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战略问题是研究战争全局的规律的东西”,“只要有战争,就有战争的全局。”如果说洪秀全直捣南京和建都南京的战略思想在占领南京以前是比较正确的话,那么这一战略思想在占领南京以后因革命形势的剧烈变化就显得很不正确了。“战争的目的在于消灭战争”,可太平天国的领袖们并不善于研究战争的全局,及时地变更自己的预定战略,集中全力进行北伐,争取全国的胜利,因而导致了北伐的失败以至太平天国革命的失败。我就此作一简要归纳总结,并提出一些粗浅的看法。 一 1853年3月,太平天国广大将士经过两年多的浴血奋战,终于在东南半壁打击了封建王朝的反动统治,建立了农民革命政权。发展之迅速,形势之大好,恐怕连太平天国的领袖们也感到出乎意外。“自武昌而至金陵,地经千余里之  相似文献   

2.
拿破仑一生的政治生命是与战争紧密地连结在一起的。他登上政治舞台,一步步升迁直至登上皇帝的宝座是由于战争的胜利,正如他自己所说:“我的权势建立在我的光荣上,而我的光荣建立在战功上,征战使我得有今日”;同样,他政治生命的完结,也是因为战争的失败。因此,研究拿破仑战争的性质及其胜负的原因,对拿破仑的研究无疑具有重要意义。拿破仑一生进行了多次战争,有胜仗也有败仗,战争的胜败曾经影响着欧洲的命运,改变着欧洲的面貌。分析一下其胜负的根本原因,乃是阐明其战争的性质  相似文献   

3.
本文探讨了三国时期三分天下的政治地理格局的形成以及吴、蜀两方战略策略上的得失胜负.荆州是三国形成时期政治地理的焦点,赤壁之战后三分荆州的局面以及吴、蜀在战略策略上的胜负得失不仅影响了三国局面的形成,更进一步影响了三国局面的发展、变化.  相似文献   

4.
战略问题是研究战争全局的规律的东西,它是军事学术领域的重要部分。《孙子兵法》作为一部战略学著作,充分展示了孙子的战略观:预知胜负是战略家的神机,审时度势是战略家的慧眼,实行战略欺骗是战略家独具的特质,优化选择是对战略家决策的考验,以弱胜强、反败为胜则是检验真假战略家的试金石。毛泽东作为一名大战略家,戎马一生,在战略指挥上充满了得意之笔。《孙子兵法》和我国古代许多战略家的思想需要我们学习和继承,而毛泽东在战略问题上的理论和实践则是我们尤其要珍惜的宝贵遗产,不可须臾忘记。  相似文献   

5.
高等教育发展战略研究,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本文拟就研究高等教育发展战略的任务与方法,高等教育发展战略目标,以及实现战略目标的主要对策等若干问题,作些初步探讨。 一、研究高等教育发展战略的任务与方法 战略原来是一个军事术语,指研究战争全局的规律的东西。凡带有要照顾各方面和各阶段的性质的,都是战争的全局。战略的基本属性,一是全局性,即战略是关系到全局成败的筹划与指导;二是长期性,其主要  相似文献   

6.
解放战争时期,党在新解放区怎样解决农民土地问题,采取什么土地政策和策略步骤,是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它的正确解决与否,直接影响到农民群众的革命积极性,影响到战争的胜负和结局。中原解放区在贯彻《中国土地法大纲》,进行土地改革的过程中,不断探  相似文献   

7.
"战略""战术"和"战役"原本均是军事领域的专有名词。战略是指导战争全局的规划和方略,战术是指导和进行战斗的方法,战役是战争的一个局部或相关多个战斗的总称。三者的层面、范围和作用是不一样的,战略是高层面大范围的,战术是浅层面小范围的,而战役是直接服务和受制于战争全局的,但是三者又是相互影响而构成的一个有机联系的动态系统。同样,任何一所规模型的学校也需要有自己的战略、战术和  相似文献   

8.
高地     
在人们看来,高地似乎是一个军事术语。确实,在战争中,特别是在常规战争中,一块高地,往往成为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甚至有些战争,实际上就是某个高地的反复争夺。占领了高地,进可攻,退可守,俯瞰全局,犹如一只有力的手,扼住了对方的咽喉。当然,一块高地,只是战争一盘棋中的一颗棋子,一颗至关重要的棋子。这颗棋子走得好,全盘皆活,否则,全盘皆输。三国之争中,请葛亮令马谡守街亭,马谡则弃要隘而守孤山,这孤山便成为一颗游离全局的孤子,必死无疑。  相似文献   

9.
试论高职院校激发学生成才的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许多高职毕业生在人才市场上吃了“败仗”,“名落孙山”,因而高职学生普遍存在着对前途表示担忧和怀疑,甚至意志消沉,失去对人生价值追求的现象。有鉴于此,高职院校如何通过有效的途径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成才观就成为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值得正视和探讨的课题。本文就这一话题  相似文献   

10.
在孙子的军事思想里,最终决定战争胜负的是军事实力。孙子系统地提出了分析、建设和运用军事实力的一套完整理论。在企业战略管理领域,人们也开始注意竞争优势的营造和使用,突出的表现一个是波特的竞争理论,一个是普拉哈拉德等人的核心竞争力理论。就孙子的战争实力论和企业的竞争优势理论进行分析,揭示孙子实力取胜思想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从经营之道角度,《三国演义》能够给我们许多启示。《三国演义》是一部形象生动的人才学教科书,经营之道首在识人、用人,这是致胜之本。选择正确的发展战略,是政治军事斗争和经营管理中关系全局成败的首要问题,是决定一个企业、一个团体生死存亡的根本因素;在群雄并起,竞争激烈之时,谁能作出正确的战略决策,谁就选择了正确的发展道路,就有可能在竞争中占据有利位置,成为胜利者。有了优秀的人才,有了正确的发展战略,还需要灵活而有效的策略。  相似文献   

12.
萨珊波斯帝国对拜占庭帝国的战争是早期拜占庭面临的重大外交问题。达拉斯城战役是查士丁尼积极谋划的全局战略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查士丁尼时代拜占庭帝国对波斯战争的重要转折点,也是其辉煌军事成就的序幕。它为拜占庭军队的西征准备了条件,也展现了查士丁尼时代拜占庭帝国军事的特点。  相似文献   

13.
官渡之战是关系袁曹双方决定胜负的一场大战,在这场战争中袁绍兵多势众,是进攻的一方;曹操兵少势弱,是防御的一方。战争的结果,曹操成为胜利者,奠定了他统一北方的基础,袁绍是失败者,导致了袁氏集团走向崩溃。现将这场战争的前后经过叙述如下。一、双方之战略建安四年(199年)春天,袁绍灭了幽州的公孙瓒之后,据有冀、青、幽、并四州之地,占地最广,有众数十万,“骄心转盛”。袁绍企图借消灭公孙瓒的余威乘机消灭曹操,统一中原,建霸王之业。于是他挑选精兵十万,骑万匹,准备进攻许都,消灭曹操。  相似文献   

14.
课本第54页在叙述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时指出:“这是大战开始以来德军遭受的第一次大失败。”可在与本课本配套的《教学参考书》中继续沿用旧课本的观点,认为“不列颠之战”使“法西斯德国第一次遭到重大失败”。为什么会出现课本与《教学参考书》不统一的说法呢?“二战”中德国法西斯侵略活动所遭到的第一次重大失败到底是“不列颠之战”还是“莫斯科保卫战”?笔者以为要弄清这个问题,关键是要弄清判断战争胜负的标准。判断战争胜负固然要看双方损失情况,但这不是主要的。最主要的标准应该以是否实现战争者的战略意图。实现了,即使战争中伤…  相似文献   

15.
一、教学目的的确定本文应有三个教学目的: 1、引导学生学习观点和材料紧密结合,层层深入进行论证的写作技巧; 2、帮助学生理解“于”、“之”、“以”等文言虚词的基本用法以及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的使动用法; 3、教育学生认识“道”的得失,人心的向背是战争胜负和一切事情成败的决定因素;历史上有作为的人物都是在艰苦磨炼中造就出来的。同时扬  相似文献   

16.
论日本教育发展战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战略这一概念,原本是军事上的术语,主要是指对战争全局的筹划和指导,依据双方的军事、政治、经济、地理等因素,洞察战争全局的各个方面、各阶段之间的关系,从而规定军事力量的准备和运用。各国的专家、学者对教育发展战略、经济发展战略的一般概念都有不同的提法和定义,到目前认识尚不完全一致。然而,我们追溯战略一词的原意,把它引伸  相似文献   

17.
孙长义 《辽宁教育》2013,(6X):76-78
<正>战略是一个结构化的概念体系,毛泽东曾经说过,战略问题是研究战争全局的规律性因素。校长的境界决定学校的境界,境界高的校长必须学会战略管理,要以未来为基点,在总结历史经验、调查现状和预测未来的基础上,为寻求和保持持久竞争优势而做出具有长远性、全局性的重大决策。  相似文献   

18.
一、要具有战略眼光战略一词来源于战争,通常是指研究全局性或决定全局的问题。一场战争,战略上的失策往往会造成无可挽回的巨大损失,而战术上的失败常不至影响全局的胜利。如果把研究生阶段的学习,比喻成打一场需持续三年的攻坚战争,那么所谓研究生应该具有  相似文献   

19.
王开岭 《教师博览》2010,(11):54-56
近读军事史书,竟读出了两种截然相反的战俘命运。如果说战争是一个政治受精卵的话,那么在她所有的分娩物里,有一种最令其羞恼:战俘。显然,战俘是战争的胎儿之一,哪里有厮杀,哪里即有战俘,这是胜负双方都无法避免的尴尬。  相似文献   

20.
《三国演义》是一部描写战争的史书,里面有许多军事地图,这些军事地图对战争的胜负起着关键作用,同时,通过这些军事地图,也可以反映出许多历史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