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鼓楼是侗寨的象征,是侗族文化的代表,她具有多重美学价值。  相似文献   

2.
侗族鼓楼中的数学知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鼓楼是侗族建筑的典型代表,它吸收各民族优秀文化的同时,又具有鲜明的侗民族建筑特色,通过对鼓楼的外观及其内部结构的探究,发现其中渗透着丰富的数学知识,这是人类的文明成果.  相似文献   

3.
从2006年罗永超教授申报的《侗族数学文化与数学教育》的课题得到立项起,凯里学院民族数学研究所就开始侗族鼓楼数学文化研究,至今已经历6个春秋,而且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在大陆、香港和台湾产生了一定的学术影响。  相似文献   

4.
主要从鼓楼的产生、发展过程和建筑风格以及鼓楼的民族民俗意象等方面探讨其特征。  相似文献   

5.
《中国民族教育》2004,(4):41-41
侗族分布在贵州省、湖南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毗邻的地区,其中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是主要聚居地。侗族源于中国古代百越的一支。侗族人主要从事农业,以种植粳稻为主,并善于稻田养鱼。侗族人还从事林业,以种植杉木、油茶著称,以油茶待客是侗族人热情好客的习俗。在侗族人民居住的地方熏那些鼓搂最为引人注目。鼓楼是侗族独特的楼宇建筑形式,遍布贵州、广西等侗族地区。一般以村寨或家族为单位建造。侗族民歌唱到:“未建寨子,先建萨坛和鼓楼”。侗族人民每建一个新的村寨,首先要建造高大雄伟的鼓楼,之后以它为中心,在它周围盖吊脚楼。因…  相似文献   

6.
侗族鼓楼数学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2006年罗永超教授申报的《侗族数学文化与数学教育》的课题得到立项起,凯里学院民族数学研究所就开始侗族鼓楼数学文化研究,至今已经历6个春秋,而且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在大陆、香港和台湾产生了一定的学术影响。  相似文献   

7.
侗族鼓楼、民居、民间工艺、服饰及刺绣等都蕴涵着丰富的数学文化。侗族从日常生活中的基本运算到生产实践的数学应用所表现出来的古朴的数学思想方法具有鲜明的文化特征,古老的侗族传承着人类古老的数学文化。  相似文献   

8.
鼓楼是侗族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建筑之一,它是侗族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我国民族文化中的瑰宝。侗族鼓楼造型独特,装饰精美,在侗族人民社会生活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侗族鼓楼也具有了远远超过其初始意义的多重内涵。同时,随着村寨的不断扩大和社会的进步,鼓楼的功能也在不断增加和变化。  相似文献   

9.
鼓楼是侗族的标志性建筑,在侗族社会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无论是娱乐欢庆、节日活动,还是迎宾送客、生产生活等,都离不开鼓楼。鼓楼具有极强的民族凝聚力,是侗族显著的标识性符号,其建筑式样、功能作用、寓意等都展示了侗族强烈的民族认同感。  相似文献   

10.
鼓楼是侗族文化的物质标志 ,它的产生与侗族古代婚姻制度的形成以及定 (论 )姓结亲、破姓结亲、姑表结亲等婚恋形式的出现有着紧密关系 ,通过对鼓楼与侗族婚姻制度与婚恋形式的关系的研究 ,有助于我们对鼓楼文化的深刻理解与把握  相似文献   

11.
美丽乡村建设的目标就是乡村要宜居宜赏。侗族尊重自然、索取有度,尊重他人、互利互惠的人生理念使侗寨成就为活态的生态审美场,在村寨文化、建筑营造、公共管理、资源利用、生态保护、娱乐休闲、审美追求等方面为美丽乡村建设提供了诸多可资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12.
13.
14.
王昌龄的送别诗绘出了诗人特殊的人生轨迹,凸显了他独特的审美心灵品格与人生境界,具有丰富独特的审美内涵——高洁、豁朗的人格美,婉曲、深致的构思美和雄厚、遒劲的意境美。  相似文献   

15.
借助文化阐释理论,对美国剧作家尤金·奥尼尔以东方为背景的历史剧《马克百万》存在的种种文化表征和思想意蕴进行文化诠释,分析作品中东西方文化之间的冲突与融合,论证尤金·奥尼尔所受到的东西文化的影响贯穿着他对寻找精神归属和诗意的栖居家园的思考,使这部戏剧呈现出丰富的文化、文学价值。  相似文献   

16.
17.
18.
新加坡职业教育发展的经验与成果表明,文化在职业教育发展始终占有极为重要的位置,文化建设既是职业教育理念创新、目标创新、政策创新的基础与依据,也是职业教育制度建设、机制改革、模式变迁的主要推手与支撑.而以此为借鉴进行深远反思,期许为中国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新的思维、开拓新的路径,则是本文的主旨所在.  相似文献   

19.
位于武汉武昌蛇山西端黄鹄矶头的黄鹤楼,始建于三国吴黄武二年(223),从位于城西南角瞭望守戍的军事哨楼,到与城垣分离、成为独立的观景建筑而成雄奇壮美的游览楼阁,其旅游功能不断强化,围绕其历史与传说,其周边衍生出许多相关景点,将斯楼所涵摄的空间不断延伸扩充,又将文本传统外在化与形象化。自宋代始,黄鹤楼不仅承担旅游胜地的功能,也是官方的接待处和临时的官署,明清时期更是地方文化复兴重要的一部分,还展示了国家危难时期仁人志士的热血与豪情、抗争与信念。在绵延上千年的时间里,黄鹤楼屡毁屡建,一直在长江边发挥着重要的"点景"和"观景"作用,自唐代起(除南宋为南楼代替过一段时间外)就是江城的一个标志,以其高大的形体气势勾勒出城市的轮廓线。黄鹤楼之所以能成为江城的标志,除了得益于它独特的地理位置、自身固有的气质——瑰丽堂皇和形制工艺、民间力量和国家力量的支持外,更与植根于道家道教的传说、千百年来文人墨客、迁客骚人的文化活动存在更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