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吕欢 《新闻窗》2012,(4):69-70
和谐,“和睦对称”、“和睦协调”之意。我国古代“和谐”最早为音乐的概念,表音律和谐,《晋书·挚虞传》有“施之金石,则音韵和谐。”的记载。古代社会强调人与自然和谐,老子说过“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要尊崇自然规律;  相似文献   

2.
杨洁 《兰台世界》2007,(3S):67-68
道教化的核心是“道”。老子认为“道”是产生宇宙万物的总根源,也是天地之间万事万物盛衰变化的总规律。这可以《道德经》的开篇加以证实,“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清静经》指出:“大道无形,生育天地;大道无情,运行日月;大道无名,长养万物。”故大到宇宙空间,小到微尘细粒,无不有“道”的存在。[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和谐社会与档案部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老子《道德经》第二十五章中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在老子看来,人是需要向自然界学习的。即使从现在科学的角度评价,老子这个观点也是能站得住脚的。大自然日月轮转,四季变换,金木水火土相生相克,的确是平衡的、和谐的。《道德经》第二章中有言:“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不居。”看看大自然的大气派大境界是不是人的榜样呢?仍然是老子的话:“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天道与人道相比不但高下立判,而且凸现出人道问题的根源。根据《辞海》的解释,自然界指的是统一的客观物质世界,人类社会是统一的自然界的一个特殊部分。应该说人是自然界发展的最高产物,  相似文献   

4.
不争而善胜     
老子讲究“不争”,但他不是让你在竞争中失败,而是让你了解、运用、掌握这道道,从而正如他说的“不争而善胜”!老子说:“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坦然而善谋。”  相似文献   

5.
老子真的和我们同在吗?老子真的和我们现代生活有关吗?老子在哪儿呢?这个问题我曾经做过一个小测试。一次我到苏州玄妙观去,看到三个天真活泼的孩子,非常可爱.都是小学生。我就问他们:“你们知道老子吗?”一个男孩说:“知道,老子就是我爸!”另一个男孩说:“老子不就是玄妙观当中那个道士的雕像吗?”  相似文献   

6.
黄立新 《大观周刊》2012,(47):15-18
文章围绕中国古代哲学的无、有这一对范畴,在弄清古代文献原文的原义、本义的基础上,解析了老子的道本原说。指出老子的无、有是专有概念。“无”、“有”皆指物;“无”、“有”合为道。道的主要涵义是本原,同时也具有本体和规律的涵义。老子的道本原说和一分为二、合二为一思想,是中国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自然观和辩证法的理论基石。  相似文献   

7.
纵观先生一生,一直在追求自己的真性情,一直在追求自由、民主、科学,一直在追求尊重规律和人性的自然回归,即所谓老子所说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一切按自然规律办事,去甚,去奢,去泰的本色天然之道。  相似文献   

8.
道教文化的核心是"道".老子认为"道"是产生宇宙万物的总根源,也是天地之间万事万物盛衰变化的总规律.这可从<道德经>的开篇加以证实,"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清静经>指出:"大道无形,生育天地;大道无情,运行日月;大道无名,长养万物."故大到宇宙空间,小到微尘细粒,无不有"道"的存在.  相似文献   

9.
《声屏世界》2011,(11):115
道法自然天地成老子云: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自然万法之门,大在音稀声,大象无形。要论道,先论心。所谓道心者,神明也。心之不动通神明,心之动通凡心。道本不可知,却可以心感之。编者案:在中国的传媒行业,,当大家都在为抢夺优势资源,挤身于某排行前几位的时候,他们在苦修内功;  相似文献   

10.
孙广慧 《大观周刊》2011,(49):14-14
“道”是老子政治哲学的基础和出发点,”无为而治,t是老子政治哲学的主要内容。政治文化是社会文化的一部分,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政治生活中形成的政治心理、政治价值观和政治思想等要素构成的有机整体。在当代中国政治文化发展的进程‘中,老子的”自然无为”思想,对构建和谐、民主、自由的政治文化具有某种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11.
“道”字是《老子》中最重要的一个字,在书中出現的次数多达七十三次。在每个章节中的意义不尽相同,在不同的层面上表达了《老子》一书的哲学思想。本文试图通过“道”字在《老子》一书中不同的意义在各个章节中出現的情况,对形上形下两个层面的“道”作一个初步的简单的比较,借此得出一个关于《老子》哲学思想的简单结论。  相似文献   

12.
岳红玲  秦娜  贾振霞 《大观周刊》2010,(41):19-19,16
“道”论是全部老子学说的核心,内容十分丰富。在老子的学说中,“道”不仅具有宇宙本原的意义。而且还具有规律、原则和方法的意义,不仅是支配物质世界运动变化的普遍规律,而且也是人类社会所必须遵循的基本法则。“道”论还具有突出的无神论的意义。本文从三个方面对“道”的内容做了论述。  相似文献   

13.
不争而善胜     
老子讲究"不争",但他不是让你在竞争中失败,而是让你了解、运用、掌握这道道,从而正如他说的"不争而善胜"!老子说:"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坦然而善谋."  相似文献   

14.
水,城市之根 如会,似乎不会再有什么人去怀疑“水是生命之源”一说的真实性了。但事实上,有关这样的说法还是比较宽泛的。要是一条河流一旦被严重污染而处于缺氧状态,那么,断送生命的,恰恰正是这样的“水”! 现实是无情的。一份水体档案直观地反映道:20世纪70年代,全世界有40%左右的人口生活在国际  相似文献   

15.
苏鹏  韩文娟 《兰台世界》2007,(5S):69-70
道家作为一个学派,通常老庄并称,正如儒家之有孔孟。但庄子对老子不仅有承传而且有明显的变异。故司马迁谓庄子“其要本归于老子之言”,而《庄子·天下》则言与老聃不同道。因为,老子法“自然”而倡“无为”,却又把“无为”解释作“无为而无不为”,且多言权谋、政治,这后来被黄老学派吸收发展成“君人南面之术”,庄子则承袭老子的自然主义,而把老子的“无为而无不为”修正为纯粹的“无为”,并设计出“自然无为”的理想人格。固应上溯老子,却应以庄子为主。[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站在千名京师大学堂学生前面,光绪沉默了片刻后,徐徐说道。“今天是京师大学堂正式开学的第一天,所谓学堂,在朕看来就是研习学问的地方。云轩阁我们的古人有一个传统叫做坐而论道,今天,朕就和你们论一论这世间的道。”说罢,光绪抬起右手轻轻地往下压了压:“大家都坐下吧,朕也坐下。”  相似文献   

17.
“老百姓是地,老百姓是天,老百姓是共产党永远的挂念……老百姓是山,老百姓是海。老百姓是共产党生命的源泉……”歌曲《江山》深情地唱出了中国共产党的“成功之道”。今天,对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使命的中国共产党来说,万变不离其宗。一切依靠群众。一切相信群众,一切为了群众,仍然是“生命工程”,关乎党的根基、血脉、力量、得失、成败、存亡。  相似文献   

18.
穆乐 《大观周刊》2012,(46):40-41
“大道幽微”主题展主要陈展老子的事迹、老子故里鹿邑太清官出土的历代文物,以及道德经版本。通过“大道幽微”的陈展,对进一步解读老子思想,宣传普及道家文化,传播老子在豫东大地上留下的历史传说是非常有意义的。周口市博物馆“大道幽微”主题展,为观众走进老子,感受老子道家文化思想,开发利用道家文化遗产提供了平台,成为弘扬、传播老子道家文化的重要基地和窗口。  相似文献   

19.
郭润田 《大观周刊》2011,(29):61-62
意境的最终目的是要追寻虚实结合的“境”,也就是表现造化自j然的气韵生动的图景,从而表现的一种体现老子哲学中“道”的思想。然而在对意境的品味中,静态与动态的对立统一始终贯穿其中,缺一不可。对意境中的情景交融和宇宙的本体与生命的探索,都应该结合动态与表态来讨论。  相似文献   

20.
张宏燕 《大观周刊》2011,(39):265-265
作为儒、道两家的创始人,孔子、老子之间两种互见异同且大异小同的思想——孔子思想以“仁”为核心,老子思想以“道”为核心,对中国文化特别是道德伦理文化产生了不同的深远影响。本文从伦理学角度将“人格”理解为“道德品质”,以此作为逻辑前提来探究和把握孔、老关于理想人格的思想,并把这方面的思想理解为其教化思想的前提和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