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课堂是什么?课堂应该是什么, 教育理论界近年来对于相关问题的争论与探讨,体现了人们对于课堂的实质及课堂教学价值的积极关注与反思。 从模式来看,传统课堂是一种知识为本或知识至上的课堂。从中国古时的“六艺”、“四书五经”到近代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从西方早期的“博雅”教育、“百科全书”课程直到近现代的“学科体系”,知识,成为课程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2.
在在沈阳市第20中学召开的该校2002年“国学”班开学仪式吸引了众多人的关注。在普通中学面临着繁重的中、高考升学和学习压力的情况下,给中学生们开设这样一个传授四书五经、唐诗宋词、古代哲学、古代历史等涵盖了中华民族数千年传统文化的“国学”课是否真有必要?是否会与学校的正常教学发生冲突? 作为一所同时拥有初中部和高中部的“完全中学”,沈阳20中从1996年开始  相似文献   

3.
1.启蒙教育来自中国的儒家、道家说起“四书五经”,总让人联想起中国的旧式私塾中脑后拖着长辫子的孩子,在摇头晃脑地念“子曰诗云”。那时,几乎所有中国人的启蒙教育都是从“四书五经”开始的。无独有偶,在我们的近邻日本,也有一户采取这种中国旧时传统教育  相似文献   

4.
文言文是用文言写成的文学作品,在我国文学遗产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立德”、“立功”、“立言”自古被誉为“三不朽”的盛事,文章被誉为“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中国古代传统中,知识分子通过文言文,阐发微言大义的圣贤之道,代圣贤立言,从而获得不朽。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文言文担负着宣扬封建思想,维护封建统治的重任,一直有着崇高的地位。坚持为“文”与朱程四书五经之“道”统一的桐城派因此在清代获得鼎盛发展,成为几乎统治整个文坛的力量。  相似文献   

5.
覃萍  林宁 《教育与职业》2006,(35):61-62
当前大学生民族传统文化教育存在着“说起采重要,做起来次要甚至不要”“重知识积累与技巧的培养而轻精神和理念的培养”的误区。进一步加强大学生民族传统丈化教育,应该做到“两个结合”:把学习“四书五经”与学习“五四”新丈化和一些西方丈化经典相结合;把大学生的“读经”活动与潜隐性、持续性、基础性的民族传统文化教育教学工作相结合。  相似文献   

6.
教育观点     
跨越式发展,不能跨越教育//四书五经应该重回课堂//学校应该培养“贵族”//只要有考试,就会有作弊//“身份”决定了民工子弟校办学难  相似文献   

7.
在书法创作中既要注意发扬“传统”,又要在“传统”的基础上寻求“创新”,从而使书法创作中“传统”与“创新”二有机结合起来,进而推动书法艺术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8.
“经典”,《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传统的具有权威性的著作”,有关学者把《弟子规》、《论语》、《增广贤文》等列为我国国学经典的重要著作.本文所指的“诗”主要是指脍炙人口的古代诗歌如唐诗宋词等,“文”主要是指四书五经以及《三字经》、《弟子规》等典籍贤文.  相似文献   

9.
本在揭示“方法”一词的内涵和分析传统训诂方法鼎足三立的基础上,指出传统“义训”的缺陷,并提出“引申推义”法,以与“以形索义”、“因声求义”并列。  相似文献   

10.
袁振江 《班主任》2004,(4):25-25
济南市大明湖路小学从2003年下学期开始在一至六年级增添了“国学启蒙教育”新课程。该校自主编写的“国学启蒙教育”实验课本,是以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四书五经》为主,选编了《诗经》、《论语》、《孟子》、《周易》、《左传》以及《岳阳楼记》等古文经典段落……  相似文献   

11.
黄燕 《教育与职业》2006,(36):160-161
“师道尊严”,是传统文化赋予我们的教育理念。文章提出“师道尊严”包含了“师德”、“师尊”、“师威”三个基本要素,而“师威”一直是人们质疑“师道尊严”的集中点。文章分析了“师道”要不要威严,能不能敬畏,指出“师道尊严”中所蕴含的传统伦理价值观依然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在我国传统文化中,“诚”的内涵有一个从宇宙本体到价值本体的演变;而“信”的内涵也有一个从小到大的扩展,二者在道德评价处重叠成为道德概念。“诚”和“信”相连使用成为一个独立范畴,既指“诚”又指“信”,使传统“诚信”具有了较全面的涵义。  相似文献   

13.
从"说服"到"启发":教育学研究的两种范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教育写作和教育学的诗化写作是教育学研究的两种范式,传统教育写作追求“以理服人”,“解决”他人的问题,教育学的诗化写作追求“以思启人”,意在唤起问题。从“说服”到“启发”,不仅意味着教育学话语品质的转向,也意味着教育学生存方式的转向。  相似文献   

14.
从"目的论"角度看辜鸿铭之英译《论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译者在翻译中国古籍特别是四书五经时大都采用直译加变通补偿的手法,但辜鸿铭却采用了几乎完全归化的翻译策略、高度意译的翻译方法将《论语》译介到西方,而且他的译本深受当时西方读者喜爱,影响深远。本文试从“目的论”的角度来分析辜鸿铭的这一翻译行为,并指出他给我们现代古籍译者带来的启示。  相似文献   

15.
冷看孔子热     
近来,一百多所孔子学院在亚、欧、美洲等各地兴起;国学专家呼吁将孔子诞辰定为教师节;人大代表提议将“仁义礼智信”纳入教材;现代课堂开讲四书五经……“孔子热”已成为一道鲜明的文化景观。  相似文献   

16.
话题缘起:最近几年,很多学校为打造特色校园文化,纷纷进行经典诵读活动,于是“四书五经”悉数上场,《三字经》、《弟子规》也摆上了学生课桌。走进校园,经常能听到孩子们诵读“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等的琅琅书声,在感受到学校利用传统经典书籍对孩子们进行德育渗透的良苦用心之余,对于这些传统书籍本身带有的一些封建思想...  相似文献   

17.
张明 《湖南教育》2014,(11):40-41
儿童读经,自古有之。翻开漫长的中华文明史,以“四书五经”为代表的典籍诗赋,始终伴随朗朗童稚声音,流淌绵延到今日。问题是,对于当代儿童而言,何谓经典,怎样读经,依然模糊着我们的双眼。  相似文献   

18.
一.何谓教育学“中国化” 关于教育学“中国化”,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学者认为,教育学“中国化”就是教育学“本土化”,过去提“中国化”,观在提“本土化”。本土就是本民族的、传统的、现实的东西。教育“本土化”即指吸收外来文化和自身文化的创新,从某种程度上讲,也是一种文化的选择。但是。提“本土化”是否会使教育不仅迷失了自我成长的正确方向。而且又远离了文化传统的精神家园,从而成为盲目漂泊无家可归的流浪儿?另有学者认为,  相似文献   

19.
山高水长     
恍惚之间,已历一载。犹记得当初被社长拉进輗軏诗词社时,我还只是一个传统文化的冷眼旁观者,抱着一种无谓的态度来看待四书五经。如今却已成为传统文化的爱好者,由衷地希望传统文化能继续绵延千载而不逝。  相似文献   

20.
"综合教学法"与大学英语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英语教学中,“交际法”只注重学生的交际能力,而“传统法”只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两者各有利弊。为了使学生能够正确、流利、得体地运用英语,把“交际法”与“传统法”结合起来的“综合教学法”,是大学英语教学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