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医生也会死。同其他大多数人相比,医生的与众不同之处并不是他们得到了更多的治疗,相反是更少。他们倾向于选择以一种安详而优雅的方式离开世间几年前,我的导师、备受尊敬的骨科医生查理发现他的腹部有个肿块。他让一位外科医生进行了检查,结果,这个肿块被诊断为胰腺癌。给查理看病的这位医生  相似文献   

2.
不久前,《南方周末》发表了题为《少表扬分内事》的“读者来信”。南京读者吴文静在信中说.他和老伴都是医生。他们发现如今媒体表扬医生的门槛很低.什么态度好、拒红包、挂水“一针见血”。都能登报上电视。想当年(1960年代),他们“护理重症病人几夜不合眼.给病人洗脚擦身,在家里熬米汤、骨头汤喂他们,天经地义,从没受过表扬”。他担心,“做点分内事都宣传.会降低医生职业的神圣感。”  相似文献   

3.
黄铁鹰 《青年记者》2006,(23):79-80
做企业的人关注这个争论不是没有理由的,如果管理是科学的话,企业就应该多招MBA并让他们担当重任,因为他们是专门学管理的;当企业面临重大决策和难题时,也必须听取咨询公司的意见,因为咨询公司是号称给企业治病的医生。  相似文献   

4.
郭静 《新闻前哨》2012,(2):78-78
所谓医院新闻,就是医院新近发生事实的报道,包括医疗、护理、药物、科学研究、人才培养(教育)、对外交流与国际合作、党政管理和后勤服务等。尤其是医生,他们是很多重大事件的目击者和参与者。譬如地沟油事件、手足口病、酸雨事件、超级细菌事件、食品安全一滴香事件、毒奶粉等等.医生都是冲锋在前。另外,医生身份的多样性,决定了哪里有伤病,哪里就需要医生;他们既是科研工作者,又是教育工作者。因此,在他们的工作环境和身上最易出科技新闻。  相似文献   

5.
活动会议     
陈挥 《出版参考》2010,(4):22-23
同病痛作顽强斗争 1943年2月,韬奋从华中抗日根据地回到了上海。他再次来到法租界辣斐德路东升里1号,找到了陈其襄。陈其襄和张锡荣、张又新等生活书店的同事,根据党的指示,作了周密的考虑和布置,决定要不惜代价,使韬奋在绝对安全、绝对不能暴露的条件下,得到最好最及时的治疗。当时韬奋夫人沈粹缜还在内地,他们就找到了韬奋的二妹恩俊。恩俊是一位医药化验师,有一定的医学知识,也认识不少医生。经过商量后,他们决定先请曾耀仲医生为韬奋检查。曾耀仲约请了医务界的几个朋友给韬奋会诊,一致认为是癌症,必须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6.
长期以来,日本医生不但可以从治疗工作中得到固定的酬金,还能从处方中收取处方费。因此,看病的人越多,开的处方越多,得到的报酬就越丰厚。随着近年医疗费的降低,医生收入相对减少,许多医生就通过给病人开大处方的办法来提高自己的收入。与此同时,医生给病人看病的质  相似文献   

7.
干记者工作的人,总要有许多朋友的。在我的朋友中有医生,有科学家,有工程师,有美术家,也有戏曲演员。他们有的是作为采访对象认识的,更多的是在采访活动中偶然认识的。不管有没有报道过他们,但是在工作上他们都给了我热情支持,为我提供情况,使我增长知识,帮助我解决疑难问题。我把他们当作朋友,也当作老师。可以肯定地说,如果没有这些朋友,就耳目失灵,成为孤陋寡闻的人。长期搞科学技术报道,我的这种感受越来越深切。记者如何和专家们交朋友?  相似文献   

8.
死可安乐?     
医生们迟早会发现。如果杀人对他们更有利。他们是难以抗拒这样做的诱惑的。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基层青年临床医生网络医学信息利用行为基本状况,选择广东省部分基层青年临床医生,对他们医学信息利用基础条件、主动性、目的、使用频率、满意度和障碍因素等进行调查,以针对性地开展信息素养教育,提高基层医院医疗水平.  相似文献   

10.
白求恩同志说过:"一个医生、一个护士、一个招呼员的责任是什么?……那就是使你的病人快乐,帮助他们恢复健康,恢复力量。你们必须把他们看成是你的父兄,实在说,他们比父兄还要亲切些他们是你的同志。"在山西省阳泉市平定县岔口乡范家岩村就有这样一位白求恩一样的山村医生,他就是王国平。王国平——一个普普通通的村医,一个平平凡凡的共产党员,用他16年的点点滴滴、一言一行,生动诠释了共产党员爱民、亲民、为民的大主题。  相似文献   

11.
地市党报是和基层群众联系最为紧密的传统媒体,老百姓最为信赖和关注。在我国法制建设尚待进一步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尚未健全的当今,基层群众经常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一些民间纠纷,由于大病导致家庭经济陷入绝境等等,他们往往会求助于媒体,请求给他们一个支持,给他们一些指点和帮助,因为他们相信“党报”会给他们希望。  相似文献   

12.
去年,叶先生意外摔伤左腿,确诊为骨折,医生给他做手术,共花去8000元。手术时用了5颗钢钉固定,医生嘱附一年后取出。叶先生称,当时医生没有告诉他取钉时还要交钱,所以他特意选了最好的钉子。  相似文献   

13.
论新闻取材来源隐匿的法律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法律(主要是普通法)通常会确立一些特权,以保护一些特别的社会关系,如律师与其客户、教士与其信徒、医生与其病人等等。他们之间的“信息通报”,不属于证据获取的范围。所以,律师、教士以及医生对他们所取得的有关信息(以下简称“取材来源”),有不明示的义务。那末新闻记者和杂志记者对他们从披露信息者那里获得的取材是否有同样的隐匿的义务呢?而这种隐匿是否有宪法依据呢?在一个资讯化社会里,这是一个不容忽视而又尚未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英国《星期日泰晤士报》4月2日报道,英国一些医院的医生对于濒临死亡的老年病人不是实施抢救,而是取消对他们的治疗,加速他们的死亡,目的竟是为了腾出床位,接待其他病人,完全违反了医生的职业道德。这见不得人的医院丑闻是一位28岁、名叫丽塔·帕尔的初级医生向该报披露的。在病房工作的第一个月,一位高级医生命令她撤销对一个89岁的中风病人的治疗。高级医生对她说:“我们需要病床,停止对他的治疗。”停止治疗后,到晚上老人出现呼吸短促,不久就死了。还有一次,一位90岁高龄的糖尿病人在一位护士说了“她早晚会死的”话后,被剥夺了基本的药物治疗。另一位  相似文献   

15.
黄涛第一次患左肾结石时,医生给他打了一剂止痛针,开了一些排石药,嘱咐他多喝水,多蹦一蹦。再到医院检查,医生告诉他石头已经排出来了!  相似文献   

16.
大夫看病时接听手机,这是随着手机普及带来的一个新现象。作为跑卫生口的记者,那段时间在与患者的接触中,多次听到他们谈起过。医生边看病边打手机的问题.他们认为这已不是个别现象,而带有一定的普遍性。这不仅影响医疗质量,而且是医生对患者不够尊重的表现。  相似文献   

17.
必须承认,医患矛盾背后有体制问题。医生固然该廉洁自律,病人也要理解,看病难、看病贵不是医护人员造成的,不能把他们当出气筒  相似文献   

18.
过去看大病,病人及其家属往往要请医生吃饭、给医生送“红包”。如今,南京市民可以理直气壮地说“不”了。那么,南京病人为何不再成为医院、医生宰割的“鱼肉”呢?  相似文献   

19.
当了记者后,我结交了许多作者。他们不仅给了我很多无私的帮助,而且给我不少的教益启迪。随着和他们交往的加深,我愈来愈感到,他们是我的良师益友。  相似文献   

20.
有人说,国王、医生、教师这三种职业是最神圣的,他们如果一念向善,就功能无量,影响很多人,如果一念向恶,就万劫不复。其实新闻采编人员也是这样的,新闻采编人员是优秀文化的生产者和传播者,以文化人,以文章影响人们的思想、行为,就跟国王、教师、医生做的事情是一样的。因此,新闻采编人员首先要做到以人为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