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两千多年来,绝大多数人认为孔子对所谓“郑声”是持贬谪态度的。的确,在郑声问题上孔子是讲过几句话的,但是,这些话却由于后儒的作解作注或解注,添油加醋,似乎孔子完全视郑声等民间乐舞为“淫”乐和亡国之音而加以摈弃。事实到底是怎样呢? 古人的书面语言,因为竹木素绢的笨重昂贵和刀刻漆写的难于使用,多“寡其词,协其音”(清人阮元《文言说》),记载极为简炼。常被人们引用到的“郑声”的一段话,是记在《论语·卫灵公》中:“颜渊问为邦。子曰:‘行夏之时,乘殷之辂,服周之冕,乐则韶舞。放郑声,远佞人,郑声淫,佞人殆’”。全面理解整段话的意思是说:要治理好国家,必须继承前代的优  相似文献   

2.
《论语》记孔子因“郑声淫”、“乱雅乐”,而“恶郑声”、“放郑声”,自汉以后,似乎已成定论,笔者认为事实并非如此,故就此试作以辩。 何谓“郑声”,我们认为: 一、孔子时代,诗声一体。孔子时代的诗,都要配上乐曲,有词有曲便于歌唱,这样的歌唱便是诗声了,“乐以诗为本,诗以声为用”(郑樵《通志·乐略》),  相似文献   

3.
“郑声”在历史上一直被视为靡靡之音、亡国之音。孔子认为“郑声淫”,主张“放郑声”,是儒家“中和”观念在音乐美学中的反映。本文针对孔子的“恶郑声之乱雅乐也”分析“郑声淫”之“淫”的涵义及“郑声淫”与政治之间的密切关系,进而阐释孔子观点的弊端。  相似文献   

4.
读刘兰同志的《孔子的音乐评论》一文(载八二年第三期《昆明师院学报》),受益领深。但也产生了一点疑问,这里提出来与作者商讨。《孔子的音乐评论》中说:“所谓‘郑声’,是贬义词,古代虽有称其为‘郑卫之音’者,但绝无人称其为‘郑乐’者。”又说:“自古以来都称‘雅乐’,谁听见过称为‘雅声’的呢  相似文献   

5.
朱熹在《诗集传》中将《郑风》的情诗视为“淫奔之诗” ,但从内容上看 ,这部份诗并无“淫奔”迹象。朱熹的主要依据是孔子的“郑声淫” ,但孔子的原意不是指“郑声”的淫荡 ,而是指郑国音乐细而高的特点 ,“淫”字不是内容上的淫秽 ,而是就音乐形式不合传统“雅乐”的标准而言。“郑诗淫”之说实质上表现了身为理学家、文学家的朱熹在研究《诗经》时的矛盾思想  相似文献   

6.
郑声名辨     
认知“郑声“概念是对其研究的起点,而正确区分“郑声“、“郑风“和“郑诗“又是理解“郑声“所指的关键。依据相关文献可知,“郑声“是孔子对一种非雅音乐的贬称,“郑风“是周乐的一种,也就是通伦理之音,而“郑诗“则是《诗三百》文本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7.
本文分析先秦典籍称诗的情况,得出其时无“风”的看法,作为诸国诗乐的统称,是郑声,非“风”。郑声的形式与雅乐背离,是社会新现象的表现。孔子为维护宗周权威,希望借“放郑声”,在礼乐上正名分。  相似文献   

8.
高山 《现代语文》2006,(12):36-36
关于《诗经》中的郑风、卫风之诗,历来学争论不休,有些认为不适合孔子的“放郑声,远佞人。郑声淫,佞人殆”的诗学观点,有些虽然认为这些诗不属于孔子的批判范畴,也多是采取含糊的说法,没有提出令人信服的证据。这些问题其实是对于古代儒家的乐声关系理解不清晰所致。简单地认为乐和声是同一概念的不同名称,没有真正理解孔子对于二之间关系的阐释。  相似文献   

9.
新时期《郑风》研究的成绩有三个方面:一是全面梳理了"郑声淫"的种种问题,探讨了孔子"放郑声"的历史成因与朱熹"淫诗说"的阐释策略;二是综合文化学、人类学等多种学科研究《郑风》,着重发掘了《郑风》的地域文化风格;三是利用上博简《孔子诗论》、韩郑故城遗址等新出土文献研究《郑风》,解决了《郑风》研究中的难题。新时期《郑风》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经学研究传统断裂、小学功夫缺失、研究缺乏独立思考。  相似文献   

10.
南宋朱熹、吕祖谦“淫诗说”驳议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熹和吕祖谦是南宋“淫诗公案”的主角,二人争论的焦点是“雅郑邪正”。朱熹把声和诗混为一谈,认为“郑声淫”即“郑风淫”,是程朱理学盛行下禁欲主义猖獗的产物;吕祖谦认为《诗经》配乐有雅、俗,所录诗歌皆为雅正,其说符合孔子原意,但拘于政教的美刺之中。  相似文献   

11.
汉武帝时立乐府之制与献赋之风有着内在的联系,乐制思想的象德缀淫与辞赋创作的欲讽反劝也是一致的。从历史上看,孔子倡导“思无邪”、反对“郑声淫”,是对乐制和诗教的要求,而从殷商的《桑林乐》到战国楚人的《好色赋》,正显示了继“郑声”而归“雅正”的思想演变。汉代乐府的内廷娱乐性质与象德缀淫思想的矛盾,辞赋创作欲讽反劝的矛盾,均在乐制的变迁中得以展示。  相似文献   

12.
历来论孔子思想甚少提及孔子对“直”的看法.诸家注《论语》于“直”字之义亦往往各有所执,莫衷一是.今参考《论语》各注本,择其注“直”较详明中肯者列入本文,逐一加以辨析分类,就孔子对“直者”与“非直者”的态度以及“直”与其他道德概念的关系,得出“直”是儒家思想体系的重要内容之一,孔子所论述的“直”不仅是一种真性情,更是一种理性精神,爱憎取舍,一以至公无私为准的.孔子认为“直”是立身之本,人须秉持“直道”,“直道”在于坦荡磊落的内心,在于积极进取的态度,在于笃实端正的行事.  相似文献   

13.
孔子是我国春秋末期杰出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活动家。他肯定和适应春秋时期“重人”、“重民”的历史潮流,在吸收、提炼原始社会遗传下来的氏族民主精神和良风美俗,总结夏、商、周三代盛世的典章制度和思想成果基础上,提出了以“仁者爱人”为核心的人道主义伦理学说。一、孔子第一次提出“爱人”的伦理原则和道德理想孔子的弟子樊迟问“仁”,孔子回答说:“爱人”(见《论语·颜渊》下引此书,只注篇名),孔子还讲过“节用而爱人”“泛爱众”(《学而》)等等。“仁”是孔子伦理思想的最高原则,而“爱人”则是孔子仁学思想的核心,是其人道主义思想的集中概括。孔子提出“爱人”的伦理原则和道德理想,  相似文献   

14.
孔子“放郑声”的态度反映了其对艺术创作的基本看法.即艺术创作并非为了创造美而仅是为了表现道。  相似文献   

15.
王肃注本《孔子家语》是对刘向校本《孔子家语》的“增加”,但并非所有的“增加”,但并非所有的“增加”都出自王肃之手,王肃注本《孔子家语》中某些语句的改易和添加,当是王肃所为,其目的在于为自己的学说辩护,或别有用心地让郑玄出丑。幸而王肃篡改的范围不算太大,今本《家语》的大部分内容尚保持着刘校本的原貌,因而未可笼统地将其视为伪书而全盘否定,应该重新审视并充分肯定其重要的文献价值。  相似文献   

16.
“启发”二字在我国源于《论语·述而》:“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对孔子的启发式教学思想,郑玄作注说:“孔子与人言,必待其心愤愤,口悱悱,乃后启发为说之”。朱熹也作注:“启,谓开其意;发,谓达其辞。”“愤”即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即口欲言而未能之貌。由此可见,启发式教学乃是教师当学生想弄通而未得,想说出而未能,即在他们“心愤  相似文献   

17.
关于孔子的生身问题,最近有一本研究孔子的专著,对这个问题进行了考证。该书引司马迁记载:“纥与颜氏女野合而生孔子”,又引东汉经学家郑玄注《礼记·檀弓上》的话:“孔子之父陬叔梁纥,与颜氏女征在野合而生孔子”。据此肯定“孔子是个私生子”,又说:“所谓野合,只能是指这位少女(按:指孔子的母亲颜征在)在野外被老奴隶主叔梁纥强奸,迫使她怀孕而生下  相似文献   

18.
“且”是一个像男性生殖器官的字。汉族先民认为“且”是人类生殖繁衍的根,因而“且”就是“祖”,祭“祖”乃祭“且”。由于“且”广泛用于《诗经·郑风》中,所以引起孔夫子有“郑声淫”的评价。但孔子说的“淫”不是“色情”和“荒淫”,而只是说它俚俗、生动、风趣。  相似文献   

19.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启发式”教学,,首先是孔子提出来的。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述而》)郑玄注:“孔子与人言,必待其心愤愤,口悱悱,乃后启发为之说也,如此则识思之深也。”朱熹注:“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启,谓某其意;发,谓达其辞。”后人根据郑、朱注释,理解这两句的意思是:教导学生,不在他想明白却明白不了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说出却说不出的时候,不去启发他。这样的讲法,似乎没错;但未免有点简单化,孤立化了。全面研究孔子的教学方法(实在是教育方  相似文献   

20.
自孔子的"放郑声,远佞人。郑声淫,佞人殆"后,人们对《诗经》中的《郑风》的误读一直不断。从《毛诗序》的"美刺说"到朱熹的"淫奔之诗",再到后来学者的各种解释,争议颇多。但从郑声的产生和它的性质来看,其"淫"并不是指内容的"淫乱",而是就其新声的特质而言的一种靡靡之音。它是被儒家排斥在祭祀之外的新兴音乐。郑诗是一种文本概念,是用来唱郑风的歌词,而郑诗中的情诗乃是人类美好情感的健康抒发,毫无"淫邪"的迹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