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阳显忠 《大观周刊》2011,(45):121-121
生物科学是一门实验性科学,实验探究活动对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有着重要的作用。笔者在一次调查中发现,我市教师对初中生物实验探究活动的教学普遍存在畏难情绪,对实验探究的教学效果不甚满意。本文主要从实验探究情境的创设方面进行探讨,旨在为广大生物教师的实验探究教学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李英琴 《大观周刊》2012,(29):280-280
探究性教学,就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创设问题情境,以问题的提出和问题的解决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做学习的主人,以此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一种教学模式。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化学科学的形成和发展都离不开实验。学生通过实验,可以掌握实验技能、理解化学知识。如何在初中化学实验中进行探究性教学呢?  相似文献   

3.
张建敏 《大观周刊》2011,(23):191-191
初中生物新教材学生课堂实验很多,这充分体现了生物教学大纲指出的“生物学是一门实验科学,观察和实验是学习生物科学的基本方法。”努力创造条件,结合学生心理、生理特点,克服困难,完成大纲、教材规定的课堂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能力,发展智力,提高学生素质,提高生物教学质量,是我们生物教师的责任。自己经过三年的初中生物实验课教学实践,谈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4.
昂青 《大观周刊》2012,(34):351-351
“历史课探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在多媒体技术广泛应用下,历史课探究性学习成为一种必然。首先要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的兴趣,其次组织历史活动,使历史与现实相结合。  相似文献   

5.
张玉梅 《大观周刊》2012,(24):239-239
任何实验都离不开观察,物理实验更是如此。通过观察获取的实验现象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启迪学生求知的欲望,从而提高学生的智力和能力,所以观察能力的培养与提高是整个实验教学中能力培养和提高的首要前提。 站在教育心理学角度上讲,初中学业生思维发展中的一个主要特点是:他们抽象能力正在形成和发展。初中学生在掌握抽象概念时,最容易掌握的是那些作为直观形象为基础的特征,作为初中物理老师第一不能违背这一规律,第二不能忘了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张延霞 《大观周刊》2011,(42):170-170
初中物理不仅注重科学知识的传授,还应重视对学生终身学习愿望、科学探究实验能力、创新意识以及科学精神的培养,这意味着对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提出了更新的要求。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就初中物理教学中探究性实验教学的地位做了分析并提出了提高措施。  相似文献   

7.
陈世明 《大观周刊》2011,(30):106-106
中学历史教学的核心目标之一是训练和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新课程目标的侧重点也是对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探究性学习和实践能力培养的素质教育。那么教师在教学中如何引导、培养学生的这种自主探究性学习呢?  相似文献   

8.
陈晓碧 《大观周刊》2013,(3):221-221
对初中生物教学而言,没有创新就没有提高,因循守旧,固步自封的教师最终只会被淘汰.生物新课程标准倡导在探索中创新,把“科学探究”列为内容标准的第一个主题。科学探究活动,有助于学生知识的建构、技能的培养和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的形成,对学生创新意识的激发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能起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张军英 《大观周刊》2013,(5):240-240
初中物理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是注重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在课程实施上注重自主学习,培养科学探究能力。教师在探究性的课堂教学中应创设有利于学生的“问题情境”,充分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和参号隋感,提高物理教学效果。我在物理教学中常用的刨设情景的方法主要有:  相似文献   

10.
苏木安 《大观周刊》2012,(2):196-196,188
生物实验是生物教学的核心,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方式。通过教师精心设计的探究性实验,让学生通过动手、动脑对实验的反复设计、修改、推理、完善,能有效地强化学生对原理的理解、熟练基本的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增强创新意识、提高科学素养。  相似文献   

11.
赵立波 《大观周刊》2011,(14):63-63
初中物理不仅注重科学知识的传授,还应重视对学生终身学习愿望、科学探究实验能力、创新意识以及科学精神的培养,这意味着对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提出了更新的要求。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就初中物理教学中探究性实验教学的地位做了分析并提出了提高措施。  相似文献   

12.
王欣 《大观周刊》2011,(51):215-215,178
新的教学理念强调:“面向全体学生,提高科学素养。倡导探究性学习。”以此来规范我们的教学行为。物理学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许多物理概念和规律都是建立在实验基础上.通过实验得到的.观察能引发学生探究性学习的灵感和情趣;设计实验可以激发学生探究性学习的创新思维:实验操作则能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的精神。  相似文献   

13.
荣春勇 《大观周刊》2013,(12):268-268
通过对科学探究的认识,指出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要注重科学探究,不断创设物理情景,提供探究素材,精心设计课堂实验,鼓励学生积极探究,变验证性实验为探索性实验,为培齐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创造教学空间。  相似文献   

14.
张卫 《大观周刊》2011,(39):198-198
生物学新课标的课程目标要求学生初步学会生物科学的一般探究方法,是有较强的生物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生物课堂教学不但要传授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能力。学生能力的培养,关键在于教师有目的地教学,学生只有具备了能力,才会在纷乱复杂的知识海洋中明确方向,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才能把学习当作乐趣融入生活,进而获得更多更广的知识,成为更具潜力的创造型人才。  相似文献   

15.
徐莉 《大观周刊》2011,(24):71-72
家庭小实验是化学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方便简洁,有利于培养学生兴趣,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的能力,使学生在学习中培养起与别人合作,交流的良好品质,同时也是教师实施新课标的一个很好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16.
徐国庆 《大观周刊》2012,(30):307-307
实验目的,实验器材,以及实验方法,教材都事先做了具体的规定。这固然对于培养学生实验基本技能有一定的作用,但是在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发现和创新能力上必然会受到限制。因此,作为处在教学第一线的教师在实验教学中有意识地采取“探究性学习”的方式大有必要。让学生按照教材所提供的生物实验主题,根据多种思路和方案自行设计、组织和展开实验。这样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导学生学习,做学习的主人,以此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7.
武建权 《大观周刊》2012,(51):399-400
在高中化学的授课过程中.实验教学是对学生进行创造意识训练和科学方法训练的传统的极其有效途径。新教材的编写中突出了化学实验创新和探索。增设了探究性实验、边讲边实验及家庭小实验等。然而.光有实验教材的改革是不够的.有必要对我们传统的实验教学进行反思.探索化学实验的新思路、新方法,合理利用新教材的各个实验.更好发挥化学实验在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方面的重要作用。实验能为化学学习提供必要的感性材料,  相似文献   

18.
李淑红 《大观周刊》2012,(26):138-138
实验教学是生物学教学的基本形式之一,许多探究性活动也是通过实验来进行的。同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也要求教学以提高学生的思维和创新能力为主。生物学教学中研究性课题的开展也对学生的实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如何利用现有条件,如何有效的利用教材内容来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分析实验数据、优化实验方案的能力,成为教师面临的新问题。 1. 剖析教材中经典实验,建立科学实验的思维方法  相似文献   

19.
徐小河 《大观周刊》2012,(27):285-285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其知识的阐述和理论的构建是通过科学探究得出的,而实验是学生学习物理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实验探究对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掌握探究方法,培养创造性思维和实践能力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0.
刘庆龙 《大观周刊》2012,(20):278-278
现在生物初中生物教师决不能因为班级大、学生人数多、学生动手能力差、学校实验器材配备不齐等原因而忽略生物实验课.本文总结自己的教学实践,就如何上好衣村中学生物实验课,将实验的观察、分析、动手及传授新知识有机结合起来,以切实提高教学效率谈谈自己的观点和做法。一、做好课前准备,激发学生上好实验课的兴趣。二、掌握实验步骤.规范操作.三、学会观察实验现象,得出结论.四、学会分析实验失败的原因。五、充分利用农村优势.上好实验课.六、重视整理及检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