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陶行知先生在?每事问?中写到:“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智者问的巧,愚者问的笨。人力胜天工,只在每事问”。可见,提问既是一门学问,更是一种艺术。数学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是教师开启学生心智、促进学生思维、增强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的基本控制手段。经过教师精心设计、恰到好处的课堂提问,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想象力,燃起学生对知识的探究热情,从而极大地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2.
陈群 《科教文汇》2010,(17):78-78,84
提问是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之间常用的一种相互交流的教学技能。它是一门学问,又是一门教学艺术,而有效课堂提问不在于多问,而在于善问、巧问。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努力钻研教材,研究学生的实际需要,多站在学生的角度进行设疑。只有这样,才能发挥提问的最大功能,才能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真正实现有效教学。  相似文献   

3.
课堂提问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娴熟的课堂提问技巧是上好物理课的重要保证。提问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观察能力,提问可以提高学生听课的注意力,提问可以让学生发现不足,提问是最好的反馈方式。提问既是一门学问,又是一种教学艺术,授课时不在于"多问",而在于"善问""、巧问""、有效地问"。  相似文献   

4.
杨磊 《知识窗》2013,(22):55-55
提问是课堂教学的有效手段,也是组织课堂教学的中心环节。精彩的提问能启发学生思维,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师生情感的交流,优化课堂教学,是一门实实在在的教学艺术。在教学中,不少教师不注重提问的艺术性。如在函数概念的教学中,笔者曾听过这样一段对话:教师问:"同学们,汽车1小时行60千米,2小时行多少千米?"学生回答:"120千米。"教师问:"3小时呢?"学生回答:"180千米。"教师问:"4小时、5小时呢?"学生回答:"240千米、300千米。"教师问:"x小时呢?"学生回答:"60x千米。"接下来,  相似文献   

5.
提问是数学教师在课堂中常用且重要的教学途径,也是学生、教师、教材沟通的桥梁.好的提问有利于激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有利于启发学生理解知识并解决问题;有利于学生提升思维层次,深刻理解所学知识;有利于学生比较辨析,从而全面认识事物.由此可见,课堂提问既是一门学问,又是一门艺术.本文从趣问、巧问、追问、辨问四个方面浅谈...  相似文献   

6.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人们对教师教学提出了更高水平的要求,这就要求教师要巧妙的设计课堂提问,它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的重要手段之一,是努力训练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有效途径,是提高教师教学效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前提,简单的说,提问就是一门艺术。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是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由此可见有效课堂提问在促进学生发展中的重要性,本文就巧妙设计课堂提问以提升语文教学效果的相关知识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7.
语文课堂教学是师生的对话,是教师与文本的对话,也是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在课堂对话过程中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是课堂对话中最精彩的部分,课堂因对话而精彩,课堂因生成而精彩.因此,提问与导答的艺术成了课堂精彩的充要条件.教师提得恰到好处,导得恰如其分,课堂才得以精彩.教学中教师恰当地运用导答方法,因势利导,把握提问契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就会自主地进行探索,思维活跃."导答",就是要启发诱导学生回答.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要有问有导,善于引导,掌握导答的艺术,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王英 《科教文汇》2007,(2X):63-64
语文课堂教学是师生的对话,是教师与文本的对话,也是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在课堂对话过程中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是课堂对话中最精彩的部分,课堂因对话而精彩,课堂因生成而精彩。因此,提问与导答的艺术成了课堂精彩的充要条件。教师提得恰到好处,导得恰如其分,课堂才得以精彩。教学中教师恰当地运用导答方法,因势利导,把握提问契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就会自主地进行探索,思维活跃。“导答”,就是要启发诱导学生回答。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要有问有导,善于引导,掌握导答的艺术,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数学课堂教学不仅仅是一门科学,更是一种令人陶醉的艺术。成功的数学课堂教学,它本身就是一种艺术的创造。教师如果掌握了这门艺术,就可以使课堂满堂生辉,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从而激起学生高涨的学习情绪。它要求教师辩证地处理知识与能力,教学与教育,教学与发展的关系,使学生在智力、能力、思想等方面都得到发展。教师是课堂教学的设计者、组织者、实施者,教学效果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教学手段和教学艺术。  相似文献   

10.
高波 《科教文汇》2010,(9):169-169,194
课堂教学艺术是教师在长期教学活动中,结合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创造性地组织教学,使学生在愉悦中高效率地学习的一种技艺。教师通过合理运用课堂教学艺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对于开发学生智力,发展学生思维,变学生课堂上的被动接受为主动探求,实现素质教育起着积极的作用。那么,如何来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呢?一、培养学生质疑兴趣,使其乐于提问亚里士多德说:“思维自疑问和惊奇开始。”这就是说,质疑是思维的导火索,是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它能使学生的求知欲由潜在状态转入活跃状态。对于疑和问,疑是条件,问是结果。因此,课堂上要使学生乐于提问,教师就要培养学生质疑的兴趣,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使他们自觉地在学中问,在问中学。比如在“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时,教师可以引导…  相似文献   

12.
高中美术鉴赏课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分析能力和归纳综合的能力,但学生文化鉴别、艺术赏析能力和文化修养还不能和他现有的审美能力相匹配。这就需要教师创设情境,精心设计,细致地预设,在预设中把握生成,这样才能更好地驾驭课堂,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发展。  相似文献   

13.
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一个动态过程,受教师、学生、环境诸因素的影响,总处于不断变化之中。因此,课堂教学充满着各种变化和突发事件。教师要自如地驾驭课堂这个复杂多变的动态系统,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就必须掌握教学机智。这是教师个体教学风格的外化和升华,是较高层次的教学艺术。  相似文献   

14.
合作是一门艺术,指导学生合作更是一门艺术。教师应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指导方法,充分发挥教师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主导作用,最大限度地培养学生充分的合作精神和合作能力,达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和谐统一,使小组合作学习真正从形式走向实质,从而满足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5.
徐红玲 《知识窗》2013,(14):65-65
当你问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你最怕的是什么?”他们一定会毫不犹豫地告诉你:“写作文。”同样,教师也真切地感受到作文不好教。如何让学生写好作文,成为摆在教师面前的一道难题。  相似文献   

16.
李家源 《科教文汇》2010,(26):161-163
现代人的劳动素质就是劳动技能与科学艺术的融合。艺术素养是人们学习、工作、生活中的灵感体现。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可以促进学生健康人格,促进学生职业技能,有利于学生的就业,使他们提高能力,挑战自我。提高教师的艺术素养有利于更好地拓展教育教学工作,营造校园环境氛围,传劳动技术之道,释科学艺术之惑,面向基层、生产、服务和管理第一线培养实用型、技能型普通劳动者。  相似文献   

17.
何佳荣 《科教文汇》2013,(17):184-185
教学改革呼吁高效课堂,高效课堂敦促“问”的艺术。教学中“问”的艺术不仅包括老师的有效提问,还必须有学生的有效质疑。恰当的提问和质疑,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实现师生高效互动,提高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8.
阎江平 《科教文汇》2009,(31):15-16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基础差、层次低,“问题学生”屡见不鲜,能否有效地转化这些孩子成了中职教育中一大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中职教师,特别是班主任教师要认识到攻克该难题的深远意义及其艰巨性,要不断学习心理学、教育学,坚持在“问题学生”的转化工作中作大胆地探索和不懈地努力;爱字当头,紧紧抓住转化“问题学生”的主动权,把握好关键点和决胜处,积极地、艺术地引导“问题学生”走出困境。  相似文献   

19.
段晓赟 《知识窗》2012,(8X):70-71
<正>吕叔湘先生说过,语文教学一半是教学,一半是艺术。确实,语文教学需要"教学艺术"。所谓"教学艺术",对教师而言,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采用多种方法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思考、去创造的"导演"艺术。其中较有效  相似文献   

20.
在教学过程中,无论是知识的获得,还是智力的开发和能力的发展;无论是情感、意志的培养,还是思想品德的提高,都必须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和不断探究。教师无法代替学生读书,也无法代替学生分析思考,教师既不能把知识生硬地灌输到学生的头脑里,也不能把思想观点移植到学生的头脑中。在阅读教学中,怎样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呢?一、多角度地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热情当前,阅读教学忽视学生主体性的现象屡见不鲜,“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的课堂教学模式尚未打破,教师依然主宰着课堂。要彻底改变这一状况,首先要从教师转变教学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