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学数学课本第七册几何初步知识部分关于三角形的教学,对学生以后学习几何、三角等,起打基础的作用。三角形的教学必须十分重视。下面谈谈三角形的教学。一、关于三角形的概念教学中,要使学生明确地认识三角形。什么是三角形?课本上说:“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什么样叫“围成”?就是三条线段首尾相接的封闭图形。图1是三角形,图2或图3都不是三角形。可叫学生  相似文献   

2.
直线和线段是几何初步知识中比较抽象的概念。在学生第一次接触这种概念时,教学重点应放在引导学生“初步认识直线和线段的特征、会用刻度尺量线段的长度和画线段”上。由于小学生年龄小,抽象逻辑思维能力还较低,因此,课堂教学要突出直观,强调操作的功能。  相似文献   

3.
【教材解读】一、把准知识结构本单元包含“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认识厘米和用厘米量”、“认识米和用米量”、“线段”等内容,可分为计量单位中的认识厘米、米和几何知识中的认识线段两大部分。其知识结构图如下:体验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认识厘米,建立1厘米的观念和用厘米量厘米和米的认识认识直尺认识米,建立1米的观念和用米量厘米和米之间的进率:1米=100厘米线段的初步认识线段的认识量线段画线段厘米和米是两个最基本的长度单位,线段是学生开始接触几何初步知识的第一基本概念。长度单位依靠特定的线段来表示,量线段的长和画一定…  相似文献   

4.
[教学内容]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同学们,通过课前的预习,你知道我们今天要学习什么内容?(线段)对,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线段.(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1.认识线段 (1)提问:同学们,你能说一说线段是什么样子的吗? (2)全班交流:学生说把线拉直了就是线段. 这时如下进行教学: 师在展台上放一根线,师:这是一根线,是什么样子的?是线段吗?怎样就变成线段了?  相似文献   

5.
直线和线段是学习几何的基础。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初步认识直线和线段;能够正确地画线段;掌握直尺度量线段长的方法。教学重点是:认识和区分直线和线段。教学难点是:理解直线和线段的特征。教学中,教师充分发挥幻灯片的作用,巧妙地设计教学过程,就能在轻松愉快中完成教学目标,收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6.
小学数学中关于三角形概念的数学,对学生以后学习几何、三角等初中知识,起到打基础的作用。必须重视下面几方面的教学。一、三角形的概念教学中,要使学生正确地认识三角形,应对定义“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中的“围成”二字深入理解:是指三条线段首尾相接的封闭图形。如(?)是三角形,而如(?)都不是三角形。可让学生选取一些长短不等的小棒,围成三角形,使学生知道:“三角形都有三条边和三个角”。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一定大于第三  相似文献   

7.
一、设疑导入,激发兴趣同学们,请拿出笔和纸,画一条5厘米的“直线”。(直线是无限长的,不可以度量它的长度,所以没法画)今天我们就来复习“平面图形的认识”中有关线和角的知识。(板书课题)[评析:陷阱的创设能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在恍然大悟之余,激发学生学习的愿望。]二、复习整理,构建脉络1.线。关于线你知道哪些知识?多媒体演示:连接两点得到一条线段,把线段的一端无限延长得“到一条射线,把线段的两端无限延长得到一条直线。(板书:线段、射线、直线)说一说,比一比:直线、射线、线段有什么区别?下面我们来一个画直线比赛。限时15…  相似文献   

8.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张代红“角的初步认识”是九年制义务教育小学《数学》第三册第66~67页的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直线和线段的有关知识,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三角形的简单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角的初步认识”既是前面知识的延续,也是今后学习几何...  相似文献   

9.
三年级学生开始学习简单的几何知识。由于几何知识比较抽象,而小学生的思维又以具体的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这就给他们的学习带来困难。因此,在教学中要根据儿童的认识规律,创造条件让学生经过感知,建立表象,掌握几何形体的本质属性,主动地获取知识。一、实验观察积累感知材料教学中首先要把抽象的几何知识具体化、形象化,使学生看得清、摸得着,通过观察、实验和思考,积累丰富的感性认识,促使其空间观念的形成。如教学直线与线段时,教师拿出一个线团,并提问学生:“老师手上拿的是什么?看老师是怎样  相似文献   

10.
五册四单元“直线和线段”中的概念比较抽象,学生不易理解,对直线和线段两个概念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也难得弄清楚,尤其是在纸上作的“直线”和“线段”都是“有限”长度,更引起学生模糊的认识。我们在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拉线、折纸(看留下的痕迹)、度量、画线等活动认识直线和线段后,为使学生分清这两个概念,可设计下面一个教学片断。教师出示右图(灯片或图片均可),要学生指出其  相似文献   

11.
在数学运算和推理过程中,“1”是一个活泼的数码,从结构上认识它,灵巧运用它,常可为几何作图、证题铺平道路,化难为易。一、给定线段 L=1,求作线段,使它等于无理数(?)、(?)和(?)学过勾股定理后,学生解答几何第一册P.238页6题一类习题,往往感到棘手。这与教学中没有用“任意假定法”和“比较法”启迪学生思维有关。  相似文献   

12.
《圆的认识》一课最后,我让学生说说对直径的感受。一个学生毫不犹豫地说道:“我觉得,直径是圆中最长的线段。”几乎所有的学生都在点头,但是也有学生特别较真:“你觉得最长,就一定最长吗?”这是一个好问题,五年级的学生能够感觉出直径是圆中最长的线段,但是很难加以说明或验证。由此,我计划上一节《圆的认识》延伸课。  相似文献   

13.
一、传统教学存在的问题 “直线、线段和射线的认识”,是小学几何知识中的重要内容,一般按照下面的步骤进行教学:  相似文献   

14.
在中学几何教学中,我们要注意研究学生的心理特点,特别要研究初学几何的学生对几何图形感知的心理因素。本文就这方面谈几个问题。一、图形的错觉初学几何的学生观察图形时常常会产生错觉。例如对图1中的两个三角形,他们凭眼睛的感知,只承认△ABC是等腰三角形,否认△A′B′C′是等腰三角形。产生错觉的原因是:在△A′B′C′中垂直位置的线段A′B′好象比水平位置的线段B′C′短了一点。这种错觉叫做垂直线和水平线错觉。又如图2中线段AB好象比线段CD短一点,这也是一种错觉,叫做谬勒——莱依尔错觉。在应用同一法则证明几  相似文献   

15.
全日制初中几何第一册中有关“线段”、“射线”、“线段的延长线”是这样定义的: 定义1 直线上两点间的部分叫线段; 定义2 直线上某一点一旁的部分叫射线; 定义3 线段向一方延伸的部分叫线段的延长线。根据定义1,导出线段是无向的。即线段AB和线段BA是相同的。根据定义2,导出射线是有向的。在讲授线段的延长线时,肯定了线段AB的延长线和线段BA的延长线是不同的两条延长线,而且还给出“线段AB的反向延长线”这一概念。这就出现了容易使学生搞混的一个问题。既然线段AB和线段BA是相同的,即线段是无向的,那么后来又  相似文献   

16.
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几何教学中那步步有据的推理论证无疑是培养学生慎密思维的重要手段,因此,几何教学中应重视通过几何问题的探索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那些能够不断深化思维的训练才是真正有效的;那些能够充分调动思维的问题,才是积极的.我们的几何课堂应当追逐这样的训练.这样的训练能带给学生以永远有新知的感觉,让学生真正体验到几何图形的变幻无穷. 那么如何在几何教学中深化学生的思维 呢? 1 扎实基础是思维的起点 在概念课与单元复习课中我们要采用各种各样的手段去梳理数学知识:列表、画图、分类、画线条…  相似文献   

17.
语文教学应与生活牵手同行,相信多姿多彩的生活源泉,将会赋予语文教学以生命与活力,使我们的语文教学更精彩。观察生活——让语文教学与生活“亲密接触”新课标强调语文教学要“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要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育资源”。因此,教师要善于把学生的视野引向生活,善于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给学生的心灵放飞提供空间。如在教学一年级的《识字2》时,在学生认识了“太、小、鸟、下、早、牙、上”这些字后,问学生:“你们见过这些字吗?在哪儿见到的呢?”学生纷纷交流自己在生活中的所见:有的说在家里的牙膏上看到过“牙”字;…  相似文献   

18.
“几何画板”是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整合的主要工具,国内关于“几何画板”的研究和论述比较多,都在一定程度上肯定了这个软件在数学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它的设计以欧氏几何为基础,图形直观,并且可以操作,具有强大的动态性,对此国内学者已经基本达成共识.本文主要讨论下述问题:“几何画板”和纸笔环境有何本质区别?“几何画板”中的几何和欧氏几何的关系及对中学数学教学有何重要启示?我们形成以下三点认识:第一,“几何画板”虽然以欧氏几  相似文献   

19.
几何是一门研究图形性质的学科.图形教学是平面几何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而识图又是几何图形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所谓识图,简单地说就是指对几何图形的认识能力.在教学中指导学生正确识图,对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都将起到重要作用.本文就如何提高学生的识图能力谈几点教法:I.指导学生看图,要告诉学生看图的方法和步骤,让他们多练习看图,指导学生发现一般规律.如下图,问:图①中有几条线段?图②中有几个角?  相似文献   

20.
如何突破初中几何的入门教学难关呢?结合本人的教学提出如下看法。 1.提高学习兴趣是学好几何的保证 要使学生对几何的学习有积极性,必须使学生对几何有一定的认识,并产生浓厚的兴趣。 1.1 上好引言课。首先简单介绍几何的历史:“几何”是埃及测量土地时产生的,原意是“测量土地技术”。利用课本中所举的关于五角星、测量古塔的高等例子,再结合实际提出一些几何问题,如:为什么高压线的铁架要用三角形组成?为什么自行车、汽车的轮子做成圆的”这些问题必然引起学生的兴趣,产生求知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