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钱睿  朱丹  刘纲 《大观周刊》2006,(29):60-61
这时代变化快,有人总跟在时代的背后跑,有人却是领头的雁不认识马润云.你就不知道什么叫永不言弃,什么叫不断创新 1995到2005,是云南餐饮业发展最快的10年.这10年马润云把自己的全部投入到餐饮行业中来.不了解马润云,你就不知道什么是发展 2006年,当我们用一种冷静的态度观察云南餐饮业时,我们发现这个行业又开始了新的篇章,而马润云还在不行疲倦地“战斗”着,那架式,比初出茅庐时更猛[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下面有一系列的问题,可供你从服饰问题的反省上,了解自己的一些个性秘密。1.对着衣穿戴,你总是说——a.穿什么,我都无所谓。b.只要搭配协调就是美。c.我一定要打扮得时髦风雅。2.选择上班的衣服时,你的标准是  相似文献   

3.
稚云同志:你好! 首先告知你一个好消息,上次你提到的“工人日报函授学校”,我已替你报上了名,也预交了学费,你只需追寄两张照片就可以了。望你在学习中能有所收获。在你信中,表达了很乐意使我们这种相互有益的通信继续下去的愿望,我很高兴。其实解答读者的提问并非一件轻而易举的事,它本身对于我自己也是很好的学习。文学本身就是“交流”。很难设想,当一个作家拒绝与社会、与人群、与生活“交流”时,还能写出什么好作品来。你来信问起“感受”的事,下面就我自己的点滴体会和你谈谈心。  相似文献   

4.
人生就是选择。投身新闻业,一干就是近25年。回溯已经走过的路,感触良多。邹韬奋先生在一篇《有志于做新闻记者》的答读者问中说:要当记者的话,新闻界人士可以与你谈关于采访新闻、编辑新闻以及写新闻的一般技术上的要点,“此外恐怕还需要你自己多阅有益的书报杂志,充实自己的知识。”确实,“充实自己的知识”,是干新闻的基础条件。我踏进文汇报,一直在理论部工作,当理论编辑。刚上手时,不少有新闻资历的朋友对我说,当编辑就是要成为杂家,什么都要懂,什么都不必专。我是学政治经济学专业的,听了这个“门道”受到启发,于是…  相似文献   

5.
如果你想找一个绝对隐秘,又绝 对张扬的地方,那便是互联网。 在这里,没有人知道你的姓名, 你的长相,你的穿着,没有人注意到 你的口吃,你的近视,甚至没有人分 辨出你的性别。在这里,你可以毫无顾忌地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展示自己的“雄才大略”,可以轻而易举的跨越国界,随心所欲地选择朋友,你超越了政治,摆脱了束缚,超越了原来的你。一旦进入聊天室,你便进入了这个完全封闭自我,却又充分展现自我的空间,一切都由你自己来选择,因为比尔·盖茨有句名言:“在网上,没有人知道你是一条狗”。所以,不要问我从哪里来我可能离…  相似文献   

6.
时下,新闻圈里的年轻人碰到一起,互相打问:嗨,你又在弄什么呢?如果说是某月某日在本报写了一篇什么报道,引起什么反响,这种回答已经不大提精神了,时髦的回答是:正在写一本什么什么书,某家出版社准备出版! 对书本还怀有敬意的朋友不禁要问:难道写一本10多万字的书比写一篇上千字的报道要容易不成?笔头子写顺了的记者或许很有一部分要给予肯定的回答,特别是面对所谓的热门话题时。如若不信,试举一例为证。比如说报道物价问题吧。经过10来天马不停蹄的采访,又用三五天找资料,这时,你掌握的材料要用来写一部10来万字的纪实文学已不太难了。你可以把你采访来的每一个细微情节都用上,下脚料都可以加工成花边贴上,然后再用你学得拉拉杂杂、一知半解的社会学、经济学、哲学、心理学等等把这些材料串起来,再来一些幼稚的或深刻的分析,发一些不痛不痒或振聋发聩的议论,还可以从你某一个深刻的思想出发,进行充分的合理想  相似文献   

7.
左珺 《声屏世界》2013,(1):56-56
路径一:现场中找新闻 当你没有新闻线索时,你可以到自己所跑口线的部门和相关现场走走。或许能发现新的变化,这就是新闻。抑或,当你接到一个报道任务而苦恼从什么角度去写的时候,你到现场去。现场会告诉你报道的角度。此外,当你为做一件新闻报道深入现场时,现场也会不吝啬地让你获得更多的新闻线索。  相似文献   

8.
一叠报纸放在一起,读者看什么、不看什么,都是由读者自己选择的。《新闻写作基础知识》一书很形象地写道:“你可以把马牵到河边,但你无法强迫它饮水。当你把你的报纸送到读者手中的时候,你会遇到类似的问题:无法强迫他阅读。”英国哲学家赫伯特·斯宾塞也说过类似的一段话:“不管作者的才智有多杰出,不管传播的信息有多重要,也不管印刷工人的技术有多高明,没有人阅读的印刷品只不过是一堆废纸和不值钱的油墨罢了。  相似文献   

9.
在现代社会中,当我们讨论到无法以数字言表的事物或谈及没有理论根据的观点时,一般人常爱用“形象”这个词来表达其意见。换句话说,形象在一般人的感觉中,代表了对事物粗略的感情和印象。因此,许多人在描述自己不太了解的事物时总喜欢使用这两个字。那么,什么是企业形象呢?对于  相似文献   

10.
1、对自己的情感负责。别把不幸怪罪于你的配偶。 2.对自己的愿望负责。你要明确地说出自己的愿望,但别要求配偶非得满足你的所有愿望不可。请用“我”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愿望,如“我希望……因为我……”对方才可决定,他能满足你的什么愿望。就一种成功的夫妻关系而言,重要的是你的配偶知道在你身上正发生着什么。  相似文献   

11.
如果你是一个音乐爱好者,打开收音机,你会选择什么台,当然是音乐台;如果你是有车一族,当上下班高峰时,您会选择交通台,了解最新的路况信  相似文献   

12.
站远点儿看此图,你会看到什么?研究人员可以通过这种图片来了解我们大脑的工作方式好好看看右上这张图片。你看到了什么?近看是一张阿尔伯特·爱因斯坦的影像。可是,当你后退5米再看时,却分明是另一幅著名的面孔——玛丽莲·梦露。  相似文献   

13.
假设你去一家外资公司面试,当考官要求你用英语谈谈有关“作为企业管理者或领导应具备哪些领导素质”的问题时,或者是请你用英语回答“交际在矛盾中的作用”等等这样的题目时,怎样才能迅速地组织好思路并流利地用英语表达呢?面对这种情况,“现代人生存方略丛书”绝对是你的良师益友。  相似文献   

14.
曾经有许多人这样设想过:假如有一天,你将独自一人驾驶着一艘小舟绕地球旅行,或者你将独自一人前往一座孤岛,在那里生活一年甚至更久的时间,而你只能(或者说只允许你)选择一样东西带在身边,供自己娱乐,那么,你将选择什么呢?是一块大蛋糕,一盒扑克牌,一只小松鼠,一幅美丽的图画,还是一本书,;一个八音盒,一把口琴,或一只装满了纸的画箱?每个人都可以自由地作出自己的选择。然而大多数人表示,更愿意选择一本书。是的,什么也不能像书那样帮助我们,用生命、用心灵主感知和认识未知的事物。英国著名女作家尤安·艾肯在1974…  相似文献   

15.
有一次,赫鲁晓夫去参观一个抽象派画展,看着看着,他大骂起来“:这叫什么画,一头驴子用它的尾巴可以画得比这更好。”他把负责画展的恩斯特叫来臭训一顿。不料,恩斯特也不是盏省油的灯,当面顶撞说“:你不是艺术批评家,也不懂美学,你对美术作品一窍不通。”赫鲁晓夫自然不理会这个,反而说出一番令人大开眼界的真心话来:“当我是一名矿工时,我不懂;当我是党的一名低级官员时,我不懂;当我在往上爬的各级阶梯上时,我不懂。但今天我是总理,是党的领袖,因此,我现在当然懂得,不是吗?”赫鲁晓夫评画  相似文献   

16.
讽刺幽默     
《新闻天地》2009,(9):59-59
任君选择 丈夫下班回家,妻子准备好了晚饭。“亲爱的,今晚的菜你可以选择。”妻子说。“都有些什么菜呢?”“芦笋。”妻子答。“有什么选择呢?”“你吃或是不吃?”  相似文献   

17.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传播媒介对外宣传的任务日益加重。而要搞好对外传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增强针对性。要解决对外传播的针对性问题,既不能采取“我有什么,就给你什么”,“我说什么,你就听什么”的态度,又不能采取“你要什么,我就给什么”的态度。  相似文献   

18.
高金国 《青年记者》2009,(14):125-125
有本书,叫《弥漫的传播》。用“弥漫”来界定传播,我还是十分赞同的。当下的传播状态,的确很难用“线性”或者什么单一模式表达,传播现象,已经和烟雾一样,弥漫在眼前,穿透了你的毛发、鼻孔和喉咙,让你无法拒绝。  相似文献   

19.
四、平等待人是不是平等待人,是个方法问题,也是一个态度问题。社论、评论,也包括署名评论,它是对别人发议论,去讲道理,去宣传,是是去说服别人,影响别人。你要影响别人;当然你认为你讲的是正确的,要是不正确,怎么会去写呢?你自以为是正确的,要别人听你的,信你的,但这种意思在文章中如何表述、流露出来,就要研究,要表达得很恰当。这就存在一个态度问题,当你讲道理的时候,你把读者放在什么位置上?这很重要。如果你自认为正确,就居高临下,盛气凌人,唯我正确,唯我革命,摆出这样一种架式来说话,效果就会不佳,甚至走向主观愿望的反面。你越是采取这样一种教训人的态度,人家就越不  相似文献   

20.
梭罗曾用三把椅子的用途来描述他在瓦尔登湖畔的隐居生活:"我的屋子里有三把椅子,独坐时用一把,交友时用两把,社交用三把。"一百多年以后,无论你在哪儿隐居,想和多少人交往,你的客厅里都不用摆那么多的椅子了,互联网为你搭好了一个巨大的会客广场。所以当你随便说点什么,立刻有人喊着"沙发"、"板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