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旨在探索国外知识可视化的研究现状,为国内研究提供参考借鉴.采用文献计量和知识图谱分析方法,通过Citespace和Pajek工具对WOS平台收录的外文相关文献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国外知识可视化研究涉及多个学科的理论与方法,形成了三个研究维度:技术实现维度、心理认知维度、知识管理维度;产生了四大研究前沿:知识库与知识服务平台的构建、知识可视化在教学中的应用、知识可视化的心理认知机制、知识管理与决策支持.可以预见,知识可视化在图书情报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国内应加强知识可视化的心理认知机制研究.  相似文献   

2.
知识计量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信息化和知识化已成为当前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和显著特征。从不同的角度和不同的层面出发对知识本身及各种知识活动进行广泛的研究成为知识社会关注的焦点,而其中有关知识及其影响的测度、计量也成为重要的研究课题。文章从知识计量的概念、知识计量研究的意义、知识计量研究的发展阶段、知识计量研究的对象与内容、知识计量研究的学科渊源、知识计量的主要方法、知识计量研究的瓶颈和国内知识计量研究进展等方面对国内外知识计量研究现状进行了系统的总结。  相似文献   

3.
基于知识流动的体育亲缘学科定量识别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文献资料调研、数理统计、巴雷托分析等研究方法,从知识流动的角度对体育学的亲缘学科从静态和动态两个维度进行分析。结果为:体育学科为知识输入型学科,其开放性和综合性不断提升;体育亲缘学科主要包括知识互惠型、知识来源型和知识输出目标型三类;在动态维度上又可分为稳定型、消退型和增长型三类。不同维度、不同视角体育亲缘学科的数目和内涵具有一定的差异性,但其知识输入或知识输出的比例要达到其知识输入或知识输出总量的1%以上。  相似文献   

4.
互联网知识传播网络结构计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先梳理分析了网络结构计量的相关学科理论:图论、复杂网络、社会网络、信息计量,认为图论等相关数学知识是研究网络结构计量的基础.然后,将不同学科的研究还原到最原始的图,按照"点→边→子图→图"的分析思路建立了包含个体级、局部级、全局级三层指标的网络结构计量框架,进而结合互联网知识传播的特点构建了互联网知识传播网络结构计量指标体系.最后,借助于UCINET社会网络分析软件,针对小木虫论坛数据进行了互联网知识传播网络结构计量实证分析,提炼总结了现实互联网知识传播可能表现出的一些规律、现象以及存在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5.
知识学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知识学的研究视角、概念、研究内容与学科体系、学科地位与成熟程度、发展路径和与其他学科的关联5个方面对目前知识学研究进行了综述,并分析了知识学目前研究的局限和未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6.
文庭孝 《情报学报》2007,26(5):670-676
随着知识经济和知识管理的兴起,知识作为社会竞争中一种重要的战略资源和经济资源引起了人们的高度关注.相关研究不断增多,其中有关知识及其影响的测度、计量与评价成为重点和难点.文章主要从知识计量与评价的兴起、知识计量与评价的发展阶段、知识计量与评价的研究对象和内容、知识本体的计量与评价研究和知识计量与评价的困难五个方面对知识计量与知识评价这一新兴课题进行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7.
本文首先对ISI Web of Science中的SCI、SSCI和CPCI-S三个引文数据库收录的国外专利情报相关研究论文数据进行时空维度的计量分析,再利用信息可视化分析软件CiteSpace绘制国家(或地区)共现、科学主题共现、文献共被引和共词网络知识图谱.从国外专利情报领域的科研合作、学科分布、知识基础、研究热点与前沿领域等进行分析,进而探索国外专利情报领域研究的演进规律、特点及发展趋势,为国内专利情报领域的科研规划与管理提供必要的参考.  相似文献   

8.
知识管理,图书情报学应做些什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文献计量方法对国内外知识管理领域的研究状况进行了分析,并对进行知识管理研究的三个主要学科———图书情报学科、经济与管理学科、计算机学科的国内外知识管理研究状况作了比较分析,指出图书情报学对知识管理研究的重点和方向。  相似文献   

9.
人类社会的知识活动根据其特征可以分为知识创造活动、知识管理活动和知识利用活动三类。知识计量贯穿知识活动全过程,但知识创造、知识管理和知识利用过程中对知识进行计量采用的知识单元不同。知识单元的构建是突破知识计量研究瓶颈的关键。参考文献16。  相似文献   

10.
总结了哲学、乔治.珀尔、种群生态学、生态学组分等意义上的知识生态系统模型。分析了各类模型在支撑基础、知识环境、网络循环方面的共性,探讨了它们在研究维度、学科归属、学术思想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