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谷建英 《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2014,(12):75-76
<正>初中课本惯性一节的教学,课本是先给出惯性定义,再演示静止的物体具有惯性、运动的物体具有惯性两个实验,验证一切物体都有惯性.这种安排,其特点是:先理论、后实验.教学实践表明:教材精炼,简捷明快有余,生动活泼不足,学生不易接受.究其原因,学习惯性前学生头脑中具有的惯性现象材料太少,课本只提供一个伽利略理想实验,缺乏足够的感性认识.因此,学生总感生硬,难以接受.为此,我们改变教法:先实验、后理论,变验证型教法为探索型教法.这是符合初二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识规律的.下面就惯性概念的 相似文献
2.
惯性、惯性定律及惯性现象的解释,是初中物理中的重点,也是难点。要求学生理解惯性概念,并运用惯性及惯性定律解释有关现象,根据惯性判断物体状态的变化等。学生容易将惯性,惯性定律混淆,对惯性现象的解释也无从下手。现结合中考及学生实际,谈谈惯性、惯性定律及惯性现象的解释。 相似文献
3.
在小学阶段开设信息技术课,旨在使学生了解信息技术的应用环境以及信息的一些表现形式,建立起对计算机的感性认识、了解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使用计算机的兴趣和意识。下面结合教学实践,谈一谈对小学信息技术课教学的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4.
初中物理的《惯性》一节历来是教学的难点,虽然学生把概念背得很熟,但一接触到实际问题,就会犯经验性错误。为使学生正确理解惯性概念,在教学中必须讲清下面几点。 相似文献
5.
多年来,物理教学的实践告诉我们,学生学习惯性概念容易,但用惯性知识解决问题往往容易出错。在没有究其原因之前,不少同仁只好进行了误案分析教学,将常见的错误来个事先告知。这个方法虽很凑效,但总不能进行所有误案的分析。为从源头上解决问题,根据牛顿第一定律的意义:①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的状态的原因,而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②一切物体都具有保持自己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惯性。我作了如下的推论:“物体在运动状态变化过程中是惯性对其各即时状态的连续保持才使得物体作变速运动的。”有了这样的推论后,人们常常把物体由于惯性而运动看作是匀速直线运动是不够的,物体在力的作用下的变速运动也是物体的惯性运动。至此,学生明白了物体不论做什么样的机械运动都是物体的惯性所致,惯性是物体静止和做各种机械运动的原因。 相似文献
6.
王凯 《华夏少年(简快作文 )》2008,(11)
惯性是九年级物理第十二章第五节《牛顿第一定律》中一个重要的教学内容(知识点),是运动和力的关系知识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又与实践知识紧密相联。明确惯性概念,理解惯性现象,既是学习运动和力的关系乃至整个力学的基础,又是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 相似文献
8.
9.
随着问题解决理论的兴起,使学生在问题解决活动中获得新知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指导下,我们赋予问题解决新的内涵,将以问题解决为核心的物理学习模式理解为以物理问题为本,以探究性学习为基本问题解决方式的物理知识的意义建构过程。这种学习模式要求把学习内容设置到复杂的有意义的问题情境 相似文献
10.
11.
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部分学生的学习“重结果、轻过程”,对解题模式和解题程序的积累重视有加,而对隐含于解题程序后面的数学思考“不太感兴趣”,R.Skemp将这种低层次的学习活动称之为“惯性学习”,所谓“惯性学习”是指学生的学习发生在动作之后,往往是先掌握行动或操作的规则和程序,而后对动作造成的结果不断地强化,这种学习中认知的成分较少.如果学生的学习以惯性学习为主,不但课程目标难以实现,甚至学生的创造性也会逐渐泯灭. 相似文献
12.
13.
从物理动力学的"惯性"出发,拓展了"惯性"的适用范围,认为"惯性"是在整个世界(包括自然界、社会和人的认识)广泛存在的一个规律,"惯性"的本质就是系统中某一性质或者现象试图保持其原有状态不变的特性,要改变该性质或者现象原有的状态,必须先找出影响它的外界因素及其有效的作用方式,再给该系统持续施加相应的影响。最后,提出了要注重利用"惯性"规律的特点培养学生美好的思想品德。 相似文献
14.
惯性是物理教学中的难点,学生尽管把概念背得滚瓜烂熟,但一接触到实际问题,还是很容易犯经验性错误,为使学生正确理解惯性概念,教师在教学中必须讲清楚,才能让学生学明白。 相似文献
15.
刘树田 《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00,29(12):11-12
恩格斯说:“力学是从惯性开始的”.可见,惯性是力学中最重要的基本概念,如果不能真正理解惯性的本质含义,就很难顺利地建立力学知识体系.这个概念尽管初中讲,高中还讲,但仍有不少学生对它似懂非懂、一知半解.其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惯性概念本身抽象难懂;二是教材中对概念的解释不够.为此,笔者在本文对“惯性”这一概念作进一步的剖析和补充,以便与同仁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16.
高秀容 《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02,31(8):27-29
惯性是初中物理教学中的一个难点 ,教师感到难教 ,学生认为难学 .通常学生在学习这部分内容时能一字不漏地将惯性概念完整地背出来 ,但碰到实际问题时却感到无从下手 .为了使学生能够正确地理解惯性概念 ,并能正确地运用惯性知识解决相关问题 .笔者认为教师在惯性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要让学生正确地理解惯性的实质 ,尤其要让学生弄清惯性究竟是不是一种力 ?惯性的实质是物体保持其原有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 ,是物体的一种基本属性 ,它的大小只与物体本身的质量有关 ,并且物体的质量越大 ,惯性越大 .学习了惯性以后 ,学生在回答和解… 相似文献
17.
小学语文教学中,要想使习作教学富有成效,应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实施优化的习作教学法。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笔者进行了一些有效的尝试,在此浅谈三点做法: 相似文献
18.
在物理学中,一个能绕轴来回摆动的物体叫做“摆”。它由摆锤、摆绳及悬挂中心等三个部分所组成。在器乐弹奏中,我们常以腕关节或肘、肩关节为支点形成一个以此点为悬挂中心的绕轴来回摆动的摆,不同的是,这生理摆的摆锤不止一个,它由四个手指所构成。从手的构造来讲,如果握起拳来,大指是处于其它四个手指对面的, 相似文献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