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新课程改革在全国范围的继续推进,让课堂回归生活,让课堂与生活密切结合的呼声,以其准确的价值取向,正在成为当前课改形势下课堂教学改革中的热点。“历史与社会”课程作为课程改革的产物,对课堂教学的生活化要求尤为迫切。一、实施生活化教学的理由与依据1.是切实落实课程标准的需要《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二)解读》中指出:“历史与社会”课程从学生生活经验出发整合学科内容,为培养当代中国公民的人文素养和民族精神,为初中学生正确认识社会环境,积极适应社会发展,主动参与社会生活,提供相应知识和基本技能。从本课程的内容看,它由三个…  相似文献   

2.
为了体现现代生活的综合性和创造性,我国适时推出了历史与社会这一包含了历史、政治和地理内容的课程.与此同时,作为一个拥有着五千年历史文明的古国,如何利用我国丰富的文学资源,深化到历史与社会的教学过程中,就显得尤为重要.就如何以名诗名词深化历史与社会教学的问题进行研究与探索  相似文献   

3.
正"生活化教学是指教师通过捕捉生活中的学科知识,挖掘学科知识的生活内涵,将抽象的教学建立在学生生动、丰富的生活经验之上,引导学生通过探究、合作等学习方式,陶冶情操,获得有活力的学科知识、技能、方法,并能学以致用,创造性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实现学科教学的生活化。"《义务教育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强调社会生活既是课程的源泉,也是课程的归宿,把培养学生认识社会、适应社会、参与社会和改造社会的能力作为一以贯之的目标。因此,"回归生活、关注学生体验"成了历史与社会教  相似文献   

4.
<正>小学品德课程是一门以儿童的生活经验为基础的综合课程。它把生活作为本源,将思想品德、自然、生活、劳动、社会、历史等课程知识融为一体。课程源于生活,存在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离开了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品德学  相似文献   

5.
"历史与社会"是新世纪课程改革中推出的一门综合课程.作为综合课程,各学科知识之间内在的、逻辑的、本质的联系是该课程的重要特征.由于"历史与社会"课程主要由原分科的历史和地理加以综合而成,因而如何加强史地知识的融合与渗透,就成为该课程的教学设计者十分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陈红 《陕西教育》2008,(6):30-30
小学《品德与社会》作为一门有机融合品德、历史、地理、国情、法制、行为规范、经济、文化教育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价值观为课程内涵的综合课程,它的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基础:以与儿童生活密切相关的社会环境、社会活动、社会关系的交互作用为引导;以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目标的课程特性,  相似文献   

7.
历史与社会新课程整合了历史、地理以及其他人文社会学科的相关知识与技能,以现实社会生活和人类作为历史学习和探究的领域,培养现代公民的人文素质和社会责任感。本文主要探究如何提高历史与社会课堂的教学效果,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该课程的基础知识。  相似文献   

8.
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作业在教学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是学生巩固基础知识、掌握基本技能的手段;是训练学生历史与社会思维、培养学科能力的过程;是衡量学生历史与社会学习水平、评价课程教学效果的工具;是学生获得历史与社会情感体验和学习方法的途径.  相似文献   

9.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的《全日制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实验稿)》,历史被纳入到德育课程中,要求学生通过学习对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有一定的了解,以促使学生引发爱国热情、培养开放的国际意识、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这些历史内容以"散点"的形式出现在教材中,打破了原有的学科逻辑,根据学生的生活实际,将知识点分散到学生生活的各个方面,力求使历史教育贴近学生生活,与学生的生活相联系,使学生在体验中受到熏陶和教育.但是,"品德与社会"课程中的历史教学在实践中却遇到了诸多困难,具体表现如下.  相似文献   

10.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是我国义务教育小学阶段新开设的一门综合课程.《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内容包括社会生活、历史、地理以及法律等常识内容,开设的目的是为了适应现代生活对小学生的要求,培养他们逐步适应社会生活的初步能力,为今后成为一名好公民打下良好的基础.《品德与社会》课不是原来历史知识和地理知识的简单相加,而是用社会学的知识框架和观察社会生活的方法,用新的科学的眼光发展知识和组织原来的历史和地理知识,并运用到社会课的知识体系之中.几年来,我在《品德与社会》的教学中,做了以下的尝试,愿与各位社会课教师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11.
作为综合文科课程的历史与社会以及作为综合理科课程的科学,都不是学科群体的统称,而是力求超越学科界限,统筹设计,整体规划,强调相关学科领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相互渗透和联系整合.中学地理虽属分科课程,但兼有社会学科和自然学科的性质,这决定了地理教师无论是在综合文科课程,还是在综合理科课程方面都大有用武之地.  相似文献   

12.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作为综合性课程的品德与社会课与原来的思想品德课相比,一个明显的变化是增加了历史题材的内容。  相似文献   

13.
基础教育阶段是青少年形成知识、态度、技能的关键时期,各国都把培养合格公民作为基础教育的首要目标。世纪之交,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制定了《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历史与社会科课程标准》新课标,并陆续出版了新版教科书。新课标第一次明确规定社会科是进行公民教育课程,其目标是培养合格公民。本文就公民教育课程化的历史动因、价值取向和实施方法谈几点初步认识。  相似文献   

14.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新增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该课程从二年级起开设到六年级,与初中的思想品德课程和历史与社会课程相承接。《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册教科书是该课程教科书的起始册,它前承品德与生活课程的学习内容,并开启品德与社会课程全部的学习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册,根据《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中所提出的生活德育的理念,将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的发展的启蒙教育作为本册书的重点,现对该册教科书做如下介绍。  相似文献   

15.
在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中,主张“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认为学校生活是社会生活的一部分,学校生活应与社会生活息息相通.陶先生的“在生活里找教育,为生活而教育”的观念相当明确,他的这一学说,与“高中美术课程应该回归生活的课程生态观,重视与生活的联系,强调充分利用学校内外的课程资源,扩展课程发展的空间”这一课程标准不谋而合.基于此,作为一名美术教师,我努力挖掘校园艺术课程资源,并充分运用到艺术教育中去.  相似文献   

16.
课程内容、课堂教学、社会生活和学生生活有着密切联系."教育回归生活,课程回归生活"是当前高中历史生活化教学的一大趋势.构建高中历史生活化课堂应做到教学素材生活化、教学情境生活化、教学氛围生活化,通过社会考察、主题研究、乡土资源、开放辩论等方法来构建生活化课堂,缩短理论与实践、学生与书本的距离,这也是历史教学科学性和现实...  相似文献   

17.
课程源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所有学习的道德规范、社会知识、生活常识等都来源于生活,来源于社会.教师应引导儿童从课堂走进社会,回归生活,体验生活.只有贯彻引导生活的理念,使课程实施与社会生活联系起来,在生活中观察、分析、实践、体验,从而使教学更加贴近儿童的生活,才能实现课程的教育目的.  相似文献   

18.
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应处理好的几对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历史与社会课程作为一门人文学科,在培养学生的人文意识和公民意识以及拓展知识能力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作为一门全新的综合课程,在现时的教学中也有一些不容我们回避的问题。笔者以为,在历史与社会教学中,应处理好形式与内容、专业知识与综合、内容与目标、主体与主导、历史与现实、方法与效率等几对关系。  相似文献   

19.
生活德育的主要推动者孙彩平教授认为"从课程设置的过程看,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取代了原来的思想品德、历史、地理课程,在内容上,除小学阶段的历史、地理外,还融合了心理、法律、生活与社会等多个领域,成为一门综合性课程。"下面,就结合近年来海珠区"海教杯"的课例谈谈知识性偏重的题材的品德课如何做到知情合一。  相似文献   

20.
以生活探究与体验为核心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具有重要的社会学意义.学会关爱与尊重、学会合作与共处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重要社会价值追求.为此,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要关注移情性、伦理性社会探究;要让学生参与并反思社会生活;要把以亲子关系、师生关系和同伴关系为核心的人际关系作为重要的探究内容.与此同时.还要避免"形式化的合作"与"口号式的关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