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美国研究型大学在实施通识教育过程中遭遇诸种困境:一是大学中通识教育文化在研究文化的强势挤压下陷入文化困境;二是通识教育在大学决策中枢中缺乏代言人而遭遇组织困境;三是研究导向的教师聘任、晋升、奖励制度使通识教育陷入了制度困境;四是核心课程和分类选修课程模式存在的诸多弊端使通识教育陷入课程模式困境。针对这些困境,美国多所研究型大学在其新近通识教育改革计划中提出了因应之策。  相似文献   

2.
近年美国研究型大学在实施通识教育过程中遭遇诸种困境:一是大学中通识教育文化在研究文化的强势挤压下陷入文化困境;二是通识教育在大学决策中枢中缺乏代言人而遭遇组织困境;三是研究导向的教师聘任、晋升、奖励制度使通识教育陷入了制度困境;四是核心课程和分类选修课程模式存在的诸多弊端使通识教育陷入课程模式困境。针对这些困境,美国多所研究型大学在其新近通识教育改革计划中提出了因应之策。  相似文献   

3.
我国大学通识教育在实践中面临着许多困境与挑战,需要人们深思。对通识教育本义理解上的误区,师资力量、教学方法、课程设置、管理制度等都是影响和制约我国通识教育发展的因素。借鉴发达国家通识教育的成功经验,改造中国教育传统理念,结合中国国情,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大学通识教育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4.
试论我国大学通识课程建设走出困境的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对通识教育、通识课程的基本内涵进行了认真评析,提出了我国通识教育的基本内涵不同于美国的通识教育,其基本内涵应具有浓厚的中国特色;在深入思考的基础上,指出了当下我国大学通识课程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困境;在综合思考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大学通识课程建设走出困境的若干思考。  相似文献   

5.
大学通识教育若干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讨论了大学通识教育应具备的基本特征、通识教育课程的目标和性质、大学实施通识教育的实践模式及其不足,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强大学通识教育和通识教育课程建设的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6.
新建本科院校师资力量有限、学科面较为狭窄、经费短缺等因素制约着大学的通识教育。为走出通识教育的实施困境,这些本科院校只有更新教育理念,挖掘自身潜力,科学规划通识教育课程,才有可能迎来新建本科院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新辉煌。  相似文献   

7.
通识教育课程是实现通识教育理念和目标的关键因素之一.那么,通识教育课程指什么?目前,我国高校的通识教育课程存在哪些问题?如何走出困境?围绕上述问题,文章首先对通识教育课程的内涵进行了界定;然后解析了一般意义上的通识教育课程在内容构成、教学目的、教育效果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通识教育课程建设要从“大处着眼、小处着...  相似文献   

8.
庞国斌 《教育科学》2008,24(2):50-53
我国大学通识课程建设,长期以来深受美国通识教育发展思想的影响。由于中美教育发展之间的不同与差异,我国当前通识课程建设正在面临着很多误区:自身特色不鲜明,盲目模仿痕迹突出;与通识课程相应的政策和制度保障不力;通识课程的目标尚有待完善;对通识课程中的核心课程重视程度和开发不够。我国当下对通识教育本真涵义的体认尚需进一步加强。有鉴于此,我国通识课程建设的整体思路亟需全面转换和科学确定。  相似文献   

9.
通识教育是大学教育的重要内容,师资力量不足及由此而衍生的一系列问题是目前我国大学通识教育所面临的挑战之一。部分通识教育课程具有跨学科的特点,建设通识教育教学团队将有助于提高通识教育课程质量,缓解师资力量不足的困境。  相似文献   

10.
文章对通识教育、通识课程的基本内涵进行了认真评析,提出了我国通识教育的基本内涵不同于美国的通识教育,其基本内涵应具有浓厚的中国特色;在深入思考的基础上,指出了当下我国大学通识课程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困境;在综合思考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大学通识课程建设走出困境的若干思考。  相似文献   

11.
由哈佛核心课程改革透视研究型大学通识教育的困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霞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6,51(6):110-112,125
哈佛通识教育由爱略特校长开创,经洛厄尔、科南特和罗索夫斯基继承发展,形成了以核心课程为特色的通识课程体系。但随着时代的变迁,核心课程又面临着困境,迫切需要改革。哈佛的核心课程改革折射出研究型大学通识教育的困境,从大学的结构、激励机制到资金分配,研究型大学的通识教育正被逐向边缘地位。  相似文献   

12.
通识教育的动力与阻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识教育作为一个美好的教育理想,尽管在实践中面临重重困境,但依然充满希望.它既是人类自身全面和谐发展的需要,同时又受到种种现实条件的制约;既是事物的整体性、知识综合化的要求,同时也遭遇学科知识分化与大学教育专业化特性的种种阻力;既是社会发展对大学生全面素质提出的要求,又受到功利主义等不良社会风气的严重影响.但不论怎样,以培养“健全之人”为终极目的的通识教育是人类美好的教育理想,也是人们追求自由全面和谐发展的美好愿望,因而必然成为大学教育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通识教育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然而,由于通识教育研究尚未成熟,通识教育缺乏成型的制度规范和可推广的实践模式,我国通识教育在理论上存在名实之争、通专之争。在实践上,通识教育的课程设置、师资队伍建设及教学方法设计亦面临着困境。推进通识教育纵深发展的出路在于:深化并统一通识教育的理念和内涵认识;加强通识教育课程的体系化、模块化和个性化建设;打造结构合理、素质优良、水平卓越的专业化通识教育师资队伍;创新通识教育课程教学模式和方法;优化通识教育实施的管理评价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14.
自1995年高校开展文化素质教育试点工作至今已有20余年,目前以国外及我国港台知名高校为范本,结合中国国情和校情,我国农科类院校的通识教育实践主要呈现出以下发展趋势:转变教育理念,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要;加强通识课程建设,完善学生知识结构;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搭建创新型人才培养桥梁;开展第二课堂等。在改革实践中,我们也面临着"各自表述"的通识教育定义、通识课程质量差、通识教育中心定位不明等问题。因此,通识教育要想走出困境,还须在教育理念、课程的"系统化、规范化、核心化、精品化"建设、突出办学特色等方面有所创新。  相似文献   

15.
通识课程是通识教育得以实施的载体。近年来,随着通识教育越来越受到高校的重视,通识课程也成为高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考察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的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和设置,对我国商科院校的通识课程建设颇有启示。商科院校在通识课程建设中应围绕学校人才培养目标进行合理规划,突出商科特色;促进通识课程与专业课程相融合;设置综合性通识必修课程;打破重人文轻应用的观念;去除通识课程考核的功利性。  相似文献   

16.
文章首先阐述了大学通识教育课程与"双一流"建设的关系,然后分析了大学通识教育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最后探讨了"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大学通识教育课程设置策略,包括完善通识教育师资和管理队伍建设;全面评估学校实际情况,层类合理、循序渐进地进行通识教育课程设置等。  相似文献   

17.
当前我国内地许多高校都在积极推行通识教育,然而很多高校通识教育的实施效果并不乐观.造成这种状况的根本原因何在?如何进一步推进高校通识教育的发展?这是值得广大教育工作者关注的问题.本文分析了当前我国内地高校推进通识教育发展的瓶颈,即对通识教育的理念缺乏深层次的认识,通识课程质量不高,通识课程师资力量薄弱;提出了改进高校通识教育质量的对策,即进一步深化对大学通识教育理念的认识,努力提升通识课程质量,加强通识课程师资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18.
高等学校通识教育的课程设置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识教育源于古希腊的自由教育,强调发展人的理性、心智以探究真理。在大学教育里,它起初是指大学课程里的共同部分,即必修课程;随着社会的发展,它成为和专业教育相对应的概念。大学教育高度专业化的弊端和缺陷为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而通识教育对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和创新型人才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充实和完善我国的通识教育显得尤为必要和重要。本文对高等学校通识教育的紧迫性、现状作了分析,着重对高等学校通识课程设置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提出了加强高等学校通识课程建设的若干意见。  相似文献   

19.
不同类型的高校,通识教育的定位不同,课程结构也随之不同。为突破行业特色高校实施通识教育过程中存在的教育传统过度专业化、生源层次多样、学科专业单一、通识教育资源短缺等困境,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重新定位了本校的通识教育,在保持本校传统特色的基础上,整合教育资源,分门别类实施通识教育,服务于多元化的人才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20.
通识教育是一种旨在培养人的普遍知识、发展人的心智、培养人的社会适应性的教育.通识教育课程是承担通识教育,实现通识教育理念和目标的课程.当前大学通识教育课程主要存在课程缺乏整体规划、课程结构欠合理、课程实施方式陈旧、课程教学效果不佳、课程管理机制不健全等问题.高校应从科学整体规划、加强内涵建设、健全课程管理机制、重视对学生的引导与管理等方面采取改革措施,确保通识教育课程目标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