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伯尔尼公约》是世界上第一个国际版权公约,是当今世界上公认的最具权威的国际版权保护公约之一。它的制定,在世界版权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标志着国际版权保护体系的初步形成。1992年10月5日,中国才正式成为《伯尔尼公约》的第九十三个成员国。而此时距该公约诞生已有百余年之久。其实,历史悠久的中国,不仅是世界上较早产生版权保护观念的国家,而且是较早传播和介绍《伯尔尼公约》内容的国家。最近,本人在爬梳近代报刊及版权相关书籍时发现:据目前掌握的史料看,中国人至迟在1902年3月4日(农历壬寅年正月二十五日)已经通晓和掌握了《伯…  相似文献   

2.
现行《著作权法》只为图书馆规定了一项“保存”例外,对于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馆内复印等日常服务中涉及的著作权使用行为,没有规定例外,给图书馆带来了系统性法律风险。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正在草拟的有关图书馆例外的国际条约规定了图书馆为提供馆际互借、文献传递服务,以及为读者因个人或私人目的使用而复制作品的例外条款。《著作权法》第三次修订应反映上述国际最新发展动态,在著作权法例外条款中予以规定。参考文献11。  相似文献   

3.
袁锋  徐琢 《图书馆杂志》2022,(5):31-38+55
由于我国图书馆限制与例外条款自身的设计缺陷以及数字网络技术的日益发展,传统图书馆限制与例外条款的不足和问题逐渐凸显出来,主要体现为图书馆限制与例外条款中服务对象获取作品的目的限制缺失、图书馆提供数字化作品的客体限制缺失以及文本与数据挖掘带来的新型问题。在借鉴国外立法先进经验的基础上,我国可以通过修订《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以下简称为“ 《条例》”)的方式来对其进行完善。一方面,在《条例》第7条中增设“为了便于服务对象研究或学习”这一主观目的限制,并在该条中明确将视听作品排除出图书馆提供数字复制件的作品类型当中;另一方面,在《条例》第6条中增设图书馆等机构基于科学研究目的而使用文本与数据挖掘的限制与例外规定。  相似文献   

4.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2003年通过的重要国际性法律文书,是缔约国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共同协定,也是国家层面履约和落实保护责任的行动指南。随着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深入发展,在保护政策实施中,有关非遗保护理念、保护精神和保护措施等争议依然不断,因此,对于文化主管部门和广大学者,正确理解和领会《公约》精神关系着保护政策的制定、保护工作的深入和理论研究的导向。要深刻领会和理解《公约》精神和旨向,需要从五个维度入手:"文本"是根本,"文字"是重点,"文献"是基础,"文化"是前提,同时,对社会文化思潮的了解是必要补充。  相似文献   

5.
目前国内著作权司法实践中,在保护作品完整权方面采用侵权主观标准还是客观标准上未能统一.本文以《伯尔尼公约》为依据,对陈世清一案及相关判例进行了学理分析,认为在当前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水平较低的情况下,适宜采用客观判断标准.  相似文献   

6.
王清  邹卉 《科技与出版》2021,(8):101-107
结合域外国家为实施《马拉喀什条约》之立法情况,对我国最新修正《著作权法》向阅读障碍者提供无障碍格式作品之合理使用制度提出相关建议.立法者应当在未来修订《著作权法实施条例》时,对该项合理使用的受益人、作品类型、授权主体、商业不可获得性前提、跨境交易与限制的著作权权能范围等各方面做进一步限制与规定.  相似文献   

7.
易小强 《出版史料》2010,(2):100-102
1996年8月我到中国青年出版社工作,当时我国的著作权法仅颁布实施五年,加入《保护文学和艺术作品伯尔尼公约》和《世界版权公约》才四年,所以真正意义上的版权贸易才刚刚起步。但中青社的对外合作确实开始得比较早,因为中国大陆的很多家出版社或者当时还没有开展对外合作的复合型人才,或者还在犹豫观望。  相似文献   

8.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通过新术语的使用和界定可能为中国乃至世界带来新框架、新伦理、新思维和新举措,也就是给中国社会输入现代价值观(普遍的道德标准和人权观念),进行非遗保护也是使保护的实践与《公约》价值取向看齐的过程。如果忽视这些新东西,我们不仅可能误解甚至根本不能领会UNESCO的良苦用心和基本用意,而且会使保护工作迷失方向或者失去本应具有的价值和意义。若能真正贯彻这些新精神和新理念,中国社会就有可能向现代公民社会迈出切实的一步,中国民俗学也可能促成自身向一门现代学科转换并进一步开启本土公共民俗学的空间。  相似文献   

9.
《欧洲专利公约实施细则》(下简称《实施细则》)部分增补和修订条款于2010年4月1日起生效。此次修订旨在进一步提高欧洲专利局(EPO)专利授权质量并确保专利的法律确定性,其中最突出的特点在于多项条款均与审查员工作密切相关,并优化了检索和审查程序。主要修订如下:  相似文献   

10.
《档案法》中存有一定数量的“软性条款”。研究表明,此类“软性条款”并非不能执行,而是存在独特的运行机制,主要表现为软硬协同实施机制、效力传导型实施机制、政策辅助型实施机制和资源引导型实施机制。面向未来,此类“软性条款”并不需要全部转化为“硬性条款”,而是要通过“价值在场”“技术在场”和“路径在场”三重变革,延续“软性条款”不“软”的效力格局。“价值在场”,即以“档案治理现代化”为目标,建构“软性条款”同“硬性条款”的互动机制;“技术在场”,即以修订《档案法实施条例》为契机,发挥“硬法”的外部协同效应;“路径在场”,即以开发“引导性资源”为路径,激活“软法”的自我实施潜能。  相似文献   

11.
2007年8月21日,中国互联网协会发布《博客服务自律公约》(以下简称《公约》)。《公约》要求博客服务提供者应当自觉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维护博客用户及公众的合法权益;倡导博客服务提供者为博客用户提供良好的创作环境,引导其创作和传播优秀网络文化作品;鼓励博客服务提供者对博客用户实行实名注册,为实名博客提供优质个性化服务;鼓励社会公众对博客服务提供者进行监督。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创刊背景、刊物特点、翻译选材、翻译人才与译文质量及海外发行等方面比较了《中国文学》与《人民文学》英文版,分析探讨建国以来英文文学期刊的出版及对外传播的困境与出路。  相似文献   

13.
孙雨菡 《视听》2021,(5):100-101
艺术作品是一个完整的有机整体,在创作或欣赏时都应考虑到从多维度、多层次进行剖析.导演不仅要赋予影片独特的艺术价值,还要成功升华影片主旨,借助艺术作品独有的表现手法,展现画面内容,塑造人物形象,彰显作品的艺术价值和精神内涵.霍建起导演的电影《暖》通过讲述主人公暖、林井河以及哑巴三人各自跌宕起伏的生活经历,表达了对命运无常...  相似文献   

14.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通过新术语的使用和界定可能为中国乃至世界带来新框架、新伦理、新思维和新举措,也就是给中国社会输入现代价值观(普遍的道德标准和人权观念),进行非遗保护也是使保护的实践与《公约》价值取向看齐的过程.如果忽视这些新东西,我们不仅可能误解甚至根本不能领会UNESCO的良苦用心和基本用意,而且会使保护工作迷失方向或者失去本应具有的价值和意义.若能真正贯彻这些新精神和新理念,中国社会就有可能向现代公民社会迈出切实的一步,中国民俗学也可能促成自身向一门现代学科转换并进一步开启本土公共民俗学的空间.  相似文献   

15.
周超 《文化遗产》2015,(3):5-12
尽管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的名称未使用"保护"一词,但要讨论与该法相关的问题却无法回避"保护"这一关键词。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布的一系列与文化遗产相关的国际公约的名称来看,唯独《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公约》使用的"保护"(safeguarding)与其他国际法文件所使用的"保护"(protection)有所不同。因此,深入探讨safeguarding的法律意义,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应当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所规定的诸多"保护"(safeguarding)措施,在深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公约》有关理念之影响的同时,也不乏基于中国实践而来的独到特点,只是其中有些保护措施尚不具体、缺乏可操作性,因此还需在未来的法律改订时予以必要的补充和完善。  相似文献   

16.
依据《伯尔尼公约》第五条的规定,除公约的特别要求(公约的最低要求)外,版权的保护的范围以及作获得的保护其权利的救济办法完全由被请求保护国的法律自行确定。这就是独立保护原则。依据该原则,一个中国作品在美国受到侵犯,应当依据美国版权法获得救济,同样一个美国作品在中国受到侵犯,也应依据中国作权法处理。  相似文献   

17.
韦泱 《出版史料》2009,(2):108-116
近年来,海派文学已形成一个研究热点。不少专著专论在谈到海派文学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认为上世纪40年代上海文学期刊,为海派文学走向成熟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显著作用,功不可没。比如联华广告公司出版的《小说月报》,周瘦鹃主编的《紫罗兰》,范泉主编的《文艺春秋》等,却忽视了另一份期刊——《春秋》。我将全套《春秋》旧刊逐期翻阅一过,又与仍健在的两位《春秋》主编文宗山、沈寂前辈就刊物的旧事多次闲聊,加深了我对这本海派文学期刊的认识。  相似文献   

18.
《抗到底》杂志于1938年1月1日创刊于武汉,半月刊,由老向编辑、君文发行,从第十五期起开始在重庆出版发行,由何容编辑,老向发行,办至第二十六期停刊。《抗到底》杂志是一面高扬民族精神的旗帜,更是一部壮丽的民族史诗。  相似文献   

19.
罗滦 《湖北档案》2009,(11):19-21
著作权法保护什么?伯尔尼公约第一条对这个问题做了明确的回答,“适用本公约的国家为保护作者对其文字和艺术作品所享有权利结成一个联盟”,实际上保护的是作者对其作品所享有的权利。档案的作用毋庸质疑。它是整个民族文化财富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人类历史文明。  相似文献   

20.
图书馆复制相关版权作品是图书馆的业务之一。现行《著作权法》只为图书馆设置了"保存"的例外,对于图书馆复制未发表的作品、图书馆应读者要求的复制行为、为其他图书馆提供复制件的行为以及通过网络实施上述复制行为,法律没有具体规定,《著作权法》(修订草案送审稿)也保留了原先的法律规定,这给图书馆的运营带来了潜在的法律风险。在我国《著作权法》中设置图书馆合理使用的一般条款,完善图书馆的复制的具体情形,对维护社会公众、版权人和图书馆的利益,保障图书馆的保存和传播知识的功能,具有不可替代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