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语文教育应当人性化,这是素质教育背景之下无可厚非的一个问题。人性化的语文教育是要将学生培养成社会人,而不是培养成学习的工具。当前,在小学语文教育过程中,由于受到一些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绝大部分教师的教学为了追求升学率,忽略了教育人性化的功能,其危害性已经初露端倪。因此,要想不断提高语文教育的效率,杜绝应试教育的危害,教师在教学中应当渗透人性化的教育理念,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2.
语文教育个性化实际是将学生培养成人而非工具的问题。作为人的精神自由的外化,语文教育有利于实现人的自我存在与社会存在的统一,这便是语文教育个性化或人性化。  相似文献   

3.
语文教育个性化的真正实现,应包括三个层次的含义:实现语文教育的人性化或人道化,实现语文教育的个别化或个体化,学校语文教育具有个性特色。一、语文教育的人性化或人道化语文教育除语言交际教育(认知教育)的功能外,还有审美教育与伦理教育的功能,培养人追求真、善、美的精神品质。真、善、美的终极指向是人性,是人的精神自由。语文教育作为人的精神自由的外化,既有利于实现客体主体化,更有利于实现主体客体化,对于实现人的自我存在与社会存在的统一有着非同一般的意义与作用。只有实现了人与环境的客体主体化与主体客体化的双向建构,实现…  相似文献   

4.
《语文课程标准》告诉人们教育必须关注人的个性的发展。这就要求语文教育工作者应以完整的全面的语文教育观念来审视语文学科的问题,研究它与人的发展关系的规律。随着教育时空的拓展,学校与学生都无可回避地面临着语文教育个性化的问题——即把学生培养成人而非工具。语文教育的重要作用的实现,就是要实现语文教育的个性化。它应包括三个层次含义:实现语文教育的人性化或人道化,实现语文教育的个别化或个体化,学校语文教育具有个性特色。一、语文教育的人性化或人道化非人道的语文教育,是漠视学生作为人的存在,并不把学生视为生命与精神的…  相似文献   

5.
现代教育的发展要求教育理念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更新,小学语文教育因其鲜明的人文特性而更显重要。小学语文教育必须注重人性化教学,因为教育过程要求教育人性化、教育目标要求教育人性化、学生的客观需要要求教育人性化,人性化教育对学生个体成长的影响是深远的,人性化教育应该成为人文教育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6.
1.语文教育的人性化。语文教育的人性化的内在含义是,语文教育要高扬人性,遵循人道的原则,既是理性的,又是充满人类情感的;既依据学生的生理规律,又满足其心理需求:既促进当前的语文学习,又着眼于未来的长远发展;既满足个体需求,更是通过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来促进社会整体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7.
语文教育的个性化是及时将学生培养成人而非工具的问题。语文教育个性化的实现包括语文教育的人性化、个别化、个性特色三方面的含义。其中,学校语文教育的个性特色是基础,个别化是途径,人性化是归宿。三位一体,才能共同奏出语文教育个性化深沉激越的旋律。  相似文献   

8.
新课改下的小学语文教学更加注重人性化,提倡人性化教育。那么作为语文教师的我们如何才能在教育中体现“人性化”呢?  相似文献   

9.
新课改下的小学语文教学更加注重人性化,提倡人性化教育。那么作为语文教师的我们如何才能在教育中体现“人性化”呢?  相似文献   

10.
教育教学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特殊的交往活动,语文教学彰显人文性,需要语文教师作为教育教学的主导力量,把教育教学当作一门交往艺术,创设人性化的交往空间,语文教学交往以真诚为心理基础,以倾听为实现方式,以心灵由为根本指归,实现平等教育主体间的共同完善,即“人之为人”。  相似文献   

11.
教育是人的教育,因此人性化是教育的核心因素。人性化教育是通过人文关怀,培养一个人独特的发展,用“人”的方式去对待人、理解人、关怀人。人性化是教育的应然走向。人性化教育要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人性化教育要尊重学生,呵护学生的内心世界。人性化教育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最终目的,使学生成为独立的价值主体。  相似文献   

12.
舒婷  梁春 《教学研究》2007,(2):98-100
教育是人的教育,因此人性化是教育的核心因素.人性化教育是通过人文关怀,培养一个人独特的发展,用“人“的方式去对待人、理解人、关怀人.人性化是教育的应然走向.人性化教育要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人性化教育要尊重学生,呵护学生的内心世界.人性化教育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最终目的,使学生成为独立的价值主体.  相似文献   

13.
现代教育强调以人为本,回归人性本位,充分体现人本主义的教育特色,教育要保护人的天性,促进人的个性发展,促进学生生命全面升华。一句话:教育要完善人,发展人,塑造人。如何在充分认识人性本质的基础上扬长避短,实现生命的全面升华,建设人性化语文教育?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4.
语文教育现已被多方诟病,使语文教育呈现出蓬勃生机?人性化的呼声越来越高。关心学生,关注学生,实施人本教育是大势所趋。这既符合时代主题的要求,也是改变现今语文教育现状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15.
教育作为由人来实施、以人为对象、为了人生命完善之活动,应回归人性、彰显人性、完善人性,应是最富人性光辉之事业。对教育进行人性反思,让教育回归人性是教育学的内在品质和价值诉求。人性化教育是舒展个性之教育,尊重生命之教育,净化灵魂之教育,追求幸福之教育,求真、趋善、臻美之教育。人性化教育离不开人性化教育研究的深化,人性化教育理论的指导,对教育研究成果的人性化评价,对教育研究者的人文关怀及其自身的人性省思。人性视阈下的教育学应加强人性化教育研究,构建人性化教育理论,推进人性化教育实践,提升人性化教育管理,实施人性化教育评价。  相似文献   

16.
近些年以来,从某种意义上,高中语文教学被异化成为语言文字工具的教育,一部分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肢解优美的课文为知识能力的练习,这使语文教学的审美与文学作用丧失,语文教学变成了纯粹的应试教育。在新课改的影响下,语文教学更加提倡人文性。跟语文教学的工具性功能相比,人文性更加注重人的需要和具备科学性。遵循以人为核心的原则,注重语文教学的思想性、人性化、文化性,这跟大教育观与大语文观相符合。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注重人  相似文献   

17.
教育作为由人来实施、以人为对象、为了人生命完善之活动,应回归人性、彰显人性、完善人性,应是最富人性光辉之事业。对教育进行人性反思,让教育回归人性是教育学的内在品质和价值诉求。人性化教育是舒展个性之教育,尊重生命之教育,净化灵魂之教育.追求幸福之教育,求真、趋善、臻美之教育。人性化教育离不开人性化教育研究的深化,人性化教育理论的指导,对教育研究成果的人性化评价,对教育研究者的人文关怀及其自身的人性省思。人性视阈下的教育学应加强人性化教育研究,构建人性化教百理论,推进人性化教育实践.提升人性化教育管理,实施人性化教育评价。  相似文献   

18.
教育作为由人来实施、以人为对象、为了人生命完善之活动,应回归人性、彰显人性、完善人性,应是最富人性光辉之事业。在以人为本、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关注人性研究,探究人性内涵特征及其教育学意蕴对深化教育理论研究,推动教育实践进展,促进人自由,全面发展意义重大。对教育进行人性反思,让教育回归人性是教育学的内在品质和价值诉求。人性化教育是舒展个性之教育,尊重生命之教育,净化灵魂之教育,追求幸福之教育,求真、趋善、臻美之教育。人性化教育离不开人性化教育研究的深化,人性化教育理论的指导,对教育研究成果的人性化评价,对教育研究者的人文关怀及其自身的人性省思。教育学应坚守人学立场,深化教育人学研究,探索构建教育人学理论,以人性化教育研究,推动人性化教育,以人性化教育培养人性完善、智慧圆满之人才,进而促进人、社会、自然的和谐、健康、可持续发展。人性视阈下的教育学应加强人性化教育研究;构建人性化教育理论;推进人性化教育实践;提升人性化教育管理;实施人性化教育评价。  相似文献   

19.
如火如荼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正引发着一场教育的全面革新 ,它要求我们急切地改变教师的教学理念与学生的学习方式。其中 ,身兼工具性与人文性重任的语文教学被推上了最前沿。成功的语文教育应该让学生拥有尽可能多的智慧 (包括运用智慧处理问题的能力 ) ,和拥有健康良好的的性格习惯 (包括良好的行为特征 ) ,即是说 ,语文教育的终极目的是要将学生培养成人而非工具。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必须凸现“人”的地位 ,使我们的语文教学人性化、人格化、人文化。一、语文教学要关注学生的内心需求 ,富有“人性化”“人性”在《辞海》中注释为在一…  相似文献   

20.
教育是人的教育,人性化是教育的核心因素。人性化教育是通过人文关怀,用“人”的方式去对待人、理解人、关怀人。目前农村寄宿制小学教育和管理中存在着过度管理、生活指导滞后、学习负担过重等一些非人性化的表现,但人性化才是农村寄宿制小学教育的应然走向和最终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