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 毫秒
1.
唐勇 《中国德育》2007,2(2):52-55,69
大学生道德教育应该从德性培养着眼,从德行塑造入手才可能具有实效性。培养大学生德性,塑造大学生德行要想达到我们所期望的教育效果,需要将学科知识教学还原为文化教育,营造一个具有历史连贯性的校园文化环境,设计有序的校园活动,注重大学生德性形成的经验性学习。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德性养成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是高校打造全社会思想道德高地的必然选择。大学校园文化在大学生德性养成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德性认知与道德实践相统一的载体。  相似文献   

3.
4.
德性与德行是一种互动共生的辩证关系。立德的关键在于德性涵养与德行践履,其着力点可以是:强化教育引导,唤醒内在善心,自我涵养德性;强化实践养成,培养良好习惯,自觉践履德行;强化制度保障,法治德治结合,促进互动生成。  相似文献   

5.
儒学经典中蕴藏着深厚的关于德性德行培养的思想资源。基于新时期大学德育的新特点,有针对性地对大学生开展以儒学德育资源为核心的德性德行教育,对于落实国家教育战略,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有重要意义和价值。开展儒学经典教育,要与时俱进、因材施教、注重学思结合、发挥教师垂范作用、知行并重。  相似文献   

6.
关于德性与德行的一种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西方伦理思想中,德性与德行是一对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重要概念。然而,自古以来中西方伦理学界对德性与德行的具体使用及其相互关系的理解却始终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西方传统伦理学家们一般用"德性"这个概念,到了亚里士多德那里才出现了"理智德性"和"道德德性"等说法。而中国传统伦理学家们一般则用"德"这个概念,但也出现了"德性"和"德行"等说法并存的现象。名词术语上的这种差别不是没有原因的,它集中体现着中西方伦理思维方式的根本性问题。在西方传统伦理学家的逻辑里面,"德性"(理智德性)是人及其实现活动的终极目的本身,"德行"(道德德性)则只是完成这种人及其实现活动的一种过程和手段而已。在中国传统伦理学家的逻辑里面,"德"或"德性"(理智德性)只是人及其实现活动的一种过程或手段;而"德行"(道德德性)才是人及其实现活动的目的本身。一个人只知道"德性"不等于他有道德;同样,一个人也不是先成为道德的人然后再去做有"德行"的活动。"德性"是人的内在品质;而"德行"则是人的外在品行。内在品质要通过外在品行来表现;外在品行是内在品质的影像。因此,人们获得德性与德行的具体途径是不同的。我们只有在理论上弄清楚德性与德行的联系及区别,才能够充分认识和找到获得德性与德行的具体途径。  相似文献   

7.
在道德教育中,德性与德行的培养是不可或缺的。班主任要坚守“班会”这一德育阵地,借助班会解决学生行为失范的问题;要以“心理健康教育”为德育高地,以系列性的长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为支架,有效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要以学科育人,以学生与学科知识的双向循环来开展生命对话,实现生命的觉醒,开拓德育的天地。  相似文献   

8.
道德基本素质养成的思考—习惯是德行的秘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道德教育在迎接21世纪挑战中处于战略地位,而其中“学会关心”这个面向未来的世界性问题的提出,实质上涉及到道德基本素质的养成的问题。《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为我国思想道德培养指明了大目标、大方向。但是如何把总目标分解成具体的、可操作的素质培养的“实务”,也就是可以按照这种具体的设计,在日常生活中自然而然地把青少年导向道德的彼岸,养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这却是摆在我们教育工作者面前亟待解决的大问题。 最现实的,就是诸如此类的“道德素质”最基本的究竟是什么?这包括哪些方面?这些方面如果缺了为什么不成?而要养成这些方面的素质又有什么途径和有效的办法?这些都是必须研究深透的大问题。  相似文献   

9.
10.
德行能力是当代大学生的必备素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1.
12.
13.
创新人才是在知行领域中有所发现和发明,为社会作出了贡献的人.创新人才造就于社会支持系统中.作为创新人才成就条件之一的创新能力,主要是由知识、智力和人格等创新素质有机构成的,成功完成某种创新活动的能力.它生发于创新活动中.人的知识、智力和人格等创新素质养成于融"教、学、习"三位一体的教育训练中,特别是学校教育中,尤其是大学教育中.为此,要提倡和坚持高校关于大学生创新素质教育的全员面向、志向优先、个性放飞和双向参与.要革新大学教育的理念和方法.  相似文献   

14.
15.
16.
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发展所形成的一种新型文明形态.厘清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培育之间的内在联系,分析思想政治教育视阈下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培育的现状,明确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培育的五个着力点,进而努力培育大学生生态文明的道德意识、思维意识、心理意识、价值意识和法治意识,是新时期赋予大学育人目标和促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7.
文章在厘清职业核心能力的概念和其具备的可培养性、普遍适用性和可迁移性三方面特点的基础上,阐明了职业核心能力培养对社会和个人发展的重要性。同时,从学校重视,确立培养目标;构建课程体系,建设教师队伍和搭建职业核心能力实践平台三个方面提出了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途径。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自主教育的内涵,与学校教育的本质区别有两个方面:第一,学校教育中,教师根据学生发展需要提出目标任务,学生接受,而自主教育中,学生根据自己的发展需要,自己提出目标任务,自己完成,开展自主教育能使学生的精神世界特别是认识决策能力得到发展,达到人的解放和自由;第二,学校教育强调人的社会文化性的生成,而自主教育的目的有两个维度,从人的自然本性来看,指人特有的天赋才能充分发展,学生首先要寻找自己的个性,然后通过创造新的文化来发展自己的个性,从人的社会生活性来看,是适应某一特定工作的要求,学生首先要选定工作,然后建构相应的素质条件.我们所倡导的自主教育必须同时具备这两个内涵,它是判断学生有无自主教育以及指导学生怎样开展自主教育的依据.  相似文献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