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红楼梦》十二支曲,氤氲着佛教的慈悲气象与悲悯精神。曲辞对十二钗命运的概括,揭示出人生的种种痛苦,表达了超越痛苦的精神企向。从某种意义上说,其超越的动力,正是佛教"体怨进道"的精神;其超越的经历,正是由"求不得"达到"无所得"的过程。在小说中,这一过程具有思想与结构的双重价值。  相似文献   

2.
对李商隐的人生经历与佛教的关系、其诗歌中的佛禅体现以及其超越痛苦的禅学观照等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和探讨,认为虽然李商隐与佛禅有着化不开的情缘,但由于其对人生过于执着,他永远不可能超越人生的痛苦而达于光明的彼岸,永远也不能真正超尘出世,走向空虚寂灭的境界.  相似文献   

3.
佛教心理学有着严密的理论体系和构架.佛教以"心"为要,佛教心理学研究凸显心理背后的隐微心理,对深层心理作系统剖析,认为心法由深至浅可分为心、意、识三个层次;禅定及体证是佛教心理学最重要、最具特色的研究方法,是对传统思辨与实证方法的双重超越.  相似文献   

4.
《西游记》的"七子"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西游记>人物组合的"七子"模式,最多传统"七位一体"的类型,但其具体运用却超越了传统,并有新的创造.其所创造"七子"模式,一是"七"分而为"一"与"六"对立型,二是"一"与"六"合而为"七"型."七"之为数是<西游记>总体构思一大关键.其文化渊源乃在<周易>"七日来复"之道和佛教禅宗思想.  相似文献   

5.
痛苦是人类求索真理时的不可遏止的冲动,苦难因而承载了非常积极的意义。智慧是对于苦难的洞见彻悟,是对于人世种种苦痛格外关切,智者有高贵的痛苦。佛教是摆脱痛苦的独特而伟大的不二法门,以苦为师,通过每个人自己的修炼达到"心无挂碍"的境界和对苦的解脱。真正的宗教精神自觉到单靠自己去除苦罪的能力毕竟有限,从而发生忏悔心,化出悲悯心,以接受超越的精神力量,便去从事道德文化践履,忏悔是精神超越的条件。"忏悔"来自佛教和基督教,中国文化阙如。武高寿先生在《境界与智慧》一书中,把佛教和基督教联系起来考察,把佛教放在世界文明格局中考辨,从提升境界、促进社会和谐、发扬社会批评、推动宗教与文明对话、厉行法制、倡导社会排忧解难等角度,从超越角度介入社会批判,开拓了研究新领域,首倡作为人学的"文化佛学",关注民生,立足现实,追求超越,是一种关注现实社会人生、世界和平的智慧思想。  相似文献   

6.
史铁生擅长用精妙的语言和深邃的思想构筑精神圣坛,以病残之躯体验生活百味、感悟人生真谛、穷究生命的意义.在精神朝圣之旅中,史铁生把生命寓于"零度的写作",并试图以精神的超越体现生命的价值,因而他的早期作品具有独特的魅力,令读者产生回肠荡气的共鸣.然而一次次超越的过程伴随着肉体与精神的双重的痛苦,史铁生在苦思中追索化解痛苦的良方和生命意义的建立,过多的追问和哲理思索似乎显示了他写作的新困境.  相似文献   

7.
中国山水诗歌的产生和发展与佛教哲理有着不解之缘.作为美学范畴的意境浸润着传统的民族意识、思维方式和精神追求.在意境说的形成过程中也受到佛教哲理的影响.印度大乘佛教在汉民族化的过程中形成了僧肇"般若"学体系,其"假有性空"说对王维诗歌的构境艺术有着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肉身菩萨"在中国佛教中是一个相当奇特的现象,它从一个独特的侧面反映了佛教中国化的进程.这一现象的出现,既与佛教的义理与经典记载承传有关,同时也深受中国本土生死观念--特别是道家肉身不死及儒家孝道观念的影响.本文试对"肉身菩萨"现象进行了考证与分析,以期揭示其富含的中国佛教的特色.  相似文献   

9.
编者按:张齐华老师自重备、重上"圆的认识"之后,又踏上了对经典课例"平均数"进行超越的思考和实践之旅.这次超越与前者不同,它对教师自身数学素养——将"平均数"看做一个统计量,进而具备统计现点——的要求更高,而这对于在上学期间从未系统学习过"概率与统计"知识的教师而言,更是难上加难!因此,这次超越是否成功我们姑且不论,仅这种超越的勇气和精神就值得称道!因为创造来自于不断的超越."课堂实录+磨课思考+专家评析"的饕餮大餐,相信会给您带来方法、思想乃至艺术上的享受.  相似文献   

10.
张庆松 《华章》2007,(10):101-101
"棒喝"源于佛教禅宗的开悟方法.它改变了汉魏以来佛教师徒口传心授的传统模式,可谓别开生面.本文试从禅宗"棒喝"的由来、程序过程和现代意义三个方面来解读.  相似文献   

11.
从塞林格的创作,尤其是<麦田里的守望者>,我们可以看到塞林格人生梦想中所孕育的"生命超越"情结.霍尔顿的流浪及其寄于"孩子"身上的那份承担与保护,倾注了作家以内心的片刻安宁和生命的瞬间升华来求得一生生命超越的精神参悟.这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禅"有着微妙的关系.塞林格对东方文化的向往,不仅深化了他的创作,也成就了他的神秘人生.  相似文献   

12.
学习是心灵的觉悟,精神的觉醒.教学则是唤醒人的内在一点灵明,由此彻悟人事物理,求达学问之途.这就意味着教学不能等同于医生的"输液",不能等同于储户的储蓄,不能等同于工人的"搬运",否则,就是生搬硬套,牵强附会.任你怎样绞尽脑汁地说理与灌输,都无法进入学习者的精神领域与心灵世界.真正深刻的教育在于如何"荡其心,启其思,开其悟".这就需要教师超越平铺直叙的"告诉",让学生在经历思与智曲折环绕间"聪明花恍然绽开".  相似文献   

13.
阿Q精神隐喻了现代中国知识分子的心路历程。鲁迅在创作过程中,就已经对阿Q进行着价值的重估,表明了价值意向的迁移。阿Q形象集中体现了鲁迅艺术世界对"反常"精神现象的关切,阿Q与狂人、未庄的关系隐含着精神矛盾与痛苦。"精神胜利法"作为生存困境中精神超越,具有思想文化及个体生存上的特殊价值。  相似文献   

14.
英国浪漫主义诗人济慈所提出的"消极感受力"的命题中所包蕴的现代性、后现代性思想和诗与艺术本真超越尘俗的精神在济慈研究,外国文学研究与文艺理论批评中都未得到完全,充分,足够的重视.本文正是试图从"消极感受力"这一命题的视角出发,初步阐发了只活了26岁的年轻诗人济慈,用自己的诗意生命所体悟到的个人艺术才能与对诗学传统文化的"消极"状态的关系,及诗人自身的分裂与诗人无个性意识的伟大的现代性,后现代性思想的火花,并且大胆的把济慈对艺术的体悟与中国道家"为道日损"的境界相互阐发,体悟济慈对艺术本体的认识.  相似文献   

15.
费尔巴哈的"感性"理论对马克思的整个哲学体系无疑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但这种作用却是通过马克思将其从对象引申到活动即从直观引申到实践的超越而显现的,同时.也正是这一超越为马克思的哲学革命开辟了道路.  相似文献   

16.
王维诗表现出"苦情"和"圆满"的两极生命形式.从佛教"一心开二门"的义理来看,二者统摄于"一心",却分属两个价值维度.苦情诗持社会道德伦常的价值判断,由心生灭门而生,不具备心性层面的超越.圆满者属心性本源的终极价值,契合心真如门而生,是"一心"之禅境界.  相似文献   

17.
漳州农历七月"普渡"习俗由来已久,源于道教的中元节和佛教的盂兰盆节.据史料考证,至迟在明末清初,中元节在闽南仍至台湾已成为规模很大的节日了.今天,普渡习俗不仅未能消失,反而在一些地方盛行,其根本原因在于民俗固有的延续性.普渡习俗完全可以扬弃其旧的文化意识,代之以新的文化精神.  相似文献   

18.
一、活动意义 "体验创新乐趣,协作解决问题,承受竞争压力,分享得失经验" 教育在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和培育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创新能力、创新思维是学生学习的目的之一,也是科技教育的重要内容.学校教育的重要目标是让学生在动手实践过程中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在创新的过程中超越自己,提高创新的意识,体会创新的快乐,使其最终成为具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相似文献   

19.
中国的"自我实现"既是一种修养的规范,也是实现无为管理的崇高理想,而西方"自我实现"基于对人性的终极发展个性的精神,把握人性的最基本层面.中国"自我实现"观体现了理想对现实的间离与超越,具有个人道德修养与价值观相结合的完美愿望.西方"自我实现"观表达了个人对现实的诉求,将宗教与价值观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20.
李光洙在韩国现代文学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作品具有可以多方位考察的客观情态,表现出难以规范之复杂性,困惑了几代批评家.本文重审李光洙的代表小说及有关学术观点,认为"以情抗理"才是解析李光洙精神内核的绝好注脚,也是李光洙文学最为值得肯定的闪光点,"情"与"理"之间无休止的拉锯恰好能阐释李光洙痛苦的心路历程和文学探索的轨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