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叶飞 《教育导刊》2011,(7):15-17
在当前的教育实践语境下,学科教师的教育使命往往被片面地圈定在"教知识",培养"知识人"上。这种观念使得学科教师在很大程度上会偏向于知识主义、专门主义、价值中立主义的立场,回避品德教育责任,忽略学科教学中的德育使命。但是,作为健全人格的培育者,学科教师事实上肩负着知识教学与品德教育的双重使命。学科教师需要自觉地履行这双重的使命,在学科教学活动中积极投入到德育工作当中,从"德育忽视"走向"德育自觉"。  相似文献   

2.
针对当前语文课堂实践问题,朱武兰老师提出并强调语文教师应积极探索"为学而教"的课堂改革。语文课堂亟需唤醒学生对语文学习的"自觉",需要教师从原点上搞清楚语文的"独当之任";语文教师没有丰富的学科素养,就难以获得学科的尊严;从课程论的视角提高教师独立研读教材的能力,是解决目前语文教学低效的急切需要。  相似文献   

3.
语文是具有人文性和工具性的学科,肩负着提高学生智力水平和道德素质的重要任务。语文学习本身在很大程度上是进行道德教育,是对民族文化的一种道德传承。这是因为每一种语言,都蕴含着特有的民族文化和道德精神。这些教育,实际上是爱国主义教育,是一个重要而引起不断争议的话题。因此要求教师树立正确的德育观,重视教学质量,加强知识职业培训,找到智育与德育的内在统一联系,促进语文与思想品德课的融合,回归学生生活,优化语文学习环境,构建德育平台,完善评价机制,旨在帮助我国教师自觉进入德育领域,为新时期小学德育的创新发展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4.
课堂教学是进行德育的主要场所。语文学科具有人文性的特点,思想性强,在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方面具有其他学科所不具有的优势。因此,在教学语文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利用语文教材,挖掘其德育因素,把思想教育和知识传授融为一体,将育人寓于学文中,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相似文献   

5.
于海霞 《天津教育》2022,(12):35-37
<正>素质教育全面铺开,德育和综合素养教学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成为各科教师教学中加以重视和予以落实的重要任务。兼具人文性、工具性特点的语文学科,在德育上有着其他学科不可取代的优势。语文教师应积极转变传统思维模式,将立德树人落实,以智育促进德育,帮助小学生形成崇高道德素养、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为小学生未来健康成长和全方位发展筑牢基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基于立德树人教育理念,创新教学思想,将德育与语文教学相结合,挖掘语文教材中的人文精神和思想内涵,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  相似文献   

6.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要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中学语文教材中包含着丰富的德育内容,它是众多学科中最利于德育渗透的学科。因此,语文教学必须根据语文教学特点和教材特点进行思想教育,实现教书与育人的统一,智育与德育的统  相似文献   

7.
张玉良 《学子》2013,(9):74-74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学校不仅要抓好智育,更要重视德育。""寓德育于各科教学之中"是小学教学义不容辞的责任,小学语文教学当然也不能例外。小学语文教师不应该把德育当作外在的附加任务,而应该注重对小学生的熏陶感染,应该在重视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同时,加强德育创新的研究与实践,使德育渗透于整个小学语文教学之中,随时都可以让学生得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潜移默化的教育。  相似文献   

8.
语文德育,即语文学科中的德育渗透。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这不仅由"教学的教育性"这一教学属性所决定,也是由"语文的人文性"这一学科属性所决定的。但从目前的研究文献梳理和当下语文课堂实践来看,语文德育往往是将德育作为语文教学的附庸。具体而言,在形式上,或以贴标签的方式强加在教学活动之中,或以说教灌输的方式强迫学生接受;在内容上,大多是思想政治教育不分,缺少道德教育应有的意蕴。  相似文献   

9.
随着现代教育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教师和家长开始重视学生的德育。语文作为一门人文性、情感性较强的学科,其中隐藏着许多的德育点,对促进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发育、三观塑造有十分积极的作用。从我国小学语文的教育目标出发,结合德育的教育方向和学科特点来具体化如何在对应的学科教学中进行德育的有效渗透,希望能以此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地快乐成长。  相似文献   

10.
滕秋雄 《广西教育》2009,(20):35-36
感染熏陶、潜移默化是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最大特点。不可否认,其他学科在教学过程中也要进行德育渗透,也讲究德育渗透,但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较其他学科来说具有以下几个鲜明的优势:一是德育内容的厚度。蕴藏着极为丰富的关于修身养性、立志成材等方面的优秀传统文化的德育资源。这些资源的丰富性是其他学科无法超越的。二是德育空间的广度。语文教学的广阔空间就决定了它的德育渗透也具有广阔的天地。这是其他学科无法比拟的。三是德育艺术的高度。语文教师创造性地施教,可以灵活运用多种手段和方式来表达特定的情感,  相似文献   

11.
德育历来是学校教育的永恒主题,每一位教师都肩负着德育教育的重任。语文是众多学科中最有利于德育渗透的学科之一,语文教材中包含着丰富的德育内容。这就需要语文教师在课堂上进行潜移默化的德育渗透。  相似文献   

12.
"成人"教育就是如何培养一名有益于国家、社会和他人的合格人才的教育。就语文教师而言,教师要在学生的心中播下良善的种子,就先要加强自我修养。在认真完成知识的传授和语言能力培养任务的同时,必须注重"育人",自觉承担起学生"成人"的教育。在文学教育中融入"成人"教育,要重视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还要重视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相似文献   

13.
汪丽云 《教师》2013,(17):53-53
语文学科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语文知识的传授,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道德情操的陶冶,乃至人格个性的塑造,都是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语文教师只有将语文教学同德育结合起来,方能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一、充分利用教材,以文  相似文献   

14.
语文教学同其他学科相比有着渗透德育得天独厚的优势,语文教材有无比丰富的德育材料,因此,语文教师利用自身的优势,挖掘语文本身的美育内涵,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操,激发学生对真善美的追求,塑造学生的美好人格。  相似文献   

15.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还应重视和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那么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该如何在教授学生语文知识的同时渗透德育,以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呢?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践行:一、在分析文本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是德育教育永恒的话题。语文教材中所选编的都是一些文质兼美的文章,无一不融进了作  相似文献   

16.
唐葵玉 《教师》2008,(2):19-20
语文是具有强烈人文色彩的基础性学科,是“文”与“道”的有机统一,在人文素养的培养上有着其他学科无法比拟的学科优势。但是,长期以来,语文阅读教学或是将丰富的人文内涵置之不理,或是重视不够,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学生人文价值、人文底蕴的流失。根据新语文课标的要求及在多年教学第一线的实践,笔者认为,培养学生人文素质,语文教师要不断提升自身人文素养,借助阅读教学这一重要平台,让学生从阅读中汲取营养,不断陶冶人格、完善个性。  相似文献   

17.
德育工作是学校各项工作的重点。语文教学就学科特点来讲,在德育方面有得天独厚的优势。首先,语文教材具有很多很好的德育内容,是语文课进行德育活动的有利条件。其次,语文教学的各个重要环节均可实施德育活动。再次,语文课外活动是加强德育工作的有效手段之一。语文教师是语文教学的关键,因此,德育工作对语文教师有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语文是一门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共同特征的学科,语文教师不但要担负起发展学生智力的重任,而且还要注重学生德育精神的培养。小学语文应通过教学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养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和谐发展。在小学生的教育教学中,德育的位置十分重要,语文教师要从小学语文课堂入手,探讨德育教育在语文课堂中的渗透。  相似文献   

19.
根据语文的学科特点、发挥其优势、探寻多种有效途径来渗透德育,是技工学校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职责。一、技工学校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必然性 语文学科知识面广、情感性强,这就要求语文教师把思想教育贯穿于教学的始终,“授业”的同时也“传道”。技工学校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必然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20.
为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新形势下的语文教育应当积极探索与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优势,努力挖掘语文教材的德育因素,在教学中积极认真地进行德育渗透,让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爱美的情趣,发展健康的个性,养成良好的意志品格,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在语文教育教学中自觉践行立德树人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