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研究了钯杂多酸催化剂的锚定与催化性能。在芳烃类化合物的生成过程中C-H4键的反应活化性能是关键,关系到芳烃类化合物的生成效果,需要高效的催化剂来保证C-H4键的反应活化性能。传统的活化方法主要采用的催化剂是金属杂多酸盐,但是催化性能较弱,芳烃类化合物的生成率只有20%以下,同时反应所需温度较高,需要在500℃以上,生产过程中具有一定的危险性。提出采用钯杂多酸多维催化剂作为芳烃类化合物的生成催化剂将钯杂多酸锚定在4-氨丙基-五乙基硅酸的孔道内,得到了钯杂多酸多维催化剂,使得采用空气为氧化剂的芳烃类化合物得到高效的氧化过程。在实验过程中在200℃的反应温度下达到了58%的总转化率,得到了较好的分析结果。  相似文献   

2.
采用富氧焚烧炉对废钯炭催化剂进行焚烧处理,盐酸加双氧水溶解钯,二氯二氨配亚钯法提纯钯,整个回收过程的废气废水排放符合国家排放标准。本法高效环保,废料处理效率高,回收率高达99.6%以上,回收钯的纯度达99.98%以上。  相似文献   

3.
姜玄珍 《科技通报》1991,7(2):67-70
一氧化碳(CO)与亚硝酸乙酯(C_2H_5ONO)在负载型钯催化剂(1%Pd/α-Al_2O_3,1%Pd/C和1.4%Pd/γ-Al_2O_3)上合成草酸二乙酯(DEO)的反应,其催化剂的催化活性与选用的载体关系甚密。以α-Al_2O_3作载体时,载体比表面小,活性组份钯粒较粗大,催化活性最好;对于CO与亚硝酸甲酯(CH_3ONO)合成碳酸二甲酯(DMC)的反应,2%Pd/C催化剂因活性碳材质差异、孔结构不一所致的负载其上的钯粒分散度不同而表现出催化活性的明显差别。与前一反应相对照,却以分散度大、钯粒细的催化剂在DMC合成反应中有较好的催化活性。其中2%Pd/C(椰子壳制)的催化活性最好,2%Pd/C(木材制)的最差,在上述两类反应中,明显反映出负载型催化剂的载体效应。  相似文献   

4.
《科学中国人》2011,(16):58-58
大连物化所研究员张涛领衔的航天催化与新材料研究,以氧化铁为载体.首次制备出具有实用意义的”单原子”铂催化剂.实现了多相催化剂制备从纳米水平到原子水平的重大推进.极大提高了贵金属催化剂的利用率。作为化学反应中不可替代的催化剂.铂、钯等贵金属在诸多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资源稀缺所带来的昂贵价格.  相似文献   

5.
纳米技术     
正单原子分散贵金属催化剂的制备和催化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能源材料化学协同创新中心郑南峰和傅钢课题组,采用乙二醇保护的超薄二氧化钛纳米片作为载体,应用光化学方法,成功制备了负载量高达1.5wt%的单原子分散钯催化剂;在温和条件下高效脱除前驱体氯钯酸上的氯离子是成功制备的关键;研究成果发表于《科学》杂志。贵金属催化剂广泛应用于环保、能源和化工等领域。贵金属资源稀缺、价格高昂,将贵金属单原子分散可以有效提高原子利用率,但为了避免团聚,其金属负载量很难提高。该研究  相似文献   

6.
Suzuki反应具有反应条件温和、环境友好等诸多优势,使用膦配体的钯催化剂使Suzuki反应结果优异。文章介绍了不同类型的膦配体在Suzuki偶联反应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将活性拟薄水铝石粉预制成半透明铝溶胶,取部分或全部与稀土镧、铈、镨盐及锆、钛盐、柠檬酸、分散剂制成助剂溶胶;将预处理后的堇青石蜂窝陶瓷按两种方式涂覆,其一是先涂铝溶胶后涂助剂溶胶,其二是涂单一铝溶胶或助剂溶胶;热处理后成载体涂层;最后浸渍铂、钯盐溶液,干燥、热处理及氢气还原后成为净化催化剂;在甲醇电池尾气模拟气情况下,通过温变着重考察了稀土协同并比较钛白掺杂氧化铝涂层对含甲醇模拟气净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多稀土协同层能降低铂钯用量和净化温度,提升催化剂耐湿性,高空速甲醇电池尾气净化超过87%。  相似文献   

8.
《中国科学院院刊》2010,(1):110-110
环己酮是具有许多用途的化工原料,主要用于制备合成纤维尼龙6及尼龙66,还可用作医药、涂料、染料等精细化学品的重要中间体。苯酚加氢是制备环己酮的一条重要的途径。化学所胶体、界面与化学热力学院重点实验室的研究人员发现,路易斯酸和普通商业负载型钯催化剂对于催化该反应具有良好的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9.
γ-丁烯酸内酯是一类具有重要潜在活性的化合物.发展了二价钯催化的2,3-联烯酸和(ω-1)-烯基卤化物的偶联关环反应.反应经过了二价钯催化的氧钯化-碳钯化,重复的去钯氢化/钯氢化及β-脱卤钯化反应.同时还发展了两种联烯之间的二聚环化反应,两分子2,3-联烯酸的反应生成二丁烯酸内酯,2,3-联烯酸与1,2-联烯酮反应则生成呋喃基取代的γ-丁烯酸内酯.  相似文献   

10.
《科技成果管理与研究》2012,(4):F0004-F0004
宋湛谦,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松脂化学研究室主任,研究员。他长期从事生物质资源的化学利用研究,是我国松脂化学及其工程化系列开发的开拓者之一。1968年,他主持了“聚合松香研制与应用”项目,获得了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20世纪70年代,他提出用悬浮床工艺生产岐化松香,主持了“废钯催化剂回收”项目,均获得了全国科学大会奖。  相似文献   

11.
介绍钯催化刺的性能与结构;对双氧水生产工艺中钯催化荆的装填,使用与维护作的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12.
俄罗斯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制出一种新型高效的汽车尾气净化催化剂,可使现有燃油汽车完全消除尾气中排放的一氧化碳,并可将排放的大部分氧化氮变成无害化合物。值得称道的是,这种新型尾气净化催化剂一改过去用贵重金属白金和钯制作车用催化剂的传统技术概念,改用普通金属,其中主要有钴、铜、锰、镁和铝等。这节省了大量贵重金属的使用,并降低了造价。科学家首先让金属钴与铜、锰、镁(或锌)一起等形成复杂的硝酸盐化合物,然后用该化合物“浸染”氧化铝,“浸染”后按专门方法对其进行热处理,最终得到具有所需结构的、具有良好催化特…  相似文献   

13.
全球主要铂族金属需求预测及供需形势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铂族金属是现代工业中不可或缺的矿产,广泛应用于首饰、汽车尾气催化剂、电子元件、化工催化剂等领域,美国、欧盟、英国等发达国家都将其作为战略性矿产。本文对2016-2030年铂族金属中消费量最大的铂、钯的全球需求量进行了分区域预测,同时预测了未来10年铂族金属二次资源的全球回收量,并对未来全球铂族金属的原矿供应及供需形势进行了判断。在未来全球铂族金属需求量增长,回收量提高,供需整体平衡的背景下,指出了中国铂族金属稀缺,产量难以增长,对外依存度居高不下,进口量将在一定范围内继续增长,未来满足需求将依赖二次资源回收。针对这些问题,放眼未来,提出了与主要供应国达成长久稳定的供应协议和加强铂族金属二次资源的回收利用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正催化反应水电解制氢低/非Pt催化剂研究进展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邢巍研究员课题组联合上海光源和东南大学对MoS_2析氢体系联合攻关,开创了自发界面氧化还原掺杂法,以低量的钯原子活化二硫化钼(MoS_2)惰性表面获得了兼具低成本、高效率的稳定HER催化材料。相关论文发表于Nature Communications。Pd掺杂后取代Mo位,同时引入硫空位并诱导MoS_2相变生成稳定的1T结构。理论计算表明,位于  相似文献   

15.
钯触媒的延期使用,为稳产高产奠定了基础,使H2O2产品的成本得到了进一步的降低,为工厂节约了钯触媒用量,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6.
利用磁法和激电方法在寻找超基性岩型铜镍铂钯矿取得较明显效果,为寻找同类型的铜镍铂钯矿提供了一种可行的物探思路。  相似文献   

17.
本项目研究了超基性矿样品中铂、钯元素的分析方法,对样品的富集条件、仪器条件进行优化,建立了一套简单、有效、准确的分析方法,铂、钯的方法检出限分别为0.21,0.31ng.g-1,精密度RSD%为3.2~6.1。  相似文献   

18.
首先通过偶联剂3-丙烯酰基氧基丙基三氯硅烷对SBA15表面进行预处理,随后通过所得SBA15表面的丙烯酰基与α-二亚胺钯催化剂1进行成环反应,将催化剂1共价负载于SBA15孔道表面;进一步在乙烯压力1 atm和35°℃下催化乙烯在SBA15孔道表面接枝聚合,获得表面超支化聚乙烯(HBPE)接枝的SBA15(SBA15-g-HBPE);分别通过热重分析(TGA)、红外光谱(FT-IR)、小角X射线衍射(SAXRD)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技术对改性前后SBA15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通过所述工艺可实现HBPE在SBA15孔道表面共价接枝,接枝后SBA15仍保留完整孔道结构。在此基础上考察了所得SBA15-g-HBPE对聚氧乙烯(PEO)基聚合物电解质膜的改性作用,与改性前SBA15相比,SBA15-g-HBPE填充体系具有更优的离子导电性能,当填充15 phr的SBA15-g-HBPE8h,所得PEO基聚合物电解质膜的室温离子导电率较未填充体系提高近43倍。  相似文献   

19.
本院物理教学部金尚宪教授领导的科研小组,在用放电法激励氘-钯系统的实验中,重复地探测到远大于本底的大量核反应产物。在同样的实验条件下,他们在氢-钯、氘-铜等系统的对此实验中,未观测到任何异常现象发生。这表明,氘-钯系统在一定条件下确能产生异常核过程。这是我国冷核聚变研究的一项重要进展,该科研小组正继续深入进行实验和理  相似文献   

20.
陈景,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的贵金属冶金专家。1961年起一直从事贵金属化学冶金及应用基础理论研究。改进钯、铑提纯方法,在国内首先制备出钯、铑光谱基体;完成硝酸工业废铂催化网再生研究和工业试验,实现了产业化生产。1978—1983年在金川资源综合利用中,发明活性铜粉两级置换法分离金、钯、铂、铑、铱的新工艺,成功应用于生产,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本世纪初发明处理云南低品位铂、钯矿的氧压酸浸及加压氰化全湿法新工艺,获中国及南非发明专利。理论方面从原子层次提出重铂族配合物的热力学稳定性及动力学惰性均高于相应的轻铂族配合物的规律,归纳出了铂族金属氧化还原、沉淀和亲核取代反应以及溶剂萃取分类等规律,形成了系统的铂族金属冶金新理论,为我国的贵金属冶金事业作出了卓越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