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老婆时常揪着我的耳朵问:“余阿毛,你这辈子给多少人写过情书?”我总是满脸委屈地说:“不就是给你写过一点嘛。”她总是露出不屑和不信的表情。她这样是有理由的。我给多少人写过情书,我自己也记不清了。假如把它们都收集起来,我相信可出一本厚厚的书。遗憾的是,它们恐怕早就被人撕碎扔在风中了。但有一封情书,是我亲手撕碎的。  相似文献   

2.
在一个小说创作学习班上,有位年轻的业余作者一连讲了几个构思,结果都被与会者否定。原因是:他所要写的,别人已经写过了。这位年轻作者长叹一声:“唉,总是撞车!”“撞车”,究竟是什么原因?许多青年朋友提出这一问题。似乎难以讲明白。一位与会的作家忽然想起了写情书。热恋中的人,只要有点文化,总免不了要写“情书”.所谓“情书”,就是有情人之间表示爱情的信。世界上的“情书”究竟有多少,谁都没有统计过,恐怕也难以统计。但它肯定要比人们所创作的小说作品要多得多.“情书”多如牛毛,却“风格”各异、长短不一。或直率,或迂婉,或质朴,或华美,或理智,或冲动,或情  相似文献   

3.
“我爱你”是人间最美好的语言。恋人之间一句“我爱你”,常常是情感升温的开始。夫妻之间一句“我爱你”,往往是爱情保鲜的秘方。游子遥望故乡一句“我爱你”,那是绿叶对根的情意。父母对子女说一声“我爱你”,那是给孩子注入成长的“维生素”,或者是孩子事业成功的“催化剂”。然而,子女对父母说一声“我爱你”,那又会是什么呢?  相似文献   

4.
小邪 《新闻世界》2006,(7):53-55
这里的电影都离不开爱情,这里的爱情都在电影中回放,在电影里,我们透视着爱情;在爱情里,我们阅尽了人生。十部经典影片,一场荡气回肠的情爱历程。从“寻找”到“心动”,漫长的“等待”,短暂的“缘份”,是该“珍惜”还是唏嘘?爱是“时间”?是“空间”?是“寂寞”是“责任”?还是“离别”之后的“重逢”?也许“爱”就是“人生”……[编按]  相似文献   

5.
趣味驿站     
《出版参考》2009,(9):28-29
“不差钱”的校园版 上学的人说:上学其实可短暂了,宿舍一出一进,一天过去了,嚎?宿舍一出不进,一学期过去了,嚎?上学这一天最痛苦的事儿是啥,你知道吗?就是“去上课了,老师没点名”!上学这一天最最痛苦的事儿是啥,你知道吗?就是“没去上课,老师点名了”!上学这一天最最最痛苦的事儿是啥,你知道吗?就是“第一节课去了不点名,第二节课走了老师点名了”!  相似文献   

6.
讽刺幽默     
《新闻天地》2009,(9):59-59
任君选择 丈夫下班回家,妻子准备好了晚饭。“亲爱的,今晚的菜你可以选择。”妻子说。“都有些什么菜呢?”“芦笋。”妻子答。“有什么选择呢?”“你吃或是不吃?”  相似文献   

7.
周文璟 《大观周刊》2006,(44):76-76
爱情总是让人感动不已,一组组洋溢着幸福的婚纱照见证了婚姻的真实存在,将爱情定格在最动人的那一瞬间。女人们认为,那便是永恒。当你看腻了影楼的人造景观,何不边旅游边拍婚纱照呢?让天、地、花、草、树、风、鸟儿……一切自然物见证你们的爱情。以下是我们为你推荐的婚纱拍摄最佳地——[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1984年10月,我们因参加江苏省第二届瞿秋白学术讨论会而聚会在北方的小城市—徐州。在一次会间休息的闲聊中,不知是谁起的头,我们从瞿秋白和杨之华的爱情生活,谈到鲁迅和许广平从师生变成夫妇,继而又扯到郁达夫和王映霞……忽然,谁冒了一句:“我们何不编一本中国现代作家情书集呢?”虽则我们三人,一个是教师,一个是编辑,一个是编剧,平均年龄已三十五岁了,而这时却象小孩子一样兴奋起来:“对对对,一个星期编好,这肯定是一本很有意思的书。至于书前的序嘛,请贾先生给我们写吧。”坐在一旁的贾植芳先生笑着还没来得及回答,贾师母就开了腔:“都老头子了,还情书呀情书的。”一席话,说得大家都哈  相似文献   

9.
编辑同志: 看了《中国记者》1987年第5期刊登的一幅照片——“公开的情书”(新闻摄影月赛一等奖)以后,仔细把文字说明和图片的人物表情加以对照、分析,发现其中有明显的漏洞和不实之处。文字介绍说:“炊事班战士王民正在宣读对象寄来的情书,”可照片中正在读情书的不能令人相信是王民本人。从他那副显得诡秘自得的神态中可以看出,他是另外一个替王  相似文献   

10.
错过的舞会     
大江 《出版参考》2005,(12):5-5
“你愿意在后备军官训练队舞会上做我的舞伴吗?”里克问道。我不敢相信他在邀请我,里克是俱乐部最可爱的小伙子!他想要约我一起去?“你是认真的吗?”“这是半正式舞会,所以你需要一件连衣裙,而我的父母会付门票钱和车钱。”他回答说。我还能有何奢求?我的心兴奋得狂跳不已,嘴里吐出“愿意”两个字。我以前从没有参加过这种半正式的舞会,这次可是我的机会。这会是我一生中最美好的夜晚!  相似文献   

11.
趣味驿站     
《出版参考》2011,(6):28-29
最困难的案例 两名精神病医生在一起聊天。“你遇到的最困难的案例是什么?”—个问道。“我曾经遇到一位病人,”另一个回答说,“他总相信他有一位富有的叔叔在南美洲,会留给他一大笔财产,所以他每天什么也不干,就在等通知他去领遗产的信。”“结果怎样?”“我花了八年的时间治好了他,但是,那可恶的信来了!”  相似文献   

12.
李冲 《新闻天地》2011,(10):54-55
“假如我和你妈妈同时掉进水中,你先救哪一个?”恋爱中的女孩常会冒着傻气问男朋友。然而.这个爱情与亲情的千古难题却在半年内撞进了女孩吴奇施的生活.  相似文献   

13.
相爱容易相守难,在众多80后,乃至90后开始步人婚姻殿堂之时,“闪婚”“闪离“夫妻忠诚协议”等各种新现象新问题层峦迭起。这些,都成了生活在这个时代的人的遭遇和面对:爱情的生命力有多久?我们还有多少勇气去坚守爱情?在情感矛盾和现实困境的双重纠结里,我们还要不要相信爱情?如果相信,我们能否永远相爱?  相似文献   

14.
相爱容易相守难,在众多80后,乃至90后开始步人婚姻殿堂之时,“闪婚”“闪离“夫妻忠诚协议”等各种新现象新问题层峦迭起。这些,都成了生活在这个时代的人的遭遇和面对:爱情的生命力有多久?我们还有多少勇气去坚守爱情?在情感矛盾和现实困境的双重纠结里,我们还要不要相信爱情?如果相信,我们能否永远相爱?  相似文献   

15.
长期以来,一些地方政府部门形成了固定的“宣传思维”。“你是不是党员?”“拉屎也告诉你?”“你是哪个单位的?”“要以正面宣传为主,否则我可以不接待!”……在一些地方政府部门心里,所谓的新闻报道必须是正面宣传,政府部门只接待来做正面报道的记者。  相似文献   

16.
在剧场和去戏楼看戏有什么区别?在剧场里,一道门把你与日常生活隔开了,人们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戏上;但在戏楼,戏在进行,台下的“戏”也在进行。你可以交际,喝茶,吃东西,发呆。环境变得更轻松,在这里生活依然在继续。到戏楼看戏更多是一种对于戏的玩味和生活的消闲。  相似文献   

17.
2004年武汉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公开选拔赛决赛试题中有这样一题:“一个成功的节目主持人要有三个层面,第一是技巧,第二是知识,第三是人格魅力。你认为这三者谁更重要呢?”如果让笔者来回答的话,我会将第三点的提法改为“亲和力”。“亲和力”是能让别人感到亲切和放松的一种气质与魅力,可以将受众吸引在收音机和电视机前,可以促使受众更加踊跃地与节目进行互动,  相似文献   

18.
《全国新书目》2013,(11):30-31
投资意大利——如何利用“意大利制造”赚钱 什么是与品牌公司联系的最佳方式,他们会向你提什么要求,怎样做才能获得肯定答复?开设一家零售店足台值得?租赁还是购买店面更有利?购买真品的最安全渠道有哪些?怎样才能在谈判中获得最佳条件?这本书简明扼要地向想投资于意大利制造的产品和奢侈品的人们解释了如何抓住意大利市场上的商机同时避免风险。  相似文献   

19.
李阳波 《湖北档案》2008,(10):33-33
在一场讲授如何做好人生规划的专业课中.老师问学生:“假设你一个人外出旅游,来到了一个峡谷.发现几米深的地方有一个手提包,而且手提包是打开的.里面明显装着一沓沓钞票。同时,你还发现,在悬崖边有一些看起来长得不是很牢固的树根,这树根可以帮助你到达手提包的位置,拿到这笔意外的财富.当然你更有可能因此而被摔断脖子。请问:你会选择离开还是靠近?”  相似文献   

20.
小和尚问老和尚:“师父,一个人最害怕什么7”“你以为呢?”老和尚含笑看着徒弟。“是孤独吗?”老和尚摇了摇头:“不对。”“那是误解?”“也不对.”“绝望?”“不对。”小和尚一口气答了十几个答案.老和尚都一直摇头.“那师父您说是什么呢?”小和尚没辙了。“就是你自己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