有力地推动了近代女子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钟佑洁在《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第3期撰文指出,清末女子留学虽是清末留学热潮中的一小部分,但也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组成部分,其对当时的思想界产生了重大影响。清政府在施行“新政”的过程中,为了培养“新政”所需要的人才,实行了鼓励留学的政策,其中包括女子留学,  相似文献   

3.
女子留学的出现要比男子留学晚半个世纪,但是女子留学要比男子留学更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不仅是中国教育近代化过程中的重要一环,而且是中国女子近代化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步。本文旨在对清明民初女子留学教育的缘起及贡献作一定程度的探讨,以期对当代女子留学教育起到一定的借鉴和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4.
留学教育政策是特定时期内统治者对于留学教育的总体谋划和实施规范,体现其对留学教育目的、宗旨的认识。清末的留学教育是列强入侵、封建王朝趋于瓦解时的产物,具有救亡图存的性质,其政策特点为重点关注留日活动、以功名授予作为鼓励留学的手段、以中体西用作为留学教育政策的指导思想、留学形式多样、中央与地方相结合、官费与自费相结合等。民初政局动荡,军阀混战,文化激荡,留学教育政策的特点为留学选拔日益严格规范、留学教育政策缺乏延续性、政策实效不显著、地方政府对留学教育的影响力逐渐提升等。清末到民初的留学教育政策中蕴含着变革的性质,其本质是教育宗旨的改变,核心是留学管理方式的改变。  相似文献   

5.
19世纪中叶,洋务派的代表人物曾国藩,李鸿章等人,为了维护清王朝的血腥统治,镇压人民起义,迎合外国侵略者进行文化侵略的需要,巩固他们自己的实力地位,提倡所谓洋务运动,主要是学习西方语文、军备和船政等。1862年(清同治元年)创设了京师同文馆,接着设立了上海广方言馆、广州同文馆等;  相似文献   

6.
近代国人自办的女子师范教育发端于晚清新政时期。国人自办的男子师范教育为女子师范教育的发展提供了经验借鉴,教会女子师范教育及西方女子师范教育为清末女子师范教育提供了直接可借鉴的模式。国人自办的女子师范教育既是传统女学在新世纪的骤然断裂,又是传统女学在新式学堂中的绵延。特定的社会环境和历史使命使国人自办的女子师范教育发展的各个时段拥有不同的特点,同时也使得女子师范教育所存在的历史意义超出了女性教育近代化的内涵。  相似文献   

7.
近代国人自办的女子师范教育发端于晚清新政时期。国人自办的男子师范教育为女子师范教育的发展提供了经验借鉴,教会女子师范教育及西方女子师范教育为清末女子师范教育提供了直接的实物模式。国人自办的女子师范教育对于中国来说,它既是传统女学在新世纪的骤然断裂,又是传统女学在新式学堂中的绵延。特定的社会环境和历史使命使得国人自办的女子师范教育发展的各个时段拥有不同的特点,同时,也使得女子师范教育所存在的历史意义超出了女性教育近代化的内涵。  相似文献   

8.
从19世纪70年代开始,清政府与日本明治政府几乎同时派遣留学,而几十年后,所得到的结果却迥然不同。无论从人数上还是从持续时间上,中国都超过了日本。到20世纪初年,中国留学日本者就达2399人,这还不包括未到中国驻日使馆注册者和自费生,留学运动可谓盛极一时。但是,这声势浩大的留学运动非但未能挽救清政府的覆亡,从某种意义上讲,它还加速了其灭亡的进程。清政府派遣留学的目的没有达到,甚至事与愿违,原因何在?比较普遍的观点认为:留  相似文献   

9.
清末新政时期,地方督抚作为改革的直接推行者,其对待改革的态度成为决定改革能否取得成效的关键性因素,对他们进行深入细致的个案分析,有利于我们全面认识新政改革的进程及其动力所在.以留学教育为例,督抚的态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留学教育的规模、成效及发展方向.端方为清末新政时期崛起的满族地方督抚,以开明务实、力行新政著称,他面对日益凸现的人才真空,逐步深化了对留学教育的认识,促成了较为完整的留学教育管理体系.他在各地任上不仅从言论上积极倡导留学教育,在实践上亦是多途径派遣留学生,在发展留学教育事业上走在了时代前列,端方本人亦赢得了时论的广泛赞誉.但是,受主观认识及时代背景所限,端方留学教育活动的最大不足在于缺乏对留学教育发展的整体规划,往往根据现实需求作临时性派遣,这显然不利于留学教育的长远发展;同时,端方又将非教育范畴的政治目的交织在留学教育之中,突出表现为采取各种措施严禁留学生沾染革命思想,并将派遣留学生作为消弭革命的手段,彰显出清末留学教育发展的时代特色.  相似文献   

10.
袁世凯在清末力主废除科举,倡导留学,选派和资助学生出国留学,重用归国之士,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清末留学热潮的出现及近代留学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留学教育在清末有了突破性的发展,但是女子留学教育则发展缓慢,这与清政府长期对其持消极态度有直接关系.从政府官员角度而论,只有少数人将发展女子留学教育列入自己的政务范畴,比如长期担任地方督抚的端方.以女子留学教育为例,从政府作为的角度探讨清末督抚对待新政改革的态度及作为,评析其影响,有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清末新政改革的运行.  相似文献   

12.
清末,社会上逐渐掀起发展女子教育的热潮,加入这一热潮的亦有统治阶层中的少数人物,端方即是代表之一.端方在发展女子教育的过程中,"趋新"与"守旧"的双重心态并存:前者表现为他对女子教育的倡导不遗余力;后者表现为他在思想上严格遵循男女之间的"礼教之防".但是,正是由于双重心态的支配,端方发展女子教育的实践有时并不按照其思想所预设的走向,而在不自觉中超出思想认同的范围,客观上推动了中国女子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清末的女子职业学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末的女子职业学校杭州大学教育系谢长法在中国封建社会中,女子是没有受教育的机会的,然而,至清末,由于西方思想的广泛传播,教会女学的蓬勃发展,以及西方教育制度对人们的启示,要求女子受教育的呼声日益高涨,于是,女学在清末象一颗破土而出的鲜嫩小草一样,在世...  相似文献   

14.
女子占整个人口的一半,女子教育在整个教育事业中占有重要地位。在我国,社会化的女子教育是近代才开始的,所以研究这一时期女子教育的产生、发展与当时社会历史条件的关系,以及它所产生的影响,不仅是教育史的重要课题,而且对于发展社会主义教育事业,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清末新政时期国人自办的近代女子师范教育孕育而生,作为新生事物的清末民初女师教育有着其自身的特点和规模.同时,它打破了传统的"男尊女卑"、"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封建等级思想,促进了近代中国女性的觉醒,提高了女性的社会地位,也对现代女子教育及女子师范教育有着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试论清末女子学校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清末女子学校教育是近代妇女解放的发端,其显特征是:1、戊戌维新时期女子学校教育与新化事业并进,呈现出贵族化倾向;2、辛亥女子学校教育与前相比各种矛盾日益突出。  相似文献   

17.
论清末的女子教育杭州大学教育系别必亮西南师范大学历史系曹华清我国女子教育最早纳入学制系统中是从清朝末年开始的。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女子教育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但是在国家面临刀分豆剖的危险时刻,一些先进的中国人呼吁放女足、办女学,并逐渐形成广泛的社会思...  相似文献   

18.
清末民初全国出现了轰轰烈烈的留学热潮,这股热潮也自然波及到潮汕地区。当时有众多的潮籍学子留学外洋。他们满怀救国图强的爱国热情,在国外广泛地吸收新知,努力学习先进的科技、文化和民主思想。回国后,他们兢兢业业,发挥自己所学之长,为祖国的近现代化建设奉献自身的力量。同时他们积极投身家乡的社会改革,启发民智,在潮汕地区的近代化过程中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略论清末民初留学毕业生考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留学生毕业归国,无论留学何国、毕业何校、获有何种学位、均须经过国家统一考试,始能授以出身,给予官职,这是清末民初一种特有的考试制度。清末政府和民初北京政府为什么要举办留学毕业生统一考试?留学毕业生考试有哪些特点?其影响是什么?本文试图作一些探讨。一清政府向外国派遣公费留学生始于1872年,派遣目的是学习外国的军政、船政和科学技术,以图国家的“自强”。留学生最先是被派往美国的,随后又向欧洲和日本派  相似文献   

20.
论清末留学教育的发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清末留学教育高潮兴起于1905年的教育大变革,其动因主要源于国内科举考试的废止及国外政策的吸引。从留学生构成、学科选择,到留学管理政策、留学国别趋向的演变,都形成了一系列相应的特点。持续不断的“留学热”极大地推动了中国高等教育近代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