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Q人.是老黄瓜刷绿漆.扮着可爱装着嫩,有着阳光灿烂的“柠檬茶面孔”,生气勃勃的“维C笑容”.可爱的。还珠格格眼睛”。在天真的糖衣里.包裹着阿Q的精神胜利长枪;在嬉笑怒骂闻,戳穿世俗的一本正经。  相似文献   

2.
幽默     
《大观周刊》2011,(12):48-48
呆妻雇了个油漆工回家将卧室油刷一新,那个油漆工下班前还来漆完。阿呆晚上回家,不知道油漆未干,开电灯时把手印留在了电灯开关的墙壁上。  相似文献   

3.
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在我所遇的众多导师中,有一位长者的音容笑貌深深地印在我的心底。那是七十年代第一春,我这个才从学校毕业、沾了点边的“小老九”,经过一番“再教育”的冶炼,真是幸乎不幸乎,终于被分配到阿克苏报社从事新闻工作了。在这里,我就象一颗被农夫淘汰的  相似文献   

4.
那是1961年.风起云涌的“大跃进”已经过去三个年头了.什么“万头猪场”,什么“尿湖屎海”.什么“亩产万斤再翻番”这些口号是早就不喊了。这时候人们正受着饥荒的严重威胁!……  相似文献   

5.
1954年,我走进中国青年出版社的朱漆大门,开始做编辑工作,在这里,度过了我从青年走向老年的生命历程。 35年,在没有战争、号称“和平时期”的岁岁月月中,却经常狂风暴雨密布,电击雷鸣齐响。那是在强调“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左”的失误下,人为地制造的一场场政治风暴,出版社当然也不例外地伴随着暴风骤雨。再加上一条条“出书—查书—再出书—再查书”的所谓出版规律,使编辑们整日战战兢兢,夹着尾巴过日子,生怕出了差错,灾难临头,挨批挨整,甚者还会沦为革命的对象。  相似文献   

6.
赵赜 《新闻与写作》2009,(2):F0003-F0003
这是嘎纳广告节获奖的平面广告。一只老虎孤独地在冬天的丛林里行走,其棕色的皮毛上,斑纹黑白分明,格外抢眼。而老虎的体态与动作,并没有引发我们“虎啸龙吟”、“虎虎有生气”的联想。相反,却感到它一副无助与无奈的情状。就在不知创意者所云的时候,突然发现老虎身上的斑纹原来这是条形码!再看看画面上的广告文案:“SALL MUST END”(严禁销售)“ONLY 2500 LEFT”(仅存2500只)。原来是动物保护组织反对盗猎与贩卖老虎与野生动物的公益广告。  相似文献   

7.
李简明 《大观周刊》2011,(22):66-66
长期以来,人们都有一种偏见:语文知识缺乏系统性、连续性。是一颗颗散落的珍珠.随便挑出一颗都能进行到位的把玩品味。其实.语文知识和其他学科的知识一样.有自己内在的联系,在看似松散的知识点之间.有一条串珠的红线——语法.只不过这条丝线往往被人忽视罢了。语素、词语、短语、句子、句群分别以上一语法单位为基础.缺乏对词类的充分认识.势必影响对句子的准确理解。当然,这并不是要为语法教学“翻案”,让它重新占领语文教学的半壁河山。过分重视语法教学.让学生陷入种种名词术语的沼泽中难以脱身.自然是违背了语文教学的规律.脱离了语言运用的实际.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我想说的是。不过分重视并不等于毫不重视.我们不能由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导致矫枉过正的情形出现。  相似文献   

8.
瓜子是一般人都爱吃的零食,但如果把一盘带皮的瓜子和一堆剥了皮的瓜子同时递给你吃,你会选择什么?恐怕大部分人的选择会是带皮的瓜子。为何?因为凭感觉,显然是带皮的瓜子嗑起来更香些。也就是说,更多的人看重的往往是“嗑瓜子”这一逐颗品尝的过程。说起来,我们所做的经济报道  相似文献   

9.
《新闻世界》2005,(5):40-41
中行职员神秘失踪 “怎么缺了120万外币.谁都不知道这么大的资金缺口是怎么回事。”2005年1月12日上午10时左右.中国银行辽宁省分行外币结算科突然出了这样一条爆炸性信息,与此同时.该科的科员翟昌平也神秘失踪了,没有人知道他的去向。  相似文献   

10.
张炜 《档案天地》2009,(3):60-61
我所在的“万松浦书院”.东临港栾河。原来觉得这条河流非常宽广,如今看,只不过是一条波澜不兴的小河.早在书院建立之初.就有专家来勘测地形。他们同时也要关心周边的风貌。我请其研究一下古河道.心里自然很想知道。这里原来的情形,毕竟,很久以前曾听过许多关于它的传说。勘测结果出人医意料:原以为古河道再宽也不逾五六十米.谁知它当年竟然宽达140米.而且还是最保守的估计。  相似文献   

11.
没有人知道,广州公交车爆炸案嫌犯欧长生.为何选择了一条如此极端而残暴的道路;他的亲友们甚至无法相信,这起如此惨烈的恶性公共安全事故的始作俑者竟是他们眼中那个“内向”又“很省心”的山村青年  相似文献   

12.
那是2001年,在社党组新老成员春节聚会上,在一片“春节好”的祝福声中,穆青笑逐颜开,高兴地向大家通报,他评上健康老人了。万没想到两年后他竟身染重病。尽管知道那是被认为难治的一种病,但不是又有那么多先例证明医生的话不可全信吗!而且,就在他离去的两周前,我知道他还常在院中散步啊!怎么竟一夜之  相似文献   

13.
“以前,我只知道记者是写字的,现在才知道,记者是帮老百姓说话办事的……”说这话的刘大妈两鬓斑白、衣着简朴。她们全家人均月收入只有50元,却凭着一颗爱心,收养了一个被父母遗弃的残疾女婴。而今,她是在记者的奔走呼号下,为这个女婴治好了先天性心脏病的。那是5年前北风呼啸的一天,唐山启新水泥厂退休职工史瑞文偕老伴刘凤英从北京就医后登上回家的列车。车到杨村站,一名小伙把怀中的婴儿放在一位姑娘面前,说了声:“请帮忙照看一下,我下车透透气儿”,就扭头走了,再也没回来。在孩子的包裹里留有一点奶粉、一只奶瓶、一个小铝勺、几块尿布和一个纸条,上面写着:1988年7月14日10点生。看到这个被父母遗弃的孩子,刘大妈的心震颤了:  相似文献   

14.
刷脸卡     
记得单位刚装上刷脸考勤机的那天早上,同事的微信群里一片鬼哭狼嚎。小咪胡搅蛮缠地说:“红外线扫描每大对着我们的脸扫来扫去,对皮肤有没有伤害?毁容了算不算工伤?”老Q则紧张道:“好像要迟到了,我这老脸要是刷不上.就没脸见人了!”结果,老Q果然没刷上他的老脸,但也没丢脸,因为,呵呵,考勤机不知道被哪个有创意的天才浇了杯开水,死机了。  相似文献   

15.
何以脸红     
前不久,我从报端看到一篇题目为《在坏人坏事面前》的文章,讲的是作者和他的好友小孟去看电影,路遇一歹徒殴打一农民.小孟看到此状,上前把歹徒扭送派出所.作者埋怨小孟管用事,小孟向他讲了一番道理,行笔至此,作者写到:“听了小孟的话,我的脸‘刷’的一下红了.”这篇文章文笔还流畅,无可厚非.只是“我的脸‘刷’的一下红了”一语,真不知道,作者是怎样知道自己脸红了的.  相似文献   

16.
“直说论”是宋仁宗赵祯提出的一个美学观点。据《续墨客挥犀》载:“庆历中,河北大水,仁宗忧形于色。有走马承受公事使臣到阙,即时召对。问河北水灾何如?使臣对曰:‘怀山襄陵。’又问百姓如何?对日:‘如丧考妣。’上默然。既退,即诏阖门:‘今后武臣主殿奏事,并须直说,不得过为文饰。”在这则轶闻故事中,听众是宋位完.他急于知道的是河北水灾的消息,但他R听了传播消息的使臣两句华而不实的回答,什么也没有得到.因此默然之后作出决定:“主殿赛事并须直说,不得过为文饰。”这一’位说论”在《水讲传冲通过武松的一句话.得…  相似文献   

17.
去年8月,北京的一张报纸刊登了一幅照片,拍摄的是一些简易建筑被拆除的景象。照片说明是这样写的:“31日,路过国家旅游局旁椅子胡同的人会发现:建立多年并小有名气的‘旅游一条街’没了。昨天这里24间各旅行社的经营部和旅游书店被彻底拆除。”应该说,这条新闻抓得不错。“旅游一条街”被拆了,说明椅子胡同的市容环境被整治好了,“旅游一条街”有影响,它的被拆除也会有影响。这是这条新闻的可读之处。 但是,椅子胡同的“旅游一条街”没了,北京还有没有其他的“旅游一条街”替代它的作用?是不是今后北京将不再有“旅游一条街”?是不是有关方面已经在北京另外一个地方新建了“旅游一条街”?如果有新的“旅游一条街”,它在北京什么地方?这无疑是消息引发的关注点。然而,新闻却戛然而止,没有片言只字。我去过北京的这条“旅游一条街”,并在那里签过两单旅游合同,体会过有这么条街的好处。我极想知道“旅游一条街”的下落,以便今后有兴致出游时再去“采购”。然而,我在互联网上几经搜索,却始  相似文献   

18.
“皮”“毛”之理简单吗谈起“皮”与“毛”之关系,似乎人人都知道,甚至连一年级的孩童也能说出个一二三。说起报纸的质量与广告收入的关系,似乎每个报人也都清楚。报纸生命力的关键在于报纸自身的质量,它在“皮”“毛”关系中扮演着“皮”的角色。而作为报纸广告收入的大小及增幅的高低,基本上取决于这张“皮”之质量好坏。质量好的皮,自然“毛”扎得深,长得又厚又密;皮质不好,“毛”自然很难长好,或斑斑点点,让人想起阿 Q 的忌“亮”忌“光”的脑袋;或又黄又稀,病态十足,让人想起“瘦马长毛”。  相似文献   

19.
什么是新闻背景? 广义的新闻背景,是指帮助读者全面深刻理解新闻主体的一切有关材料,包括与新闻主体有关的知识、资料、解释性的文字;狭义的新闻背景,是指事物的真实由来。人们读一条新闻,看完标题和导语,往往只知道了事物的结果,这叫“知其然”,但不知道其“所以然”,这就需要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解释事物的真实起因。新闻背景,就是说清楚新闻主体“所以然”的。眼下没有背景的新闻有之,如简讯、标题新闻,那是因为读者不了解其背景也能理解的缘故。就大多数新闻来讲,缺少背景的说明,就好比给读者吃一颗没有砸开的核桃,使人难以消化。(新华社国内部副主任姬乃甫)  相似文献   

20.
至今,拟投资40亿的河南新郑“华夏祖龙”停建已经一年有余。在这段时间里,这条有头无尾的龙既不能复工,也不能拆除。项目投资人李树民称“祖龙是一个很敏感的项目,从项目暂停的时候开始.就没有哪个官员敢批示复工;但是我们也不想随便把龙拆了,毕竟那是3000万”。而新郑市原市委副书记郭更新表示,没有勒令拆除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一旦拆除.政府需要给企业带来的损失一大笔补偿,现在这样.政府没有承担任何责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